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襄王的文學百科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翻譯
  •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翻譯

  • 原文閲讀: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熟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熟能御...
  • 14319
《趙襄王學御》閲讀答案
  • 《趙襄王學御》閲讀答案

  • 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②於車,人心調③於馬,而後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④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後也。【註釋】...
  • 10153
施仁政,民歸之如水之--《孟子見樑襄王》讀書筆記
  • 施仁政,民歸之如水之--《孟子見樑襄王》讀書筆記

  • 《孟子》讀書筆記(一)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
  • 11296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範文
  •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範文

  • 教學目的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説理藝術。教學方法自讀學習法。(練習法)教學課時1課時...
  • 5455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孟子見樑襄王
  •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孟子見樑襄王

  •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語:出,語人曰(告訴,動詞)2、就: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接近,動詞)3、與:孰能與之(歸附,跟隨,動詞)4、莫:天下莫不與也(沒有哪一個,誰,不定代詞)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國君)6、誠:誠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詞,表假設)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詞,表假設語氣)二、通假字...
  • 30670
《孫權勸學》《趙襄王學御》比較閲讀答案
  • 《孫權勸學》《趙襄王學御》比較閲讀答案

  • 甲文:《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潯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 23784
  • 趙襄王學御原文翻譯

  • 所謂“趙襄王學御”是一句古諺,出自《韓非子·喻老》,換成現代文的意思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國君趙襄子向善於駕車的王子期學習駕車”。下面是關於趙襄王學御原文翻譯的內容,歡迎閲讀!原文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
  • 34084
課文備課孟子見樑襄王備課筆記
  • 課文備課孟子見樑襄王備課筆記

  • 一、課文悟讀孟子爽快、耿直,摻和着火辣辣的嗆味,語出驚人。對人語王“不似人君”“不見所畏”,對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樑襄王也在“嗜殺人者”之列。其語言犀利尖鋭均毫無諱飾遮掩之態,孟子對樑襄王的藐視也可見一斑。讀之,頓生快感,倍覺清爽。孟...
  • 10415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賞析
  •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賞析

  •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代,已將孟子和孔子並稱;元、明時稱為“亞聖”。《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各篇又都分上、下兩篇。《孟子》是《論語》...
  • 13532
語文文言文閲讀練習:趙襄王學御
  • 語文文言文閲讀練習:趙襄王學御

  • 趙襄王學御於王子期①,俄而與子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王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②於車,人心調③於馬,而後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④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後也。【註釋】...
  • 17647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範文
  •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範文

  • 教學目的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説理藝術。教學方法自讀學習法。(練習法)教學課時1課時。...
  • 24486
孟子見樑襄王的原文翻譯及註釋賞析
  • 孟子見樑襄王的原文翻譯及註釋賞析

  • 孟子見樑襄王孟子原文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
  • 25217
《孟子見樑襄王》優秀教案
  • 《孟子見樑襄王》優秀教案

  • 教學目的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説理藝術。教學方法自讀學習法。(練習法)教學課時1課時...
  • 18050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及翻譯
  • 孟子見樑襄王原文及翻譯

  •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孟子見樑襄王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文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
  • 12283
《孟子見樑襄王》教學設計
  • 《孟子見樑襄王》教學設計

  • 一、《孟子見樑襄王》學習要點(一)簡介《孟子見樑襄王》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全書261章中的一章。樑襄王即戰國時的魏襄王(因魏國遷都大梁,即今河南開封,所以別稱“樑”),他是魏惠王的兒子。戰國時。社會矛盾激烈,戰爭頻繁,“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人民...
  • 16531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見樑襄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孟子見樑襄王》教案篇1教學目的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
  • 20402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

  • 《孟子見樑襄王》教案教學目的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説理藝術。教學方法自讀學習法...
  • 32972
《孟子見樑襄王》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 《孟子見樑襄王》高考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語:出,語人曰(告訴,動詞)2、就: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接近,動詞)3、與:孰能與之(歸附,跟隨,動詞)4、莫:天下莫不與也(沒有哪一個,誰,不定代詞)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國君)6、誠:誠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詞,表假設)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詞,表假設語氣)二、通假字...
  • 15504
孟子見樑襄王文言文知識點
  • 孟子見樑襄王文言文知識點

  •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城市東南)人,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語:出,語人曰(告訴,動詞)2、就: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接近,動詞)3、與:孰能與之(歸附,跟隨,動詞)4、莫:天下莫不與也(沒有哪一個,誰,不定代詞)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國君)6、誠:誠如...
  • 24954
《孟子見樑襄王》文言文複習知識點
  • 《孟子見樑襄王》文言文複習知識點

  •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1、語:出,語人曰(告訴,動詞)2、就:就之而不見所畏焉(接近,動詞)3、與:孰能與之(歸附,跟隨,動詞)4、莫:天下莫不與也(沒有哪一個,誰,不定代詞)5、人牧:今夫天下之人牧(國君)6、誠:誠如是也(如果,假如,副詞,表假設)7、其:其如是,孰能御之?(如果,助詞,表假設語氣)二、通假字...
  • 12378
孟子見樑襄王
  • 孟子見樑襄王

  • 原文: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夫...
  • 17479
孟子見樑襄王(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 孟子見樑襄王(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 教學目標1、培養文言文自讀能力;2、複習有關《孟子》的知識。教學方法自讀法。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自讀課文,試譯課文參考對譯:孟子見樑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17831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
  • 孟子見樑襄王 教案

  • 封志莉教學目標1.解讀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2.進一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比喻的修辭手法和本文生動的語言。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孟子一段話中的比喻的運用。在朗讀的基礎上,欣賞品味文章的藝術特色,品味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説理藝術。教學過程由當今國際社會之動盪,談及解...
  • 26681
  • 襄王不許請隧原文及譯文

  • 作者:左丘明晉文公既定襄王於郟①,王勞之以地,辭,請隧②焉。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③,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
  • 14531
  • 《襄王不許請隧》註釋及譯文

  • 襄王不許請隧晉文公既定襄王於郟①,王勞之以地,辭,請隧②焉。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規方千里,以為甸服③,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④。其餘,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先王豈有賴焉?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
  • 19832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