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演講稿 >

為什麼活着演講稿

為什麼活着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為什麼活着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

為什麼活着演講稿

為什麼活着演講稿1

打開自己、保持好奇、擁抱世界

劍橋大學有一位頗有成就的華人,在劍橋大學工作十幾年,當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發現他與學院內其他英國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學習三個月,就與英國老師們很熟了,進入了他們的圈子,見面都會熟悉地打招呼。這位華人院士很奇怪,問我怎麼會與大家這麼熟悉,説他自己這麼多年在劍橋,與這些英國老師沒有多少交往。這位院士為什麼難以進入英國老師們的圈子?我想,是因為華人院士的中國胃。華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頓飯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國老師們多在俱樂部吃飯,吃飯時就是交流聊天的時候,有時一頓晚飯會吃到晚上10點。吃飯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時候。我每到一個新國家新地方,都堅持吃當地的食物。想擁抱世界,要有一個擁抱世界的胃。擁抱世界的胃,幫我很快融入了劍橋大學的教師圈子。

堅守一個習慣,就等於向世界關上了一扇門。開放自己,接納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對外部世界保持好奇,樂於交流、分享、連接,力求去理解、接納對自己來説是新鮮的事物,海納百川,納入外部的新知識、新感受、新資源和新力量。華人院士的一箇中國胃,就使他錯過了諸多與同事朋友交流分享連接的機會。

不會理性思考,你就不是人

在哈佛學習期間,我體會到哈佛的自由與奔放。剛到劍橋,感到劍橋太傳統,一個有八百多年歷史積累的學校,清規戒律多,等級色彩重。擔心適應不了。隨着深入其中,慢慢體會到,這些清規戒律中表現出來的等級森嚴,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級制,而是一種學術等級,對知識的尊重。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車位,只有院士才有資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會場合,從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識成就上的等級。這些傳統,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約定俗成的。劍橋的等級制,是學術等級制,是對知識貢獻者的尊重。劍橋大學裏對知識貢獻高度敬重的氛圍,有一種特別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爾對人的定義,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徵,當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時,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結果,就表現為發現知識和創造知識。知識的發現與創造,使人成其為人,使人類擁有了與動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進。

一個社會之中,什麼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從尋常人的回答可看出這個社會的文明層次。當“這個孩子有官相,長大要當官”成為讚美之辭時,當學校的最高權威是行政領導而非專家教授時,這就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官員擁有權力和資源,受大眾羨慕。官員是財富分配者和秩序維護者,官員並非知識、財富的創造者,一個官本位的社會,不會是知識持續突破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之社會。帶來新知識者,帶來新財富者,這兩者被尊崇,則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識創新和經濟創新了。未來的制度變革,其實本質就是重新調整社會的價值制度,尊重什麼否定什麼,以此引導資源的新配置。

從野蠻生長到專業生長

在劍橋,有種做夢的感覺,似乎現在仍沉浸在夢中。我喜歡劃賽艇,在波士頓參加過比賽,在日本參賽還得過獎。一天,院長對我説,聽説你喜歡劃賽艇,你在劍橋當訪問學者期間,願不願參加賽艇俱樂部?我説好啊。院長就進行了安排,告訴我何時何地去找誰訓練。我按照院長的指示去了,沒有讓我下水劃,而是先接受訓練。教練訓練了我1個半小時,那個累!長期沒有這樣累過,腿都抽筋了!訓練完後,我推着自行車,一拐一拐回宿舍,嘴裏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那個舒暢!我從來沒有被這樣訓練過!這訓練方法太好了!我跟人説起這事,人説,劍橋有30幾個俱樂部,你查一下那個俱樂部的情況。我就上網查了一下,這是“劍橋大學賽艇俱樂部”,有百年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艇隊,是出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俱樂部。你説,這是不是做夢?

還有,一位老師訓練我講英文。我説,我學的是美國英語,不熟悉英國英語,這老師説:“世界上只有一種英語,英國英語的説法是錯誤的。”那訓練辦法之獨特有效,讓我想起《國王的演講》電影中的辦法。從來沒有人這樣訓練過我,我也從來沒學得這麼快過!

走過一個學院,那是“三一學院”,那是牛頓走過、停留過、在蘋果樹下休息被掉下來的蘋果啟發出偉大思想的地方!我現在還在夢中,還沒有從夢中緩過勁來!

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持續積累,是人類文明最寶貴財富。從野蠻生長到專業生長,中國正面臨大關。

還有以下這些,餐桌上隨手記下的王石説的句子

你不拋棄自己,沒有人能拋棄你。

追求完美,允許殘缺。

人生60,才是開始。52歲時,我登完珠峯下來説:五十歲是一個成功男人的開始。現在63歲,我感到現在才是一個開始。

人活着為什麼?長壽很重要,但你只要活得精彩,長壽不長壽就不重要了。

過去,我的心態是全方位擁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學習,我關心的是“從哪兒來到哪兒去”,開始關心中國文化,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我們是從這傳統中來的。選了中國傳統哲學課,對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認識。

到哈佛之後,體會到登知識的山峯,比登珠峯難得多。決定放棄原計劃的'再登珠峯,要集中時間和精力登知識的山峯。

哈佛學習,真辛苦!經常在早上3點才做完作業,還睡不着,還得按時去上課,真怕得抑鬱症。考試的時候,20分鐘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鐘時,教室只剩我一個人,還沒做完,急着要做完。也想過放棄,但最後還是逼自己,死記硬背,不放棄。

總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動腦子。成功了,不用再這麼辛苦了。經過哈佛和劍橋,強烈感到,腦子回到了20年前。

劍橋有名的中國人,一個是徐志摩,他寫了詩,一想到劍橋,中國人就會想到徐志摩。其實,在劍橋這種人類知識殿堂中,幾首詩排不上位子。一個是金庸。金庸82歲到劍橋來讀書,讀完了碩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來的。

為什麼活着演講稿2

這不是一個好談的話題,因為每個人對這個話題的詮釋都不一樣,況且我們每個人又都在體驗着這個話題的真正內涵,每個人對“活着”這個詞語又都有話語權。但是今天我還是很想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為什麼要活着這個話題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靜靜的聆聽下。我會很感謝的。

説到“活着”,大多數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這個問題,活與死的區別,而“活”與“死”這兩個字是強烈對比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延伸為‘為什麼活着’,‘活比死的好處是什麼’(同學們有想到過這個問題嗎)我把我活着的原因歸結為三點:

首先,活着有很多好處。比如,我可以上大學,認識大學裏的好友,還可以在這裏認識演講老師以及學弟學妹們。可以享受生活,可以追逐夢想,可以追尋愛情,也可以不用擔心死後被火化,也不用擔心死後靈魂到底歸於何處。等等,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

其次,責任讓我們只能活着。如社會的責任,家庭的責任等。如果選擇死的話,會讓身邊關心你的人難過。如果我是一個人的話,我做很多事都會沒有顧忌的,但是我不是,所以在做很多事之前我會考慮顧忌到身邊關心我的人。我想這也是造成我至今優柔寡斷的性格的原因吧。呵呵

再次,死也不容易。先不説你要選擇怎樣的死法,到底死時要不要化粧,穿什麼衣服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很複雜。我們姑且就説下我們死後安葬的問題吧。墓地有多貴?以北京為例,總價四五萬元的墓地屬於最便宜之列,而10萬元—50萬元之間均屬中檔,最貴的“豪華墓”可達數百萬元之巨;從單價看,萬安公墓部分墓地要價21。8萬/平方米,超過了北京2月住房均價2。35萬/平方米的九倍(數據來自南方週末的‘天價墓地’一文)。所以無任是公益性公墓還是經營性公墓價格都是很貴的。活着做房奴,難道死後還要做墓奴嗎?所以,我不死,一定得活着,而且要活的好好的。《非誠勿擾》裏面有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活着的時候人擠人,死了還要人擠人。(以昌北纓上公墓為例)無奈啊。相比較,還是活着吧。

謝謝大家!

標籤: 活着 演講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yanjianggao/eklv8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