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響論文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響論文

摘要:迅速發展的大數據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教育行業更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利用大數據的優勢更好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積極解決授課模式單一等弊端,儘可能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次研究從大數據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響入手,詳細介紹大數據時代如何更好地實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以期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重要指導。

大數據時代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化

現階段,各大院校信息化建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數字化業務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擴展,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隨着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眾已進入大數據發展時期,此時,軟硬件系統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如何有效發揮上述海量數據的隱藏價值,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成為研究者重點關注、思考的問題。本次研究以大數據為研究視角,重點闡述大數據對教育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一系列有效開展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以期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提供重要的借鑑和參考。

一、大數據時代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產生的影響

(一)賦予教育活動更大的靈活性

大數據是依據現代信息技術大規模、複雜的數據集合,其具有規模性、多樣性的特徵,信息處理和存儲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在於通過充分挖掘和分析數據,構建師生合作、互動平台,鼓勵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和互動,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教育教學效果。為儘可能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新時期各類教學必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前瞻性,從而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因諸多因素的影響,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在提升教育活動靈活性等方面無法獲得較好的成效。基於大數據背景下,受教育者可依據自己的需求挑選學習內容,如此就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有利於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基於傳統教育活動下,日常出現下列情況:老師不停地講解、學生也在認真聽講,但很少有學生主動、積極地回答問題。由此表明,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強,這種教學課堂無法獲取良好的效果。在大數據技術應用之後,學生答題、複習等信息可以及時被有關設備監測並記錄,老師通過深入分析學生的各種信息,並第一時間向學生反饋其日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性,進而改善師生的關係。大數據發展背景下,學校師生幾乎處於“透明”的生存狀態,每個人在數據空間內均會留下痕跡,展示師生的需求意願等情況。管理人員只要收集和分析有關數據,便能真實掌握現實師生的行為,準確定位師生的實際需求,達到精細化管理的效果。

(三)有利於快速普及優質的教育資源

現階段,我國計算機普及率達到較好水平,此時,越來越多的人利用電腦展開學習。因每個受教育者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每個人偏向的課程有所差異。大數據背景下,人們可依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課程,那些處在偏遠地區的受教育者可享受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老師的指導,這種方式不僅達到按需教學的效果,也有利於快速普及優質教育資源,進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識水平。

二、大數據時代如何開展教育管理改革

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無法預料,其覆蓋面、處理能力等方面均無法準確掌握,但始終追求更加卓越的發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應緊跟時代發展進程,在明確教育建設目標基礎上,為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保駕護航。眾所周知,高校管理工作設計部門比較複雜,信息傳遞準確性、時效性不佳,此時,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尤為重要。

(一)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從根本上顛覆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此時,每位教育人員要樹立大數據思維模式,善於開展數據分析,以此制定最佳的管理,促使教育教育改革順利進行。隨着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教育者的.經驗和高校辦學理念不再是教學的主導原因,利用數據輔助教學,以期提升高校的教學效果。同時,根據學校整體發展層面開展教育信息化改革工作,構建相互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滿足大眾對數據的需求。眾所周知,構建信息管理系統是保障大數據技術順利實施的基礎,只有建立數據管理體系,方可充分挖掘大數據帶來的有效信息,提高各方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

(二)創新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使用大數據技術重點在於教會人們如何應對數據問題,即:追根溯源,找到引發問題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恰當的解決對策。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數據存在完整性不足、連貫性不佳等問題,導致決策者制定的決策出現片面性、主觀性較強的問題。使用大數據技術後,有利於及時克服以上弊端,更加民主地解決上述問題。教育管理信息需要教育者在管理手段上廣泛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藉助教育管理軟件對日常教學管理中的選課、排課、教務等環節實施高效、準確的管理,以此適應院系和學院之間的管理要求。

(三)提升教師的素質水平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一句簡單的話就概括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必須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精力加強業務學習和管理,使自己真正成為解惑者。想要成為新時代的學習者還應具有改革意識,在掌握原有專業知識基礎上,不斷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重點強化自身解答問題、查找資源、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等能力,利用一切機會了解各信息設備的運行原理,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提升數據的檢索、存儲等熟練程度。必須注意,為儘可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帶頭作用,學校必須設置科學的激勵機制,事實證實該措施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四)強化信息化管理各環節

隨着高校信息化的建設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校園網在日常教學和管理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高校師生進行教學、科學研究等環節中存在諸多隱患,如:病毒入侵、傳播不良信息等。此時,做好高校網絡安全的建設和防護工作,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內容。通過入侵檢測系統,對系統中的漏洞進行掃描,及時督促商家更新軟件,確保數據的安全。大數據發展階段,數字化管理主要展現在數據的採集工作。強化高校對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採集,方可儲備一定的的數據信息,以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同時,利用已採集的數據信息,在合理的方式下獲取真實的數據,實時掌握各項數據,以此提出更好的應對措施。加之,在大數據背景下對科研、管理等信息進行整合,如:教師的信息、學生隱私等,整合數據信息有利於維護師生的隱私,有效保護各個方面的數據信息,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三、大數據技術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的應用展望

通過對學校的各個信息系統數據、多方採集的信息資源(包括樓宇門禁、校園局域網、供電管理、音視頻資源)、社交網絡等信息的多維度融合,數據關聯分析、挖掘,可以發現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夠在以下領域得到深度發展:

(1)學生管理:可以瞭解學生的出勤情況、心理情況、學習情況,全面客觀地記錄學生成長軌跡,通過多維度反映學生髮展狀態的數據,為學生輔導員多方面瞭解學生提供新渠道,為授課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指導服務、提高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挖掘學生的興趣度提供可信依據,還能為學生選擇就業方向等工作提供指導;

(2)教學管理:結合教師在課程平台中的問題答疑及作業佈置情況、上課學生出勤情況、登錄無線局域網(Wifi)情況、學生考試情況、課堂的視頻資源、學生評教信息等數據可以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瞭解,有利於規範組織教學、示範教學;

(3)院校管理:大數據時代,管理者可以通過學校師生員工在數據空間的信息痕跡,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藉以洞悉興趣愛好、需求意願、性格特徵等內心世界,預判現實中師生員工的未來行為,準確定位師生的需求,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

(4)後勤管理:通過學生的餐飲數據可以調整食堂的佈局和用餐的品種以及用餐時間的保障,通過課表信息、學生進出教學樓的信息對教室電源控制管理起到節能效果等。總之,在大數據時代,利用大規模數據使碎片化的數據轉化為容易整合的主體,藉助集成和分析操作,讓更多人瞭解大數據的本質並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展現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學改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本論文以大數據技術為研究視角,深入分析大數據對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響,並提出大數據時代如何進行教育管理改革,以期為更好地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借鑑和指導。

參考文獻:

[1]李亞翠.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來大數據時代[J].大學教育,2015,11(3):181-182.

[2]曲遙.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4):253.

[3]潘安,徐瑋.教育管理信息化新發展:走向智慧管理[J].東方教育,2015,15(2):226-226.

[4]倪雄師.基於大數據時代校園管理信息化的創新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21(10):8-9.

[5]胡揚名,李濤.大數據時代農村公共危機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170-177.

[6]王法玉,閆小芹,王勁鬆等.大數據時代下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6,14(1):46-4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8ly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