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論文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論文

關鍵詞:新理念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情境因材施教激發潛能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論文

在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時代,每位教師都面臨着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不得不領會課標精神,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嚮往已久的理想課堂教學模式。面對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我深知責任的重大,責任心驅使我不斷分析,認真反思,逐步探索應對教學問題的種種策略。十幾年的從教生涯使我明白藝術性教學策略是開啟課堂教學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時,我採取瞭如下教學策略:

一、活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用好教材是課堂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靈活運用教材文本中的人文資源,並開發利用師生身邊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導課,能使學生覺得語文知識妙趣橫生,從而產生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學得輕鬆快樂。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大教育家孔子就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另外活用教材激發興趣時,還應通過創設情境和捕捉鮮活的課堂再生資源來實現目標。記得在學習《湖心亭看雪》一課時,在課前師生藉助網絡和資料共同蒐集了一些寫雪的名句名篇,並要求每位學生課前回憶自己親眼目睹過的一次下雪情景,用簡單的筆墨描繪出來。這樣,使學生在感受雪景特點時步入賞雪情境,從而產生閲讀興趣;課中在引導學生誦讀文本內容時,我捕捉了採用“白描手法”寫雪景的句子和“湖心亭奇遇”的語段讓學生反覆誦讀領會畫面,並動筆畫出所領悟到的畫圖,然後選最直觀形象,且繪景逼真的一幅畫展示給全班同學,使其再次入境,以便讀出作者的閒情逸致來。在全班學生讀得熱情高漲,興致勃勃之時,常月月同學舉手發言了:“老師,課文最後一句話應該怎樣理解?”這便是課堂上值得探究的鮮活的生成資源,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所以我便順水推舟引導學生品味“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使學生輕鬆地領會到了作者的情感,明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就這樣,整堂課既輕鬆活躍,又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寫景文章的興趣。課後,學生在朱自清《春》的模仿寫作中水到渠成地用白描手法寫下了《校園雪景》精彩片段,進一步鞏固掌握了白描手法。這便是巧用教材資源和捕捉情境的教學策略所達到的理想效果。

二、抓住亮點,巧於評價,激勵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適時而巧妙的.評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各有所長,對於學生來説,雖然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

因此,教師應善於抓住亮點及時評價學生的課堂行為,這樣往往會使學生重獲自信,認真學習,短期內發生較大的轉變。我班周宇航同學,在班中屬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一次他很認真的完成了課堂作業,我及時表揚了他認真的學習態度,並從作業的正確入手錶揚他是一個語文素質不錯的學生,只要堅持不懈,定能學好語文……。這一評價果真調動了他的積極性,之後無論是練習、作業還是作文,他都堅持認真完成,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他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便是評價給了他自信,是評價激勵他主動學習,是評價策略扭轉了他的命運。

三、關注個體,分析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個體之間在智力、生活經驗、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客觀差異。這些差異性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也決定了教學形式的不單一化。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關注學生個體,認真分析其差異,因材施教。如:在課堂提問中針對學生的亮點設置相應的課堂活動方式,善於朗讀的,給其提供朗讀機會,善於表述的,給其提供表述的機會,這樣他們會獲得成功的喜悦。在設置課堂練習時,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層次圈定不同層次適合學生的相應題目分層次演練,讓學生在成就感促使下,獲得信心。再通過同伴互助,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方式激勵學生。對典型而有價值的問題發動全體學生同老師一起探究,通過合作方式來解決。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快樂。

四、運用文本,教給方法,培養潛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隨着社會的發展,語文知識也在不斷延伸,這就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幫學生學會如何讀各類文體的文章、如何賞析古詩文、如何寫作、如何進行口語交際、如何運用語言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學生才能在廣闊的語文世界裏自由馳騁,發揮創造的潛能,這要在平時教材文本學習中靠潛移默化滲透來實現。

如:在學魯訊的《故鄉》時,我設了這樣幾個問題來實現小説閲讀方法滲透的:一、小説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歡誰?二、你認為他是怎樣一個人,依據是什麼?三、小説主人公生活在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中,作者交待了他的哪些活動?在逐個探究問題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了小説的三要素;並啟發學生如何總結人物形象;如何分析環境描寫;如何理清小説情節。且作了相應拓展,將小説與現代生活聯繫起來,續寫了《水生和宏兒》。

五、歸納收穫,紮實鞏固,培養習慣

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着重追求教學的實效性,往往只探究文本中有價值的、值得開發利用的資源,有時學習所開發的生活教材資源甚至多於教材文本內容,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每堂課後,學生必須明確自己學到了哪些知識、哪些技能和方法,從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示,或獲得了哪些切身感觸,領悟到了什麼道理。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做到課課有收穫,堂堂有體悟,久而久之便會養成良好習慣。

以上便是適用於一名普通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若有不妥,多加指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j7j94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