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合10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合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聞類實習報告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新聞類實習報告模板集合10篇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

xx年的暑假,我應學校號召,一返回家後,便積極投入了實習學習中。

我的家鄉是寧夏的一個不大也並不繁華的中等城市——中衞。家鄉的電視台的節目播出覆蓋面僅僅是家鄉城鎮地區。但我並不因此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我相信,很多東西都是在最基層的地方才可以學習的到。而且我現在還這麼年輕,沒有任何經驗,甚至沒有接觸過任何專業課程,更應該從最基層的地方去發現和學習最基礎的傳媒知識。

當我向辦公室主任介紹自己的時候説,我們學校還沒有分具體專業,將來有意向要學廣告學的時候,他笑一笑説:“我當年也是學廣告學的。”那個笑很意味深長,我是後知後覺。之後我被分配到了專題部,負責跟着學習並製作第一期的暑期少兒節目。這一安排,真的令我有點不願意接受。我想象中的實習,最起碼也是忙忙碌碌的坐着車趕赴某個會議會場,奔赴某個事故現場之類的。可是我想起了辦公室主任説的那句話,其實不論學習什麼專業,傳媒行業是一個大圈子。不一定學習什麼,就一定會從業與那個相關的工作。但只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識,不論怎麼轉,只要在這個圈子裏,你就是有用之人。

令我感到幸運的是,我參與了這次節目製作的策劃,拍攝,及後期製作的全部過程,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在知識和心理上都有所成長與收穫。

剛開始策劃節目的時候,指導老師要我對這一期的節目提出我的看法和意見。我自認為,這個一點都難不倒我,於是我開始盡情的發揮。但是後來有很多提議都被“槍斃”了。剛開始,老師只説了一句:“太多了!”節目的製作開始進行後,我心有不甘的又提出了我的意見。指導老師語重心長的對我講:“也許你的實習僅僅這一次,你想抓住機會一下把所有的都表現出來。但是不要忘了,這僅僅是一次20分鐘的節目,以後還會有很多的節目。一次的節目,只能表達一次足夠表達的東西。我們要做到精、簡。以後還會有很多個20分鐘用來表達。如果你現在有10個盒子,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第一個盒子,使第一個盒子超重了,其他的卻空着或填不滿。那超重的第一個盒子誰願意來接受?其他空的盒子誰會去理睬?”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也許,這就是我們年輕人的不足之處吧。我們總想盡可能的去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忘記了如何理智的去看待事情。我想,不僅僅是才華,更重要的如何沉着冷靜的,用長遠且理智的目光去對待和處理一件事情,讓它更好。這些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與經驗才可以慢慢去體會和學習到的。現在我提前知道了,我很慶幸。

接下來就開始拍攝了。記得那天氣温很高,我們一大早一起簡單吃了早點後便出發了。因為是要拍攝一個電視散文,所以我們去了很多地方,去拍設計好的場景。一遍一遍的重拍,以求最好的效果。中午飯都沒有吃就直接又去了下一個節目預約好的飯館,拍攝活動記錄。等全部忙完以後,已經晚上7點了,接近12小時基本上沒有怎麼休息一下,等回到家已經累得不行了。不過回想起來,還是攝影老師,他似乎比我們其他人要更累一些,不僅一天跑來跑去,還要扛着那麼重的機器,進行拍攝工作。這讓我想起剛入學時,輔導員和老師對我們説的,在新聞這方面男生會比較佔優勢。現在才真切的感受到,我一天跟拍都已經很累了,如果再扛着機器去拍攝,那可真有點困難。不過,教我的指導老師也是女的,她現在是主任職務,這給了我很大鼓勵。我想即便男生有優勢,也不能為自己找藉口和理由,只要自己想做好這件事情,就一定要盡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後來就進入後期剪輯製作的工作了,剛開始跟着老師,看了一個宣傳短片的剪輯過程,大致認識學習了一下。第二天因為老師沒有太多的工作,有較多時間來給我做手把手的指導。半天下來,我基本上掌握了“ EDIUS ”視頻剪輯軟件的操作方法,可以獨立進行最基本的操作了。之後我便開始了自己的工作,將之前拍來的東西,採集下來後進行剪輯,製作。

雖然隨着技術的漸漸熟悉,可以很輕鬆的進行操作了,有了些得意之處。不過第二天就出現了問題,將所有可以用的片段,進行順序排列鋪在軌道上之後,電腦突然出了問題。叫來老師後,他問我保存了嗎,我才反應過來。一直做了這麼久,只專注於截取視頻了,竟然忘記了保存。當時真的着急壞了,心想這下慘了,今天一天的功夫可白費了。老師將電腦處理好後,打開文件,從自動存檔庫中將工程調了出來。幸好只是虛驚一場。不過讓我也長了記性。這項工作看似簡單,是個很細緻的活,每一個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怎麼處理,哪個先後,都是要經過仔細的一遍遍斟酌的。所以,在儲存上也更應該引起注意。一旦返工,可是很耗心力,而且,還可能會失去原來的效果。

通過這一次的教訓,我便開始做好一段就進行保存。而且不再急於求成,一點點的細心去審視,不滿意就重來,直到有了好的效果為止。以前總聽別人説有粗活細活之分。現在才明白,其實並沒有什麼的粗活細活之説。任何的工作,都是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但卻是至關重要的,就像一架飛機上的一個螺絲釘,一篇文章的一個標點,一段視頻的一秒鏡頭。

一切都基本完成之後就進入了最後的領導審片階段了。首先是專題部主任審片,因為是她全程監製的,所以大問題倒是沒有什麼。只是在審片的同時,她在不斷的思考,某處會不會引起什麼狀況,會不會在台長審的時候出什麼問題等等。反覆修改,重看了四五遍之後,確保不會有什麼問題了,就請了贊助商來看。贊助商的意見卻有很多,當然處處都是以他們的商標或者名字是否為主而提的,導致我們又重新應他的要求做了些修改,把本來前後銜接,畫面轉換,背景音樂等方面都配合的比較好的地方進行改動。對此我非常不解,可是我的製作指導老師卻沒有説什麼,只是按照人家説的照做。折騰了快一下午,又請來了台長做最後審批,台長對一個有些許不良宣傳的地方提出了意見就簽了字。前前後後,僅僅審片就花了三天的時間。就連最大的工程——製作都只進行了四天而已。而且,為了投資商的意願,我們改動了很多費了很多心血去做的東西。剛開始真的是很想不通。但後來我漸漸明白,這也許就是商業運作吧,這也許就是工作和藝術的不同之處。我們處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必定會有很多的無奈和身不由己。這一點會成為我以後將要面對的一個學校到社會的跨越。社會畢竟不如學校,可以讓你肆無忌憚的去發揮,不會有什麼東西牽絆到自己,不會有那麼多的壓力。但我想不論學校還是社會,不論是為了利益還是為了充實自己,良心和道德是第一位的。如果有時候為了利益需要我們自己有所付出,那是正常的生存本能,可以理解。但絕對不能為了利益而傷害別人,做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傳媒工作是一個面向大眾的職業,一定要有自己的職業道德準則,來約束自己。

不管怎樣,最後還算圓滿的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實習,我的收穫還是頗多。知識技能方面,我學會了簡單拍攝以及剪輯軟件的使用。在對行業的理解上,我懂得了,不論是新聞還是少兒節目,或者一個廣告,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流程,都要用一絲不苟的態度去對待。而且,任何工作一個人完成時很困難的,團隊精神是很重要的,只有互相協作,互相幫助才會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另外,我意識到了自己粗心大意的缺點,細節是很重要的,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要細心認真的去對待。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珍惜這次實習所得到的,改善自己發現的那些不足之處,讓自己在今後的時間裏更加優秀,在畢業後能夠儘快的投入社會工作中。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2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説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地採訪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訪後寫作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編輯整理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説:“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4、印刷出版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

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3

一次在和曹騎士(曹筠武老師)、嘉欣吃麪的時候,聊起了各自的大學。嘉欣説去過武漢大學,那天看到的都是垃圾。我很不服氣地反駁道她一定是走錯了,或者至少是看錯。幾番爭論下來,雙方貌似也都沒什麼辦法説服對方。最後都被曹騎士嘲笑説:“真的還是小孩子,都説自己學校好”。其實説自己學校好的不光是小孩子,這樣的小孩子長大了也還是要説自己學校好的。因為我們在這裏成長,這生活過的一草一木便是最親切的。

當時我就想説,現在不允許別人説自己學校壞話的人,將來走出去理所當然也會説南周是個好地方。成長身體的地方是哺育之所,塑造靈魂的地方則是神聖之地。

南方週末是我心目中的聖地。並不是因為她有多麼強大的力量,恰恰相反,她經常背離我們的期許——很無力,就像《生於1984》裏説的,有時候只是證明着“我們相互關注着,我們沒有被拋棄”,而卻難以改變任何東西。但越是無力,這狀態便彌足珍貴。我們時常哀其不幸,恨不得她真的有通天的能量,可以説出自己所有想説的話;我們有時也怒其不爭,對於追求理想的人們,眼下的情況,似乎總不那麼理想。追求理想的人就是這樣,背起行囊走在路上便是他們的全部生活,能夠達到的應許之地或許就不成其為應許之地,因為停下了腳步,理想便隨之而終。海鵬老師説,我們不能永遠年輕熱淚盈眶,但永遠對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懷有鄉愁。

富士康的一個月,帶給我如此之多的成長,我從未想到,我的文章可以讓老師夜不能寐,幾欲淚流。那些轉變與思考之前已有提及,在此不再贅述。之前我會寫擦鞋稿,會寫學生稿,也會寫自己文青式的小怨念,而一旦想到要為這張報紙工作,並把它們印成鉛字,所有的沉積便都來自編輯部裏那一份份或油墨香未散或泛黃的紙張裏。從01年的南週一直讀到當下,她的啟示很簡單,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並不放棄對一個美好世界的希望,以達致“他日有人要來知道中國的歷史,定要來翻檢我們的報紙”。有時候堅持這些令人極為痛苦,可是一個曾在南周實習的師姐告訴我説,除了真誠和善良,她不知道還可以怎樣走下去。

富士康之後的一次評報會上,老實説我完全懵在了大家的掌聲中,就像一個凡人闖入了奧林匹斯山,言不能自已。坐在編輯部裏,除了能經常吃到罰款買來的零食之外,還能聽到諸神之激烈爭辯,作為一個凡人,誠榮幸之至。

廣州大道中289號,在這棟老舊的高樓裏幾乎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傳媒的所有形態:市場化前沿的黨報,全國性擴張的都市報,高端化經營的週刊,信奉專業主義的財經雜誌……還有一份週報,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南方週末。從“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到“在這裏,讀懂中國”,在這個連章魚保羅也無法準確預知的全世界最複雜的媒體環境中,她有所堅持。她的樓頂上有一個不算很奢華的紅色燈箱,但是每到黑暗降臨時,它格外明亮。

亨利·魯斯的教堂在近70年間櫛風沐雨,傳到中國,顯然已變了模樣。可毋庸置疑的是那仍是一所教堂,守衞她的人們拾起哪怕一瓦一礫,構建他們心中的圖景。

南周所告訴我的是,大教堂,她塌不了。謝謝,就像你們知道的那樣,許多人僅僅缺少一個堅持的理由。

灞橋折柳,終有一別。後會有期。

 回望“富士康”:一個“卧底”的“自白書”

此前各媒體已經披露了不少關於富士康撲朔迷離的“內幕”,但連續自殺這個極端的死亡方式仍舊在邏輯與情感上都讓人難以接受。於是編輯部決定派遣記者,以打工者的身份親歷富士康,還原真相。出於年齡上的考量,我有幸成為了最終人選。

去往富士康之前,我從未想過 “潛伏”、“富士康”這兩個關鍵詞會成為我的準記者生涯裏的第一次巨大挑戰,可能面對的一切或許都是未知的。然而未知,卻成了讓我前行的最大動力。這次特殊的調查,從4月10日晚踏上前往深圳的列車開始。

 從偏見到細節

進入之前,我與幾個在廠內工作了很長時間的老鄉取得了聯繫。他們的回答讓我有些詫異,之前媒體上很多的所謂“黑幕”,他們確有聽説,但是涉及層面似乎並不那麼廣。例如保安打人,門禁嚴格,稽查苛刻,他們甚至都有自己的一套“化解方法”,就像是在學校裏逃避老師的管理一樣,學生們總能各顯神通。那麼這樣一個廠區,何以自殺頻發?所以進入前,我最大的.擔憂並不在於會面臨多少未知的危險,而是如果廠區裏一切正常,根本發現不了什麼問題,即便有問題,也只侷限在一個很輕的程度與很小的範圍內,難以由此為因,導出自殺之果,那麼這篇調查要何以為繼。但是與兩位老師的討論讓我暫時擱置了這種疑慮,因為這種極端結果的接連發生,由結果來看,是不可能沒有原因的,背後必然有某種制度或文化上的原因。我的想象或許還是過於單純了,進去之後只需完整客觀地反映全部細節即可。

經過7個多小時的排隊,一整天的體檢,崗前的教育、分發,我隨那一批的3500多人人一道,最終順利進入富士康開始工作。前三天的工作甚至讓我覺得太過輕鬆:沒有什麼活幹,新人不讓加班,工友彼此之間也還不太熟悉,採訪任務也不急於開始。這樣節奏的生活,與調查自殺兩件事,彷彿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我進入之前最擔心的事已然發生了。此時我的“日記”便帶上了明顯的“有色眼鏡”,試圖把每種現象每個細節下一個結論,試圖把員工們的生活狀態往壓力過大、沒有自由、管理制度有問題等等方向上靠,那段時間甚至只要從員工嘴裏説出“壓力”兩個字,都能讓我變得無比興奮,我會立即記錄下來。我總覺得在一步一步接近答案。但事實上,真相這個時候卻在遠離。

第一次以“卧底”記者身份與楊繼斌老師碰頭是正式工作的第一個週末。一個酒店十幾層上的咖啡廳,大致説了説工廠裏的基本情況,然後望着高樓大廈胡發了一通感慨,很興奮於自己又暫時回到了真實的身份。關於選題,當時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楊老師問到“你覺得這個題是語文題還是數學題”,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語文題”,也許是因為我還並沒有做“揭黑”之類調查的經驗,也許是因為對於環境的一種直覺,我總覺得這一週我看到的東西,即便是戴着“有色眼鏡”往那幾個能逼死人的方向上靠,也顯得牽強無力。但楊老師提示我這應該是“數學題”,一環一環的故事與細節最終要導出自殺的結果,報道才能成形。如果不能建立這樣的邏輯關係,那麼這篇調查就是失敗的。當然,一切還在進行中,選題的變化還要看進一步的材料積累,“你也別抱太大希望”。我的作用只是忠實地做好一台攝像機,與一台文字輸出機,“有色眼鏡”必須摘下。

既是一台攝像機,那就不必想太多啦,取景器裏是什麼景色,帶子上寫入什麼內容,關你這機器什麼事呢?恩,這樣反倒也輕鬆自然,每日保持“電力”就好。

這之後的文字已經發生了完全的改觀。每晚發回的文字已經客觀真實,我動用身體上的一切感覺器官,我只求細緻與鮮活,而更少或者根本不去考慮調查的結論。工友們開心、幽默、青春、時尚,我也都一一記錄下,甚至有時候篇幅比他們的焦慮、無奈更長。這樣的記錄讓我很安心,因為我只需與看到的真相、感受到的情緒站在一邊。

潛伏:隱匿還是出眾?

為了不在打工者中過分突出,我特地挑選了平日裏最不常穿的幾件衣服,讓自己看上去更像個剛從學校出來的打工仔。在小商店裏購置日用品時,幾乎全部選的是最廉價的商品。嘴上説的話也一概去掉“對不起”、“請問”、“謝謝”等,唯恐太文質彬彬而受欺負,或是顯得與眾不同。事實證明,這些“隱匿”的方式讓我的生活看上去與他們全無二致,説話的方式改變也讓我不自覺地融入了他們的談話之中。氣場相合,方能聊出更多的信息來。這也成了後來得到不少故事的“語言基礎”。

但是在接下來的採訪中,情況並不那麼簡單。採訪大學生時,我要化裝成正在進行社會實踐的大學生,與他們平等地交談;與線長組長交談時,不光要想出讓他們注意到你的“噱頭”(事實證明,只有我説不想幹了,他們最會和我談),還需要拿出更多一點的見識來,去與他們探討這個大工廠裏基層幹部的升遷與前途。當我號稱自己“要離職”而與線長“談心”的時候,他本來是想要留我的,但我完全不關心“我自己”的前途,卻只從他的角度來看這個巨大的工廠:人多,機會少,基層幹部壓力大,帶的人流動性太強,出不了成績,就爬不上去——這都是我這些天觀察的結論。他彷彿換了個人,不像和別的有離職意向的員工交談時那種家長式的“教誨”,而是真正談起了他自己的故事。他説起自己的學習經歷,在富士康等一些類似廠裏的工作經歷,現在作線長壓力大了,但級別沒動,工資一點也沒漲。最後,連他自己也説“沒辦法,富士康就是這樣的”,“要是情況還沒有起色,也許我也就幹到今年年底了”。堅持隱匿,但有需要時也不必害怕“出眾”,極大地延展了我的“潛伏”體驗。我甚至逮住一次佔理的機會,直接與另一線的線長髮生了爭執,去看最終會怎樣解決。

成功地變換2-3個身份,去與受訪者平等地交談,才是獲得故事最好的途徑。當然,“卧底”期間,兼有的身份越多越危險,所以這種變換最好在後期完成,以防有變。

報道中有關新聞倫理的考量分為兩個方面:受訪者與採訪者。

對於受訪者的名字使用,我們之前的想法是,只要不涉及工人們的負面信息或者隱私,用真名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做也是出於報道的真實性的考慮。但是報道出來之後,有個別員工不願意自己的真名出現在報紙上,有關自己的細節被誤讀,現在他面臨着極大的壓力,情緒也十分激動。這是我們所未想到的。

儘管未涉及負面、虛構或隱私情節,且新聞事件的公共價值也很大,但每個人的情感與認知都不一樣,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去苛求。在面對預計不到的後果時,個人更信奉“最小傷害原則”。在未經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還是使用化名進行寫作更為穩妥。如果要增強其真實性,可以在聯絡到受訪者本人,徵得同意之後使用真名。所以我們在接下來的一期報紙中就註明了“所用名字為化名”這一點,力求彌補。由是看來,“有不説的真話,但決不説假話”也並非一成不變的,因為真話與假話一樣,可能傷害無辜的人。

進入富士康之前,我與傅劍鋒老師、楊繼斌老師仔細分析過作為“卧底”的我可能出現的風險:其一,被發現真實身份,結果無外乎是開除,問題不大;其二,可能被分配到危險的崗位,此時我所做的就是必須要想辦法調離,或者,放棄這個崗位,再出來排一次隊。最終這兩種情況都沒有發生。但為求穩妥,如果在出發前能夠有一個成文的風險應對策劃,則更為完備,其中可以包括對各種可能的危險的判斷、應對,乃至結束後的心理疏導。

於現在的我而言,我倒希望儘快地揭掉身上的“富士康”這個標籤,它只是我的作品,而我並非它的附庸。一個好記者必須不斷地靠好作品來説話,而不是成為新聞的一部分。但要去掉這個標籤只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停止努力,直到被大家忘掉,這個很簡單;其二是馬不停蹄地再次踏上某輛通往某地的“列車”,走去通往新聞的路上,這個難度更大、更未知。但我由衷希望是後者。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4

在法治版組實習,遇到的採訪事件會很雜,但都和法律有關係,為了不至於讓自己太手忙腳亂,也稍微補充了一點法律方面的知識,不至於當個“法盲”。遇到的採訪事件各種各樣,舉幾個簡單的例子:20xx年7 月11日上午9:00在王四營法庭公開審理的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糾紛案,我就得提前瞭解背景知識,以前對這方面的知識完全不涉足,可是現在我知道20xx年4月8日,北京市建委發佈了京建住(20xx)225號關於已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中規定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不能按市場價出售;並全面停止辦理未滿五年經濟適用房過户。如果我當時沒了解到這個,我可能對這件事就一頭霧水,完全不知所云。

朝陽法院20xx年7月29日(星期二)上午8:40開庭審理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被訴沒有辦學許可證,學員要求退學費一案,當時去了很多記者,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新聞價值的新聞,華爾街一個如此出名的英語培訓機構沒有辦學許可證。可是結果卻令所有去了的記者失望,華爾街一方申請不公開審理,堅決申請,他們認為這件事跟他們機構的商業機密有關,沒辦法,這個好新聞只好錯過。

有幾次電話採訪的經歷,有一次是有個消費者李先生購買了櫥櫃,廚櫃在使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出現櫃門面板變形、人造石台面斷裂問題,將北京紅星美凱龍世博傢俱廣場有限公司和廚櫃生產廠家北京美嘉賽羅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由於那天時間緊,只能電話採訪,提前我就已經想過,電話採訪不會有什麼結果,但我一定要爭取得到有用的信息。給紅星美凱龍的第一個電話打過去了,沒人接,接着打了四、五遍,還是沒人接,但我不甘心就這麼放棄,又拿起了電話,電話那頭有了迴應。接電話的是個女的,一聽我是法晚的態度一下就強硬了。因為實際中出現過這種當事人態度強硬的拒絕採訪的問題,我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我趕緊解釋,心平氣和的説我就是通過法院知道的這件事,並不是那位李先生讓我找的您,我只是想聽聽您方對這件事的看法。聽我這麼説,紅星美凱龍那邊的態度慢慢轉變了,我和她聊了半個多小時,從談話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有時會很為難,因為當事人太過熱情。有一次老師説第二天去安貞法院,是報社的一個同事託咱們組去的,把當事人的電話留給了我。我頭天晚上便與他聯繫好了,他説一定要請我吃飯,我婉轉的拒絕了,因為老師説過他要請吃飯千萬別答應給東西千萬別要。第二天中午,他給我發短信,説在旁邊的酒店訂好了位置幾點在那見,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訴他我手頭有事還沒忙完。下午採訪完,我急忙告個別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請我吃飯。誰知第二天他又發短信説出去喝個咖啡以表示對我的感謝,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沒辦法了,我給老師打電話,問我該怎麼辦,老師樂了,説別害怕,別理他了,發短信你別回就行了。

實習期間接觸過三個刑事案件,每一次都讓我心裏特難受,我挑一個説。朝陽法院20xx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30公開宣判一成年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盜竊一案。未成年人只有15歲,還是個孩子,臉上的稚氣未脱,可就是這麼個孩子,如今用手銬烤着雙手,成了被告。宣判那天,孩子的母親到庭旁聽,眼淚就沒斷過。幸運的是,他由於情節不嚴重,年齡還小等原因,被當庭釋放。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和他的母親緊緊地抱在一起,泣不成聲。庭上只是大概説了一下作案的事情,我覺得這方面讀者可能不大會感興趣,在宣判後,我向那個孩子和他的母親提出了我想知道的問題。我問孩子被放了之後還會留在北京嗎?他説不。我問為什麼?他説他想回老家了,想呆在父母的身邊,不想再離開。

母親當時的心情還很不平靜,我覺的還不適宜提問,就半蹲下來與母親平視,拉着她的手,當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個女的,所以我覺得我可以成為那個母親暫時的依靠,可以給她一點力量。先勸撫她不要太傷心,孩子還小,會犯錯,但是他改了,如今也當庭釋放了,您別太傷心,他會好的。那個母親也拉着我的手,用力的點了點頭。等母親心情平復下來,話也多了,我一直當傾聽者,雖然只是聽,但收穫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沒想到的情節。等她説完了,我問她孩子的未來要怎樣計劃?母親説我想帶他回老家,不會再讓他犯錯了。這時我突然想起個細節,開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時候這個母親有幾分鐘特別激動,當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把自己的疑問向母親提出,母親説因為當時我從門縫裏看見兒子被押了進來,我心裏難受,我想他。這一天的採訪很成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挖掘出了讀者可能想知道的東西。

還有一件事,就是影響頗大的由“小三兒”引起的“死亡博客案”。女白領姜巖因丈夫王菲有了第三者感情破裂而跳樓,“死亡博客”在網上引起一片譁然,網友“口誅筆伐”聲討王菲。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5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説,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裏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着學習和工作。

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説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暢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二、實習內容

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寫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説:“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三。實習收穫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

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對實習工作的建設性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應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羣眾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所報道的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應儘可能多的為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台。

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實習中提升能力,在實習中學習都是非常關鍵的,抓好實習,是關鍵的,邁好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6

九月初,我來到了美麗的巴蜀之交、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寧強縣。開始了我大學生活的中另一段重要的經歷——專業實習。寧強縣雖説是山區,但它的遠程教育走在了兄弟縣的前列,如“教學光盤播放點,衞星教學收視點,計算機網絡教室”這三種現代化教學模式都已具備。因為年輕,也因為自己對電化教育專業無比的痴狂,我的熱情很高,因為我相信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他的高度。

初來乍到的那點不適應很快被領導同事的熱情所淡化,而且自己跟隨有十幾年新聞.編經驗的老師學習,他的工作態度、做事方法都令我佩服,這激起了我大幹一場的熱情。我很快就掌握了這一操作流程。如節目從前期..到後期製作配音及合成播出,也瞭解了寧強電教站製作的文教10分鐘節目,不僅每週在寧強電視台播出,優秀作品還曾在漢中電視台、陝西衞視、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等多家媒體播出。短短几十天實習中我參與了許多教育類新聞片、專題片的拍攝與製作,有幾件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實習的第一天,我就被派去下鄉拍攝寧強縣人民武裝部為石嘴子小學的捐助。趕到會場時人武部已經將捐贈的桌椅、幻燈機、油印機等發放給學校,正在給貧困小學生每人發放100元的資助。寧強人武部的這一善舉深深的打動了在坐的每一位老師、學生、鄉親。我將這感人的一幕定格在腦海中,並下定決心,在這短暫的一個多月中,能儘自己微薄之力為山區的教育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第21個教師節到來之時,我前往縣電影院拍攝報道有關優秀教師節表彰及捐贈圖書的活動。第一次面對兩千多人拍攝,剛開始我有點緊張,手有些發抖,我不停的做心理暗示,我告訴自己,你一定行,兩千人和二十人的拍攝是一樣的,很快我就將自己調動到最好狀態。經過我仔細觀察,精心選擇拍攝角度,及那恰如其分的幾個特寫鏡頭,成為了此次拍攝的亮點,這次大會拍攝給人的視覺衝擊只有一句話——獨特的視角!其中幾個頒獎鏡頭成為以後專題片中珍貴的資料。這次成功拍攝也讓我更有信心,對以後的拍攝也更遊刃有餘。這次表彰大會及圖書捐贈儀式的拍攝後,我做了一些總結,即拍攝一定要注意技巧。首先是選擇好的角度,即視角要好,角度不同那麼效果也會大相徑庭;其次抓閃光點、亮點,如果一個新聞,.篇都沒有亮點的話,那麼就不叫新聞了;再此報道視角也要滿足受眾的要求,時刻想怎樣的報道角度才能更容易讓平常老百姓所接受;最後拍攝時一定要穩、準、勻,然後加上自己的創新意識,一定會拍出一些好的作品來。這次參與拍攝是我真正與自己的專業親密接觸,所以很有感觸,我想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要象朱軍的那本書名《時刻準備着》中説到,抓住機遇,而且心態一定要好,不怯場,也許這次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更是一次挑戰,人有時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戰勝自己就會超越自己。

在實習過程中,有一次我前往縣南街小學安裝調試遠程教育設備,可算是要求精度極高,稍有差錯,將會前功盡棄,工作需極為認真。我和電教站的張老師一起工作,對仰角、偏角的測量精確到分後一位,在張老師的熱心知道下完成了任務,收視正常、效果良好,得到了南街小學老師領導的讚揚。

在我們實習期間,恰逢陝西省“兩基”工作彙報會在寧強舉行,寧強縣委、縣政府組織人力、物力拍攝編輯專題片《風景這邊獨好》來宣傳寧強幾年來在遠程教育上的發展成就。我有幸參與其中,對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下鄉經常是徒步行走幾小時,爬山到一座中小學來拍攝鏡頭,這不僅對我身體素質是一個挑戰,也是對我户外拍攝的鍛鍊。我曾下鄉到楊森中學、鐵鎖關中學、大安中學、胡家壩中學、二郎壩中學等地進行實地取景、.訪,獲得大量珍貴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料。由於各個中學的外景到校園環境需要爬上山坡選取角度,使得我的拍攝視角的選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拘泥與某一點、線、面,視野更加開闊,鏡頭更加靈活多樣。

在接待省長陳德銘等代表時,寧強縣電教站爭取視頻實況直播系統,這次.訪報道中,.用了幻燈機、先進的錄音設備、先進的拍攝設備、同步轉播設備等許多高端多媒體技術。而且有幸見到省長陳德銘、副省長朱靜芝等國家領導,還與省台的資深攝像記者同場拍攝,有機會向老師傅學習經驗,請教疑惑。他對鏡頭語言的把握和尺度是我在平時學習實踐中沒有接觸的,我仔細觀察學習,必要時模仿也初見成效,這讓我對攝像有了更深的認識,看來拍攝那些看起來呆板的動作也是需要有感情投入的。

如果説攝像是一艘船,那麼文字稿就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説文字稿件是很重要的,它需要完整的表達,地方台的話還應注意語言書面化程度的把握,還得反覆推敲斟酌,從立意到主題都需簡要明瞭,重點突出,尤其是文字稿件和圖象素材的有機完美結合,我們常常發現聲畫錯位,當然這就牽扯到了編輯和配音,這方面因為在大三時參與拍攝編輯過《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DV短片,故而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很快掌握了英文界面的非編系統,深入瞭解了過去沒有接觸的許多小竅門。

我們曾今也學習過製作網頁,可是要維護網站,添新補缺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僅需要PHOTOSHOP來製作圖片,FLASH和DREAMWEARE來美化完善,課堂所學的美術知識,構圖知識,以及應用美學知識都須靈活熟練的應用,還需要平時的積累。

實習過程我將攝像(即前期的..素材)寫稿及後期編輯合成、配音及到形成一個完整的片子,我都親自過了一遍,這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以前模糊的東西清晰了,以前一知半解的東西弄清楚了,以前熟悉的東西更能應用自如。

在即將離開寧強之時我有機會跟蹤.訪美國“燃燈”基金會的四位華僑,也是我將自己所學的所有流程的一次完全運用,這給我的實習生活的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更讓我心靈為之震撼的是,他們為寧強出資建造幾十所燃燈希望小學和資助高中生完成學業,在於之交流中瞭解到其對祖國的教育事業的支持,被其期望祖國強大的感情深深感動,並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實習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計算機硬件知識的匱乏,非線編的使用雖然掌握了,但是出現故障也很難解除、維修,文字寫作能力也不盡如人意。我想只有認識了自己的這些不足,以後的學習也有了方向,揚長補短。

實習生活的就這樣匆匆而過,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實習經歷,就正如著名新聞工作者白巖鬆那本《痛並快樂着》。快樂是因為我所追求的是我所喜歡的,我所堅持的是我所執著的,我為自己執著的事業而快樂,為每一次自己的一點點進步,成績而感動,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痛是因為自己的每一次追求完美總有些許的不盡人意,也讓自己在取得成績之餘有了太多的思索,怎樣提高自己的境界,怎樣做到完美。所以一直痛並快樂着,相信這是一個鳳凰涅磐,娥蝶破蛹的過程,這個過程很艱辛,但一直令人充實。

於匆忙中講這份實習總結寫完,記憶深處仍閃現實習中的那些往事和那羣令人感動,令人奮起的人們,也許我語無倫次,但我相信心靈流露的東西從來沒有層次的……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7

我不得不承認我的實習更接近於一次獨立學習,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這次香港有線新聞台的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香港媒體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精神讓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個記者的使命感和態度。

一 關於有線電視新聞台

有線電視新聞台簡介:有線新聞台是全球首個全日二十四小時以廣東話廣播的新聞頻道,包括《重點新聞台》、《財經資訊台》、《24小時新聞台》、《直播新聞台》四條頻道,擁有五百多人的新聞團隊,每天24小時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聞資訊。有線電視新聞台更是香港首間建造"全數碼新聞中心"的媒體,率先帶領香港進入全數碼廣播。

二 實習前的準備

因為有線新聞台沒有在內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沒有看過它的節目。也可以説對它根本不瞭解。上網所能查到的資料也很有限。對它的瞭解,也是停留在學院老師對它的介紹。不過,在出發前,多留意有關香港的新聞,看TVB和亞洲電視的新聞,不但助於多瞭解香港最近的新聞熱點,還可以對新聞媒體的製作模式有個初步的了?狻?

另外,去香港實習臨出發前,還要注意檢查好自己的證件是不是已經辦好,行李是不是帶齊。這些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如果不做好,那麼就會給實習帶來很大的麻煩。

三 實習工作

這次能去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台實習,對於我來説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會。因為對於讀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説,應該多實踐。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體運作方式。而在香港這樣一個寬鬆,自由的新聞環境,有線新聞台是我們更進一步學習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聞台報到的時候,港聞部的採訪主任黃慶州先生第一句告訴我們的就是:"你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取決於你的態度。"而且他還補充説,來實習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在學校裏面學到的東西表現出來,電視台不會從頭開始教我們。這翻話,是個指引,也是個提醒,他讓我明白到,在以後的五個星期內,能學到什麼東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們也不僅僅是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所代表的也是我們學院,還有他們對內地學生的印象。

説港聞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個新聞台最忙碌的地方一點都不為過。每半個小時更新一次的新聞,幾乎每一條新聞都要有follow up。有時候,一條新聞,又需要幾個記者採訪不同的部分,而這些新聞又是耽擱不得的。在assign desk裏,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麼叫做跟時間賽跑。

在港聞部實習的三個星期裏,我們一般都是以觀察為主,高等法院,政府總部,教統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實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務這幾個線條的新聞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負責這些方面的記者漸漸熟落起來,看多了他們問問題的形式,以後獨自做採訪,也上手得比較快。

每天晚上十點左右,記者就要打回台裏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採訪什麼新聞。在新聞量多的時候,一個記者一天內做五條新聞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是在內地媒體實習的時候絕對無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對於電視媒體來説也是很重要的,這點,在我們上課的時候,也是經常強調的一點。一條新聞的出來,不是記者一個人或者是編輯一個人的功勞。它需要全部人都很優秀,如果是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拍得不好,擠不到好位置,那麼無論記者的稿寫得有多好,畫面不好看,這不是一條好新聞。又或者,如果負責開車的司機,不熟悉路段,稍微開錯了幾個路口,或者是錯了幾個紅紅綠燈位,那麼新聞做得再好,被其他電視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輸了。所以,即便是看起來很小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team work裏的成員不合作,做得不夠好,那麼都會直接影響到這條新聞的質量,長遠來説,會影響到整個台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新聞台裏面不強調英雄主義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電視新聞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們不喜歡在新聞中出現具體的時間,這是因為有些重要的新聞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聞裏面出現"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點"這樣的時間詞,就會混淆觀眾。香港媒體的新聞較之內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鐘到1分半鐘。在半個小時的新聞內,所含的資訊量就會加大,也是為了適應香港人節奏快,對資訊的要求快,準,好的習慣。

在觀察了三天之後,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實踐的機會:在一個公開場合上採訪教統局局長李國章。

因為在整個實習的過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個熱點關注的新聞,所以每逢教統局長李國章出現的公眾場合,都會聚集一大批媒體的記者在外等候。當我到達了會場時,教統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開始就説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會接受媒體採訪了,大家都似乎認為今天也是不不會有收穫。但是大家家也還是繼續等李國章出來,準備突擊採訪。

教統局的IO又表示説李國章願意接受媒體的採訪。我們又馬上把麥克風插上,等待李國章出來接受採訪。在採訪完畢後,記者們大多數都會聚集在一起,互相參考大家所記錄到的筆記和聽回錄音,來確保自己沒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確定的還會反覆問。而相互之間也會參考一下這條新聞怎麼報。再打電話回各自的台裏向採主報料。在這次報料過程當中,我自己也犯了一個錯誤,我向採主説李國章沒有迴應我們問的問題。因為這樣的説話,我是聽到另外一個媒體的記者這樣報料回她的台裏的,所以我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想當然的覺得也應該是沒有迴應的,就這樣跟採主説了。採主當時沒有説什麼,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帶和音頻先傳回台裏,讓他聽。等新聞出了以後,採主再打給我説,其實李國章從他的問題中已經是迴應了我們問的問題了的,只是説得方式比較婉轉,所以以後的採訪一定要經過自己的分析,要注意聽被採訪對象回答的問題,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還要繼續跟進下去。有時候,新聞的角度和內涵,就是這樣靠記者挖掘出來的。

後來漸漸多了自己採訪的機會,每次的採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8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説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説,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裏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着學習和工作。

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接着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説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假設能把第一步走好,之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二、實習內容

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羣眾中來,到羣眾觀眾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在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説:“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為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三、 實習收穫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之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

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為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實習發現,自己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繫實際的能力太差,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採訪中,還容易犯一些低級的錯誤,一些先進的現代設備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普通話水平不高。在今後的學習中還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儘可能完善自己。

五、 對實習工作的建設性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映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羣眾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儘可能多的為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台。

4、記者應當在採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於創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儘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驗不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製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實習中提升能力,在實習中學習都是非常關鍵的,抓好實習,是關鍵的,邁好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時效性特強的學科,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9

在電視台實習了一個月,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穫頗豐。我從一個懵懂的學生,逐漸成熟了起來。

剛進入電視台時,對環境很陌生,什麼都不懂,有點怯場的感覺,也經歷了幾天“啞巴”狀態。但這裏的老師都很好,帶我的是個女老師,她向我介紹辦公室的工作情況,對我的實習情況作了指導,讓我明確了自己來這的目的,讓我不在麻木。首先堅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師問好,漸漸的和這裏的老師熟悉起來了,感覺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歡上了這裏的一切,處於這樣一種文化氛圍比較濃的環境中,學習也越來越有感覺。

在開始的兩個星期裏,那裏的老師指導我看他們以前發的稿,熟悉電視新聞的寫法,慢慢的進入新聞狀態,還讓我參與他們的組織學習。電視新聞都很簡潔明瞭的,文字説明少,大部分用畫面去表達。我剛開始的練習寫稿的時候,就不注意簡潔,普遍稿寫的宂長,這是在以後的寫稿過程中要改進的地方。

這段期間的學習,讓我明白了學校裏學的東西不是沒用,而是需要實踐來檢驗。在學校里老覺得這也學那也學,以後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實證明那些東西在特定時候,特定地方能發揮很大作用。剛開始進台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用在哪裏,後來發現這裏的老師都是獨立完成單篇稿件,也就是採、編、製作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這就要求你攝像、寫稿、製作都要熟練。這讓我知道了我所學的那些雜的東西並不是沒用,到這裏就能連成系統起來用了。但在實習中,我也發現學校裏學的東西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知識、經驗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積累。

如果將實習比喻成一次練武,那麼請容許我將之前學過的太極拳挪來用用,我要將這個過程分段上個名,也許這有助於自己的回憶和讀者的邏輯理解。

實習第一式:“起勢”,實習的前期準備

實習的過程不應只算在電視台待的那段日子,這還得從一開始找實習單位算起。剛開始找實習單位,除了在網上查找信息,就是四處向已在媒體工作的師兄姐打探消息。但一份又一份的簡歷投遞出去了,卻像水滴迴歸大海,了無音訊。最初想到的是回家鄉商丘實習,那裏有師兄在,成功的概率大些。但師兄説商丘地方小,還是到大地方多機 會鍛鍊。於是打消了回鄉的念頭,但隨着簡歷投遞的無效,最終在時間的催促下,還是回鄉了,但這次不是起先所想的日報,而是換成電視台了。總結一下尋找實習單位的經歷,以下幾點很須緊記。第一,該出手時就出手,找實習單位要果斷,光有郵箱地址靠不過,找到對方電話的,一定電話先行!第二,找實習單位一定要早!第三,找實習單位一定要主動出擊。沒有關係,簡歷平平,靠的就只有個人勇氣了,那些蠢蠢欲動,卻始終沒有行動的是不能夠成功的!第四,自己找實習單位也需要平時的準備,不然簡歷就得白紙一張了。當然我到商丘電視台見新聞部主任時,他只瞥了一眼我的簡歷,但個人認為簡歷有內容還是給人以良好印象的要素。

 實習第二式:“野馬分鬃”,實地初步勘察

雖然自己在商丘生活了那麼多年,但卻一直對商丘電視台毫無概念,只是少有意識地知道。但既然是電視台一個,那麼也是很有氣魄的了。但那天當真來到電視台大門口,卻不敢相信了。到裏面一瞧,四層樓的電視台中央有個小天井,面積形如小旅館一般。三樓是電視台的製作室,而四樓則是電視台的新聞部。

實習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馮記者、美華她們一起打掃衞生。四樓的新聞部地方不大,進出的記者都是隨便坐的,也沒有明確哪張椅子有主人。初來電視台多少有點拘謹,但慢慢發現這也不是什麼龍潭虎穴,大家相熟之後也就隨便多了。説到裏面的人員組成部分,平均年齡應該是30左右。

新聞部裏面沒有什麼特別可言,三台電腦均不能上網,要上網就只有到主任室。在大辦公室的牆上有一塊白板,從那裏可以知道每天的採訪安排,採訪任務、負責記者、出行時間和使用的車輛器械等。我們實習生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換言之,每一位記者都是我們的老師。每天照白板上的行程來領出訪工作,事先打個電話給記者,只要對方同意便可同行。

初來報道,膽子又小,做起事來小心翼翼的,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可做,都是看電視、讀報,偶爾幫忙打打稿而已啦。進出的記者很頻繁,想記住他們的名字着實還要使點功夫呢。見牆上有張記者名單,我立馬抄寫一份,聽聞某記者被喚作“**雯”的,當即對號入座找到全名,這樣做雖然效率低,但能對得上號已屬不錯,當然也 只是我這種比較內斂的人才做的。

新聞類實習報告 篇10

一、及早動手、細緻部署

前幾屆的實習工作為本次實習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根據制定的《中國政法大學新聞專業20xx級本科生實習計劃》、《新聞專業實習的“標誌性媒體”》等實習制度、標準和往屆的實習基本情況,實習指導小組明確了本屆學生總體的實習原則、實習工作流程、注意事項等,並及早展開了工作部署。

學院首先通過調查,對每位同學的實習目標和規劃進行摸底,重點了解同學們的實習意向。在摸清同學們的實習意向後,學院隨即開會佈置實習單位的聯繫工作。經過近一個月的共同努力,學院領導和教師共聯繫到實習崗位近80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均有涉及,這為同學們進行鍼對性的選擇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二、積極動員、科學管理

本次實習同樣採取集中實習、統一指揮的組織管理方式。為了保證實習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並增強應變能力,學院於專門成立了實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院長助理劉徐州副教授,成員為分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尚武和班主任張宏偉、鞠宏磊。

20xx年12月31日,新聞與傳播學院召開了本科生實習動員大會。隨後,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經過初選、公示、調換、再公示等階段, 57名同學被分配到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經濟觀察報、中國國際廣播之聲、新華社、鳳凰衞視、搜狐等21個全國知名媒體實習。

參加實習的58名學生被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都配有組長,人員多的小組還配有副組長,主要負責小組聯絡、協調、實習拍攝、資料彙總和彙報等事宜。按照單位聯繫、教師專業方向、實習區域等情況,10名教師擔任本次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期間,負責聯繫、落實與處理有關實習事宜,加強對實習學生的具體指導與檢查,形成了較為科學的管理制度。

20xx年1月初,在與鳳凰新媒體旗下的鳳凰網達成合作共識的基礎上,我院在鳳凰網的專業實習博客正式開通。

鑑於新聞專業實習的特殊性,例如,時間長、路程遠、人員分散、工作時間不確定、採訪外出頻次多等,根據學院相關制度,我院為全體實習的學生購買了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這是我院實習危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充分體現了學院以學生為本的人文關懷精神。

三、護送到崗、靈活調整

從實習崗位分配到上崗有長達一個月的寒假,為了保證實習上崗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習領導小組分別在寒假前後以電子郵件或MSN的形式,把最後確定的實習分配方案和小組長聯繫方式通知各位指導老師,要求按時啟動實習上崗工作,建議指導老師提前聯繫單位,護送學生到單位,勿忘提醒學生根據單位要求攜帶介紹信、身份證、學生證、照片和簡歷等。

從20xx年2月23日開始,各位實習指導老師陸續將學生護送到實習單位。在這個過程,由於兩會、某些實習單位搬遷、人事調整等原因,指導小組對實習進行了靈活調整。

截至20xx年3月10日,除由於兩會等原因個別同學暫等崗位之外,其他同學都已上崗就位,同學們投入到了緊張的實習工作中,走上了新的征程。他們期待着能夠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在新聞素養、專業技能、社會經驗和人生觀等方面得到提升。

四、全程指導、各自監督

在實習單位老師和學校老師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大多數同學均已適應新的學習和工作節奏,並開始與實習單位和實習指導老師不斷互動,熟悉所在崗位的工作規律和業務要求。

全學院通過各小組指導教師、小組長等對各小組的專業實習工作進行了全程指導和監督別,3月11日,學院還制定了定期檢查制度,要求指導教師關注學生的實習進展、實習問題、實習心理和身體健康等問題,建立了實時監督、及時反饋的監督管理機制。

五、注重調查、反饋教學

為了瞭解我院20xx級本科生在實習過程中專業方法、技術和知識結構的掌握、應用情況,以及學生的工作態度和實習能力,及時反饋學生在實習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o72n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