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城市羣眾文化發展策略的論文

城市羣眾文化發展策略的論文

【摘要】隨着我國的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條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們逐漸從物質追求轉向精神追求。近年來。我國對於羣眾文化發展非常的重視,多年的實踐也發現,羣眾文化和公共文化之間有密切聯繫,羣眾文化建設能促進全社會整體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本文就羣眾文化的重要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功能與作用幾方面進行闡述,並提出幾點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羣眾文化發展的建議。希望能夠為羣眾文化發展提供一些參考意見,能夠讓社會資源更加合理的利用,建立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

城市羣眾文化發展策略的論文

【關鍵詞】城市;羣眾文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策略

建立和諧社會需要以人為本,並且好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我國人口數量巨大,人們對於文化服務的需求也非常龐大。無論是兒童、青年還是老人,不同年齡段都對文化服務有需求,並且需求的類型與內容大不相同。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一般是由政府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為了傳播文化知識,保證公民的基本文化權利。這項工作已經開展了幾十年了,文化事業也有了明顯的發展,相應的制度也有了很大完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公共文化服務還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建設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成為政府公益性羣眾文化事業單位今後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1羣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文化是人類發展的精神濃縮,不僅具有巨大的價值,更能延伸出一種巨大的力量。文化力量對於民族傳承有非常大影響,促進人類的發展,提高人們的基本素質,也對社會關係構成影響,文化發展好,社會的氛圍才會更加和諧。而羣眾文化就是公共文化建設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務,國家為主導面向整個社會所有人的文化服務。對城鄉的人民羣眾提供精神文化各項基本保障,為整個社會供應品質好的文化產品和文化建設條件。構建文化服務體系,能使羣眾的文化內容更加豐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日常精神文化追求。羣眾文化活動,為了滿足人們的日常精神需求而存在一種自願型的文化形態,人類生活不僅僅是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質需求,還需要娛樂、文化、自我表達和自我滿足。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社會也需要為人們提供各項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引導人們走向更有品質、精神層次更高的生活。這就離不開豐富多元的'文化服務和產品,需要有體系和機構進行組織與引導,才能使得整個社會的人們都參與到文化事業建設當中去,讓羣眾文化更加的豐富多元,羣眾能更簡單便捷去提高審美情趣、娛樂身心、陶冶情操。讓生活更加充實與舒適。俗話説:富而思雅、富而思文、富而思樂。物質條件決定精神建設。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就會不斷追求一些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文化活動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國的國土遼闊,各個省份的經濟能力有差別,不同省份對於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不同。但是隨着時代發展,國人對於精神建設都有了普遍的需求,這也就要求我們需要不斷提高文化服務水平,重視羣眾文化建設。

2羣眾文化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功能和作用

2.1文化休閒、娛樂功能

人們日常生活中精神生活的目的就是文化休閒與娛樂,在這個過程中組織愉悦身心,放鬆自我。娛樂和文化休閒是人們基本的生理需求。特別是現代生活,人們工作學習的節奏快並且壓力大,人們長期在高壓環境下生活很容易出現疲憊感,身體也會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現代人更需要文化活動來釋放壓力,調節情緒。羣眾文化不僅僅是廣場舞,吹奏演唱表演,更不能認為是老年人才需要的。這是一種誤區,羣眾文化建設的形式多樣,能夠將人的內心情感向他人傳遞,還原生活的真意和趣味。

2.2文化傳承功能

羣眾文化,是廣大羣眾自願參與的文化活動,任何一個地方一個民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印記。這是潛移默化刻在骨子裏的,但是很多文化內容在現代社會不會是主流內容,人們的現代化工作往往不會將民族文化傳承下去。而人們積極的參與到羣眾文化活動中去,就會產生文化的交流,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們就會聚集在一起進行深度的交流。這就使得文化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當今社會,城市的人口流動性強,且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羣眾文化建設從長遠來看,能促進人們的多元文化交流,讓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能更好的傳播與傳承。

2.3藝術審美功能

羣眾文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提高人們的藝術審美能力,人們在參與羣眾文化活動的同時,會進行一些藝術活動,往往這些藝術活動中都會藴含人們實際生活中一些感悟,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引發人們共鳴的,並且能夠在活動中得到相應的藝術往往是美好的,能夠陶冶人們情操,藝術源於生活,不同層次的人們對美的定義不同,但是羣眾文化活動的包容性很強,不同年齡、工種的人們都能一起參與,這就促進了各年齡階段的人們進行精神交流。當然我們在舉辦文化活動的同時,需要做好準備工作,與時俱進,將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結合起來,更適應當下各類人羣的審美需求。

2.4社會教育功能

羣眾文化活動是具有社會教育功能的。我國的教育的覆蓋面與深度都有很大的進步,人們的普遍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這就使得文化的內涵要求提高,當下文化活動全面的整合了全社會的各項資源,,多途徑地開辦多所學校、社區學校,滿足了各種年齡段、多種知識層次羣眾的學習要求。

3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城市羣眾文化發展策略

3.1對社會資源進行規劃利用,提高整體服務與管理的水平根據社會整體的文化建設的實際需求,這不是一個小團隊能夠完成的工作,需要調動社會整體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資源配置。例如將科技、文化、體育和廣電等多個部門聯合調動,配合完成一些地區級別的大型文化活動,進行規劃,分配工作與任務,各司其職,多方力量整合,讓羣眾文化活動的規模、深度都推向一個新台階。實際當中,很多地區的文化活動是上級制定,下級應付了事,這種態度是堅決要反對的,文化建設部門應該從過去的被動服務不斷向主動服務轉變。用心做事,認真服務。

3.2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應該納入到政府、黨委的工作中去,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同樣重要,在政府文化部門的內部推行責任考核制度,以人們羣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作為指標。建立投訴、建議渠道。並且不是空設一些信箱,無人管理。建立信息反饋鏈條。對於羣眾的建議與投訴要認真對待,形成一個良心循環。責任分工到位,建立明確規範的機制,才能使文化事業和產業能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大體系。

3.3以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為依託,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我國的城市分級比較明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比較完善,但是下面縣、鄉、村就根據各省各市的經濟能力和重視程度而異了。文化建設的對象是廣大基層羣眾,不能忽視基層的文化建設工作,要全面覆蓋,形成一個文化服務大網絡。農村地區的文化建設最為薄弱,很多地區都是空設名目,但是沒有真正的落實文化建設工作。時代在發展,人們不像過去那麼封閉,信息網絡已經覆蓋大部分農村,農村的人們與城市人們在一定程度的已經拉近許多,這也就要求我們的鎮、鄉、村的文化建設需要與城市同步。例如村應該設置文化室,鄉建立文化站,鎮建立文化館,市建立中等型文化館,省建立大型文化館。以點連線,建立一個文化服務網絡,進行資源、信息的互通有無。讓基層羣眾的精神文化建設同步。

3.4重視羣眾文化精品生產,搞好公共文化服務的產品供應文化產品與服務體系已經逐步形成併成熟了。但是對於一些未成年人、老年人羣和外來務工人員這些羣體的文化服務還有待提高。也需要重視他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權益。羣眾文化建設不僅是要普及,更是提高提升品質,提供全面、人性化的精品服務。主題要明確有內涵,並且要與時代接軌。才能給人強大的精神力量與高雅的藝術啟迪與享受。

4結語

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與羣眾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的開展工作,並且需要保證服務與文化內容的高品質。覆蓋基層為首,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整合社會資源,綜合的提高我們的建設力度。對社會各類羣體提供不同類型服務,這些都是需要長期的研究和實踐。運用多種文化服務形式,努力為廣大羣眾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創意新穎的精神食糧。讓羣眾的精神世界更豐富,社會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朱偉.公共文化服務視野中的羣眾文化工作———對當前形勢下幾種關係的再認識[J].大眾文藝,2012(21):195~196.

[2]錢胡豔.新餘市羣眾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的探索研究[J].大眾文藝,2015(2):11~12.

[3]胡税根,李倩.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發展研究[J].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54(2):43~53.

[4]周智誼.淺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羣眾文化的新發展[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4):183~18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gw9ox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