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有關會計專業的論文

有關會計專業的論文

會計專業是熱門專業,學生人數眾多,下面是有關會計專業的論文,歡迎閲讀

有關會計專業的論文

【摘要】

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會計專業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單位。而會計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怎樣落實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一直成為困擾會計學界的一個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會計專業實踐問題的探討,目的在於尋找一條適合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路子。

【關鍵詞】

課程設置 實踐性教學 實訓

一、缺乏完整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

目前,大多院校會計實踐性教學仍停留在應試教育模式上,在實踐教學安排上缺乏整體考慮。其實,實踐性教學是通過多環節、多層次的會計實踐活動來完成的。通過實踐教學的總體設計,明確每一個實踐環節的目標、實訓內容、實訓要求、步驟和程序,使各環節互相聯繫、互相銜接,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生通過會計模擬系列實訓,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熟練掌握會計專業技能。而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缺乏統一符合會計實踐教學的課程標準,課程之間存在重複現象,與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及市場需求不相符,對有些必需的教學實踐內容重視不夠,這些均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課程設置與實踐性教學目標不相適應

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具有以下特點:去向明確,中小型及以上企業;崗位羣明確,勝任會計主管及以下崗位;符合企業實際需要和會計專業職業性,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助理會計師或會計師證書。

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相應會計課程設置必然要與社會需求、學生就業緊密聯繫。為使學生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真正勝任用人單位的工作崗位,會計專業課程設置,應根據市場需要和學生就業情況來制定,同時每學年還要進行相應修改。但是會計課程設置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同生源的課程設置區別不大,普高生和三校生的基礎不同,課程設置和課時的區別不夠明顯;有些諸如《會計制度設計》、《政府與非營利企業會計》課程很有必要開設;專業基礎課的課時不足;技能訓練仍需加強;會計專業證書課程培訓,如初級會計職稱培訓重視不夠。

三、缺少具有企業實際經驗的師資

教師是高校教育事業的基礎和主力,實踐教學的好壞與教師的經驗和能力密切相關。而會計專業教師,絕大部分是直接由高校的畢業生直接走向各類學校從事教學工作,雖然具有較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但會計實踐能力相對匱乏;其次,師資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缺乏有實際工作經驗的老教師。實踐教師隊伍的現狀,使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按照工學結合要求,調整師資結構,安排相應課程主講教師到各類企業或會計事務所頂崗實踐,提高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實訓環節薄弱

1.校內實訓。著名物理學家馮端教授曾講過:“實驗室的重要性, 再強調也不過分。”實驗室是融合理論與實際、知識與能力的一個平台。在會計模擬實訓室,從會計科目的'設置到複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報表等環節,除個別環節無法模擬外,會計循環的絕大多數環節都可以在實訓室進行實際操作。由於競爭的加劇,企業的財務信息保密性越來越強,學生深入企業實習的效果越來越差。因此,通過校內會計模擬實訓掌握會計技能,已成為廣泛採用的手段,會計模擬實訓室也就成為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場所。如我校領導十分重視實訓室的作用,會計專業校內模擬實訓室設備齊全,基本上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但是,由於會計實訓項目單一,內容比較簡單,經濟業務不夠全面,不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會計手工模擬主要針對商品流通企業,而沒有典型的製造型工業企業,更沒有成本會計模擬實訓,實訓項目也基本上侷限在會計核算上,而與之緊密相關的財務管理及税收等方面的實訓內容尚待開發;電子實訓軟件使用效率受到限制,如福思特財務軟件只能在實訓室使用,其他地方諸如宿舍等地根本無法使用;實訓室利用率不高,使高檔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2.校外實訓。學生到企事業單位會計部門實習,由於業務不熟不能給其增效,還難免給其會計等部門增加工作量,且單位不願讓學生知悉其商業祕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謀求利益最大化,不願主動為社會培養技能性人才;企業參與工學結合的費用不能列入成本,也不能減免教育附加税,抑制了企業參與工學結合的積極性;加上一個財會崗位也只能允許一個人進行處理,一般一個企業容納學生極少,因此,會計專業學生大批量的到某一個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習是非常困難的,實質性合作工業企業較少,使得學生難於瞭解企事業單位經濟活動會計核算的全過程,無法做到真正意義的頂崗實習,使校外實習流於形式。因此,研究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校外實訓基地實習,是會計實踐教學研究的關鍵,也是困擾會計學界的一個焦點。

五、缺少完善規範的實訓教材

從目前出版的會計實訓教材來看,存在以下問題:①實訓內容陳舊,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大多數內容跟不上相關的法律法規、會計制度和準則的變化,往往不是過於簡單就是過於複雜,很難找到難易適中的會計模擬教材。②選擇的業務類型單一和模式化,不能反映企業會計核算遇到的各種繁雜的經濟問題。由於針對性不強,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③普遍存在過分強調會計核算,忽視會計監督的問題。④缺少層次化。如《基礎會計》實訓較難,《財務會計》實訓模擬實習時間短,資料單一。一般都是要求完成從憑證――賬簿――報表的循環,而省略了審核、監督環節。這説明在教材中沒有給出不合理、不合法的會計資料供學生選擇鑑別,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觀念上忽視對會計業務的審核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院校實踐教學應當按照工學結合思想進行設計,突出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作用,將會計實踐教學貫穿學習全過程。

標籤: 會計專業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7ll2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