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分層教學對物理課堂的應用論文

分層教學對物理課堂的應用論文

一、做好物理教學的分層實施

分層教學對物理課堂的應用論文

教師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必須做到對每位學生有一個全方位的瞭解,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態度,自身擁有的基礎知識,平時課堂上的注意力,觀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和課外閲讀能力以及物理實驗的操作技能和分析歸納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合理的分層,才能做到既沒有壓抑好的學生,也沒有放棄基礎差的學生.下面是我在實際教學中所採取的一些分層教學的具體做法和感受.

1.在學生中進行分組通過了解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後,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近期測評結果分為A組、B組、C組三組.分在A組的學生基礎最好,反應能力較快,接受新知更容易,教師在基礎教學部分的進度可以適當放快一些,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考.在B組的.教學中,學生相應反應弱一些,教學的進度也應相對放慢一些,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除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課外拓展方面不易放的太廣太寬,要做到比A組同學的要求稍低一些.在C組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能夠完成基礎知識的教學,讓學生反覆練習鞏固.例如,在講“電功”時,A組的同學不僅要掌握電功的意義、電流做功的實質,還要明確探究影響電流做功多少因素的方法、過程和結論,能夠應用電功的基本公式W=UIt拓展到變形公式①W=I2Rt,②W=U2Rt,③W=UQ,結合生活實際,解決用電器所消耗的電能多少.而對C組的同學而言只要求掌握電功的意義、實質,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就可以了.

2.作業的分層佈置與批改學完每節內容後,為了有效地鞏固新授知識,物理教師要及時對學生布置一些適當的作業,在這個環節中物理教師也要做到分層佈置,分層給予批改.A組學生的作業基礎知識可以少一些,提高拓展性的題目可以多一些;對於B組學生,則要做到基礎與提高相對處於均衡狀態;而C組學生的作業則主要體現在基礎知識上,不必進行多方面的引申.只有這樣,才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知識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二、物理教學的分層測評與評價

經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以後,物理教師要通過多次測試的方式進行多次的分層評價,有意義的測試可以評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用成績反饋信息,強化和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也是用來檢查教學計劃、教學程序、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學生從測試的結果和講評中獲得的信息,根據反饋的信號進而激發、梳理自己的學習思路,澄清一些有疑問的知識成分,繼而達到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以及以後的學習步驟的目的.對教師而言,通過有目的的測評,以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對比,會發現原來能力較強、素質較高的學生成績會更好;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通過實施物理分層教學,我看到了許多學生的進步,利用課餘時間再通過與學生間的談話、調查發現很多學生都比較認可這種分層的教學模式,那些曾經失去學習信心的學困生,也對學習物理有了較濃厚的興趣,並找回了學好物理的自信.總之,初中物理知識既具有基礎性、系統性.所有的學生,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只要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有了自己良好的教學模式,就一定能使學生在歡樂中吸吮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ydex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