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博士後質量管理評價及後效作用論文

博士後質量管理評價及後效作用論文

摘要:博士後過程質量管理評價是博士後管理的核心,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有效實施有利於提高博士後的培養質量。建立適合國情的博士後質量管理模式和質量控制機制,能夠提高博士後培養的質量。按照過程質量管理體系,以先進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方法為手段,以合理的數據為基礎,構建博士後質量目標的評價體系。通過進站質量評價、在站質量評價、出站質量評價過程控制及數據分析,有效地促進博士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使博士後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博士後質量管理評價及後效作用論文

關鍵詞:質量管理;博士後;評價;後效作用

博士後培養制度是借鑑國外高層次人才培養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創立的一項人才培養制度,是我國人事人才工作的重點。我國的博士後事業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複合創新型科研人才,為推動我國人才強國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博士後管理工作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適應博士後事業的新形勢和新特點,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創立管理機制、創造管理氛圍,激發博士後人才的創造活力和熱情,促進博士後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隨着博士後規模的擴大和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博士後的進站選拔、在站出站質量、科研管理和出站後效將成為博士後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1]。因此,建立建全符合學術規範的科學高效管理機制及評價方式將成為當前博士後管理工作的核心。

一、博士後質量管理

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高等教育要“瞄準國家創新體系的目標,培養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教育成為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內涵。高等教育質量是一個多層面的概念,要考慮多方面、多樣性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以滿足需求對象的不同品味和需要。此外,還要滿足社會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需要,滿足對高等教育科技的需要,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服務的需要。中國博士後確立了“培養和使用相結合,在使用中培養,在培養和使用中發現更高層次的人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博士後制度。堅持博士後培養的質量建設是博士後各項工作的關鍵點、生命線,特別是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抓博士後培養質量尤為重要。博士後教育質量方針是博士後管理服務的發展宗旨和方向,是建立和實施博士後質量管理體系的根本原則,是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推動力[2]。從事博士後質量管理活動,要明確組織目標,準確定位,提出質量方針,展現特色,使管理者明確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不斷理解質量方針,增強質量意識,並使質量方針能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適宜性。博士後教育質量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有自己的特殊性,沒有十分明確的質量評價指標來衡量和控制,不能完全照搬博士生的教育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博士後教育質量,需要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博士後質量管理模式和質量控制機制,通過科學的過程管理、質量監控、後效作用評估,使質量成為保障博士後事業發展的原動力。

二、博士後過程質量管理體系

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基本思想就是要控制博士後培養中所有過程的質量,從而保證博士後培養的質量。對於高校,博士後培養是所有博士後教育服務活動的核心過程,是質量管理體系所要關注的管理對象[3]。從培養的角度來看,管理質量取決於博士後導師能否向博士後提供合理的導向、知識、信息、技能和手段掌握科學發展方向;通過恰當的培養管理機制推動服務管理質量的提升;通過優質的教育培養方案發現的素質和潛能,從而使博士後在科學研究中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技能,迅速成長為具有交叉融合、高層次的創新人才[4]。這些都是博士後培養質量管理中提供的過程,是質量管理體系中應該進行監控、管理和評價的過程。在博士後質量管理體系中,博士後管理職責包括管理承諾、制定培養方針質量目標、進行過程策劃、實施管理評審等;博士後資源管理包括提供人力資源、管理資源、項目資源和工作環境等;博士後管理實現包括制定培養方案、策劃階段考核實施、研究設計開發過程、提供項目服務等;博士後管理監控、分析和改進包括實施過程監控、內部審核、數據定性定量分析、管理持續改進等。

三、博士後質量目標評價體系

目前,博士後培養在高校性質、培養目標、管理體制、專業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博士後培養質量目標的評價體系也不盡相同。博士後質量目標評價體系屬於綜合評價類型,是由多維度、多層次、多樣化的指標結合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不存在一個既定的、永恆的質量評價標準[5]。評價指標體系是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圍繞預定的目標,以預期的目標為導向,以先進的理論為指導,以科學的方法為手段,以合理的數據為基礎,它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科學的質量目標評價體系,既能反映博士後流動站的工作績效,並又能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差距,促進博士後管理工作良性發展[6]。總體上來説,博士後質量管理目標評價主要有以下的作用:1.科學的評價將有效地促進博士後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2.客觀的評價將為改進和完善博士後制度提供事實依據;3.公正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博士後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4.合理的評價可以為不同學科、不同區域博士後培養質量提出比較的策略。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遵循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全面與重點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穩定與發展相結合原則[7]。博士後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進站質量評價、在站質量評價、出站質量評價。

(一)進站質量評價

作為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博士後制度,是通過設置獨立研究能力的職位,選拔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博士後進一步從事科研工作,把博士後進站與立足科學創新研究結台起來作為選拔的原則。將博士後進站與推進學科創新、優化師資隊伍結合起來,做好進站人員選拔工作,才能為提高博士後培養質量打下基礎[8]。為保證選拔工作的制度化建設,需制定出符合學術規範的遴選原則和實施辦法,並結合我校專業的特點,對博士學位論文、科研成果、綜合素質等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將博士論文水平、論文發表、科研能力等列為“出站評估指標體系”二級評價指標,博士後進站選拔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二)在站質量評價

博士後進站後由流動站管理辦公室組織中期考核,聽取博士後研究工作進展彙報,對博士後的科研能力、學術道德、業務能力、獲取成效等進行全面考核。通過在站評價,可以檢驗博士後進站後科研工作進展情況、檢驗博士後的科研潛力和水平,檢驗培養工作中的不足與問題並能及時地解決問題。對考核優秀的人員,在科研經費和崗位津貼上予以傾斜;對考核不佳的人員,找出原因並解決問題。通過建立博士後在站過程質量管理,能夠加強對博士後和項目進行宏觀過程調控,並對項目、經費等方面進行動態管理。

(三)出站質量評價

經過博士後工作站的研究實踐,博士後的學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多發生了變化,博士後期滿出站考核要根據進站協議規定的內容對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經濟效益、綜合素質等進行全面綜合評價,並做出書面評價[9]。將科研項目申請完成情況、論文發表、科研能力等列為“出站評估指標體系”二級評價指標。

四、博士後質量管理監控

為保障博士後管理工作質量與成效,遵循質量管理系統和基本原理,構建以“目標合理、體系完整、階段控制、實時響應、反饋提升、持續改進”為特徵的基於PDCA循環的博士後過程質量管理監控與保障體系[10]。以全面質量管理原理的科學程序構建PDCA循環,如圖2所示。針對博士後過程質量管理,PDCA循環是將其過程抽象為規劃、執行、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階段任務和目標,四個階段為一個循環,通過這樣一個持續的循環,使過程的目標成效持續改進,從而形成閉環管理。其特點是:循環的四個過程不是進行一次就完結,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2.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循環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是階梯式循環上升。通過PDCA循環的實施,博士後質量管理可以實現服務質量的提高和不斷改進。博士後質量管理具體監控過程如下:1.規劃———學校成立博士後管理領導小組和博士後管理辦公室(掛靠人事處),加強博士後建設的統籌規劃,制定建設規劃和建設計劃,並建立質量目標評價體系,如博士後進站、在站、出站考核評價等;2.執行———學校、學院實施二級管理,各博士後流動站發展均有建設計劃,各博士後流動站按建設計劃實施;3.檢查———學校、學院成立博士後領導小組,設立專家組與督導組,對質量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和檢查,並及時反饋結果;4.處理———根據反饋的質量監控檢查信息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促進過程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

五、博士後後效作用

博士後制度為博士生提供一個研究的科研平台及人才的交流平台,從而提高博士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事業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博士後制度有力地推動了科研的發展,促進了科技自主創新和學科建設,有利於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11]。特別是在高校,還補充了高水平師資,促進了隊伍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一直以來,對博士後質量進行評價,總體結論是肯定的。但從後效分析來看,有值得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以我校為例,我們從博士與博士後兩個階段對比了論文發表數量、質量和項目申請三個方面,總的來看博士階段發表的文章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而博士後階段卻持平或有下降趨勢,相應地人均發表文章的走勢與文章總數的變化趨勢一致。在論文質量方面,博士後階段略強於博士階段,但沒有明顯差距,其中,博士後階段論文影響力遠遠比不上博士階段。在項目申請方面,博士階段以參與項目為主申請項目為輔,博士後階段獨立申請項目明顯高於博士階段呈上升趨勢[12]。綜上所述,博士後階段的科研能力與博士階段相比沒有明顯提高,但在協同創新、社會效益等方面作用有提升。

六、結束語

博士後過程的質量管理評價研究是高等教育服務質量管理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一部分。為保證博士後培養質量,需要建立符合學術規範、健全科學高效管理機制及評價方式,是博士後管理部門提高管理層次和水平的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金家新.多元目標下博士後質量管理與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11,3:22-26.

[2]王豔輝.加強博士後管理的應對策略[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2):176-178.

[3]蔣微.高職院校教育質量過程管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5.

[4]王建華.高等教育質量管理的新趨勢及我國的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08,8:21-24.

[5]苗季,等.高校博士後管理與服務綜合信息平台的實現[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4):212-214.

[6]曾標,郭澤.工作站博士後出站如何量化考核[J].人力資源管理,2012,12:55-57.

[7]王文淵.高校博士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思考與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4,3:7-8.

[8]姚鋭.中國博士後制度發展———政策分析的視角[D].南京大學,2011,6.

[9]王可俐.建立科學客觀的博士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4(6):71-73.

[10]李飛,等.兩化融合視角下“卓越工程師”培養體系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7):131-135.

[11]鄧芳,等.博士後培養質量調查與分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8):854-858.

[12]尹永純.新時期博士後管理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人才,2009,3:17-1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vokn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