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探討大學科技園創新型企業融資路徑論文

探討大學科技園創新型企業融資路徑論文

一、企業的組織管理體系(尤其是管理團隊的素質)能夠確保企業營銷模式有效運行

探討大學科技園創新型企業融資路徑論文

我國企業要想在未來的市場中有立身之所,必須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同時結合實際,提高管理、經營及其他能力,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利用環境變化帶來的市場機會創造新的競爭優勢,使短期競爭優勢演變為長期競爭優勢。因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技術創新都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並且是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技術創新具有雙向的互動作用,技術創新是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企業核心競爭力反過來又有利於企業技術創新,這就要求企業在其發展中,既要積極進行技術創新以提升核心競爭力,又要通過核心競爭力為技術創新提供有利的條件,實現“技術創新——技術優勢——核心競爭力——新一輪技術創新”的螺旋式提升,促進企業良性、健康發展。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改進產品的質量,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使消費者對其產品產生“認同”,同時也比競爭對手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價值。企業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可以吸引較多的投資者關注,並且可以提高企業的聲譽以及品牌,無論是權益融資,或者是債務融資都將獲得一定的主動權。My-ers,Majluf提出的新優序融資理論認為,企業偏好的融資順序應為:先考慮內源融資,後考慮外源融資;不得不進行外源融資時,則應首先選擇債權融資,後考慮股權融資。新優序融資理論鼓勵企業經營者少用股票融資,儘量用自有資本和留存收益籌資,擴充其資本實力。而在市場中,企業若是具備超前的核心競爭力,融資方式的選擇似乎可以得到充分的擴展,只是需要時間去消化各種融資方式所帶來的資金與風險。在當前信息經濟時代,筆者認為單純從技術創新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雙螺旋上升模式,其運作的動力機制在於兩者之間的正反饋作用,正反饋作用的因子在於企業融資能力,即融資能力便是技術創新與核心競爭力雙螺旋增強的連結基。通過良好的融資能力,企業的現金流量充分,更有利於技術創新的資金支持,而融資能力主要依靠債權人或者股東的支持。

二、基於企業生命週期的資本市場融資特徵分析

金融體系由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組成。借貸市場主要是指銀行和擔保機構的借貸、貼現、短期債券等業務。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資金的市場,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資金的市場,包括中長期銀行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是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之間的貸款市場,證券市場是通過證券的發行與交易進行融資的市場,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等。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是多層次體系,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產權交易市場、股權交易市場等構成。隨着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多階段多元的融資方式以及配套的多樣化融資工具也逐步拓展開來,猶如市場上銷售的產品一樣,用於融資的金融產品也層出不窮。按融資渠道來分,我們可以將融資分為內源融資與外援融資。按融資路徑來分,可將融資分為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我們可以將融資按性質分為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兩種類型下具體所採用的`融資工具與特點。然而,隨着資本市場的不斷髮展,企業融資仍舊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部分中小企業依然存在融資困難的境地。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資本市場形成依賴,我國的融資市場還處於一個混沌的處境,尤其是證券市場開辦以來,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股權融資偏好和過度融資等行為特徵。要改善現狀,一方面需要政府與市場合力繼續加強金融體系的建設和完善融資制度;另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根據發展制定合理的融資規劃與策略。大學科技園作為企業集羣發展區域,園中的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是“官——產——學——研”的結合體,其發展可大體分為種子期、初創期、快速成長期、穩定成長期、成熟期五個階段。融資能力一直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作為技術創新的形成、轉化、應用和推廣的支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連結基。大學科技園創新型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是按照各個板塊的入市標準依次有序的選擇資本板塊,還是具備跳躍性的融資路徑,例如A-->B-->C,即企業在大學科技園區中成長後,直接步入創業板,進過創業板市場的融資,快速成長後跨入主板市場,抑或者企業經過大學科技園的孵化和扶持,進入創業板後一直停留在創業板,即A-->B<---->B,企業隨着創業板發展而成長,例如美國的硅谷中的企業與納斯達克的融資平台的發展模式。至於企業如何選擇融資路徑,學術界一直處於研究之中。實際上,可以利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企業之間的融資過程,研究企業如何選擇融資路徑。本文對企業進行融資路徑研究,探討企業間的異同,從而反映出融資路徑的選擇。以大學科技園為依託的創新型企業更是符合雙螺旋結構,該類企業往往以大學科技園區中的科研機構或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作為技術創新的源頭,並以此為核心競爭力,抓住時機尋求風險投資,以期在種子期和初創期獲得較為充足的資金並獲得風險投資的經營管理指導,使其迅速成長。劉健鈞總結出創業投資運作的全過程可分為五大環節,即基金募集與組織構架的建立;項目篩選與盡職調查;投資安排與價值評估;項目監控與增值服務;投資退出與收益分配。在每一環節,都需要結合創業活動的特點,來解決創業投資所特有的問題。陳昭概括出,風險投資要經歷如下過程:建立基金,尋找投資機會→籌集資金以供投資→產生交易流程,識別有高潛力的新公司→篩選、評價交易→評估、談判→增加價值過程(戰略發展,有活力的董事會,聘請外部專家)吸引其他投資者→策劃執行退出戰略(IPO,解散,破產以清算,被兼併收購)。也就是説,風險投資過程包括融資、投資、風險管理和退出四個階段。在大學科技園這個特殊的“官—產—學—研”融合的外部環境下,風險投資運行機制實質上更加複雜。融合以上結論,做出大學科技園風險投資運作流程圖。

三、結束語

本文通過研究國內外研究,認為技術創新與企業核心競爭力呈現的是雙螺旋增強模型,而兩者之間的連接基是企業的融資能力。融資能力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和關鍵環節,本文進一步探討了企業所處各個階段所試用的融資方式和可以採用的融資工具。基於企業生命週期理論以及現代融資理論,以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研究基礎,對企業融資路徑進行研究,探索出大學科技園風險投資運作流程。然而,對於理論的深層次探索以及模型的優化都還有待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g0je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