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關於如何培養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探究教育論文

關於如何培養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探究教育論文

論文關鍵詞:培養 軟件工程 技術人才

關於如何培養軟件工程技術人才的探究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隨着信息以及科技化的發展,各類高新技術以及電子產品在科研和人們的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社會對軟件工程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目前我國軟件產業的高素質人才應對市場需求而言還極為短缺。面對市場需求,各高校開設的軟件工程專業課程,以及所招收並加以培養的軟件工程的學生,數量上可以滿足各企事業單位的需要,然而真正適應市場需求的卻遠遠達不到標準。該文結合軟件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就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軟件工程涵蓋了包括計劃、分析、設計、實現、測試、集成、交付、維護等在內的軟件生命週期的所有階段,作為軟件技術人員,要掌握軟件基本工程的概念、原理、技術和方法,掌握面向對象的獨立開發軟件的方法,掌握並瞭解軟件度量和管理的方法,要了解如何去安排項目的組織和進度,如何保證項目的質量,從而進行有效的項目策劃和軟件開發。目前,我國軟件行業正遭遇軟件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的瓶頸,缺乏高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軟件人才,且人才規模不足以滿足產業的發展需求,人才知識結構不合理,缺乏軟件架構、項目管理、文案管理、測試等方面的人才,難以滿足現實需求。面對這些問題,學校應在教學課程及教學理念上進行調整與改革,培養應用型軟件工程技術人才。

1 不斷調整與組織新的課程教學體系

1.1 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結構

軟件工程的課程體系一直都主導以“學科”為主線,偏重於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過分強調學科知識間聯繫的邏輯性及嚴密性,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軟件工程人才培養的目的是實踐應用,而學校往往在課程設置方面卻與之相背離。因此,軟件工程的課程設置應以應用為導向,課程體系的設置上要強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及職業素養。在課程結構上,要強調綜合性及實踐性,旨在培養人才的工程意識、技術實踐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合理安排課程比例,設置綜合了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三大塊作為必修課,另外設置多個知識相互獨立、內容完整的專業方向模塊作為選修課程,構建起在知識結構上具有內在相關性和完整性的綜合課程體系。

1.2 整合並優化課程內容,加強學科間的融合

目前學校軟件工程教學課程的設置存在兩個方面的大問題:一是意識所設課程門類繁多且課程教材,不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學內容陳舊,知識更新慢,無法跟上如今軟件工程的技術發展步伐,無法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平台網絡化,系統構建化、方法對象化等的最新發展成果及態勢。

因此,必須對課程的內容加以整合和優化。一是要把相鄰的教學科目加以整合,把一些小學科的教學內容融合進一門課程中去,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科認知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二是以項目為單位,綜合相關的軟件專業知識,構建起綜合項目開發、項目設計的應用型教材體系,加強工程技術的滲透,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對實踐問題的解決中去。第三,要在教學內容中及時融入教師的最新可以成果和科研經驗,介紹最新的科研發展態勢及最新技術的應用。

1.3 加強實訓課程及創新訓練課程

軟件工程所培養的是應用型的人才,其課程的設置也應該與課程實驗、畢業實踐等實踐性教學結合起來,將基礎訓練課、項目訓練課與創新訓練課相融合,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單到綜合、課內外相結合,實行分階段教學的課程教學體系。在基礎訓練課程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平行並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在基礎訓練課程的基礎上,開設開放式的項目訓練課程,指導學生結合軟件工程的基本原理進行項目的分析、設計、實踐並模擬運行,充分運用工程知識和操作技能來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針對那些基礎較好,動手能力較強,悟性較高的學生,可提供設計型及創新型的課程供其進行選修,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設想並鍛鍊自身的創新實踐鍛鍊。

2 校企結合,培養應用型軟件技術人才

2.1 在理論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1世紀是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及軟件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期,軟件工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應有一個合理的教學時間比例分配,讓學生在理解原始理論的基礎上,切實地強化練習,主動動手上機操作,在實踐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軟件工程技術水平,充分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教師可考慮將企業實際開發的項目引入教學中,開發以項目為背景設置的課題,讓學生在實驗中將所學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並在不斷地分析與解決問題中,加深對技術理論的理解與鞏固。與此同時,在教學中應不斷引入新技術,以及在社會實踐中應用比較廣的知識,以跟上社會的整體技術發展趨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整合課內外的實踐教學,統籌安排教學計劃,在課內外的實踐教學中積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素質和綜合素質,在教學實踐中一步一步 地不斷完善和豐富教學體系,使之形成一個系統。

2.2 聘請企業專家,拉近學生與企業間的距離

軟件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最終是面對企業需求的,一直以來,我國軟件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學校的教學都鼓勵於社會,不能夠很好地與企業需求接上軌,以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差,學業結束後無法勝任實際的企業項目開展職務。這一切都源於學生不瞭解企業,單純地為學而學,而非為用而學。為此,學校教學必須將教學與企業需求結合起來。在實現方式上,可考慮聘請一些國內外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和技術骨幹為學生開設一些專業課程,或者聘請企業的技術骨幹作為學校的授課指導顧問,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貼近實踐需求的教學和學習,以達到理論結合實踐,加深學生對企業軟件工程技術人員工作職責及工作內容的瞭解,拉近學生與企業間的距離。另外,還可聘請IT技術顧問作專題講座,及時傳達最新的軟件技術發展態勢及研究成果,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及加深對業內發展的瞭解,進一步鞏固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實用的技術手段和先進的技術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去應對社會需求。

2.3 與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

加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最好辦法是讓他們深入到企業內部實地參與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一方面,企業面臨軟件技術人才的短期及人才輸入的不對稱,另一方面,學校內部的教學內容及課程設置無法與社會需求相對接,面對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加強學校和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學校可尋求與一些知名的IT企業如摩托羅拉、中興、華為、AMD、旺宏等的合作,在企業內部建立專業的教學與實習基地,系統擬定學生的實習計劃。首先,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組織架構、軟件工程人員的職務架構,企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開發工具、軟件平台,瞭解企業的運作模式和發展態勢,使得學生在瞭解業內需求的同時,結合自己的興趣及特長,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及職務定位。其次,開展假期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參與到一些項目的開發中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一些小型模塊的開發工作,使學生掌握到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及認識到在實際工作中,自身知識及技能的侷限性,以期在實踐中加強對自身理論知識的鞏固與學習。第三,安排學生在企業中的畢業實習,使其參與較為完整的項目開發,鍛鍊其獨立設計與開發項目的能力。安排教師常駐企業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實習的過程中,完成畢業設計。

參考文獻:

[1] 陳勁,胡建雄.面向創新型國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82.

[2] 駱斌.軟件工程專業工程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計算機教育,2005(4):25-2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dvr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