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高職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高職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第一篇:高職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在現實生活裏,信息化已無處不在。信息化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也同樣能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下面筆者以《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實踐為例,具體説説高職語文該如何與信息化恰到好處地取長補短,從而相得益彰。

高職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一、課前討論預習題

利用QQ羣,建立討論組,課前討論預習題。在《林黛玉進賈府》課前,教師請同學們在QQ羣裏討論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全班同學分為三個組,分別討論林黛玉、王熙鳳和賈寶玉。與傳統的課堂討論相比,QQ羣討論有以下幾點好處:1.提高了討論的有效性。討論中,誰發言誰不發言,教師一目瞭然。而傳統課堂的討論,誰動腦筋誰不動腦筋,誰發言、誰不發言、發了什麼言,教師無法全面瞭解。2.時間空間更加自由。發言時,誰先説誰後説,説了什麼,在聊天記錄上都能看到。誰早一點晚一點參與進來都沒有關係。傳統課堂討論,首先大家必須都在一起,而且只能一個人説完,另一個人才能説。時空約束較大。3.在線討論的同時,可以在線查閲一些資料,充實自己的觀點。高職生,自學能力比中專生稍微強一些,但閲讀相對還是有限,腦子裏現成的知識儲備不夠。不斷有資料補充,才一定能進一步推進討論。這一點傳統課堂中的討論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二、課前在羣共享裏上載朗讀錄音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誦。對於一些經典篇章、難點段落,教師可以課前在羣共享裏上載範讀錄音,供同學們課前聽讀學習。聽讀學習之後,請同學們同樣在羣共享裏上載自己的朗誦錄音,供教師檢查。《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王熙鳳的外貌描寫文字生澀,難讀難懂,但卻不能跳過。因為王熙鳳的外貌描寫,不僅反映了王熙鳳大管家的特殊地位,而且體現了她刁鑽潑辣的性格特點。所以課前教師可以在羣共享裏上載範讀錄音,供同學們聽讀學習,並要求同學們在熟讀之後,上載自己的朗讀錄音。這與傳統教學中佈置課前預習朗讀課文相比,有這樣幾點好處:1.傳統課堂教師泛讀學生只能聽一遍,幾乎來不及仔細體會,更別説模仿學習。上載範讀錄音,學生則可以任意反覆地去聽去學,直到自己學會為止。2.傳統佈置課前朗讀預習,學生讀與不讀,讀成什麼樣,教師無法一一得知。也正因為教師無法一一得知課前朗讀情況,所以部分學生就會把這個任務忽略。如此不僅影響了預習效果,甚至還助長了學生濫竽充數、投機取巧的壞習慣。而學生上載朗讀錄音,則讓教師非常快速便捷地瞭解和督促了課前朗讀,實實在在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課前建立專題博客

課前建立專題博客,可以讓學生閲讀,並實名跟帖評價關於林黛玉、王熙鳳和賈寶玉三個人物的相關評説。籠統地請學生課前查閲,他們查與不查、看多看少,看了之後懂或不懂,教師都很難了解情況。於是,課前筆者建立了一個“林黛玉進賈府”專題博客,篩選轉載了十幾篇評論人物的文章,請同學們閲讀並實名跟帖評價。這樣一來,上文所説的學生查與不查、看多看少、懂或不懂,教師一目瞭然。同學之間還可以互動探討、相互學習。

四、恰當合理地使用音視頻

課堂上,恰當合理地使用音視頻,可以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上《林黛玉進賈府》一課,在上課鈴沒響的時候,播放《枉凝眉》,87版電視劇的唯美畫面,經典樂曲,立馬讓整個教室充滿了濃濃的“紅樓夢”氣氛。在分析人物時,也編插一些人物圖片在課件裏。在這樣的環境下討論分析小説人物,更能激發人的思維,衝擊人的想象,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假設把這些都去掉,書讀百遍,自然也能品出那種味道,但當下這個快速的時代,有幾個人能停下腳步,把所謂的經典讀它千百回呢?更別説是高職生了。對於高職生這樣的文化基礎,以及十幾歲這樣的青春年齡,如果在課堂上他能初步感受到經典的美好,那麼日後到一定的年齡段,他自然會去重讀經典千百回。這符合漸進認知的規律。當然,如果現在的課堂,死板地強求原生態品味經典,結果也許就是在十幾歲的腦海裏烙下經典難讀難懂,自己文化層次低,不宜讀經典的印象了。所以信息化是語文的好朋友,高職語文尤其需要信息化的輔助。

五、巧用微課助學

課堂上,巧用微課,能幫助學生深刻全面理解知識難點。本文共設置了4個教學課時。第三課時由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分析課文對王熙鳳和賈寶玉的刻畫。第四課時由學生結合第三課時的經驗和方法,自主分析人物林黛玉。結合學情,本文是學生在校期間語文課的倒數第二篇課文,所以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顯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以往,教師也會讓學生自己去做、去學,以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然而,學生做完、説完之後,教師總是耐不住要點撥點撥,點撥來點撥去,就等於又把自己備的課講了一遍,認真的學生也會跟着把老師講的內容記上筆記。感覺如同帶着救生圈學游泳,不能真正地獨立自主起來。因為有這種想法,所以本次課教師製作了一個微課《至清至潔,至情至性———品讀〈林黛玉進賈府〉黛玉之美》,作為一個視頻學習資料,在學生自主分析完黛玉人物形象之後,在課堂播放。這樣一來,既起到了補充或者糾正學生分析結果的作用,又持續強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如果課堂上看一次,不能讓所有學生完全理解其中內容,課後則可以把微課資料上載到班級羣,學生可以反覆去看,看多了總能理解。如仍遇疑惑,也沒關係,因為疑惑也能激發學生相互間進一步的探討,激發有疑惑的人進一步查資料學習。不知不覺間,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就養成了。

六、課後完成電子小報

《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結束後,筆者請同學們製作人物專題電子小報,以鞏固課堂對林黛玉、賈寶玉和王熙鳳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高職的學生計算機課都學過相關的教程,所以他們有能力完成電子小報的製作。如果用傳統的手繪小報的話,一來紙筆顏料準備起來比較麻煩,二來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圖會畫。相對而言,電子小報更簡潔便利,而且完全不影響學習效果,傳到羣共享也便於大家相互查閲,便於長久保存。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有的人擔心信息化的快速直觀會破壞了語文的韻味,這種擔心也不是全無道理。網上看到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視頻朗誦,配的畫面完全是詩歌文字面的疊加,比如“春暖花開”就配一張春天花開的圖片,這顯然曲解詩歌的真諦。所以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語文教師的掌舵把關絕不可大意。基本原則就是“信息化”是工具,是手段,語文的內容主體是絕不能受影響的。比方人們原本用大碗喝水,現在説用杯子更漂亮,或者用吸管更方便。無論是用杯子還是用吸管,都沒有問題,但絕不能喝着喝着嗆到喉嚨。在信息化的大方向下,語文教學要趁勢而為,勇於創新、變革,才能實現教學實效質的飛越。

參考文獻:

[1]李玉霞.中職工科學校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索[D].山東師範大學,2014.

[2]吳開宇.當“傳統語文”遇上“信息化”[J].江蘇教育研究,2013,(33).

第二篇:高職語文教學研究論文

目前,語文在許多高校生存困難。關鍵在於沒有從理論上認清高職語文和中學語文的關係。同學們在經歷了十多年的語文學習後,還有必要繼續學習語文嗎?這是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

一、高職與高中語文教學理念的異同

高職和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理念的側重點不同。高中比較注重文本分析,對作品的文化內涵沒有太多時間挖掘。受課時量的限制,高中生自我體會可能性受限,最終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鑑賞能力並未得到預期的提高。雖然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文學寫作功底,但是要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遠遠不夠,仍需要在高校重點學習大學語文和應用文寫作。從審美接受來説,對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而言,語文教育的關鍵在於實用性。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簡化或刪除那些教化色彩較重的,文學色彩濃厚的作品或教材。所以我們和其他高職院校一樣,基本不選擇《大學語文》,而是選擇《應用文寫作》取而代之。教學中,許多高校會出現中文教師不願意講授《大學語文》,又有很多經驗不足的年輕教師急促地走上講台的現象。這些年輕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很容易把自己在本科或碩士階段的文學史授課方式帶到高職語文和應用文寫作教學中。這種授課方式對非中文專業的高職生來説既缺少新意和趣味性,重點不突出,聽起來又有很大難度,而且這本身與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教學初衷也不吻合。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給予學生立竿見影的實用性知識,培養實用寫作能力,而高中語文在重在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和文字的應用。所以高職應用文寫作應該與高中語文互相彌補,而非相互對立。高中生進入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後,面臨着專業化的學習,要想全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審美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就應該在學習高中語文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應用文寫作。

二、高職應用文與高中語文創作動機不同

從創作動機來看,高中文學寫作是作者主動地反映客觀世界或主動表達某種思想感情形成的,可以因為觸景生情現場創作,也可因為構思已久長期寫作。而高職應用文寫作卻有很強的被動性,作者是為了滿足公務活動處理的需要,因事或受命成文。起草應用文不是取決於個人的意圖或興趣,而是由於實際公務活動處理的需要或者是領導的公務安排。比如新員工入職需要與單位簽署勞動合同;遇到特殊情況不能按時上課或上班需遞交請假條;計劃更新辦公設備遇到經費不足,需向上級部門報送請示或向財務主管部門報送批函;遇到法定節假日要下發調休通知;逢年末就要報送當年的年終總結和來年的工作計劃等等。

三、高職應用文與高中語文內容表達不同

高職應用文寫作從內容表達上看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作者的思維要服從客觀對象的需要,把握對象特徵,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應用文的內容,從而達到辦事的目的'。這就要求從事應用文寫作的人員要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上級的指示精神,並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加以落實。而高中文學寫作相對自由,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和見解。其寫作目的是為了欣賞,而非實用,即使是上級領導者個人的作品,也不具備權威性和約束力。

四、高職應用文與高中語文表現形式不同

從表現形式上看,高職應用文區別於高中文學寫作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應用文具有固定體式和慣用格式。高職應用文寫作格式化固定思維明顯,邏輯性強,結構嚴謹,寫作枯燥,被很多人稱為“八股”。例如《國家行政機關應用文格式》國家標準、《國家行政機關應用文處理辦法》和《黨的機關應用文處理條例》就分別對應用文寫作做出了規定,從正文寫作來看,應用文的開頭、主體、結尾都具有慣用的格式和習慣用語,不同文種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方式也有通常慣用的寫作方法。高中文學寫作鼓勵個性化創作,講求塑造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提倡藝術加工,杜絕照搬照抄。它個性張揚,形式靈活,寫法多樣,鼓勵作者展示形象思維和藝術想象,突破束縛,創造嶄新的藝術境界。

五、高職應用文寫作與高中文學寫作類別不同

高職應用文寫作包括新聞稿、廣播稿、報告、計劃、總結、通訊、報告、廣告、規章制度、便條、單據、演講稿、請柬、名片、論文、説明書、合同等等。而高中文學寫作則包括散文、小説、詩歌等文學作品。

六、高職應用文寫作與高中文學寫作要求不同

從時間上來看,高職所學的應用文寫作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它是為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寫的。無論是向上級報送文件,還是向下級佈置工作,通常都有完成的時間限制,尤其是新聞稿的寫作更強調時效性。高中的文學寫作除考試外,時間沒有限定相對自由寬鬆。比如高中所學文學作品中我們最熟悉的《紅樓夢》,相傳曹雪芹經歷了“批閲十載,增刪五次。”才留下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千古瑰寶。再者,高職應用文寫作要求有較強的綜合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寫作者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對政策的準確把握,還要有較強的寫作基礎、邏輯思維能力和紮實的工作態度。要求態度嚴謹,尊重事實。而高中文學寫作則允許誇張和想象,允許虛構,創作者是否有工作經驗都沒有關係。

七、高職應用文寫作和高中文學寫作體裁不同

高職應用文的體裁單一,注重實用,有一定的規範,具有“約定俗成”的格式,具有經濟效益。高中文學寫作體裁多樣,注重感情色彩,想象等因素。在這裏我們説説90前非常熟悉的書信,我們在學院做過調查,有些人認為這種東西寫了幾十年再簡單不過,難道還能寫錯?再比如請假條,更有人説雖然自己年齡不大可是寫假條的經驗可謂是教授級別。結果顯示,能夠真正規範無誤地寫出這些文種的學生寥寥無幾。學生不以為然,書信格式錯了,不也照樣寄出去了,意思不也表達了嗎?請假條內容再不全,格式再有問題,老師不也准假了嗎?殊不知,這樣的應用文體現的語文修養卻是有天壤之別。就像吃飯一樣,有的人用沒有洗過的手抓着飯在露天環境下往嘴裏塞,有的人卻伸出乾淨的雙手用着高級餐具在的豪華宴會廳用餐,前者風格粗魯而後者優雅。有時候他們的准假或批准不過是審批者的同情罷了。八、高職應用文寫作和高中文學寫作中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不同無論是高職應用文寫作還是高中文學寫作都有自身的作者和讀者羣,其中的關係也各有異同。應用文寫作的作者必須用自己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職業意識、社會意識等來規範自己的寫作活動。應用文的作者分為個人作者、代言作者和羣體作者,其創作不僅有寫作者還有署名作者,署名作者不是隨意的、自由的,而是必需的,其署名是作者的一種特殊形式。文學作品署名可以是寫作者,也可以是筆名等,但無論什麼都代表寫作主體。鑑於以上情況我們要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豐富“大語文”資源,探索自編特色教材,轉變教學理念,實施多元化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肖敏.大學語文之於中學語文教學理念的異同[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4

[2]張惠英.探析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教學的銜接問題[J].劍南文學,2014

[3]孫重安.中學語文與大學語文之比較[J].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003

[4]譚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教育比較之我見[J].科技資訊,2015

[5]孫娟.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教材的選文重複問題再探[J].文學教育,201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l8z4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