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談環保教育在生物教學的運用論文

談環保教育在生物教學的運用論文

我國的GDP現在已經超過日本,處於世界第二,但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卻日益嚴重。古代絲綢之路的消失、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水、全國各地遭受的霧霾都是由於環境遭到破壞,工廠和汽車排污過多造成的惡果,這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此可知,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發達國家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對此,我們應向發達國家學習。生物學科是滲透環保教育的重要學科,作為生物教師,我們在完成教育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有效利用教學資源對學生經常性地進行環保教育,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為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奠定基礎。現我就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環保教育談談幾點看法。

談環保教育在生物教學的運用論文

一、課堂中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滲透環保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環保教育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環保知識分散於各個章節,我們生物教師不僅要充分利用這些教材已有知識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還要不拘泥於教材中的案例,進行適當的拓展,聯繫實際,因地制宜,讓學生對環境保護形成感性認識。例如,在講述根系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時,我聯繫生活實際,做了一個實驗:分別選取有植物和無植物的兩塊土壤,用水衝擊它們,讓學生比較哪塊土壤被水沖走得較多。然後再選取含較多有機物和枯枝落葉的土壤(即老土)和光禿禿的新土壤,重複上述實驗,讓學生進行思考比較。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現在有的地區森林覆蓋率雖然提升了但災害(如泥石流和山洪暴發)卻更頻繁、更嚴重的原因。這跟原始森林的減少、次生林的根系不夠發達、樹冠不夠繁茂、腐殖土大量消失有關。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和討論,學生懂得:既要植樹造林,更要對一些老樹、原始森林加以保護。又如,在講到珍稀生物的保護時,我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為學生展現了保護珍稀生物的緊迫性:若有一種生物絕滅,就會造成某條生物鏈的中斷,進而影響到生物鏈後面的物種的生存。而保護生物最主要的是要保護它們生活的環境。

二、課外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及環保宣傳,滲透環保教育

生物課外實踐活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和延伸課本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參與和解決環保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對此,在每年的“312”植樹節,我都會組織學生進行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校園的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大多數植物的生長都是很緩慢的,要十年才能成材,應當愛護一草一木。每年的“愛鳥周”活動,我也會組織學生去觀看鳥展,並讓學生充分利用圖書、搜索互聯網或訪問一些老農去深入瞭解鳥類,讓學生知道絕大多數鳥類對人類都是有益的,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都值得我們好好保護。在開展上述實踐活動之餘,我還積極向學生做各種環保教育的'宣傳。我們地處農村,山火時常發生,山火過後,到處一片焦土,山泉斷流,一下大雨,由於森林的調節能力沒有了,下面的梯田不是被沖走,就是被泥土覆蓋,最終導致農業的減產,甚至絕收,因此我常教育學生上山絕不能帶火種,不能亂扔玻璃瓶。隨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規定嚴重環境違法可違法入刑加大了法律的懲戒力度,我們應加強法制教育和管理,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及時向學生和家長進行環保宣傳。

三、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滲透環保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行為習慣。教師在日常生活和教學中,不使用含磷洗衣粉(它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形成赤潮),不燃燒廢舊塑料(它會造成污染空氣),應把它們收集起來,重新回收再利用,不亂丟實驗用品、防腐劑等,這些物質一旦進入土壤就會被植物吸收,當這些植物被動物吃了,所含的毒素就會進入生物圈。在實驗中,儘量不去損傷動物,實驗完畢,檢查它們的身體狀況,若沒有問題就把它們放回原來的生活環境,若有傷則治好再放生。我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時時不忘環保,加上我住在學校,又年年當班主任,言傳身教,學生受我的影響很大,再加上平時注意檢查,學生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加強,許多學生的環保能力得到了提升。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要做好環保教育,必須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方法加以滲透,積極引起學生對環保的關注,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ogx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