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郭瑀的文學百科

隱士郭瑀雜文隨筆
  • 隱士郭瑀雜文隨筆

  • 馬蹄寺石窟羣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張掖,它集石窟藝術、肅南祁連山風光於一體,而最早開鑿這些石窟的,卻是東晉北方五胡十六國時期前涼的隱士郭瑀和他的弟子們。遠眺祁連山的飛鳥,讓我想起當年郭瑀指着山前的飛鴻,對奉命前來招他出仕的孟公明説:“此鳥也,安可籠哉!”的情景。《晉書·隱...
  • 5206
  • 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原文及譯文

  • 蕭瑀,字時文。幼以教行聞。聚學屬文,端正鯁亮。常修梵行,每與沙門難及苦空,必詣徽旨。常觀劉孝標《辯命論》。惡其傷先王之教,迷性命之理,乃作《非辯命論》以釋之。高祖定京城,武德元年,遷內史令。高祖乃委以心腹,凡諸政務,莫不關掌。高祖每臨軒聽政,必賜升御榻,呼之為蕭郎。瑀孜孜自...
  • 17052
  • 《靜夜》郭沫若

  • 《靜夜》郭沫若1靜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籠罩着村外的松林。白雲團團,漏出了幾點疏星。天河何處?遠遠的海霧模糊。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賞析這首詩寫得寧靜、典雅,遣詞造句和詩行的組織,都富有古典詩詞的風味。在這筆墨空靈的畫圖中,藴含着詩人深沉的遐想。異國海邊的靜夜,有着...
  • 30837
  • 七裏之郭的郭古義是什麼意思

  • 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 29257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1原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翻譯疾風中可知哪是韌草,動盪裏可識誰是忠臣。勇猛之人豈能深識道義?只有智者才一定滿懷仁愛。賞析韌性、忠誠、道義、仁愛,蕭瑀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評價如此之高,又更何求?蕭瑀為官,艱苦危難之中,不隨...
  • 27919
《賜蕭瑀》原文翻譯賞析
  • 《賜蕭瑀》原文翻譯賞析

  • 賜蕭瑀唐代:李世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及註釋「譯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強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動盪的年代裏才能識別出是不是忠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內心裏必然懷有忠君...
  • 27518
郭姐散文
  • 郭姐散文

  • 郭姐,是老婆的同志,我與老婆相處就認識了郭姐,一晃也二十多年了。郭姐憨厚老實,言語不多,與誰也不爭什麼,也從不講究吃虧佔便宜。對誰好,嘴上不説,心裏記着,家裏做了什麼好吃的,一定想着該想着的,悄悄的送來,不聲不響的離開。姐夫十年前有病走了,郭姐就一個人過,女兒郭陽多次勸過她找個...
  • 21482
  • 《賜蕭瑀》原文及賞析

  • 賜蕭瑀朝代:唐代作者:李世民原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疾風中可知哪是韌草,動盪裏可識誰是忠臣。勇猛之人豈能深識道義?只有智者才一定滿懷仁愛。鑑賞韌性、忠誠、道義、仁愛,蕭瑀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評價如此之高,又更何求?蕭瑀為官,艱苦危難之中,不...
  • 27698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1賜蕭瑀朝代:唐代作者:李世民原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疾風中可知哪是韌草,動盪裏可識誰是忠臣。勇猛之人豈能深識道義?只有智者才一定滿懷仁愛。鑑賞韌性、忠誠、道義、仁愛,蕭瑀為人臣而有此四,得皇上評價如此之高,又...
  • 23947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1原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在狂風中才能識別出堅韌的草木,在亂世裏方能分辨出忠誠的臣子。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懷有仁愛。註釋蕭瑀:字時文,隋朝將領,被李世民俘後歸...
  • 6695
  • 賜蕭瑀原文及賞析

  •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在狂風中才能識別出堅韌的草木,在亂世裏方能分辨出忠誠的臣子。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懷有仁愛。註釋蕭瑀:字時文,隋朝將領,被李世民俘後歸唐,封宋國公。疾風:大而急的風。勁草...
  • 17375
李世民 《贈蕭瑀》譯文及詩歌賞析
  • 李世民 《贈蕭瑀》譯文及詩歌賞析

  • 李世民《贈蕭瑀》譯文及詩歌賞析李世民《贈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註釋:蕭瑀:(公元574-648),蕭瑀,字時文,隋朝蕭太后之弟,其祖父是後梁宣帝蕭察。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公元...
  • 6739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翻譯賞析
  •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翻譯賞析

  •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全文古詩如下: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前言】《贈蕭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唐太宗李世民賜給蕭瑀的一首詩。這首詩盛讚蕭瑀的仁德。前兩句寫識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頌揚蕭瑀...
  • 17796
  • 賜蕭瑀翻譯賞析

  • 賜蕭瑀翻譯賞析1賜蕭瑀唐代:李世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及註釋「譯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強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動盪的年代裏才能識別出是不是忠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內...
  • 16887
  • 天生郭奉孝(郭嘉)

  • 書屋授權文庫周澤雄這個人有一雙望穿秋水的眼睛。這個人有一道洞穿人心的目光。世上自古就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天才,他們的功業,即使不是高入雲霄,改天換地,卻至少是不可理喻的,他們以自己拗轉正常生命成長鏈的成就,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常識猛不丁受到沉重打擊。讀過俄國詩人萊蒙托夫...
  • 5316
李世民唐詩《贈蕭瑀》
  • 李世民唐詩《贈蕭瑀》

  • 《贈蕭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唐太宗李世民賜給蕭瑀的一首詩。這首詩盛讚蕭瑀的仁德。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李世民唐詩《贈蕭瑀》賞析,歡迎大家閲讀!《贈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前言】《贈蕭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
  • 29584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唐詩李世民
  •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唐詩李世民

  • 《贈蕭瑀·疾風知勁草》全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下面一起來欣賞下!《贈蕭瑀·疾風知勁草》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前言】《贈蕭瑀》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唐太宗李世民賜給蕭瑀的一首詩。這首詩盛讚蕭瑀的仁...
  • 32134
我的好朋友郭郭作文
  • 我的好朋友郭郭作文

  • 其實,在農村裏我有個好朋友,名叫郭郭。他的眼睛小小的,水汪汪的,像兩顆黑珍珠;他的鼻子塌塌的,是個扁鼻頭;他的耳朵挺大,像兩把小小的`扇子;郭郭的個子很矮,很不愛乾淨,他的臉和手都粗粗糙糙的,而且還總是黑黑的,雖然每天都要戴一條美羊羊圍裙,但還是要把衣服弄髒,每次回到家,他都會沾滿...
  • 27015
馬仁瑀大名夏津人閲讀答案
  • 馬仁瑀大名夏津人閲讀答案

  • 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餘歲時,其父令就學,輒逃歸。又遣於鄉校習《孝經》,旬餘不識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獨往焚學堂,博士僅以身免。常集裏中羣兒數十人,與之戲,為行陣之狀,自稱將軍,日與之約,鞭其後期者,羣兒皆畏伏。又市果均給之,益相親附。及長,善射,挽弓二百斤。漢乾祐中,周祖鎮鄴,仁...
  • 33392
阮瑀詩歌
  • 阮瑀詩歌

  • 阮瑀(?~212),漢魏間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少時曾受學於蔡邕。建安初,避役隱居,曹操素聞□名,召為司空軍師祭酒,管記室。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後徙為丞相倉曹掾屬。《隋書·經籍志》著錄阮瑀有集5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阮元瑜集...
  • 27425
  • 酬郭給事 / 贈郭給事原文及賞析

  • 原文:洞門高閣靄餘輝,桃李陰陰柳絮飛。禁裏疏鍾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卧病解朝衣。註釋:①給事:給事中的省稱,唐時屬門下省,官階正五品上。②洞門:指重重相對的宮門。靄:暮靄,傍晚時分的雲氣。桃李:指門生。③禁裏:皇宮。④玉佩:玉...
  • 19592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1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譯文在狂風中才能識別出堅韌的草木,在亂世裏方能分辨出忠誠的臣子。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懷有仁愛。註釋蕭瑀:字時文,隋朝將領,被李世民俘後歸唐,封宋國公...
  • 11371
瑤族敲起郭咚郭課件教案
  • 瑤族敲起郭咚郭課件教案

  • 教學目標:1、學生聽賞瑤族民間樂器長鼓演奏的樂曲。2、欣賞長鼓的造型,聆聽長鼓的傳説,學習舞蹈長鼓舞,瞭解瑤族的文化生活傳統。3、能夠在感受打擊樂節拍和民族傳統舞蹈的過程中,對民間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形式美感有新的感受和體會。教學準備:1、瑤族長鼓舞的音樂錄音帶或者光盤與...
  • 16984
七裏之郭的郭是什麼意思
  • 七裏之郭的郭是什麼意思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
  • 21519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

  • 賜蕭瑀原文翻譯及賞析1賜蕭瑀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古詩簡介《賜蕭瑀》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是李世民賜給蕭瑀的一首詩。這首詩盛讚蕭瑀的仁德。前兩句寫識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頌揚蕭瑀在動亂和危難時刻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一個臣...
  • 8048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