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科學小論文【精】

科學小論文【精】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小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小論文【精】

科學小論文1

蚊子為什麼喜歡叮穿深色衣服的人

大家都知道蚊子吧?一提起它,大家都會認為蚊子是惡魔、的化身,專門吸別人的血。

世界上的蚊子大約有2700多種,吸人血的蚊子只有雌蚊。其實,它們是為了繁行後代,才迫不得已吸血的。

雌性的蚊子在吸人的血時,具有某一種的選性,它們喜歡去吸穿深色衣服人的血。

蚊子多半是喜歡弱光的。當然全暗光或者強光,它們都不會喜歡。當然,蚊子的種類很多種,也有喜歡光線強弱的程度,當然也有所不同的啦。

當我們穿上深色或者黑色的衣服時,光線相對來説暗一些,適宜蚊子的生活習性,理所當然被叮的次數次也就多了。相反,如果穿上豔色或白色地衣服,反射的光比較強,對蚊子有驅避的作用。因此,穿白色衣服或者是豔色被叮的機會就多了很多。在我的觀念裏,還有一點,因為它們本身就是黑色的,叮穿深色衣服的人就不容易被發現,也不會有生命危險。如果它們叮穿豔色衣服的人的話,就容易被發現一些,所以自身難保了。

同學們,現在你們知道蚊子為什麼喜歡叮穿深色衣服的人了吧!

為什麼雞蛋洗乾淨了反而容易壞

今天是雙休日,我閒在家裏沒事做,就從冰箱裏拿出一些雞蛋,想用清水洗乾淨。結果沒用幾天雞蛋全壞了。

我越想越不明白,就讓爸爸買一些雞蛋,一部分洗乾淨,有一不分洗。第一天打開一個洗乾淨的雞蛋,一個不洗乾淨的雞蛋,結果兩個雞蛋都沒壞掉。第二天和第一天是一樣的結果。但是第三天時,洗乾淨的雞蛋全都變成黴灰色的了,而沒洗乾淨的雞蛋還是好的。我不禁沉思:為什麼洗乾淨的雞蛋比沒洗乾淨的雞蛋更加容易壞呢?那麼雞蛋表面的那一層黏乎乎的東西會不會是一層雞蛋的保護膜呢?

我為此查閲了資料,終於明白了:原來蛋殼上有許多細微的小孔,為了讓小生命可以存活,這些小孔是為了讓蛋殼裏的生命透氣用的,如蛋殼裏沒有小生命存在的話,雞蛋內部的水份會通過蛋殼上無數的小孔蒸發掉,但外界的腐敗菌等一些細菌卻也很容易通過這些細微的小孔進入雞蛋的內部,使雞蛋變質、壞掉。但是如果是一枚沒用被清洗過的雞蛋,這枚雞蛋的外殼是就會有一層粉末狀的膠性物質,這層膠性物質的作用是封閉那些細微的通氣孔,使雞蛋內部與外部隔離開來,所以可以緩解細菌侵入和水份的蒸發,有效地保鮮、保質

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多觀察、多看書、多思考,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雞蛋殼的作用

在幾天前,媽媽從市場上買來了一盆鮮豔的花,這盆花雖然不是十分漂亮,卻是一種值得欣賞的植物。它的葉子很小,但十分多,也十分的茂盛。我每天都觀察它,突然有一天,我發現它的葉子有一部分枯了,我不禁大驚失色,急忙找來了媽媽。結果媽媽從廚房拿了幾個雞蛋殼放入了花盆裏。頓時,我的腦子裏一下子冒出了一大串的疑問——放雞蛋殼有什麼作用呢……

過了幾天,奇蹟發生了,枯萎的葉子不見了,花兒又恢復了它往日的光彩,為了解開我心中的疑惑,我去查閲了相關的資料,得知剛剛磕過的空蛋殼裏有殘留的蛋青,慢慢地被土吸收後會為肥料,肥料對花的生長有很大的好處。對生長速度較慢的花木,在花盆裏放幾個空蛋殼,就不擔心施肥過量了。除此之外,還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促進花木的生長速度

看來,多觀察、多動腦筋的收穫不小哦!

蒜瓣也能治蟲害

一次,我無意中將幾個壞了的蒜頭扔進了兩個花缽裏。兩個星期後,我發現這兩缽花越長越好。而其他花缽裏的花因為蟲害,有的葉子枯黃了,有的葉片捲起來了,還有的剛長出花苞就凋謝了。看到這種情景,我心想可能是蒜瓣起了什麼作用。我決定用蒜瓣做實驗,看它能否除害蟲。

我找來蒜瓣、水杯和實驗用具,將十幾個蒜瓣搗爛,用清水浸泡2~3小時,濾清後用噴壺將蒜漿水噴灑在有蟲害的花卉上。此後,我每天早晚觀察兩次,發現葉片上蟲卵成了乾癟的空殼,藏在土裏的蟲子也被逼出來了,一些小蛾子碰了碰葉片也飛走了。過了半個月,所有的花卉都恢復了健康,特別是原來那兩盆蟲害較重的花也枝葉繁茂,含苞欲放了。看到花苞競相開放,我心裏非常高興。微風吹來,花草微微點頭,好像對我説:“謝謝你為我們消滅了蟲害!”

實驗成功了!我想,蒜瓣能殺蟲卵、驅趕蛾子,是由於它有濃烈的蒜味吧。

夾竹桃可以除白蟻

校園內栽有許多大葉樟樹,大部分都有碗口粗了。近兩年來,部分樟樹出現了黃葉、落葉的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暱?經我們觀察,發現大樟樹受到了白蟻的危害。

為了挽救樹冠如傘的樟樹,我們科技小組的同學在輔導老師帶領下,一方面對白蟻的形態特徵與生活習性進行觀察,同時開展防治試驗。

調查後發現,校內樟樹80%都受到了白蟻不同程度的侵襲,受危害的還有實地鬆等樹木,受害率達60%。我們對白蟻採取了幾種不同的防治方法,分組進行。

第一組:物理方法。用鋤頭挖出樟樹下的白蟻巢穴,集中捕殺。但由於這一方法滅蟻不能徹底,第二年仍有蟲害發生。

第二組:給樹幹刷石灰水。在調配好的每l00kg石灰水中加入0.6,-0.8kg硫磺,攪拌均勻,塗抹在離樹幹地面以上部分約1.5m。此法可以防止白蟻上樹危害,但仍不能防止白蟻危害樹根。

第三組:化學滅蟻。使用90%的晶體敵百蟲,稀釋1000~20xx倍後噴霧,或用80%敵敵畏稀釋1000倍後噴霧,還可用80%的甲胺磷乳油稀釋800倍噴霧,都有良好效果,但防治不徹底,且有農藥殘毒。再説校園內噴撒有毒農藥對師生健康不利。

第四組:用夾竹桃汁防治。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生長在夾竹桃樹旁邊的幾株樟樹沒有被白蟻侵襲。於是產生了一個想法:是不是夾竹桃對白蟻有抑制能力呢?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試製了一種生物性殺蟲劑——夾竹桃汁,即每15~25kg水中加0.5kg夾竹桃葉,浸泡24小時後,加以揉搓搗爛,到液體呈現白色為止,再加入0.3%的肥皂液0.2kg或0.15%的生石灰水2.5~5kg,即成“夾竹桃除蟲劑”經過濾後,將藥液噴射於樹上和蟻巢中,過濾出來的殘渣也可埋入受害樹木的根基部。經我們試驗,這種防治方法能達到100%的除白蟻功效。

蚯蚓沒長眼睛

一場大雨過後,幾條蚯蚓在院子裏的地面上扭動着身軀,真有趣。我用腳把蚯蚓的道路擋住,原以為蚯蚓會拐彎,可它熟視無睹,繼續衝我的腳邊爬來。怎麼了?難道蚯蚓沒長眼睛?於是,我決定捉幾條蚯蚓做個實驗。

我將兩條蚯蚓放在一塊濕熱板上,用鉛筆、紅領巾、小樹枝分別在它們面前晃動,它們似乎一點都沒有察覺。我想,蚯蚓恐怕真的沒有眼睛,要不然我這麼使勁地在它眼前晃動,它怎麼沒有反應?也許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於是,我又找來一根葱,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具,第二次做實驗。我把它們分別放在兩條蚯蚓的兩個側面。過了約5分鐘,兩條蚯蚓都同時朝葱的方向扭動,最後都鑽到葱的底下去了。

做完實驗,我奇怪:如果蚯蚓有眼睛,那麼玩具的顏色那麼鮮豔,它為什麼不爬過去,偏偏要往葱裏鑽?是葱的氣味吸引了它嗎?難道蚯蚓不是用眼睛看方向,而是用鼻子聞氣味來識別方向的?

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我翻遍了所有的書,終於找出了答案:蚯蚓由於長期在土壤裏生活,幾乎見不到光線,它的眼睛漸漸退化了,但蚯蚓的前端卻有嗅覺器官,它的嗅覺很好,能用它來辨別方向探路。看,和我推測的結果完全一樣。

啊!我發現了,我終於發現了蚯蚓的祕密了。

小 制 作

西紅柿電池

製作材料:西紅柿、銅片、鋅片、小燈泡、導線等

製作方法:1、把銅片和鋅片插進西紅柿的兩端。

2、將導線分別擰在銅片和鋅片上。

3、將導線的另一端與小燈泡相連,使它們形成一個閉合電路。

4、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實驗原理:西紅柿是潮濕的,裏面有豐富的汁液,而這些汁液呈酸性,金屬銅和鋅受到酸的作用,鋅片會失去電子、銅片會得到電子,這樣銅片就帶了正電,鋅片帶了負電。當電子由銅片流向鋅片時,電路上就產生了電流,所以燈泡就亮了

讓火柴"跳舞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塊兒做了個“火柴跳舞”的實驗。

按照爸爸的吩咐,我端來一盆清水,找來一盒火柴和一瓶膠水。

爸爸先從火柴盒裏拿出一根火柴,然後在火柴頭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膠水,再將火柴扔進水裏。過了一會兒,奇蹟發生了:只見火柴自立於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了“舞”

科學小論文2

果樹嫁接屬於果樹的無性繁殖,此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進一步增加果園產果量,保證優質果品的產出,以達到市場規定的質量需求。

1 果樹嫁接的方法特點

通常情況下,1~3a剛剛長成的樹苗進行嫁接,苗木嫁接是做好的措施,這種嫁接的果實在質量上有很好的保障。經過3~5a的生長會長出很多枝丫,同時樹冠整體構造也會加大,通常情況下使用的是多頭高接的措施,要控制樹冠的大小,在選擇嫁接枝頭的時候要選擇較高的位置。通過這種措施嫁接樹木,具有以下幾個優點:能夠確保樹木整體結構保持上下一致。充分有效利用樹冠的整體結構,接頭多、樹冠復原快速;嫁接點比較小的情況下切口很容易就會癒合;從樹冠結構中尋找合適的位置確定嫁接位置,會發現很多適合嫁接的位置點;完成嫁接工作後,通常情況下2a後果樹的生產力就會恢復,緊接着1a以後,樹冠恢復原狀,果樹產量大幅度增加。

2 影響果樹嫁接的因素

2.1 嫁接時間造成的影響

一般樹種最佳的嫁接時間是:3月下旬適合杏樹,4月上旬適合桃樹,4月中旬適合蘋果樹和梨樹,4月下旬適合核桃樹等。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嫁接選擇的時間,往往是在清明節前後採用枝接的方式進行嫁接,在夏末秋初的時候採用芽接的方式進行嫁接,在夏天的時候也可以採用綠枝接的方式進行嫁接。砧木剛開始動,但還與皮無法脱離的時候一般採用劈接的方法。在植物生長的季節裏一般選取插皮接以及腹接等方法。春天大部分採用枝接的方法,芽接法一般都是在夏末秋初的時候,過於早的話新梢的芽會不成熟,過晚的話砧木無法跟皮脱離開來,成活率都不高。新梢早就成熟,就應該在6月上旬之前進行嫁接,同時讓其可以跨蘇的發芽生長。選擇接穗法的話,當年是不發芽的,因此選在此種嫁接法應該在7月中下旬進行,等到來年春天再發芽生長。

採用芽接法進行嫁接,其發芽的情況不但受到嫁接時間的影響,還會受到砧木傷口大小以及傷的輕重,在就是芽綁的是鬆還是緊以及接穗的芽飽滿與否的影響。往往是嫁接口越大其營養運輸受到的阻力就越大,穗芽上聚集的營養成分多起芽就發的早。所以大方塊形的芽接,比T字形的芽接的發芽時間要早。在嫁接的時候,砧木傷得比較重,且綁得比較緊的一般發芽就早一些,穗芽早就成熟了然而一直處在休眠的階段,這樣的發芽就遲緩一些。

2.2 砧木與接穗的選擇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在進行嫁接的過程中,會對嫁接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有很多種,其中選擇好砧木與接穗,能夠保證嫁接工作的整體效率。在選擇嫁接用的枝丫時,先要對嫁接枝椏與整棵樹之間的匹配性進行檢查。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確定枝丫的成活率在1a左右。在枝丫接穗的過程中,選用那些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易受到病蟲害影響的枝丫作為嫁接苗。

在嫁接的過程中,確保接穗和砧木各個層面之間聯繫保持緊密。完成嫁接工作後,要定時進行檢查。如果一週左右後,嫁接苗出現發黃,易掉落的現象則説明這次嫁接工作沒有成功。也可以通過觀察葉柄顏色的變化來進行判斷,變成黑色,同時日益乾枯,就説明嫁接工作實效,必須重新進行嫁接。

2.3 果樹嫁接後管理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樹苗經過嫁接後直至發芽成長這個階段,樹木受到病蟲害的影響是最大的,這時就要及時噴灑藥物;通常情況下在嫁接後的10d左右,砧木就會生長出萌櫱,要及時進行護理;然後要注意觀察嫁接苗顏色的變化,確定嫁接成功;關注傷口癒合的程度。要是嫁接位置很快長好了,往往在新梢生長到大約30cm的時候把綁縛的布條給送一下,不然一直綁着布條不利於枝幹的成長。如果傷口的癒合情況不是很好的話,需要把布條給重新綁上,注意在30d後需要對其在做檢查,如果切口長好了就可以解開布條不再用;做好防風工作,防止嫁接苗被大風吹斷,捆綁枝棍。在完成嫁接工作後,還要注意肥料的施加與雜草的清楚,為果樹的成長提供足夠的營養。薄肥多施、少量多次。確保嫁接苗木健康壯壯地成長。

3 結束語

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根據每一種樹木不同的情況來選擇合適的嫁接措施,應該針在確定合適的嫁接方式以後,還要確定下嫁接的具體時間、氣候條件,選取優良的接穗與砧木,定期進行檢查養護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嫁接的成活率,從而提高果園的整體產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看,關於果樹嫁接的研究工作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拓展實踐範圍,相信今後嫁接技術將會越來越完善。

科學小論文3

摘要: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用評分規則量表對研究性學習的科學小論文進行自我評價,可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本文就此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評價評分規則量表

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充分體現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取向,從有利於達成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出發,來考慮評價的內容與形式。評價要貫穿於研究性學習的全過程,也要關注學習的結果。

研究性學習結果的形式多樣,可以是一篇研究論文、一份調查報告、一件模型、一塊展板、一場主題演講、一次口頭報告、一本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的方案,需要教師靈活掌握評價標準。筆者經過教學實踐發現,讓學生利用評分規則量表對科學小論文進行自我評價,可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1.評分規則置表的含義

評分規則量表用來評估學生在某一給定領域表現的一組標準。量表對作品或表現在每個分值上的特點做出詳細的描述。(例見附表)

2.如何設計評分規則量表

2.1建立評價要素

將小論文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分離出來,把這些部分作為評價要素。如例中的量表的評價要素設置了內容、語言、結構和圖表等四項。建立方法:

2.1.1確定評價的重點。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學生要成功地展示的知識、技能和過程是什麼?

2.1.2看若干例子。一些好的和差的作品。列出好的之所以好的特徵,差的之所以差的特徵。如果是第一次制訂量表,沒有相似的作品參考,可在設計評分規則時,先翻閲有關資料,然後根據教學經驗進行設計。

2.1.3列出評價要素,即優秀作品的必要特徵。

2.2説明是整體評分法還是分項評分法

整體評分法就是從整體上對小論文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分,雖然小論文可以分成多個不同的評價要素,但教師並不分別對每個要素評分。分項評分法是對每個要素都給出分數。例中的量表使用的是分項評分法。

2.3賦予評分量表2.3.1把所選擇的評價要素分為不同的質量級別,並作一一陳述。先描述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級,然後描述中間的級別。

2.3.2決定多少級表現對該論文來説是合適的。

2.3.3根據需要可以確定為四點量表、五點量表、六點量表、七點量表等。如例中的量表就採用了五點量表(傑出、值得表揚、基本完成、部分完成、完成有限)。

2.3.4通過讓學生初評論文,讓他們實踐最初設計的評價要素。並要學生問一些澄清性的問題,要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發表評論。

2.3.5運用2.3.4中的問題和評論來修改評分規則。

2.3.6最後定稿。評分規則量表是對學生論文的不同等級水平的描述,説明不同等級的表現具有哪些優點和弱點,使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論文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而不是僅僅知道一個等級,賦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責任感。包含着詳細要素的評分規則量表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清晰的指導。評分規則量表要在學生完成論文之前告訴學生,這樣能夠激發學生表現出他們最佳的行為。評分規則量表還應與學習目標相符,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

3.評分規則量表的教育功能

3.1評分規則量表是一種學習的引導工具

評分規則量表在研究課題開始時就已形成,使學生在研究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的評價標準、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對學習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3.2評分規則量表是一種學習的信息組織工具

學生在制訂和修改評分規則量表時,認知自己的原有知識結構,作為進一步學習的先行組織者;在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將多個零散的知識點集合在一起,學會從紛繁的信息中挖掘出有價值的知識、學會分析複雜知識塊的結構、解釋和總結新舊知識間的聯繫。

3.3評分規則量表是一種學習的交流工具

學生利用評分規則量表互評作品時達到相互交流,可以促進相互理解。另外,討論和協作有了明確的主題,有助於小組成員的知識發展和問題解決。

3.4評分規則量表是一種學習的自我評價工具

學生利用評分規則量表檢查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通過自我提問找出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中的缺陷,並制訂進一步修改方案。這樣,學生不僅僅習得了學習任務所涉及的知識,還學會了反思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進而學會學習。

科學小論文4

今天,當我正在家裏看電視的時候,忽然想到一個問題:電視中的卡通人物,背景等等東西為什麼會隨着時間的快慢而變化呢?

我先作了一個猜想:假如電視的構造中有一個大圓盤,所有的圖片都固定在大圓盤上,因為圓盤與遙控器上天線的關係正如兩個能吸在一起的吸鐵石一樣,所以遙控器可以輕鬆自如的控制電視,我又做裏一個小實驗,我在一張長紙條上寫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幾個數字,接着,我找來了一支筆,把筆鑽進了中間的間隔裏,我拿着筆慢慢地轉着,上面的數字也在我的眼前慢慢轉着,我停止轉動,上面的數字也不轉了,我飛快的轉着筆,上面的數字也在飛快的轉動着,現在,我的手好像遙控器,管理着電視播放的速度與電視播放的頻道,而中間的筆,就像天線,傳達我控制的東西,並把我控制的東西傳達進“電視”而上面寫着數字的小紙條,就像是電視,我把遙控器摁快進,電視上節目也播得很快,這一下子我明白了,原來我們看到的電視就是由一些設計的圖片綁定在膠片上,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我找到了《十萬個為什麼。生活篇》這本書,上面説動畫片誕生於1831年,法國人普拉託把畫好的圖片按順序放在一部有觀察窗的機器的圓盤上,圖片隨着圓盤旋轉,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動畫片原始的雛形,在這之後,又前後被人經過四次改造,分別是:1906年美國人史蒂沃德,1908年法國人科爾,1909年美國人麥克基,1915年美國人赫德,最後從1928年開始,沃爾特。迪斯尼完善了動畫體系與製作工藝,也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繫了起來,將動畫片推上巔峯。

我想愛畫畫的同學們,可以自己試着畫幾幅畫,釘在一起,很快的翻動紙,會產生一種與動畫片一樣的性質。

科學小論文5

有光的光線交織,才能誕生於影。光,是影的諦造者,自然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於是,我搭上了尋找光與影的路途。

清晨,漫步在林間小道,我便捕捉到光與影的痕跡!瞧!可愛的光,不經意地把橘黃色的光線撒濃蔭大樹上,大樹彷彿在光的搖籃裏,棲息着,像個熟睡的嬰兒,被的温暖緊緊裹着。無聲無息,影子從地上蹦了進來,他長得跟樹一模一樣。風迎面撫着,大樹被風吹得搖頭晃腦,擺動着細長的樹枝。扭動的樹葉,發出“沙沙”的響聲,咦,影子也模仿着樹的模樣隨風飄動,彷彿與是個形影不離的雙胞胎。耀眼的光,是傳播應的使者。

午後,來到了池塘邊,清澈的塘水入一塊平滑的鏡子,風一吹,泛起微微的波浪。我挽起褲腳,脱下鞋子,走在清涼的水中。涼水浸濕了我的雙腳,水不高,才剛到我的大腿。我靜下心來,用一塵不染的靜心去感受、接近大自然的氣息和美麗。水隨着我的步伐跳着、玩着。水面上泛着一絲絲的浪,迸濺出一滴滴水珠。啊!光又越過雲的重重障礙,從雲層中冒了出來。暖烘烘的光在我身上,舒服極了。我迅速望望下,嘿!我的影子也磞出來,在水中嬉戲。影子彷彿與水融為一體,在水中這個間點上微微泛起。真是有詩情畫意的光影哪!温暖的光,是近距離接觸影的無形之手。

暮色四合,夕陽西下,漆黑的幕簾呈現眼前。零星的星光伴隨着月的皎潔的月亮光撒下來。我在家中的陽台仰望這可望不可即的晨星。伴隨着不知名的蟲子的奏曲,影子再次悄悄地出現了。陽台上的花彷彿望着自己的花影,喜悦地交談着。我仔細一望,噢,樹下的影,路燈的影,小狗的影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望着天上的光,看着地上的影,我沉思起來光與影,似是陌生的兩者,實則又是如此的熟悉啊!

科學小論文6

摘 要: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探究是科學學習的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主動地參與研究過程,給學生一個自由探索科學的空間,幫助學生接受和理解科學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課課有收穫”的情緒體驗。

關鍵詞:

科學教學;實效性;探究能力

一、巧激趣,促高效。

創設問題情境,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對所學知識充滿探究興趣,發現並提出問題,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來獲得知識。可以説,教師與其“給”學生十個問題,不如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產生”一個問題。好的情境引入可以產生問題,使學生產生好奇心,興趣盎然,積極探索,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二、注重和加強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科學課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儘可能多地讓每一個學生親歷實驗過程,從而獲取科學知識,運用觀察和實驗手段獲得科學知識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驗證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一次次實實在在的科學探究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併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創新火花往往就在不知不覺的實踐研究中點燃了。動手實驗可以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有效地幫助學生髮展智力,提高學生科學的素養。但是,任何一個實驗不是讓學生隨便動手做一做、看一看、説一説就行了,還需從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的態度。

三、師生互動合作,打造親和課堂。

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親密合作者,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在教學中,注重運用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如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織交流、全班交流等,這些組織形式就是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教師要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堂。將課堂變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讓學生把課下研究的成果在課上充分地展示、交流,使課堂充滿親和力,讓課堂更為精彩。

科學小論文7

我在電腦上看了一篇關於摩擦生熱產生靜電的文章,上面説摩擦物品可以產生吸力的靜電。我立馬被吸引了,有這麼神奇嗎?我決定要親自做這個實驗。

我千方百計的邀請了我的特邀嘉賓——媽媽。首先,我拿出一張紙把它撕成紙片,將尺子摩擦幾下,然後把尺子靠近紙片上方吸,紙片依舊懶洋洋地躺在桌子上。唉,失敗!媽媽説,紙片太大了。

我把紙片撕成細小碎片,摩擦後又靠近紙片,紙片輕輕動了一下,我盯大眼睛,終於——失敗,它又躺回了桌子上。媽媽説,摩擦時間不夠。

媽媽遞了一塊布我,説,用布來摩擦尺

子試試看。這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使勁地用布來摩擦尺子,過了一會兒,尺子發熱了,我立即用它靠近紙片,紙片先伸了伸懶腰,然後飛到了尺子上。“成功了!”我激動地一蹦三尺高。這時媽媽告訴我,摩擦後還能吸頭髮呢!我試了下,只見頭髮好似羣魔亂舞般。我把尺子移到頭髮左邊,頭髮就向左移。移到右邊,頭髮聽話地向右移。這簡直太神奇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不僅學到新知識,而且還懂得只要有恆心,萬事皆能成。

科學小論文8

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

螞蟻,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又有誰真正瞭解螞蟻。為什麼螞蟻不會迷路呢?

我來到廚房問媽媽,説“媽媽你知道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嗎?”媽媽聽後一臉迷惑,我就想,算了,媽媽肯定不知道。求人不如求己,還是自己去找答案吧。我掃興地走出了廚房。

我帶着這個問題,翻閲大量書籍,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書上説:如果一隻螞蟻從洞穴到外面尋找食物,它就會在路途上留下氣味,然後返回巢穴用觸角告訴其他螞蟻。科學家證明:如果把一隻螞蟻在路途上留下的氣味擦掉,那隻螞蟻就會在被叉掉氣味的那個地方停留下來,從而證明了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明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特此做了個實驗。用一根小樹枝,在它的一頭放上誘餌——小糖果。然後我把這跟樹枝放在洞穴外,果然有隻螞蟻出來探路了,我把螞蟻引到了樹枝上。趁此機會我把樹枝中間據了一小段下來,這是,螞蟻就在這個地方嗅一嗅,好像在尋找什麼東西似的,在這一個地方一直停留了下來,最終還是沒有回到家。我再一次重複上面的實驗,發現螞蟻都是這樣,在那個地方一直停留了下來,由此證明——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所以不會迷路。我想:可不可以做一個螞蟻警報器,只要螞蟻在它附近,就會鳴叫,這樣就知道螞蟻在什麼地方了。

經過這一次實驗,我終於知道了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的奧祕了,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生活中其實處處充滿着科學!

科學小論文9

從原來的農耕社會到現在的科技生活,是科技和創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數不清的變化:現在的智能手機,即使你到了異國他鄉,你也可以跟家人聯繫,真的是“天涯若比鄰”了;現在的.飛機,能讓我們騰雲駕霧;有了望遠鏡,能讓我們變成“千里眼”。

在我家住的小區裏,安裝了許多的“電子眼”——————攝像頭。有了這些電子眼,小區保安就不用在夜裏辛苦巡邏,只需要坐在顯示屏前,通過監控視頻就能觀察到小區裏的一舉一動,小偷就不敢進入小區了。這些電子眼給小區帶來了安全。

不僅在小區裏,在公路上、大街上、商場、銀行等公共場所都安裝了大量的電子眼。這些電子眼就是保安、警察們的另一雙眼睛。有了這些電子眼,交通警察可以用來監控車輛違章,為處理交通事故提供證據;有了這些電子眼,商場裏的小偷就不敢有所作為;有了這些電子眼,我們到銀行存錢、取錢就不怕出錯了;有了這些電子眼,我們在大街上行走就更安全了……

電子眼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方便,更帶來了安全和和諧。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未來社會,電子眼將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實,真正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們,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帶給我們一個個的奇蹟。

科學小論文10

問題:我們要砍伐多少樹木?

發現問題:

我們每天在紙上寫作,而這些紙都是由樹木轉變而來;我們每天用的衞生紙,也同樣是樹木製造出來的;我們有時在餐廳使用的一次性筷子,也是樹木的一部分……那麼,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一年要用多少樹木做的東西?我們一年要砍伐多少樹木?

調查結果:

大約1萬年以前,地球約有60多億公頃的森林覆蓋着近1/2的陸地,而現在只剩下20多億公頃了。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每年1700萬公頃的速度,急劇減少着,相當於每分鐘我們都會失去一塊足球場大小的熱帶森林。

每年全球紙張產量與用量已達3.2億噸,如果以每噸紙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樹齡的樹木作原料的話,那麼1年就有近13億棵這樣的大樹從地球上消失。

歷史上,森林曾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2/3,進入20世紀以後森林減少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全世界熱帶森林資源就可能被毀壞殆盡。

讓我們呼籲: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雙筷子……把更多的森林資源留給子孫後代!

科學小論文11

如果説光是一羣人的狂歡,那麼影便是一個人的孤單。深情相聚後的離開,發現很多人都轉向了孤單,工作,學習,生活都如此。

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一個人生活過,唯獨有過兩天晚上一個人在家,也是燈火通明瞭一整晚。那時身邊總會有一羣人,在家時有家人,在學校時有同學。所以,我害怕孤單,害怕孤單的陰影。放假時,我總會早早的離開,不是為了早早回家,而是為了不被一個人丟在寢室,做最後一個離開的人。那時的時光,總會有温暖的陽光,懶洋洋的灑在我身上,心情總是一片光明,生活中也是一片光明。

驕陽似火的六月,我們就那樣匆匆踏上了離別的征程。這一切實際上是四年前已經註定了的,但是彷彿又都是在夢裏,一切來得那麼突然,那麼讓人猝不及防。沒有時間板着指頭歷數離別的日子,直到車輛載着我停在下一站的目的地,每個工作日不能夠再在那條熟悉的梧桐樹下的柏油路上閒逛時,才恍然大悟,離別是真的,那些最熟悉、最依賴的人是真的離開了。此後,便是山長水闊,相隔多地。想念時,只有孤影相伴。

離別的痛苦,離別之時那個艱難的轉身,那滴晶瑩的淚花,遠不能表達。思念,不捨,往往是後知後覺的。無論離別時説的有多麼難捨難分,哭的有多麼肝腸寸斷,等到離開以後才明白,這只是萬千難過中的一刻。曾經捨不得扔的東西,歷經千辛萬險,悉心呵護才能隨身帶走的東西,這一刻,看着卻透出幾分淒涼。或許當初應該什麼都不帶走,什麼都換上新的,此刻也不至於會如此傷感。可是,沒有人能夠這麼做,因為孤單的陰影是曾經相聚的光明留下的。

熱切盼望的雪天,再不如往前那般吸引人的眼。就算是抱着暖手寶,三兩個人蜷縮在教室痛苦地看高數,心中也對室外的雪充滿了嚮往與喜愛。然而,眼前閒暇時光甚多,每天除了七個多小時的上班時間外,都是空閒,特別是週末來臨,一整天一整天的閒暇,以前從未有過。可是,此刻窗外飛舞地正起勁的雪花,對我來説卻又視而不見。我説,怕冷,其實還不如説是害怕孤單。

光與影是不是會有一種和諧的旋律,或許會有,就如相聚和別離。時間久了,習慣了,適應了,就是一片和諧,但這是一種無奈。或許最理想的狀態是這樣,相聚的光明想要的時候都在,孤單的陰影需要的時候出現。每天都是一羣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時間久了會失去自我;每天都是一個人獨自思考,時間久了會成為一名患者。而在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時刻出現的光與影,大抵是最幸福的。

科學小論文12

一天,我在一本科學書上看到糖水可以製作隱形的墨水,於是,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做起了實驗。

我先把糖水調好,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了“開門大吉”幾個大字,然後把紙門晾乾,什麼都沒有,我開始懷疑書了,最後,我用打火機稍微燒了一下,看見了一個“開”字呈現淺褐色的,我一見,欣喜若狂馬上對正看電視的婆婆説:“婆婆,快來,我給你表演魔術!”於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張白紙,寫上“婆婆”兩個大字,用吹風器把它吹乾,就什麼也沒了,我趕忙問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筆,用火能寫出‘婆婆’兩個字來。”婆婆,搖了搖頭,顯然是不信。

打火機,烤了一會兒,可是烤得有點兒久,把紙不小心給燒了,婆婆笑了笑,我有點急了説:“別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張白紙在寫了那兩個字,然後晾乾,這次我只是稍微烤了一會兒,字便顯現了出來,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趕快從我手中奪去紙翻來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夥伴們,你們明白嗎,不明白,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由於用糖水在紙上寫了字後,晾乾了,字形,圖案,就會消失,火烤之後,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脱水,而呈現淺褐色。

動動腦筋,想一想除了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呢?

科學神奇吧!

科學小論文13

有一次,我和媽媽走在路邊,看見一個叔叔用一根木棍來撬一箱貨物,在這木棍下方還墊了一塊石頭。看叔叔那麼輕易地就把貨物給撬了起來,我就十分敬佩。我想,那箱貨物那麼重,叔叔怎麼能那麼輕鬆地撬了起來,肯定有什麼竅門。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試一試。我先搬來兩塊石頭,一塊墊在木棍下,一塊放在地上,一開始,墊在底下的那塊石頭離我的手很近,我試了一下,覺得這比原來物體本身重多了。我想起叔叔撬貨物的畫面,發現那時候墊在底下的石頭離貨物很近,我想這會不會就是省力的竅門呢?我移好位置,發現果然輕了好多。我不懂這是怎麼回事,只好求助於電腦。

通過查找資料,我明白了: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這棍子叫撬棍。像撬棍這樣簡單機械叫做槓桿,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槓桿,使槓桿能圍繞着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原來這就是槓桿原理。我恍然大悟,只要支點離阻力點越近,離用力點越遠,這樣撬起重物就方便多了。

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用到了槓桿原理,老虎鉗、剪刀、開瓶器、夾子等等。

看來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科學家阿基米德説的話也真沒錯:只要在宇宙中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用一根長長的棍子把地球撬起來。如果有一根很長的棍子,如果確實能找到一個支點,如果地球到支點的距離很近很近,而阿基米德的用力點距離支點很遠很遠,總會有一個足夠大的距離使阿基米德能用自己的力量撬動地球。

科學小論文14

光是個調皮愛忘事的孩子。太陽就是其中一個。它早早得起牀,靈魂就飄散到各處。可是它忘了看不見也是有地方的。於是世界有一半在光明,有一半在黑暗。黑與白,異常分明,世間顛倒。

怎麼説呢?是説光是影的追隨,還是影是光的追隨呢?應該是光是影的追隨吧。在暗無天日之時,黑是遍佈爬行的。它像一堆惡臭的軟泥,蠕動着腐蝕的身軀,緩緩地爬行。它所經過的地方都留下了黑色的痕跡,越積越黑,不可磨滅。可當光一到來,黑就像是個嬌羞的女子,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它縮成一團,躲在房屋的背後,樹葉的呵護下,白雲流過的大地上這時候,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影”。當光好奇地想見一見影時,影緊張地不知所措,它慌得煙消雲散。光也慌了。所以以後的以後,一直以來的以後,光都不敢見影了,於是光和影總是隔着一種不透明的東西,不可逾越。那種影對光的愛慕和崇拜,去了一代又來了一代。光和影隔着牆壁,樹葉,白雲在交流。

我站在光下,也成為了光與影的阻礙。可投下的影子裏,分明長着碩大的雙翼。難道我們真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使嗎?或是影子對我説的謊,還是光對我開的一次玩笑。

一瞬間,光與影都變得非常可愛了。於是世界也因此而可愛了。

上帝創造的東西,都是愛調皮的物種。

科學小論文15

螞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誰能真正地瞭解螞蟻呢?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呢?

帶着這個問題,我上網查詢了相關的資料。電腦上説,螞蟻從蟻穴出發到達目的地後,沿途會留下一些氣味,返回蟻穴。用觸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螞蟻。科學家曾經就這個問題作了一個實驗。科學家先確定一隻螞蟻,將他沿途到達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乾淨。當這隻螞蟻返回時,在被擦去氣味的地方突然間停了下來。原地邊轉圈邊尋找着什麼。從而得到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我為了證實這個結論,於是我也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了一根細長的木棒,把螞蟻愛吃的誘餌——白砂糖放在了上面。我把這根木棒放在牆角螞蟻洞穴的附近。不一會兒,有隻螞蟻悄悄地爬出了洞穴,我想它一定是探兵吧。它爬到了木棒子旁邊,它的觸角在觸動白糖,它彷彿用它的器官在聞一聞。我趁它聞的一瞬間,將木棒子中間折成掉了二釐米的小段。當這隻探兵螞蟻想爬回洞穴時,哈哈,就在被折去的木棒周圍爬來爬去,就是找不到回洞穴的路。

過了十幾分鍾,我又在另一個牆角做了一個同樣的實驗,螞蟻仍然和上次一樣,找不到回洞穴的路呀!

通過了這兩次的實驗,我知道了螞蟻為什麼不會迷路了,原來螞蟻是靠氣味來辨別方向的!

標籤: 科學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zn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