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校教學管理研究論文九篇

高校教學管理研究論文九篇

第一篇:高校二級學院教學管理研究

高校教學管理研究論文九篇

一、信息不對稱在教學管理中的體現和影響

1.學校的教務部門與二級學院之間信息不對稱;目前,我國高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兩級管理。在教學工作領域,主要就是指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接受學校教務處領導,但擁有權力獨立管理自己的教學工作。作為整個學校的教學管理機關,教務處制定的各項政策必然不是專門為某一個教學單位制定的。再加之教學單位與學校之間交流不夠,信息不對稱也就出現了。不同層面的信息不對稱,既可能導致學校的任務二級學院執行不徹底,長久下去更會影響二級學院的個性化發展。

2.教學管理涉及的人員間信息不對稱;我們單從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來看,教學管理工作一般情況涉及三類主體:行政上的教學管理人員、任課教師、學生。這三類主體在日常教學工作密不可分,根據二級學院的工作分工,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就是服務教師和學生,由於教師和學生這兩類人羣人數多,而管理人員人數有限。通常是一名管理人員為很多師生服務,雙方缺乏溝通、信息不對稱成為常態。這樣既可能影響二級學院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又容易造成不和諧的工作關係。專任教師與學生之間同樣也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目前高校教師一般都具有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這對於具體課程的授課是很有益處的,但是對於學生而言,他們不僅要學好一門知識,更需要形成知識體系。如果師生間信息不對稱,教師忽略了課程間的聯繫,就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發展。

3.教學管理的各環節上信息不相通。高校的教學管理一般包括學生成績管理、教學執行管理、教學質量監控、教學制度的完善等環節。這些環節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例如反饋機制,如果我們一味追求教學改革,而不及時反饋信息進行分析,那麼我們就無法判斷教學改革的成果和利弊。教學環節上的信息不對稱,會大大降低教學管理的效率,影響教學管理的力度。

二、問題解決對策

針對前文提及的問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解決教學管理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1.改變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模式,發動教學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教學管理工作實質是對人的管理,教學管理信息不對稱的核心因素就是人的因素。目前,很多二級學院普遍存在一種錯誤的觀念,將教學管理工作是為管理人員的工作,沒有將專職教師納入到教學管理工作中來。相比教學管理人員,專業教師對於學校的政策瞭解較差,但是他們更瞭解專業,這樣制定的管理方案更有利於學生的專業發展。而且專業教師處在教學一線崗位和學生交流更多,更瞭解學生的信息,在學生之間容易形成影響力。這些都是管理人員缺少的優勢。因此,本着以人為本的原則,改變二級學院的管理模式,讓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參與進來,發揮發揮教師對教學工作的積極作用。

2.網絡化教學管理,需要更好的反饋機制

由於學分制的影響,現在高校基本都是網絡化管理,網絡化管理最直接體現在學生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例如:學生通過網上系統選課、查詢、提交畢業申請等等;教師則通過系統完成成績錄入、工作量查詢。學生與老師、老師與管理人員更多的是通過網絡化的信息進行交流。三者之間缺少另一種交流平台,管理人員只能通過學生成績、出勤率來分析教學情況,完成對教師的考評,這似乎遠遠不夠。這就需要更完善的反饋機制,當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反饋機制,例如:很對高校都有學生評教的方式,讓學生來評價老師的授課情況。但是離制度化、合理化的反饋機制還很遠,仍需要結合網絡化的趨勢,改進現有的機制。

3.不斷提高教學祕書的工作能力,調動教學祕書的工作積極性

教學祕書是二級學院的基層教學管理人員,承擔了學院絕大部分的教學管理工作。但是由於現實條件的限制,教學祕書這支隊伍發展相對落後。教學祕書隊伍普遍存在專業不對口、年輕化、流動性大、職業前景差等問題。隨着教學規模擴大,教學祕書的工作壓力也在逐年增大,因而提升教學祕書自身的工作能力是保證教學工作的基礎。同時針對現在教學祕書職業困境,統一崗位管理制度,建立公平職業路徑,改善教學祕書的職業環境才能真正調動教學祕書的工作積極性。

三、結語

本文在簡析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今後的教學管理實踐中,筆者作為工作在一線的教學祕書,將努力強化業務能力,做好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

第二篇:電子政務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1電子政務概述

目前,高校也已經開始關注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隨着我國教育信息化的蓬勃開展和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學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發展,電子政務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高校電子政務漸成趨勢.高校電子政務是指高校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實現其學校事務管理和服務職能的數字化和網絡化,重組優化高校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為學生、教師和職員提供高效優質、規範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與服務.

2電子政務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2.1改變陳舊的教學管理模式

我國的高校教學管理組織體系多是以科層結構為主要特徵,教學管理人員多是充當高校領導層與執行層間的橋樑,主要負責傳遞領導層的決策、指令,並對執行層的行為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對獲取的各種信息、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彙總,最後再將執行層的執行結果反饋上報給領導層,由領導層作出批示和決定.這種管理模式使得一個原本可能單一的信息要經過多層的傳遞,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也會造成信息失真等問題.院系的教學管理人員在面臨具體的問題情境時,又由於要層層上報請示的工作程序而耽誤時間,甚至影響到某些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對師生的教學活動無法起到服務的作用,反而造成了本不必要的干擾.如果在這一過程中能有效地應用電子政務,加強領導層與執行層的直接溝通與聯繫,將有助於信息的方便快捷傳遞,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有助於擴大領導層的管理幅度,從而構建出新型的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為創新高校的教學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2.2完善單一的教學管理職能

當前高校中的教學管理基本只停留在上載下達的這樣一種機械僵化的管理階段,職能單一,權責模糊,許多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自身未能參與到教學工作中,而僅憑自己的主觀認識來進行教學管理,所造成的後果就是管理與實際教學情況相脱節,所採取的某些管理措施甚至引來師生的不滿情緒,對教學產生不良的影響.這種單一的教學管理職能已無法適應高校的現代化發展趨勢,更急需應用電子政務來增加教學管理人員與師生之間的交流聯繫,讓彼此不再是兩個完全分離的團體.應用電子政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教學管理人員與師生參與教學活動及教學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三者間的有機融合,從而有助於教學管理職能的完善,使其更趨於多元化.

2.3創造民主的教學管理氛圍

傳統的教學管理組織等級森嚴,下級往往只負責聽從命令並嚴格執行,而缺少參與決策的權力.電子政務的應用將促使教學管理的網絡化,使決策不再專屬於管理層的頂端,電子政務的構建也有助於加強高校教學管理各部門間的溝通聯繫,打破層級間的種種限制,也使各個層級的人都有機會了解並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促進了高校決策的民主化,也增加了師生的知情權與參與權,有助於高校民主和諧氛圍的形成.

3應用電子政務創新教學管理

3.1重塑教學管理理念

高校傳統的教學管理以管理控制為主要特點,管理過程不透明,管理方式帶有較強的單向性與強制性.這種集權的教學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高校的發展要求,急需應用電子政務以促使高校教學管理髮生革命性的變化.電子政務的廣泛應用,要求重塑教學管理理念,要變傳統的管控為公開的服務,變單向強制的管理為雙向民主的互動,變實體性的管理為虛擬性的管理.要變傳統的科層管理結構為扁平化管理結構,減少決策層與執行層之間的層級,儘量將決策權力向下層轉移,使院系等基層部門擁有充分的自主權,這也有利於院系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更好更快地作出管理決策.同時,要更新教學管理人員的認識,當前電子政務在具體實施中還面臨較多的阻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於教學管理人員的主觀認識不到位,認為電子政務僅僅是辦公過程的電子化.部分教學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落後、工作方式陳舊、知識結構老化,無法適應電子政務的應用要求.為此,要調動起教學管理人員應用電子政務的積極性,轉變他們的觀念,樹立民主管理的意識,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電子政務的建設之中,從而進一步推動教學管理的創新.

3.2提升教學管理人員能力

隨着電子政務的應用,高校教學管理中許多事務的處理將應用到計算機和網絡以及其他辦公自動化設備,這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需要具備相應的信息處理技能以及信息管理技術,要在現代化的辦公情境下能夠勝任相應的工作.不僅要在技能等硬件上面有所提高,同時也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學習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樹立以師生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增強工作的責任心,在虛擬的工作環境中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統籌應對能力.具體措施方面,高校應該加強對新聘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可以採取短期集中學習的方式讓他們瞭解電子政務的工作程序、方法,職業道德規範,相關法律知識及計算機實用操作技術,經考核合格後方能上崗,對已經在職的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在每學期進行相關實用課程的培訓,使他們有機會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還可以鼓勵他們通過自學、業餘培訓等方式來提升自身在電子政務環境下進行教學管理的能力.

3.3加強軟硬件建設

當前許多高校的電子政務系統並未真正建立起來.由於多數高校已經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建設基礎,教學管理部門有些已使用相關軟件進行教學管理方面的業務處理,但這些應用軟件是從不同的軟件供應商購買而來,缺少兼容能力,無法共享信息和交換數據.因此,在電子政務的實際應用中很難實現數據的共享,往往還會造成數據重複錄入、用户維護成本提高、生成報表費時費力、系統之間數據傳遞缺乏相應的標準、先進技術得不到充分利用等種種問題,阻礙了高校電子政務的建設.鑑於此,高校各教學管理部門應統籌規劃,按照統一的標準建設一個寬帶、高速、安全、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能充分滿足全校教學管理需要,遍佈校園各個角落的多媒體網絡平台.同時,高校還要積極開發適應本校實際情況的教學管理系統,使全校師生都能通過教學管理系統及時瞭解教學管理方面的相關動態,也使他們有機會參與到教學管理過程之中,從而創造出新型的民主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學校各部門的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

3.4實現教學管理系統化

很多高校教學管理各部門間獨立運作,缺少互聯,從而導致各院系間缺少交流溝通,信息無法共享.要通過電子政務的建設,打破信息部門歸屬、學科分割等的界限,實現院系與學校間以及院系之間的互聯,使信息得以共享.在教學文件的管理上,大多數高校都還是採用紙質文件的形式,許多教學管理文件都必須以紙質形式進行歸檔管理,未能充分發揮電子政務的優越特性.其實,這正是一種無法突破傳統思維模式的表現.由於對電子政務缺乏安全感,許多高校目前實行的是電子文件與相應的紙質文件同時並存的雙軌制管理,其結果是費時又費力.從技術層面看,這種情況完全可以藉助電子政務的安全體系構建加以解決.不只是教學管理部門,高校各部門間相對獨立、各自為政的現象普遍存在.而教學管理往往不只是單一的管理,可能還同時要涉及學校內部的其他部門.這種資源無法共享、溝通交流缺乏的“信息孤島”現象對教學管理的順利進行造成不利的影響.針對這些問題,更需要應用電子政務對高校教學工作實行系統化管理,不僅要對教學管理中的師資管理、科研管理、學科建設管理等方方面面進行整合,還要將教學管理外的行政管理、校務管理等納入統一的大系統之中.只有各部門統籌協調,共同合作,才能使高校教學管理有更好的發展.

第三篇:高校教學管理計算機技術應用

一、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1、轉變教師傳統教學模式

近年來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的教學中也逐漸的提升了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高校教師也在這場改革中積極的做出了改變。在高校的教學管理中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氣氛,使課堂變得更加輕鬆、愉快,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課堂中應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強化師生交流

計算機技術在社會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高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計算機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多。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積極的應用計算機技術,不僅能夠有效的緩和師生之間的關係,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教師還能通過計算機來了解學生的一些日常情況,以便於對學生進行管理。

3、節約教學管理資金

在傳統的高校教學管理中有着很大的問題,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所需的人力和物力都十分龐大。而在高校的教學管理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不但能將傳統的教學管理手段進行轉變,同時能夠有效的節約教學管理資金,提升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二、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管理意識淡薄

在教學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觀念,它決定了管理者的思路。當前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改革應用,但常常會忽略了計算機管理的現代化應用。由於對高校教學管理的計算機應用意識不足,所以導致了教學管理的思想觀念有些老舊。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大多數仍然採用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和方法,習慣於依靠經驗來進行教學管理,這是導致教學管理無法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原因。

2、教學管理人員素質低

在我國的高校中常常是中教學輕管理,由於對計算機管理應用沒有足夠的認識,所以對管理隊伍的建設也達不到重視。在教學管理中通常會認為只是事務性工作,無論是誰都能擔任這份工作,因而忽視了對管理人員的選拔和培養。就當前高校教學管理來看,當中又很大一部分人都缺乏管理專業知識,很多人只是憑藉自己的經驗來進行管理,多數時間都陷於日常的瑣碎事務中。使得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整體素質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管理的要求。

3、軟件適用性不強

當前雖然教學管理的軟件已經有了很多,但能夠滿足高校的軟件仍然很難找到完全適用的。例如在網上教學中教學內容的發佈、解答、討論等現有的網絡工具並不能完全的支持這些,教師需要進行很複雜的操作才能對軟件有所瞭解,由於這些教學軟件的缺陷,使得很多的教師都不願意應用計算機技術,興致不高。

三、強化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高校教學與其他教學有所不同,所包含的教學科目十分複雜,平時教課的教師也不是固定的,這些都給高校的日常教學管理帶來了困難,造成高校計算機技術應用不強的原因主要有管理意識的淡薄,管理人員素質低下以及軟件的適用性不強,下面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相關改進措施的研究分析。

1、轉變教學觀念

計算機技術帶給人們的改變不僅是手段和方式,當中也包含了觀念、模式的改革。高校教學管理應用計算機技術落後的原因並非在於技術上的落差,更重要的是陳舊的教學觀念。對此,在推進教學管理應用計算機技術首先應建立起全新的、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並以此來指導教學管理,以傳統的教育思想為先導,實現管理理念上的創新。首先應對傳統教學的理念、模式和手段等進行客觀的分析,找出當中適合當代教育理念的內容,並且充分的借鑑國外優秀管理理念和經驗,探索與現代化知識經濟相適應的全新的教學管理理念。

2、提升管理人員素質

要想實現現代化計算機管理,就一定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能力和計算機的使用技術。現代化網絡時代給教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懂得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同時要充分的掌握計算機使用師叔和信息科學,還要具備優秀的管理經驗和創新的能力。只有他們在綜合素質上得到了提升,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

3、轉變教學管理職能

在強化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應用中,應做到積極的轉變教學管理職能,形成與現代教學管理體制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體制上改革首先應以建立院系的.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體制,適當的擴大院系自身的管理權力,強化信息反饋的功能,同時提高對日常教學活動的監管能力。此外,在教學體制上的改革,作為教學管理的職能部門應做到全方位的管理宏觀調控,提升管理服務,致力於教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四、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具體應用

1、學籍上的管理應用

高校學生的學籍內容是十分複雜的,包括了學生的個人信息、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等。在學籍的管理上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使學籍管理更加規範化,不僅能夠有效的減少日常工作量,同時也能將學籍資料保存的更加完整、準確。學生能夠通過學校網站進行相關信息查閲,實現了現代管理的便捷性管理。

2、教學課程上的管理應用

在高校的課程管理中,一方面要考慮到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均衡性。而採用計算機管理技術進行相關的課程編排,能夠將教師的教學時間和高校的資源進行良好的結合,這樣能夠對高校的班級課程安排實現科學性、合理性。即使教師臨時不能來講課,也能通過計算機安排其他時間,保證教學正常運行。

3、在教學設計上的管理應用

近年來計算機技術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高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餓開始逐漸的應用計算機技術。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夠有效的轉變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課件的設計中,教師可以按照本節教學的目標,在網絡上找打合適的教學內容,並進行課件編排,在課堂應用時向學生進行豐富多樣的展示,例如:視頻、圖片等。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提升高校的教學管理效果。五、結語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在高校教學管理中應用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了必然選擇,同時也是現代化教育的需要。高校教學管理中運用計算機技術,能夠強化教學管理的規範性和科學性。雖然當前計算機技術在高校教學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就一定能實現科學教學管理。

第四篇:高校教學管理措施

一、高校教學管理的缺陷

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目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並沒有指定出有效的管理政策,使得管理工作的質量大大降低。為了能夠滿足教學管理工作的實際需求,需要建立規範化的教學管理制度,以此來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的質量,推動高校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促進高校教學管理和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進行規範化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針對目前高校管理工作缺乏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文件的現狀,可以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規範性。通過提高高校管理隊伍的水平,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對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訓練,增強彼此間的互動交流,以此來增強管理工作的規範性。與此同時,高校還應當引導工作人員進行管理方面的研究,鼓勵他們大膽地説出自己的觀點看法,開展相應的研究交流活動、此外,還可以引進管理方面的人才,來提升管理隊伍的綜合水平,不斷提高管理工作人員的質量。以此來推動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建設,促進高校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地發展。

(二)完善反饋機制,提高人員質量

目前,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普遍不高,十分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高校需要完善教學反饋機制,提高對教學管理工作的監督,構建滿足教學管理工作需求的監督評價制度,以此來增強高校大學生的監督意識,從而有助於切實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此同時,高校可以建立相關的督導制度來監督管理人員,還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教師來校開展講座,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培養並提高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端正他們的服務態度。另外,還需要對教學情況進行監督,客觀公正的為教師課堂教學進行打分,並以此作為對教師評價的主要依據,以此來督促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三)進行分級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眾所周知,教師是高校教學任務的實施者,他們的教學活動基本都是在教研室內進行。基於這樣的情況,高校需要對教學管理的重心進行相應的調整,將管理重心適當地降低,保證教研室能夠處於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中心位置,成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心。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不斷地提高教師的管理主體意識,不斷的落實教學目標,實現教學計劃,從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促進高校大學生得以更好地成長。通過這樣的改善方法,有利於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切實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促進高校管理工作進一步的發展。

(四)加強師資建設,開展管理工作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增強現有師資隊伍的能力,加強培訓力度,有利於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素養,將培養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人才放在首要任務,建立科學合理的師資隊伍。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師資隊伍的力量,還需要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模式,發揮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主導作用。因此,要將教學重點從“傳授”向“發展”轉移,認識到信息相互交流的重要性,促進傳統教學管理模式向個性化的方向發展。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開展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有利於提高工作質量,促進高校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五篇:高校教學計劃管理研究

1高校教學計劃管理的內涵

高校教學計劃管理就是對各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管理。制定教學計劃是高校在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過程。修訂教學計劃可以對學科或專業的某個方向修訂,也可以對人才培養的通識教育或人文素養教育方面修訂。不完善的教學計劃會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總之,高校教學計劃管理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計劃的執行、教學計劃的評價和教學計劃的修訂等四個環節。

2高校教學計劃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教學計劃制定和修訂缺乏科學的決策過程

制定和修訂教學計劃是一個決策的過程,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而大多數高校在教學計劃制定和修訂過程中,缺乏決策科學化。“決策科學化”是一個有着明確內涵的概念,它要求決策過程必須建立在制度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程序,廣泛發揚民主,大量收集信息,充分研究論證,採用集體決策的方式,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把靜態的典型研究與動態的系統分析結合起來,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決策精度。而有些高校在制定和修改教學計劃前不與各學院、學生處及科研處協調,缺少調查分析,制定和修訂的教學計劃不夠科學。另外,一些一般院校的專業教學計劃參照重點高校相近專業的教學計劃,必然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制定和修訂教學計劃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而部分高校教學計劃制定主體單一,單靠院系主任或其他個體的知識和能力很難制定和修訂出高水平的教學計劃。

2.2教學計劃執行缺乏科學的管理

各高校在執行教學計劃過程中都做了嚴格要求,不得隨意更改教學計劃,但由於主客觀原因以及實際操作中,更改了教學計劃。這種更改的現象多次發生。它包括在執行教學計劃中小範圍的更改,或是教學計劃運行若干年後大範圍的更改。執行教學計劃是個動態的管理過程,組織管理中職責是明確的,而一些高校在管理時,工作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如有些院系認為教務處對教學任務安排管得太多,但教務處考慮到合理配置學校的資源,必須審核每位任課教師的教學任務是否安排合理,而院系只顧自己學院的資源配置情況。執行教學計劃管理的每個環節都相關聯,由於缺乏有效的溝通管理和科學的管理,在執行教學計劃管理中缺乏相互協作,學校的公共資源就不能合理的配置,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學監控、教學質量評價都會受到影響。

2.3教學計劃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諸如本科教學質量工作評估、精品課程評估、學生評教及專業評估等高等教育的評價不少,這些評價都與教學計劃的評價有着密切的聯繫。教學計劃方案評價是指對教學計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編制過程的評價。而一些高校的教學計劃的評價指標較少,且內容不具體,缺少較為系統的教學計劃評價方案。教學計劃評價的過程包括核實、調查、反饋、修改、確認五個環節。首先要核實教學計劃中各專業課程門數、學分、學時等。其次是進行訪問調查,瞭解情況。再次反饋意見並修改,最後確認教學計劃評價。而現在教學計劃評價是閲讀教學計劃後,個人主觀判斷,缺少調查、反饋和修改環節,流於形式。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缺少溝通交流,專家理性判斷的單一評估方式會產生負面影響。另外,評價人員在審核教學計劃時只注重查看專業課程安排情況與教育部規定的課程安排是否一致,而不關注專業培養目標是否合理,以及課程體系是否相關等問題。

3高校教學計劃管理改進的措施

3.1規範教學計劃制定和修訂流程

高校教學計劃的制定和修訂的過程需要多位院系教師參與並羣體決策,制定和修訂的過程比較複雜,為了滿足不同利益和不同層次的要求,教學計劃的制定和修訂必須加以規範。教學計劃的制定和修訂一般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院系主任或專業負責人負責,在綜合分析和科學的考察前提下制定和修改定教學計劃。首先,各學院根據制修訂意見要求,充分研討修訂教學計劃,並提交專業教學計劃初稿,其次,教務處組織初審,以及學校組織教學指導委員論證,各學院分專業彙報制定和修訂思路,在原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做了哪些改革以及改革的原因。再次,學院根據教學指導委員意見進行整改,並提交專業教學計劃二稿。最後,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修改確定教學計劃終稿。專業教學計劃一經確認並實施,原則上不能隨意修改,如因特殊情況必須調整時,專業負責人必須填報教學計劃變更申請表,經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審核同意後才能更改。

3.2嚴格規範執行教學計劃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和保持教學秩序正常運行,必須嚴格執行教學計劃。教務處和各學院專業負責人以及院系主任應及時審查專業教學計劃的執行狀況。每學期專業負責人根據教務處關於修訂專業計劃的要求,組織教師認真核對相關專業的教學計劃,一經確認該計劃,不得更改。另外,教務處要求學院組織專業負責人和院系主任及時瞭解教學任務情況,組織任課教師填寫《教學日曆》、《教學任務書》、《教學大綱》等材料。

3.3完善教學計劃評價體系

教學計劃評價是對教學計劃運行作出的評價。它有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校外由外聘專家、行業專家和畢業生組成,校內由學生、教師和專家組成。評價需要有證據,所以教學計劃運行的評價情況要依賴於信息反饋系統和監督系統做出的判斷,它沒有決定權和處理權,只能通過學校相關部門和學院反映意見。教學計劃評價系統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系統作為工作指導。科學完善的教學計劃評價體系指標有培養目標、課程選擇、課程結構等指標。培養目標指標應做到:第一,一致性。培養目標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適合學科規律、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身心發展要求。第二,獨特性。體現高校辦學特色,突顯學生個性發展。第三,可行性。培養目標具體便於操作,切合學校實際。第四,前瞻性。培養目標體現學校發展的方向和先進的教育思想。課程選擇指標做到:第一,整體性;課程體系圍繞學生髮展設置,學科之間相互聯繫,課程內容完整、邏輯性強。第二,合目的性;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一致。第三,豐富性;課程內容有利於學生能力、知識和情感的發展,知識內容不重複且緊跟時代步伐。第四,可行性;師資條件和教學設置作保障,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通識公共課的規定。課程內容適合學生的發展並在其能力範圍內。課程結構指標做到:第一,有序性;合理安排課程順序,避免課程內容重複、次序混亂,各學期課程安排不均衡等問題發生,保證教學工作按照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次序有條不紊地開展。第二,靈活性;根據社會需求人才情況,課程體系不斷更新,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第三,平衡性;合理安排各專業每學期課時,做到學時均衡分佈。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特色課程學時比例合理。

4結束語

高校教學計劃管理是一項關係到教育部門、學生、教師和社會的複雜工程。許多高校的教學計劃都遵循傳統的學科和專業設置,但是隨着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需求的人才呈現離散性和多樣性,對綜合性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力量,正面臨着很大的挑戰,傳統的教學計劃管理已不適應當前的發展,高等院校要正確認識教學計劃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完善教學計劃管理、與時俱進培養出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同時,我們要認識到,科學完善的教學計劃只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還應有相應的教學設施、管理體系和師資力量作保障。

第六篇:高校教學管理對策

一、高校教學管理特點

高校教學管理是指高等院校根據其自身的教學目標,教學原則對整個教學工作進行的控制、調節與管理。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和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具體來講,高校教學管理主要包括以下特點:

1.整體性

高校教學管理不僅包括了教學計劃、教學運行的管理,還包括了教學質量、教學評價以及基礎建設等等方面的管理。每個方面、每個環節的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相互關聯的。無論哪個管理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其它環節的有序進行。因此,我們説高校教學管理具有一定的統一性。

2.動態性

高校進行教學管理的過程,也是管理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人是整個管理體系中的關鍵性因素。加上管理的涉及面較廣,在管理過程中,存在人、時間與空間的不斷變化問題,需要根據管理對象與管理條件的變化,來進行相應而及時的調整,以保證教學管理的有效性。

3.導向性

高校教學管理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管理活動。可以説教學管理也是高校辦學理念和教育觀念的重要體現。教學管理的制度、內容、手段等,都會對管理對象產生直接的導向作用。科學規範的教學管理不僅能夠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能夠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4.服務性

高校教學管理不僅是管理,也是服務,是一切圍繞教育開展的服務性工作。教學管理的對象也是服務的對象。因此,教學管理者所進行一切管理工作都是為了服務教師、服務學生,從這一層面上講,高校教學管理更應體現出服務性的一面。如果只講管理,而忽略了服務,將脱離了教學管理的本質。

二、教育現代化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的開展對策

1.推進現代化的教學管理理念

在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運用什麼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來指導教學管理工作,不僅僅關係到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還關係到了高校人才培養的最終成果。因此,倡導科學發展的管理理念,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學管理者,必須及時樹立起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的人才觀、知識觀、教育觀及價值觀,堅持運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來進行教學管理。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不僅包括科學化管理,還包括了民主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科學化管理是教學管理的基礎,只有做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與管理模式的科學化,才能保證整個管理過程的現代化。民主化管理是指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民主、公平與公開的原則,從目前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勢上來看,民主化管理是管理理念不斷髮展的必然選擇。人性化管理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突出表現,也是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人性化管理可以進一步促進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之間的和諧互動,實現管理者與管理對象在思想方面的及時溝通。

2.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決策機制

構建現代化的管理決策機制,首先應該建立起完善的決策體系,其中包括核心系統、諮詢系統以及管理信息的反饋系統。核心系統負責提出問題、確定實施方案;諮詢系統負責為核心系統的決策提供可供參考的有力依據,為核心系統進行參謀與諮詢等服務;信息反饋系統就是將教學管理的動態情況及時反饋回來,對各種信息進行彙集、整理、分析和傳遞,然後針對反饋進行管理的動態調整。其次是要對教學管理決策程度進行規範,其中包括髮現問題、研究問題、擬定方案、解決問題並選擇最佳方案等;最後,教學管理還需要堅持正確的決策原則。這種決策應該是實事求是的,也應該是全面而周到的,更應該是可操作性的。

3.建設現代化的教學管理隊伍

教學管理的現代化關鍵是人,高校要想實現教育管理的現代化,就必須建設起一支擁有高素質、高水平和創新精神的管理隊伍來。這就需要高校領導首先具備現代化的思想理念,重視教學管理,並能夠專心投入到教學管理當中。高校領導還應該以戰備性的思維來對學校發展進行規劃,做到從宏觀到微觀的各個層面的科學管理。在管理人才選拔方面,應該本着優化、合理、高效、精幹的思想,注重對高端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注重對教學管理隊伍結構的及時調整;在人才培養機制方面,要強化針對教學管理人才的專業課程培訓,並積極的為此類人才提升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同時還要建立起具有現代化特徵的考核評價機制,全面保障教學管理隊伍精、強、專。

4.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

信息化建設是教學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不僅信息量非常大,而且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都相當複雜。如果處理不好將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高校教學管理必須適應信息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規律,逐步強化教學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設。高校教學管理應該圍繞着教育不斷髮展的要求,積極搭建地起高效、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的強大優勢,促進教學管理信息集中處理與高效共享,從根本上減輕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教學管理還應該在信息化的基礎上,逐步構建起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網站和交流平台,實現對教學過程的動態監控,對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

三、結論

高校教學管理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作,在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進行教學管理,不僅需要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還需要具備不斷創新的精神和勇氣。需要教學管理者在不斷充實自己、強大自己的同時,積極探索出更加有利的教學管理改革與發展之路。

第七篇: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

1高校教學管理現狀

做好教學管理工作,有利於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在國家以及各個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校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大大促進了高校教學質量,不過就現階段而言,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普遍採用線性管理模式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都屬於線性管理形式,“權威”以及“服從”是現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特點,對於上級傳達下來的指令,下級通常都是無條件服從,而教師與學生之間、校級管理者與院部行政人員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各級教學行政管理者以及教學管理職能部門是教學管理的主體和核心,而處於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和學生卻一味在無條件服從,顯然這種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另一方面,在這種線性管理模式下,下級已經習慣於被動服從,當上級的指令傳達下來之後,很少有人會仔細研究工作方法,通常沒有人會去研究如何改善工作思路,致使上級指令經過層層傳達後發生“變形”,同時下級在執行上級指令時,其目的大多都是為了完成的任務,這樣難免會出現應付了事的現象。此外線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反饋機制,下級一味是在無條件執行上級指令,很少向上級反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上級部門在下達指令之後,往往無法獲取反饋信息,因此相關部門無法及時發現教學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改善管理機制。

1.2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處於動態發展變化中的,想要保證此項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以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教學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來看,在很多高校中,教學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通常是在“以不變應萬變”,教學管理工作在不斷髮展變化,而規章制度卻沒能及時更新,這樣一來,陳舊的規章制度難免會漏洞百出,無法適應實際工作的需求,如今各個高校的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高校教學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想要切實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健全和完善規章制度,進而為教學管理工作保駕護航。

1.3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對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具有很高要求,需要管理人員熟識教育學、管理學等專業知識,可是就現階段而言,很多高校的教學管理隊伍中都缺乏專業人才,工作人員大多不是專業的科班人員,這就導致教學管理工作缺乏專業性的管理方案,多數工作人員都在機械性的開展工作,缺乏主動性、前瞻性,不能夠積極改善工作思路。

2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

2.1創新教學管理理念

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想要與時俱進,首先就一定要創新工作理念,很多人認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一項純粹的行政管理工作,對專業技能的要求較低,首先就要糾正這種錯誤的認識。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處於不斷變化中的,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來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同時教學管理人員要善於借鑑國內外高校的教學管理理念,再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將先進的工作理念融入教學管理工作中。此外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要擺脱線性管理形式的束縛,應該充分發揮一線教師的優勢,建立溝通反饋機制,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學管理部門與教師之間、院部行政人員與校級管理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及時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反應給上級部門,確保教學管理部門能夠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學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及時改善管理機制,另外通過加強溝通和反饋,也可以促使各級教學管理部門和教師能夠仔細研究工作方法,積極改善工作思路,激發工作熱情,共同促進教學管理水平。

2.2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隊伍管理

為了保證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向着標準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應該不斷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同時教學管理人員要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堅決執行獎罰制度,還應加強隊伍建設,大力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性,並且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管理隊伍的工作水平。此外為了提高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水平,還要完善培訓制度,定期對工作人員實施教育培訓,通過崗前培訓、外出學習、集中研修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在培訓過程中,首先要讓工作人員瞭解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性,促使工作人員重視自身工作,其次要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幫助工作人員掌握管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教學管理隊伍走向專業化方向。

3高校教學管理髮展模式

3.1通過評價體系來促進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

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日常教學情況的監督,例如在每個學期的開學初,應該做好常規檢查,到了期中時,則要落實好教學檢查。同時一定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採取切實可行的評估辦法,保證評估結果具有客觀性、科學性,這樣才能推動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使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3.2通過高素質兼職教師隊伍來促進教學質量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對高校教學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此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要始終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應該通過高素質兼職教師來促進教學質量,高校應該按照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培養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進而提高學校的師資能力,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證每名兼職教師都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並且要控制兼職教師的比例。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教學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不足,多數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都普遍採用線性管理模式,並且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面對上述問題,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應該創新教學管理理念,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隊伍管理,此外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要通過評價體系來促進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通過高素質兼職教師隊伍來促進教學質量。本文在此分析了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並探討了高校教學管理新方向和發展模式,希望文中觀點可以為相關工作開闢思路。

第八篇: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分析

1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下我國高校管理模式的問題所在

1.1偏管理,略教育

從新型的教育理念角度來審視我國高校的教學管理體制,首當其衝的問題是過於偏向管理而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當今,我國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人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傾其所有精力於管理體系的建立,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本質工作實際上是教育。加強高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是高校的首要職責。高校應該基於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實時需求,全面開展教育,提高教學水平,然後再注重管理體系的完善。

1.2偏價值取向,略具體方法

我國高校教育管理體系的理論中出現的又一個問題便是忽略了教學的具體有效方法。雖然教育的價值和目標是一個教育管理體系水平高低的具體表現,但是很多從事教育的一線工作者都覺得自己是研究教育理論的,所以他們埋頭於理論研究,忽略了應用措施。研究教育理論的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我國的高校管理體系研究缺少創新;第二,我國的高校管理體系研究的方法過於單一,特別的缺乏具體事例;第三,我國的高校管理體系研究內容過於單調與枯燥。

1.3偏經驗管理,略研究意識

我國的高校教育過程中還存在着忽略研究意識的問題。一些教育工作者,因為沒有研究管理體系理論的思想,僅僅致力且沉溺於經驗式的管理方法,而反對理論探索,因而往往與教育管理體系理論的真正價值背道而馳。更為嚴重的是,這樣一些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存在的教學問題既沒有深刻的認知也沒有及時的改進。但是,在實際的教育管理中,教育理論往往比管理經驗更加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4沒有正確的理解教育的管理理論的意義

從現在的教育理論的角度來看,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誤解了教育管理理論的真正涵義。當然了,我們所指的誤解指的是立足於教育管理理論的合理存在的前提下,因為教育工作者對管理理論理解得不到位,從而導致了錯誤的使用教育理論。在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過程中,一些教育工作者誤解了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從而使得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不相符合。

1.5沒有原則地遵從各種理論,缺少批判意識

目前,我國的一些教育者沒有自己的標準,只是一味地遵從社會上的一些教育理論。這一現象的出現往往是由於他們錯誤地理解了國家的教育政策,只是盲目地改革。而且,他們還缺乏一定的質疑和批判精神,不能夠指正我國教育中存在的錯誤,甚至上擾亂了我國教育的正常運轉。所以,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的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育工作者自身盲目順從的影響。

2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下我國高校管理模式的完善策略

2.1認真研究教育理論,改革教育管理體制

立足我國當今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想進一步地改善與提升我國高校教育的水平,就要認真分析與探索教育的理論,進一步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要知道,教育制度是由教育管理理論與教育實踐相輔相成,有機結合的。但是,現在我國的教育體制出現了理論和實踐相脱離的問題,而且教育的實際過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育制度的束縛。所以,要深層次地對我國的教育管理體系與制度進行改革,實現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有機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2.2注重探索教育體制的內容與方法

立足我國當今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想進一步地改善與提升我國高校教育的水平,還應該加強與豐富教育體制的內容與方法。進行這兩個方面的探索,首先要致力於研究教育的內容。這樣就要充分地意識到我國當前教育管理體系中的一些問題,從而進一步探索研究教育的基礎理論。與此同時,在注重教育理論探索的過程之中,要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實用性的重要地位,保證我們所做的教育研究是符合現在社會所需求的。其次,要加強教育方法的研究。眾所周知,當今我們對教育方法研究的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要探索實際的研究內容,特別是要注重教育的思維與教育的實例相結合。

2.3加強培訓和培養教育管理的實踐主體

立足我國當今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想進一步地改善與提升我國高校教育的水平,還應該加強培訓教育管理的實踐主體。因為在具體的教學工作過程中,教育的主宰者往往對教學過程有着莫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這些教學工作者對於我國教育理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着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直接效果。這就要求:第一,加強他們對教育理論的學習研究,並且使他們深刻地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與品質。第二,加強教育工作者的創新意識。教育工作者不僅僅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還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

3總結

綜上所述,要提升與完善我國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最主要的就是要通過探索我國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所在,確保教學工作者深入地理解完善教學管理機制的重要意義,最後要對症下藥,有效地改善我國高校教學體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第九篇:高校教學管理以人為本理念研究

1高校教學管理中以人為本的內涵

教學管理中的以人為本就是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為本,人在教學管理中既扮演着主體的地位,同時又是被管理的對象,人的素質的高低在學校管理中佔據主要地位。教學中的以人為本首先應該尊重師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意願,按照具體的教育教學規律辦事。它要求在教學管理的各項措施不僅要起到激勵人、尊重人和創造人的作用,同時也應該塑造人、發展人。對人的尊重不能夠只停留在表面上,要從實際出發對人施以理性的關注,利用正確的學校目標對教學價值進行影響,以此轉變教師的生存觀念,實現整個教學團隊的全面協調發展。此外,需要將以人為本作為教學的根本指導思想,將以人為本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貫穿於教師和學生行為之中。例如,可以在制定教育目標、建設教學環境、分配教學任務以及實施教學管理決策各個環節都注重發展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在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過程中以及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要體現對人的尊重和理解,以此實現校園教學中全體教職工以及學生的發展。

2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在高校教學管理實踐中的應用

2.1以人為本構建教學管理體制

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僅作為教學管理的客體,也是教學管理的主體,他們都應該在教學管理中積極參與。在教學管理模式構建過程中,為了確保管理的有效性,營造寬鬆的教學環境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學管理應該堅持以教師為主、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找出自己特有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求實創新,博採眾長,發揮其獨具特色的教學水平。此外,教師對於教學質量的評價不能夠停留在教學方法的新穎上,還應該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讓學生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形成多種教學互動的模式。在教學管理體制的構建過程中,需要運用激勵手段,認真對教學體制進行分析,從中瞭解教師和學生的各種需求,然後將教學管理目標和教師與學生的需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搞好教學和勤奮學習作為教師和學生的自我需求。

2.2以人為本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作為學校的重要教學資源,應該對其進行精心的培育,學校需要開展各種教學講座和科研服務,為教師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如果我們將學校作為一種服務性的組織,學生滿意就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實現學生滿意的基礎就是教師的優質服務。因此,只有學校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才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教學中甘願付出努力,在有效開展教學服務的基礎上提升教學質量。學校應該創設有利的管理條件來加強培養教師的專業素質,讓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同時在學習中培養教師的心理素質和管理能力,加強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開設一系列教學活動,讓教師在與高素質人才的互動交流中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以此增強他們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提高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協調應變能力。

2.3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校教育以學生文本主要在於學生是學校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而學校辦學的目標也是為了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社會人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一個學校提高知名度的首要傳播者也是學生,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校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保障。學校教學要做到以學生為本,首先,應該加強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展;其次,應該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學校應創辦不同的特長學習班,招收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培訓學習,並且有專業的教師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加強其思維的拓展;再次,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的以教師主體的教學思維,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多讓學生進行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更好地進行指導,積極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結束語

以人為本進行高校教學管理主要是為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人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將人作為管理對象和教學管理中的重要資源,以此推動人的全面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oxww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