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陸游 >

陸游《新竹》古詩鑑賞

陸游《新竹》古詩鑑賞

陸游《新竹》這首詠竹詩,正是以“多側面”的形象性描寫,賦予“東湖新竹”以生命。

陸游《新竹》古詩鑑賞

  

  東湖新竹

  陸游

  插棘編籮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淪漪。

  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

  官閒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賞析

詩的形象性很重要,詠物詩更是如此。一株樹,一竿竹,一朵花,看起來是靜止的東西,比較平常,但有才華的詩人,通過藝術的語言,從各個側面,以恰當的描畫把它形象地表達出來,就會把景物寫活,從而“靜止”的東西也會變得栩栩如生。陸游這首詠竹詩,正是以“多側面”的形象性描寫,賦予“東湖新竹”以生命。詩的開頭一句,寫出種竹時的情景,接下來一連五句,都是從不同角度,對新竹進行形象化的描繪。第二句“寒碧映漣漪”,通過水來反映它的疏影。這裏竹的“寒碧”和水的“漣漪”,互相呼應,都有“冷”、“涼”的含意。第三句“清風掠地秋先到”,通過“風”來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風搖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準確,生動,把“新竹”纖枝因風而動的特點,形象地烘托出來。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過“光”來反映它的綠蔭萋萋、一片蒼翠的景象。五六兩句中“聲簌簌”、“葉離離”,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畫出新竹成長過程中的特點,讀後使人如見如聞。最後兩句抒情,寫作者對竹林的愛慕和想望,希望“官閒”是經常到此“枕簟”。而這竹篾製成的“簟”,又呼應試題的“竹”字。這首詩由於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詩意也就更加清新傳神了。

練習題

(1)詩歌的中間兩聯使用了什麼手法來描寫竹子?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2)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①虛寫。頸頷兩聯都是描寫想象中的新竹長大之後的景色。②側面描寫。頷聯是側面描寫,上句以風寫竹,下句以日寫竹。③動靜結合。頸聯上句描寫新竹生長的動作,是動態描寫;下句寫竹子的影子,是靜態描寫。作者使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畫出新竹成長過程中的特點,讀後使人如見如聞。(每點2分,共4分。任寫兩點即可)

(2)詩人在尾聯寫道,將來辭官歸鄉後,將會經常到竹林來,帶上枕墊竹蓆,仰卧其間,逍遙自在。(2分)詩歌的尾聯卒章顯志,構想出詩人美好的願望,表現出詩人對竹子的`喜愛之情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2分)

註釋

①東湖:在今浙江紹興市城郊。

②插棘編籬:即用荊棘編成籬笆。指開始種竹時的情況。棘,有刺的草木。

③寒碧:蒼翠。寒,清冷,竹葉給人有清涼之感,故稱寒碧。 漣漪:細小的水波。

④掠地:卷地;從地上刮來。 秋:清涼。

⑤赤日:夏天的太陽。 午:中午。

⑥籜(tuò):竹類軀幹上生出的葉,俗稱“筍殼。”竹竿生長過程中逐步脱落,稱為“解籜”。簌簌:象聲詞,此形容筍殼脱落時的聲音。

⑦放梢:竹梢生長伸展。梢,枝頭末端。 離離:茂盛的樣子。此指枝繁葉茂。

⑧簟(diàn):一種輕便細巧的竹蓆。

作者簡介

陸游出生於名門望族、江南藏書世家。陸游的高祖陸軫是大中祥符年間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陸佃,師從王安石,精通經學,官至尚書右丞,所著《春秋後傳》、《爾雅新義》等是陸氏家學的重要要典籍。陸游的父親陸宰,通詩文、有節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後,因主張抗金受主和派排擠,遂居家不仕;陸游的母親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孫女,亦出身名門。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陸宰奉詔入朝,由水路進京,於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陸游。同年冬,金兵南下,並於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開封),北宋滅亡(靖康之恥),陸宰攜家眷逃回老家山陰。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陸宰改奔東陽,家境才開始逐步安定下來,時陸游年僅四歲。

陸游出生於兩宋之交,成長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國家的不幸、家庭的流離,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luyou/9lqm2p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