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望夫山劉禹錫賞析的文學百科

望夫山劉禹錫賞析
  • 望夫山劉禹錫賞析

  • 《望夫山》全詩緊扣題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為著名的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深受人們的喜愛。歡迎閲讀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望夫山》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原文】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賞析一】這首詩是深有寓意的。劉禹錫在...
  • 24477
  • 劉禹錫浪淘沙賞析

  •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
  • 6255
  • 西塞山懷古 劉禹錫賞析

  • 西塞山懷古這首詩是詩人劉禹錫經西塞山時,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寫下的感歎歷史興亡的詩。西塞山懷古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原文: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譯文王濬的戰船從益州...
  • 33237
  •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 中唐詩人劉禹錫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懷古詩,《西塞山懷古》就是其中之一。西塞山懷古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註解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
  • 31008
  • 劉禹錫《秋詞》賞析

  • 劉禹錫《秋詞》賞析1秋詞二首劉禹錫(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領詩情到碧霄。(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①人狂。注①嗾,sǒu,指使狗時發出的聲音。(1)這兩首詩都描寫了秋天,但各有側重,請從思想內容上找出它們的不同之...
  • 18137
劉禹錫的詩詞賞析
  • 劉禹錫的詩詞賞析

  •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關於劉禹錫的詩詞你會鑑賞幾首呢?劉禹錫《庭竹》賞析《庭竹》——劉禹錫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這是劉禹錫寫的一篇無言絕句。劉禹錫,字夢得,號廬山人,又稱劉賓客、劉夢得洛陽人,早年間支持革新,和王叔文、柳宗...
  • 31923
望洞庭全文賞析 劉禹錫
  • 望洞庭全文賞析 劉禹錫

  • 望洞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是詩人劉禹錫所作,全詩極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山水色一作:山水翠)譯文湖光秋月兩相和:風靜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無風鏡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銅...
  • 26103
劉禹錫 漢壽城春望賞析
  • 劉禹錫 漢壽城春望賞析

  • 導語:劉禹錫的詩歌《漢壽城春望》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從而抒發詩人心中今非昔比的感慨。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漢壽城春望賞析,歡迎閲讀!漢壽城春望作者:劉禹錫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不知何日東瀛變,此...
  • 17111
  • 望洞庭 劉禹錫賞析

  •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註釋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磨...
  • 19600
  • 望夫石 劉禹錫

  • 導語:《望夫石》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不僅僅表達了詩人劉禹錫的思鄉的情感,還表達了他堅貞不渝的志行。望夫石劉禹錫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白話譯文整天地盼望丈夫而丈夫不歸來,她最後化成孤立的石頭苦苦相思。這婦人在這裏望夫...
  • 6307
  •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賞析

  • 【原文】唐詩三百首全集《西塞山懷古》作者:劉禹錫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唐詩三百首之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註解】: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農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南)人,官益州...
  • 9644
劉禹錫《賞牡丹》賞析
  • 劉禹錫《賞牡丹》賞析

  • 劉禹錫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譯文:庭前的芍藥妖豔無比,池中的鞭蓉清淨卻少了些許情感,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詩中"真國...
  • 22234
劉禹錫賞牡丹賞析
  • 劉禹錫賞牡丹賞析

  • 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花事之盛,應該始於唐朝。直到唐末,在人們的印象中,牡丹仍然是“萬萬花中第一流”。連和尚歸仁也作詩説:“天下更無花勝此。”宋代周敦頤則概括地説:“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直到梅花的聲...
  • 26731
  • 劉禹錫《望洞庭》及翻譯賞析

  •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意思: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出自劉禹錫《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註釋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
  • 25258
  • 劉禹錫望洞庭譯文及賞析

  • 《望洞庭》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劉禹錫望洞庭譯文及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原文: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
  • 32482
  • 烏衣巷 劉禹錫賞析

  • 烏衣巷這是一首懷古詩,全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呢?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註解1、烏衣巷:南京,晉朝王導、謝安兩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烏衣,因此得名。2、朱雀橋:今江蘇省江寧縣,橫跨淮河。譯文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
  • 13538
  • 劉禹錫《望洞庭》賞析

  • 望洞庭唐·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註釋:1、洞庭:在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岸。湖中有不少小山,最有名的是君山。2、相和:相互映襯。3、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4、潭面:指湖面。潭,水很深的湖。5、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製作、...
  • 12234
望洞庭賞析 劉禹錫
  • 望洞庭賞析 劉禹錫

  • 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賞析一]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
  • 31654
  • 劉禹錫《台城》賞析

  •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户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稱,最末的那位陳後主更甚。他在豪華的台城裏,營造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整天倚翠偎紅,不理朝政,還自譜新曲《玉樹後庭花》,填上淫詞,讓數以千計的美女邊歌邊舞。可怎料笙歌...
  • 18152
《望洞庭》劉禹錫唐詩賞析
  • 《望洞庭》劉禹錫唐詩賞析

  • 《望洞庭》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讚美之情。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註釋】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兩: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諧。指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潭面:指...
  • 22251
  • 劉禹錫 浪淘沙賞析

  • 劉禹錫的浪淘沙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註釋1.浪淘沙:唐代一種曲子的名稱。2.浪淘風簸:黃河卷着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天涯:天邊。...
  • 13293
  • 秋詞 劉禹錫賞析

  • 秋詞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全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注:此詩是作者被貶朗州時的作品。譯文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
  • 16959
  • 望洞庭鑑賞 劉禹錫

  • 這是詩人劉禹錫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我們只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意。望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山水色一作:山水翠)鑑賞一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
  • 16183
  • 劉禹錫《望夫山》原文及賞析

  • 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傳説古時候有一位婦女思念遠出的丈夫,立在山頭守望不回,天長日久竟化為石頭。這個古老而動人的傳説在民間流行極為普遍。此詩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當塗縣西北,唐時屬和州。此詩題下原注“正對和州郡樓”,可見作...
  • 12253
劉禹錫《賞牡丹》的賞析
  • 劉禹錫《賞牡丹》的賞析

  • 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註釋:妖:豔麗、嫵媚。格:骨格。牡丹別名“木芍藥”,芍藥為草本,又稱“沒骨牡丹”,故作者稱其“無格”。在這裏,無格指格調不高。芙蕖:即蓮花。國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絕,豔麗高貴...
  • 22480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