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工科學生人文素養實踐途徑論文

工科學生人文素養實踐途徑論文

1對於提高工科類學生的人文素質的重要性

工科學生人文素養實踐途徑論文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就是所謂的專業教育,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理工科類院校注重培養的也是一些有針對性的技術人才,學生在教育上把掌握專業的知識當成了唯一的教學目的,在人文的素質教育上卻沒有實際的認識。加強科學的教育則是必然的,然而,過於重視科學的教育致使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失衡、脱節,就會使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缺失,如今社會的進步,只想要單單依靠科學技術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工作者的社會道德與良知、人文教育與關懷,如果單單隻依靠科學的發展,沒有人文素養的發展,則一定會導致人格的追求與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在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中,包括了科學的教育與人文素養的教育兩種。人類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與社會以及人的自身上,會形成兩種價值觀與思維模式,即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這兩種精神是互補的,科學精神教育人如何做事,人文精神教育人修身養性,相輔相成,使人們懂得事情的好壞,在該做與不該做之間如何進行抉擇。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的校長楊叔子教授多次説過加強人文素質精神的重要性,他説:“人文精神為科學引導方向;人文精神為科學提供動力;人文精神為科學開闢原創性源泉。”當今社會中,人文精神發展應當與科學的發展相適應,但是科學教育升到了較高的層次,人文素養就開始逐漸降低,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失衡所帶來的後果就是犯罪高科技化、資源的過度消耗與生態環境的不平衡等等,人文素質教育的不斷下滑,不僅帶來了諸多的影響,還導致了我國的高素質人才的缺失,不利於長遠的發展。大學生對人文知識的不正確認識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也都應當引起我們的思考與反思,高等教育問題必須改變現在的狀況,否則在日後培養出的學生只能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且作為一個大學教育方面的工作者,尤其是領導與教師,也應當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提升工科類學生的人文素養的途徑

2.1把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的教育相結合,逐漸滲透人文精神

在提高人文素質上,不僅僅只依靠文學、歷史、宗教、哲學這一類人文學科的課程,人文素質體現的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價值,隱藏在各類學科。就算是在純專業的學科內也是有人文價值的存在。雖然看似理工科類更多的是邏輯上的推演、理化的實驗,似乎是跟人文相距甚遠,但是經過深層的挖掘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門學科的產生與發展,都離不開一定限度的社會背景,也跟科學家的辛苦鑽研息息相關,同時也都離不開一定的思想指導,所以,理工科類院校的專業課也都有着愛國主義的體現、科學道理的論證、倫理學的背景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發展,例如在數據挖掘的學科可以從古代的數據挖掘的高手,像劉伯温、趙列文等談起,一直敍述到現代的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通過這樣的方法講述數據挖掘的整個發展史,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向上進取的科學精神。任何一門專業學科都會有一個不斷生產、不斷髮展的過程,經過無數的科學家的不斷探索,不斷的追求才得以發展,通過深入挖掘這些內涵知識,可以提高學生對於科學的執著精神與努力奮鬥的精神。

2.2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為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提供師資力量的保證

教師作為學生的指導者,也是培養學生的人文教育素質的實施者,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説是極其重要的,想要提高與培養理工科類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師資團隊的修養以及素質也是相當關鍵的。教師只有在具備了一定的文化修養時才能深刻地認識到身為教師的職責與意義,才能真切實際地領會到自己身上的重大責任,才會真正地自主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自己的學生,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具有實際意義的人文作用。一個教師的綜合素質具體體現在他的學識與教育水平上,具有寬廣的知識層面與學術水平的教師,在授課時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對於自然與社會、思想與思維上的知識,還可以讓學生獲得在人文素養上的啟迪與享受,教師也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不斷完善自己的學識,才能一直站在發展的前沿,指導學生的健康成長、啟發學生思維、開闊視野、不斷進取。

2.3加強學校的人文建設,發揮校園內的人文氛圍達到對學生薰陶的作用

校園內的人文環境主要是透過人際關係、活動環境、自然環境條件所體現的,在校園的建設上,不僅要凸顯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環境,還應該在建築的設計、自然景觀、藝術景觀的佈局上融入人文文化,顯示人文情懷,讓學生置身人文環境,隨時感受到人文環境的薰陶。校園的文化內涵也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且具有其他課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多種功能,具有獨特的教育意義,因為工科類院校的人文色彩相對淡薄,所以在這類院校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更應該得到重視。濃郁的人文環境氛圍,既可以使理工科類院校的大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發,還可以陶冶情操,達到精神上的昇華,開展校園文化,就是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修養與教育。

2.4優化環境,發揮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對理工科類院校學生的積極作用

在人文素質的教育上,學生會受到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需要各界的大力支持,這也是一個具有社會性質的綜合問題,是一項整體工程,不是隻依靠院校就可以解決的。在現在信息化與數字化的不斷渲染下,現如今的大學生更加直接全面地瞭解與接觸社會,而由於社會環境的複雜,權力與金錢往往受到重視,在家庭教育上也有着侷限性,這種社會風氣就對當代的大學生有着重要的影響。所以在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上,不僅要優化內部的人文環境,還應當透過政府的影響,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以及提出相應的措施,藉助傳播媒體的大力推廣來優化外部環境,充分發揮社會與家庭在理工科類院校裏對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的積極作用。

3總結

弘揚正氣,樹立新風尚,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教育相結合,這是我國在未來的教育發展上的必經之路,這點在人文素質與人文意識相對淺薄的理工科類院校中顯得尤其重要,使大學生的感性與理性之間、科學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之間和諧統一,向前不斷髮展,有利於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推動我國的快速發展。

作者:韋偉 張海濤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x8xg2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