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分析探討教育論文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分析探討教育論文

摘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把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分析探討教育論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學科教學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述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將信息技術融入課程教學體系各要素中,使之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態、主要的教學媒體。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與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徵的教與學的方式,從而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二)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各國為了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採用單獨設課,僅僅把信息技術作為演示工具,而忽略了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有機整合。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才開始被一些國家試用。在主體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把計算機及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豐富的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並將這些工具全面應用到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境,經過整合、組合、相互融合,從而促進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根本變革。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分析探討

(一)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整合解決的是“學什麼”的問題,隨着“科學為大眾”、“以學生髮展為本”等課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例如,對於大學課程而言,對不同專業的課程首先要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包括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制訂教學計劃的基本原則、教學計劃的構成與課時安排、專業核心課程及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教學全過程時間分配表實習安排表等。對於教師在上每一節課之前要進行充分備課,並且寫出每節課的授課教案。其中除講授的內容外,還要有一個首頁,包括本講的課題、目的和任務、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使用教具、提問作業、備課時間、上課時閫等。老師須在上課時對以上內容作明確把握。才能使得授課內容充分、重點突出。

(二)教學對象

要使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實用性,就必須重視對學習者的分析。瞭解學生主要是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學習成績、學習興趣、課堂紀律、參與習慣、閲讀範圍等。這些情況的瞭解,有助於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增強學生的自覺意識。

熟悉了學生的情況再來安排講授內容就能做到得心應手。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增減取台教材,講授時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選擇講授方法,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也是課堂講授獲得成功的祕訣。

在信息化學習環境中,學習者的學習主要不是依賴於教師的講授與課本的學習,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數字化資源,教師、學生之間開展協商討論、協作學習,並通過對資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識、發現知識、創造知識、展示知識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隨時隨地的確定學習內容、時間和進度,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教學媒體

以前的教學普遍採用傳統教學方式,即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現在計算機代替了投影、粉筆、黑板等傳統媒體,實現了以前無法實現的教育功能。多媒體教學是適應壓縮學時、豐富信息要求的有效手段。同時,開發CAI課件,將各種內容講解制成圖像、視頻或動畫,給學生創造一個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易懂。

虛擬實驗與原理研究相融合的探究教學模式是利用信息的工具型軟件進行探究教學,以方便學生對一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規律或現象進行實驗研究,加深理解。如課堂教學中採用了Lab View軟件進行虛擬實驗。

利用網絡進行互動教學,由教師將教學內容、教學要求以及教學測評等材料通過網絡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分成協作小組,通過網絡查找相關信息,並對所得的信息進行加工、分析、處理,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在這種網絡環境與課堂教學相促進的互動氛圍中,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也鍛鍊了自己與其他成員協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學設計

目前流行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教學設計兩大類。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應將二者結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的“教學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具體的教學設計過程中,通常應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

 l、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注意的是,對於以多媒體信息為基礎的信息技術。不能把它們僅僅看作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教具,而應當更強調把它們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自始至終地貫徹到課程整合的整個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

 2、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學習。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它是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外部條件。其次,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閲資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的誤區

(一)誤以為使用計算機就是在進行“整合”

有些教師認為在課堂中使用計算機或網絡,例如簡單的説使用PPT或上網查資料就是在“整合”。這種“整合”只是手段,沒有和相關的內容聯繫起來,也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學生僅僅是個旁觀者。

(二)誤以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同於CAI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僅僅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沒有改變教學內容與結構。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目標是要通過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二者有本質區別。

但在整合過程中也不排斥CAI,運用CAI教學課件是為了促進學生自主的學習,而不是僅僅把它作為教學工具。

(三)丟棄傳統的教學手段

在課堂上使用信息和網絡、CAI教學課件等,並不意味着就要丟棄傳統的黑板和粉筆,應該適合什麼用什麼。例如對數學公式的推導,板書教學就更為合適。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課程目標為根本出發點,改善學習者的學習目的,選用合適的技術和手段。

四、結論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有賴於科學理論的指導,需在理解整合的目標、內涵、本質的基礎上,去摸索有效地整合步驟方法。整合的過程是複雜的,長遠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它將有助於課程評價的改革和改善,更重要的是帶來學習方式的革命,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研究與關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yyvr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