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對幼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論文

對幼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論文

遊戲化意味着遊戲不只是教學的手段,還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遊戲不只為教學服務,遊戲也有它自身存在的價值,因此教學也應為遊戲服務。孩子以“融合式”的認知方式來認識世界,這種“融合式”的認知方式通常轉化為幼兒的遊戲。

對幼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論文

孩子們在遊戲和生活實踐中,通過與周圍環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觸,學習和積累相關的經驗,遊戲既是課程的內容,又是課程的實施途徑。

於是,我們充分利用孩子這種獨特的認知方式,調整和實踐我們的課程,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遊戲和實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遊戲和教學一體化是將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幼兒生活中來又回到幼兒遊戲中去,並在遊戲和教學一體化中實現整合,積累經驗。在組織了一個遊戲化教學活動後問孩子:“今天你們做了什麼?”孩子們總是開心地回答:“我們一直在做遊戲、在玩。”

事實上,教師只是在教學環節上追求了遊戲化效果,幼兒便有了置身遊戲中的體驗。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也許從頭到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時引發、支持並促進了他們的學習活動。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同時也張開想象的翅膀嘗試解釋科學,或者萌生用歌唱或舞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知……只要我們做到心中有目標,把教育目標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滲透到遊戲之中,孩子們就能在遊戲中自主地學習。生活、遊戲和教學本來並無明顯界限,是我們人為地加以區分。隨着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重新認識了生活、遊戲和幼兒園課程的關係,更好地體現了“以遊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推進了幼兒園課程生活化、遊戲化的進程。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遊戲是快樂的學習。我們只有徹底轉變觀念,讓教育迴歸生活,把遊戲還給孩子,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遊戲化。

回顧我們所進行的探索研究歷程,如果按遊戲在教學中的成分及其在教學中發揮作用的程度來劃分,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輔助期,在這一階段,我們將遊戲作為組織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以引起幼兒對認知對象的好奇心,或調節情緒,消除練習時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師出示一幾何圖形中,對幼兒説“我請來了圖形寶寶與小朋友一起做遊戲。”接着要求幼兒説出圖形的名稱、特徵,並找出周圍環境中與該圖形相似的物體。此時幼兒仍然處於被動的、接受性的學習狀態之中,遊戲在教學中所發揮的僅僅是一種輔助作用。

第二階段為組合期。在這一階段,教育目標從僅是傳授知識轉向重視智力的發展,這一變化推動了遊戲在教學中的介入,根據教學要求設計的遊戲逐級成為教學環節之一,並與其他教學環節組合成一個更為充實的教學活動。

如在中班的認識數字“6”的活動中,教師在講解演示之後,組織幼兒進行“送禮物”的遊戲,讓每個幼兒依次手持一張數字卡片去送與該數字所表示的數量相同的禮物,以鞏固幼兒對6以內數字的認識和數字所表示的實際意義的理解。此時遊戲的作用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參與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階段遊戲仍然受到教師的直接控制,遊戲的目標、規則、時間、次數仍然由教師統一安排。

第三階段為融合期。這一階段遊戲在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和恰當的'運用,教師把教育的內容、要求融於一個成幾個遊戲之中。當遊戲結束時,教學要求也隨之達到。如中班的“拾豆豆”遊戲,幼兒要爬過小山坡,鑽過山洞,拾起5粒豆豆後迅速跑回來,這一遊戲不僅幫助幼兒鞏固了對數的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以及不怕困難的品質。

第四階段為整合期。這一階段遊戲作為教學過程,滿足了幼兒的遊戲需要,促進了幼兒的情感,態度以及與同伴友愛、合作等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一階段遊戲化教學已發揮了對幼兒進行整體教育的功能。

在對幼兒實施遊戲化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我還作了以下兩方面的實踐與探索:

一、精心編制各種教學遊戲。

我根據幼兒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創編和改編了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遊戲,使幼兒積極、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如遊戲“七星瓢蟲”,主要滲透了認識數字“7”以及理解7的實際意義的要求,遊戲“樹葉變變變”則是讓幼兒通過想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用樹葉進行美術創造活動,使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在編制遊戲時,我還設計了各種形式的遊戲,如個別玩的遊戲,結伴玩的遊戲,小組玩的遊戲以及集體進行的遊戲,如在遊戲“飛舞的綵球”中,幼兒既可以自由玩綵球,又可以結伴玩綵球,還可以進行小組傳球比賽,

這些遊戲既可提高單位時間幼兒學習的密度,又能適合不同個性、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

二、靈活指導各種性質和形式的遊戲。

在不同形式的遊戲中,我分別以不同的角色身份進行指導,在幼兒個別玩的遊戲中,我一般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幼兒的遊戲,當幼兒需要幫助時,作一些間接的指導,以不干預幼兒的遊戲為準則。在幼兒結伴玩的遊戲中,我主要以觀察為主,並與參與者的身份或以遊戲角色的語言提出建議,進行間接指導,在合作進行的小組遊戲中,我以組織者或評判者的身份進行與教學要求有關的指導,並組織幼兒議論、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在幼兒的遊戲中還包含着豐富的認知成份,主要包括觀察、想像、記憶、思維等,這些認知成份在遊戲過程中通過言語和操作貫穿於整個過程,遊戲活動中的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感知活動,不僅構成了遊戲的前提條件,而且貫穿於遊戲的整個過程,如在建構遊戲中,幼兒會先對所提供的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觀察,並思索“把它們做成什麼?”然後邊觀察邊操作,最後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見,遊戲構成了發展兒童觀察力的有效手段。在遊戲中,幼兒的想像、思維也能得到充分拓展。

比如中班幼兒在以“秋天的顏色”為主題的教學遊戲中,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從山林、湖水聯想到大海,從小草、楓葉、菊花聯想到松樹,進而仿編詩歌

因此,我在設計遊戲時有意識地滲透各種認知成份,如設計結構遊戲時,要考慮充分滲透觀察成份,設計角色遊戲時,考慮充分挖掘兒童的想像力,在設智力遊戲時,則要更多地滲透思維成份,同時要將各類遊戲作協調安排,從而促進幼兒認知全面地發展。

幼兒園教學遊戲化的探索,不僅改革了教學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觀的變革問題,我們要充分挖掘遊戲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資源,進一步探究如何將要傳授的內容巧妙地滲透到遊戲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娛樂和學習的有機統一,使幼兒在遊戲中愉快地學習,健康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r7jx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