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曾鞏 >

曾鞏《題祝道士房》詩文介紹

曾鞏《題祝道士房》詩文介紹

曾鞏的主要成就在文,亦能詩。存詩400餘首,其詩特點是比較質樸,雄渾超逸,含義深刻,略似其文,格調超逸,字句清新。

題祝道士房

作者:曾鞏

悠悠行處是風波,萬事萬驚久琢磨。

心逐世情知齟齬,身求閒伴恐蹉跎。

功名自古時應少,山水輸君樂最多。

爭得有田收跡去,比中文酒數經過。

任職政績

越州:下令讓富户出售糧食

1069年,在京城任職數年的曾鞏,因在王安石與司馬光關於變法的爭執中把兩邊都得罪了,遂向宋神宗請求外調。宋神宗安排曾鞏出任越州(今浙江紹興)通判。

曾鞏到任後,隨即察民情、訪貧苦、搞調研。越州從酒坊徵收賦税,供衙門使用。酒坊錢有限,不夠財政開支,不足部分分攤到老百姓身上徵收,確定了7年的期限。期限已到,衙門卻仍舊重税,橫徵暴斂,沒有按規定停徵。曾鞏瞭解情況後,馬上停止了這筆賦税的徵收。

接着碰上饑荒,災情嚴重,民生凋敝。曾鞏便安排人廣貼告示,要求各縣富户如實申報自家糧食的儲量。富户們申報上來儲量達到15萬石後,他立刻發佈政令,要求各地富户以比常平倉糧價略高一點的價格向百姓出售糧食,從而使饑民能就近購買,無異於雪中送炭。還籌集了5萬錢的資金,借給農户購買種子。[3]

齊州:一舉端掉“霸王社”

1071年,曾鞏調任齊州(今山東濟南)知州。

有一週姓富户,其子周高為富不仁,橫行鄉里,民憤極大,但周家“力能動權貴”,與地方官沆瀣一氣。曾鞏初來乍到,蒐集證據,將周高法辦。章丘一帶有一夥叫做“霸王社”的土豪,殺人越貨,無惡不做,曾鞏派兵將他們悉數抓獲,將31名罪犯判刑,發配邊疆。他還在齊州開創了“保伍”之法,以5户為一保,監督出入,實行外來人口登記,有盜賊則鳴鼓相援。通過曾鞏的治理,齊州盜、劫等犯罪明顯下降,由治安案件多發之州變成了平安之州,風氣為之一清。

曾鞏既勤政,又務實,而且凡事能從實際出發。為治理黃河,朝廷從各地調集民工,要從齊州調丁2萬。當曾鞏聽説一些地方的户口有漏登、瞞報現象後,馬上決定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從下至上,層層上報,反覆核實,最後發現,9丁抽1就能滿足徵丁之需。他的這一務實作風,使許多尋常百姓免去了徭役之苦,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曾鞏在齊州的政績還有他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刺激了農業生產;修建齊州北水門,解決了困擾齊州城多年的水患問題;疏浚了大明湖。後人在千佛山建曾公祠,在大明湖畔建南豐祠(曾鞏又稱南豐先生),為了紀念曾鞏為齊州所作的巨大貢獻。

洪州:把官舍改為臨時收容所

1076年,曾鞏調任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兼江南西路兵馬都鈐轄(武職,主要負責防務)。

任職之初,恰逢江西瘟疫流行。曾鞏趕緊調配救災物資,迅速命令各縣、鎮儲備防疫藥物,以備萬一。他安排人騰出州衙門的.官舍,作為臨時收容所,給那些生病的士兵和染病無力自養的百姓居住,不但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還給他們免費提供飲食和衣被。他派人隨時記錄疫情,把染病和沒染病者均登記造冊,及時彙總,然後從國庫調撥資金,按輕重緩急,依次有序地分發救濟款。

福州:當官不與民爭利

1077年,曾鞏由洪州轉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

福州任上,曾鞏提出一個觀點,當官不能與民爭利。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擾亂了市場,導致菜價越來越低,以種菜為業的菜農賣不掉菜,收入大減。曾鞏他立刻取消了朝廷還撥給一定面積的“職田”(權屬國家的固定田產),保障了菜農的利益。

60歲之後,他還被朝廷安排到明州、亳州、滄州等地任過知州,所到之地,也均有政績。在實際工作中,曾鞏少於議論,多於實幹,説得少,做得多。他一生輾轉七八個州,在基層任職,及時處理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為百姓做了實事、好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zenggong/ryqx4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