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實習報告 >

治未病科實習範文報告

治未病科實習範文報告

篇一:實習生關於學習“治未病”體制辨識的體會

治未病科實習範文報告

西安馬應龍肛腸醫院一名實習生

--學習“治未病”體制辨識的體會 我是一名在西安馬應龍肛腸醫院實習的學生,4月2日有幸參加了醫院組織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中心視頻課程——“治未病”中的體制辨識培訓課程。在這堂課程中我對“治未病”有了比較科學和深入的認識,同時也學到了一些中醫理論知識,對此我非常感謝院裏為我提供的這次學習的機會。下面我就這堂課程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首先,我更深入地認識了什麼是“治未病”。“治未病”這個詞是繼“亞健康”之後,近幾年剛提出來的一個新的醫學概念,有的人剛聽到這個詞很可能會理解成“治胃病”。而我有幸的是剛進醫院,在“二甲評審”準備工作中就接觸到了“治未病”這部分,所以對於這堂課程,我比其他同學多了些思想上的認同。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現於《黃帝內經》,古人在防病養生謀略方面就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等,要告誡我們的就是:與其在病了之後四處求醫,還不如在大病還沒顯現出來的時候就好好攝養,把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而為了達到“治未病”的目,古人還創造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強身健體的方法,如五禽戲、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此外還有諸多中醫養生方法,如飲食養生、運動養生、氣功養生、藥物養生等。可見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而我們現在所講的“治未病”就是繼承了古代的思想與智慧。

就我的理解,簡單地説,“治未病”就是中醫預防保健。就是運用中醫的方法去辨識人體的危險因素,再通過中醫適宜技術進行健康

干預,最後達到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目的。而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説,“治未病”即就是健康管理,這兩者在思想上是相通的,即:人們對健康危險因素的檢查監測(發現問題)→評價(認識健康問題)→干預(解決健康問題)的循環不斷運行,最後達到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的目的。

其次,我瞭解到了“治未病”與中醫體質辨識的關係。體質辨識是中醫治未病的一個方法。中醫通過了解人們個人基本信息、個人健康信息來判斷個體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而通過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來確定個體的體質類型,針對不同體質類型的'特點再結合個體的危險因素為個體量身制定綜合調理治療方案(內容包括:起居調養、膳食調養、內服方藥、傳統療法、運動調養、精神調攝等),最後達到預防保健即“治未病”的目的。

一個層面上,體質辨識為“治未病”即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論基礎。首先,中醫體質辨識把人分為九種體質,每一種體質有不同的特點和不同的防治原則與方法。這一理論為“治未病”做好了前期準備;其次,體質辨識提出了體質三級預防的概念:一級預防即未病先治,是針對治病因素的預防措施。二級預防即欲病早治,是在疾病的臨牀前期做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三早預防措施。三級預防即既病防變,是對已患某些疾病者及時治療,防治發展。這一理論為如何“治未病”指明瞭方向;最後,提出了體質辨識健康狀況的三個層次。“體質—臟腑—易發疾病”是健康狀態的三個層次,人的健康狀態是通過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來反映的,只有認識體質、臟腑的綜合運用,才能全面把握個體健康狀態。這一理論為“治未病”找到了突破。

另一層面,體質辨識為“治未病”提供了路徑與技術。首先,中醫體質量表的出現,很明確地把人分為九種體質,這為中醫“治未病”理清了思路。現今,中醫體質量表已被多國引用,被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等多種版本。所以説,這一技術不僅為我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在國際上出了一份力。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範》的相關要求,中醫體質量表即將開發老年版和兒童版,針對老年人和兒童的特點辨病施治,這將又是一個突破。除此之外,體質干預方案,如辨體調理膏的研製,將為“治未病”工作提供很大的幫助。總之,種種的這些都將極大地促進“治未病”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最後,我學習了這堂課程的壓軸內容,也是重中之重的一項——不同體質管理模式即如何進行體質辨識,深有感悟。

中醫上將人分為九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即: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鬱質、 特稟質。下面我從個人的理解角度談一下不同的類型的不同特點:平和質就是人體各要素的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陰陽氣血調和、形體健壯,基本上傾向於“健康”的狀態;氣虛質總的來説就是元氣不足,整個狀態比較低下,此時個體的防禦力比較低下,易患病;陽虛質的特點以陽氣不足,畏寒怕冷為主,易感風、寒、濕邪;陰虛質的人體形偏瘦,陰液虧少,似身體缺水般;痰濕質的人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徵,此種體質是高血壓患者關聯度最強的體質;濕熱質的人又被稱為“戰痘”一族,可見其一大特點就是濕熱內藴、面垢油光、易生痤瘡;血瘀質的人身體如“河道”阻塞,血行不暢,面色晦暗,易現瘀斑;氣鬱質最貼切的例子就當屬“林妹妹”

了,氣機淤滯、多愁善感、憂慮脆弱等,我想看了《紅樓夢》的人應該就很容易分辨出這種體質了;特稟質可以先天失常來形容,這種類型的人大多有生理缺陷,或者帶有遺傳病。我想只有認識了各種體質的特點方能做到“辨”病,最後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

中醫體質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而中醫體質辨識則旨在為體質辨識及與中醫體質相關疾病的預防、養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據,既體現了“治未病”的思想,也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它有利於實施個體化的診療,有利於提高國民健康素質,而且對於預防慢性病和傳染病具有現代醫學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一次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網絡中心課程確實讓學到了很多知識,雖然這篇文章的很多認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學習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善於發現、善於積累、善於開拓,相信今後每走一步都會是一個小進步。最後我想説,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到實際中來,這次在課堂中學到的東西將進一步指導我的工作,在加深了認識後,我將更加用心地投入到“二甲評審”的準備工作當中,力爭將工作完成得很圓滿。

篇二:治未病科工作亮點總結報告

保定市第一中醫院

“治未病”中心業務工作亮點總結報告

伴隨改革開放,我國經濟不斷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但伴隨而來的是生活節奏的加快、日常壓力的增強和人口機構老齡化等帶來的問題。進入21世紀,人們逐漸認識到,具有辨證論治、天人合一和注重預防養生“治未病”等理念的中醫藥知識體系才是解決這些問題且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徑。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探索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從而更好的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實施方案(2008—2010)》相關文件精神,根據《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有關要求,我院於2010年即成立了“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現有專兼職工作人員31人,其中專職醫護人員10人,副高級以上人員15名,中醫類別醫師佔25人,形成了一隻支撐科室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目前“治未病”科由建科伊始的200平米擴建到近1000平米左右,不斷完善健康狀態信息採集與管理區、健康狀態辨識及風險評估區、健康諮詢與指導區、健康干預區等功能區域劃分。科室目前配備中醫體質辨識辨識評估系統、四診檢測系統以及如核磁共振、日本東芝螺旋CT、日本東芝全數字攝影系統DR、飛利浦IUToTo彩超、GE800

毫安全自動拍片機、血管動脈硬化檢測儀等先進的檢測設備。

“治未病”中心短短几年時間取得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目前“治未病”中心承擔着兩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康復與臨牀服務能力建設、中醫“治未病”服務模式研究。

中醫“治未病”服務模式研究是“治未病”中心承接的中國-世衞組織2014-2015雙年度合作項目。2014年我中心出色完成了雙年度項目的既定目標——明確中醫“治未病”如何把現有的衞生保健和各級各部門醫療改革相結合;中醫“治未病”與初級衞生保健向全民健康覆蓋相結合;制定中醫“治未病”有效的評估指標和評估體系;探索新型“治未病”服務模式運行狀況、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因圓滿完成既定目標,世界衞生組織同意繼續與我中心簽訂2015年合作協議,對2015年度的項目進行再次給予項目資金支持。 自2013年我“治未病”中心就已承接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康復與臨牀服務能力建設項目,在項目進行的量多年多時間裏,我院“治未病”中心及康復科的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及加強,提高了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康復服務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搭建了醫院—社區一體化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管理模式。通過對社區中65歲以上老年人的中醫體質信息採集、中醫體質辨識及中醫藥保健指導和0—3歲部分兒童家長的飲食起居指導與常見的兒童穴位按摩方法培訓以及宣傳中醫膏方的養生理念、臨牀療效及

膏方適用人羣等具體基層活動的開展,也讓人民羣眾切實感受到了中醫藥預防保健及康復的效果。目前項目2015年度的工作還在進行中,我們深信通過堅定不移的努力工作,本年度的項目目標也將一如既往的出色完成。

以上即是對我院“治未病”中心工作中的亮點總結,有任何不足和疑問還希望大家提出、溝通,一起推進中醫藥“治未病”事業的蓬勃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shixibaogao/g0xg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