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新五代史·杜重威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的文學百科

《新五代史·杜重威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新五代史·杜重威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杜重威,朔州人也。安重榮反,重威逆戰於宗城,重榮為偃月陣,重威擊之不動。重威欲少卻以伺之,偏將王重胤曰:“兩兵方交,退者先敗。”乃分兵為三,重威先以左右隊擊其兩翼,戰酣,重胤以精兵擊其中軍,重榮將趙彥之奔,重榮遂大敗,走還鎮州,閉壁不敢出。重威攻破之,以功拜重威成德軍節度使。重威...
  • 29487
《新五代史孫德昭傳》閲讀答案解析及譯文
  • 《新五代史孫德昭傳》閲讀答案解析及譯文

  • 孫德昭,鹽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黃巢陷長安,惟最率其鄉里子弟,得義兵千人,南攻巢於咸陽,興平州將壯其所為,益以州兵二千。與破賊功,拜右金吾衞大將軍。朱玫亂京師,僖宗幸興元,惟最率兵擊賊。累遷鄜州節度使,留京師宿衞。鄜州將吏詣闕請惟最之鎮京師民數萬與神策軍復遮留不得...
  • 12649
杜甫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杜甫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一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吳越、齊趙間。李邕奇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十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宮,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衞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高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審言,以文章顯中...
  • 5496
《新五代史·王建及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新五代史·王建及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王建及,許州人也。少事李罕之,從罕之奔晉,為匡衞指揮使。粱、晉戰柏鄉,相距鄗邑野河上,鎮、定兵扼河橋,樑兵急擊之。莊宗登高台望見鎮、定兵將敗,顧建及曰:“橋為樑奪,則吾軍危矣,奈何?”建及選二百人馳擊樑兵,樑兵敗,解去。從戰莘縣、故元城,皆先登陷陣,以功累拜遼州刺史,將銀槍效節軍。...
  • 19656
《五代史伶官傳序》閲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 《五代史伶官傳序》閲讀答案及譯文賞析

  • 【原文】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
  • 6214
《新五代史·隱逸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新五代史·隱逸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於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俱隱,其妻不從,遨乃入少室山為道士。其妻數以書勸遨還家,輒投之於火,後聞其妻、子卒,一慟而止。遨與李振故善,振後事樑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後振...
  • 31391
《南史杜驥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南史杜驥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杜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高祖預,晉徵南將軍。曾祖耽,避難河西,因仕張氏。苻堅平涼州,父祖始還關中。兄坦頗涉史傳,宋武帝平長安,隨從南還。元嘉中,位青、冀二州刺史,晚渡北人,南朝常以傖荒遇之,雖復人才可施,每為清途所隔,坦恆以此慨然。嘗與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深,漢朝莫...
  • 19966
《宋史杜杲傳》閲讀題及答案
  • 《宋史杜杲傳》閲讀題及答案

  • 杜杲,字子昕,邵武人。福建提點刑獄陳彭壽檄攝閩尉。江、淮制置使李珏羅致幕下。滁州受兵,檄杲往援,甫至,民蔽野求入避,滁守固拒,杲啟鑰納之。金人圍城數重,杲登陴中矢,益自奮厲,卒全其城。淮西制置曾式中闢廬州節度推官。浮光兵變,杲單騎往誅其渠魁,守將爭餉金幣,悉封貯一室。將行,屬通...
  • 5335
新五代史死節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新五代史死節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王彥章,字子明,鄆州壽張人也。少為軍卒,事梁太祖。彥章為人驍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鐵槍,騎而馳突,奮疾如飛,而佗人莫能舉也,軍中號王鐵槍。樑、晉爭天下為勁敵,獨彥章心常輕晉王、謂人日:“亞次c鬥雞小兒耳,何足懼哉!”晉軍攻破澶州,虜彥章妻子歸之太原,賜以第宅,供給甚備,問遣...
  • 30683
《新五代史·唐臣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新五代史·唐臣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郭崇韜,代州雁門人,為人明敏,能應對,以材幹見稱。莊宗李存勖為晉王,崇韜為中門使,甚見親信。晉兵圍張文禮於鎮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晉人皆恐,欲解圍去,莊宗未決,崇韜曰:“契丹□來,非救文禮。晉新破樑軍,宜乘已振之勢,不可遽自退怯。”莊宗然之,果敗契丹。莊宗即位,國號唐,拜崇韜兵部尚書。...
  • 19968
《新五代史·唐臣傳》閲讀答案及翻譯
  • 《新五代史·唐臣傳》閲讀答案及翻譯

  • 郭崇韜,代州雁門人,為人明敏,能應對,以材幹見稱。莊宗李存勖為晉王,崇韜為中門使,甚見親信。晉兵圍張文禮於鎮州,久不下。契丹入寇,晉人皆恐,欲解圍去,莊宗未決,崇韜曰:“契丹□來,非救文禮。晉新破樑軍,宜乘已振之勢,不可遽自退怯。”莊宗然之,果敗契丹。莊宗即位,國號唐,拜崇韜兵部尚書。...
  • 5690
《新五代史安重榮傳(節選)》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新五代史安重榮傳(節選)》文言文閲讀及答案

  •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裏,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你知道的經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五代史安重榮傳節選》文言文閲讀及答案,歡迎大家分享。《新五代史安...
  • 13391
《新五代史·宦者傳》及《伶官傳序》閲讀答案
  • 《新五代史·宦者傳》及《伶官傳序》閲讀答案

  • (一)自古宦者亂人之國,其源深於女禍。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蓋其用事也近而習,其為心也專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親之。待其已信,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不若起居飲食、前後左右之親可恃也。故前後左右者日...
  • 12861
《明史·列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明史·列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吳與弼,字子傳,崇仁人。與弼年十九,見《伊洛淵源圖》,慨然響慕,遂罷舉子業,盡讀四書、五經、洛閩①諸錄,不下樓者數年。中歲家益貧,躬親耕稼,非其義,一介不取。四方來學者,約己分少飲食,教誨不倦。正統十一年,山西僉事何自學薦於朝,請授以文學高職。後御史塗謙復薦之,俱不出。嘗歎曰:“宦...
  • 24849
《符存審傳新五代史》閲讀答案及翻譯
  • 《符存審傳新五代史》閲讀答案及翻譯

  • 現如今,我們有時需要做一些閲讀題,這時最離不開的就是閲讀答案了,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所瞭解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符存審傳新五代史》閲讀答案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符存審,字德...
  • 29302
《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閲讀及答案
  • 《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閲讀及答案

  • 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儀,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敍》,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
  • 29742
《新五代史·周臣傳》閲讀答案帶譯文
  • 《新五代史·周臣傳》閲讀答案帶譯文

  •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王樸字文伯,東平人也。少舉進士,為校書郎,依漢樞密使楊邠。邠與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樸見漢興日淺,隱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為大臣,與將相交惡,知其必亂,乃去郡東歸。周世宗鎮澶州,樸為節度掌書記。世宗即位,遷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鋭意征伐,已擾羣議,親...
  • 9129
《新五代史》的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新五代史》的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 嗚呼!五代之亂極矣,傳所謂“天地閉,賢人隱”之時歟!當此之時,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而縉紳之士,安其祿而立其朝,充然無復廉恥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謂自古忠臣義士多出於亂世,而怪當時可道者何少也?豈果無其人哉?雖曰干戈興,學校廢,而禮義衰,風俗隳壞,至於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嘗無人也。吾意必有自...
  • 14471
《舊五代史·李琪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舊五代史·李琪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李琪,字台秀。父彀,廣明中,為晉公王鐸都統判官。年十三,詞賦詩頌,大為王鐸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鐸召觳蒜於公署,密遣人以《漢祖得三傑賦》題就其第試之,琪援筆立成。賦尾雲:“得士則昌,非賢罔共。宜哉項氏之敗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鐸覽而駭之,曰:“此兒大器也,將擅文價。”昭宗時,李...
  • 11025
《新五代史·樑臣傳》的原文譯文及閲讀答案
  • 《新五代史·樑臣傳》的原文譯文及閲讀答案

  • 康懷英,兗州人也。事朱瑾為牙將,樑兵攻瑾,瑾出略食豐、沛間,留懷英守城,懷英即以城降樑,瑾遂奔於吳。太祖得懷英,大喜。後從氏叔琮攻趙匡凝,下鄧州。樑兵攻李茂貞於岐,以懷英為先鋒,至武功,擊殺岐兵萬餘人,太祖喜曰:“邑名武功,真武功也。”以名馬賜之。是時,李周彝以鄜坊兵救岐,屯於三原...
  • 26297
《新唐書杜伏威傳》閲讀答案
  • 《新唐書杜伏威傳》閲讀答案

  • 杜伏威,齊州章丘人。少豪蕩,不治生貲,與里人輔公祏約刎頸交。公祏數盜姑家牧羊以饋伏威,縣跡捕急,乃相與亡命為盜,時年十六。伏威狡譎多算,每剽劫,眾用其策皆效。嘗營護諸盜,出為導,入為殿,故其黨愛服,共推為主。隋大業九年,入長白山,依賊左君行,不得意,捨去,轉剽淮南,稱將軍。下邳賊苗海潮...
  • 21079
《舊五代史·張存敬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舊五代史·張存敬傳》閲讀答案及譯文

  • 張存敬,譙郡人也。性剛直,有膽勇,臨危無所畏憚。唐中和中,從太祖赴汴,以其折節,頗見親暱,首為右騎都將。從討巢、蔡,凡歷百戰,多於危蹙之間,顯有奇略,由是頻立殊效。光啟中,李罕之會晉軍圍張宗奭於盟津,太祖遣丁會、葛從周、存敬同往馳救。存敬引騎軍先犯敵將,諸軍翼之,敵騎大敗,乃解河橋...
  • 17947
《新五代史·元行欽傳》閲讀答案附翻譯
  • 《新五代史·元行欽傳》閲讀答案附翻譯

  • 元行欽,幽州人。莊宗與樑軍戰,軍敗而潰,樑兵數百追及,攢槊圍之。行欽馳一騎,奪劍斷其二矛,斬首一級,樑兵解去。莊宗持行欽泣曰:富貴與卿共之!由是寵絕諸將。趙在禮反,莊宗以為鄴都行營招撫使,將二千人討之。行欽以詔書招在禮。在禮登城謂行欽曰:將士經年離去父母,不取敕旨奔歸,追悔何及...
  • 6412
《新五代史隱逸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新五代史隱逸傳》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鄭遨,字雲叟,滑州白馬人也。唐明宗祖廟諱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學,敏於文辭。唐昭宗時,舉進士不中,見天下已亂,有拂衣遠去之意,欲攜其妻、子與俱隱,其妻不從,遨乃入少室山為道士。其妻數以書勸遨還家,輒投之於火,後聞其妻、子卒,一慟而止。遨與李振故善,振後事樑貴顯,欲以祿遨,遨不顧,後振...
  • 16169
《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規範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五代史·馮道傳·序》閲讀答案解析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
  • 17731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