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河北省城市現代化發展對策論文

河北省城市現代化發展對策論文

提要:本文以約翰·弗裏德曼城市比較優勢要素為基礎,通過運用現代化城市理論分析,提出建設河北省城市現代化的途徑。

河北省城市現代化發展對策論文

關鍵詞:比較優勢,內生型發展,城市經濟運行機制

河北省通過“三年大變樣”,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承載力顯著增強、環境質量大幅提升、民生得到明顯改善。在新時期,如何實現強化城鎮帶動,提高河北省城市化質量,如何提升城市軟實力,是加快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基本問題。

一、建設功能整合完善、多元目標最優化城市優勢

約翰·弗裏德曼從規劃學的綜合觀點認為,“真正的城市發展並非誘使資本家將資金投入‘你的城市’,抑或投入作為競爭對手的城市,而是通過重視並且改善城市自身的基礎條件,促使城市‘由內而外’地發展,這種始於內在的發展可被稱為內生型發展。”外生因素對城市發展也很重要,但不確定。

這裏的內生優勢不僅指一種資源優勢,而是高效整合一座城市所有資源、要素,形成一種比較優勢。只有內生優勢才是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我們要在科學發展的思想指導下不斷創新,完善創新機制,形成城市內生優勢。

約翰·弗裏德曼在《全球化與萌生中的規劃文化》一文裏提出城市長期競爭力要依賴於城市內生的7種資源:(1)人力資源,包括所有有助於提高人類健康發展和生產創造能力的事物,即包括安全的食品、良好的住宅、宜居的鄰里以及醫療保障和教育;(2)社會資源,即充滿活力、自我組織,並且融入社區日常生活的公民社會;(3)文化資源,即物質遺產、文化特性和文化生活活力;(4)智力資源,即高級人才、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質量以及這些智力結構形成的城市的創造力;(5)環境資源,即維持當地生活的重要的物質環境質量;(6)自然資源,即天賦的自然生態資源;(7)城市資源,即交通、能源、供水等城市基礎設施及其配套設施。弗裏德曼曾提出由跨國資本驅動的出口生產不是自發產生的,故而無法走向一種可持續發展。

二、從經濟學角度,完善城市經濟運行機制

城市經濟發展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運行機制,運行機制反過來作用於經濟的發展。從實踐中看,城市-區域內各種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各區域間在經濟發展空間上的衝突,其深層次原因是運行機制的問題。

1、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市場運行機制是指一定經濟機體的各構成要素內部及各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繫和作用的制約關係與功能,是在經濟機體運行中發揮功能的。經濟運行的主體要素包括勞動者個人、企業及政府,客體要素包括商品、貨幣、資本等。要以市場化調節為基礎,調節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利益關係,調節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調節資源配置的效率。

2、完善城市經濟的政府調控機制。地方政府在其行政轄區內,是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在行政轄區外,是市場的競爭主體之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而市場機制也會帶來“同質競爭”、“重複建設”和“優勝劣汰”。

三、以現代市場營銷理念經營城市

1、重視城市發展理念。城市的發展理念,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城市發展必須要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縱觀全國,我們更多關注城市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對城市化質量和內涵重視不夠,重視了城市與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城市與經濟建設,重視了城市景觀,忽視了基礎設施完善。2011年成都、廣州、南京等數十個城市輪番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造成交通中斷,財產損失,從一個側面暴露了城市發展過於短視,缺乏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城市資源利用集約化、生態化發展。集約化經營與效益化經營是城市資源稀缺性日趨突出的客觀要求,也是城市經營的基本前提與重要內容。按照國際一般經驗,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間,經濟社會處在一個快速發展階段。而河北省的城市化率正處此階段。城市化在工業化的持續推動下,將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保持較快發展的勢頭。我們要發展生態產業,建設生態城市,實現科學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集約型城市化道路,從根本上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資源、環境、人口協調發展。

3、建設城市特色。傳統城鎮化追求的是增長、擴張和城鎮面貌的儘快變化,於是各種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大行其道,浪費了財力、物力,擠壓了民生資金投入,造成城鎮“千城一面”,以及對地方特色、歷史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的破壞。大連民眾抗議福佳大化公司的PX工程污染環境、南京市民保護中山路兩旁的梧桐樹、廣州十六歲中學生舉牌抗議地鐵一號線16個車站的“統一化”翻新等,這些事件説明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我們要彰顯城市特色,不要等到老百姓去抗議、去保護。

4、城市宜居與城市文化建設。要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為城鄉居民創造一個綠色、低碳、方便、宜居的良好環境。以人為本、以民為本,民生導向,關鍵是要改善人居環境,這是很重要的。城市發展、城市化,應該向綠色的方向轉型,城市化也要向綠色轉型。一個城市是否有文化,有一些硬指標衡量。文化企事業有多少,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多少,以及文化生活是否豐富、文化活動是否有特色等,都是城市軟實力中有關文化的“硬件”。

四、發展城市產業,實現城市現代化

由於河北大城市綜合競爭力不強,各級城鎮普遍面臨就業崗位不足的'壓力,“聚產業,保民生”是此階段城市化的重點。城市現代化發展是保障民生、就業的根本,要激活市場活力,保障民眾多渠道就業。

1、實現大規模的產業集聚新型城市化。擴大城市規模和增強實力,首要的任務是集聚產業。城市是產業的載體,產業是城市的支撐。沒有產業的集中和發展,城市就沒有活力,就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而要集聚產業,就要創造集聚產業的條件。優化發展環境,發揮自身優勢,擴大開放,招商引資。

2、遵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建設城市經濟生態系統。從小城鎮來看,承載能力比較大,但缺乏就業崗位。河北城鎮可採取大部制,低效城鎮合併的方法實現大中小城市的生態佈局,形成城市分工,大城市應該向高端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注重科技創新,使大城市成為知識產業、技術創新的中心;小城鎮應該向專業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專業化分工,在大中小城市創造充分的就業崗位。

3、改造提升轉換城市產業結構。產業結構是一個城市綜合承載力的表現,因為在一定的產業結構下,我們才能認定同樣的土地面積,同樣的經濟總量所能容納的資金總量。在促進第二產業的發展中,還要積極鼓勵發展中小型工業企業,以增加就業崗位。國際經驗表明,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工業化國家,都是依靠中小企業吸納勞動力。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積極扶持和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4、產業政策要兼顧就業問題,發展民生產業。充分保障城鎮居民的充分就業,產業發展是就業的基礎。

五、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公共服務能力

增加政府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保障能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重點是要下大力氣,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公共服務能力。

城市是人的城市,應遵從以民生為本。只要推進城市化,政府就不能把收入中的大部分投向生產領域了,就得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才可能實現城市現代化。按照河北省委指示精神,我們要用足政策,科學經營管理城市。在城鎮化過程中更加關注民生,創造城市就業機會,實現城市教育公平,完善城市社會救助體系,加強城市居民養老服務,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完善城市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只有樂者有其業,居者有其屋,才可營造出和諧的城市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約翰-弗裏德曼.全球化與萌生中的規劃文化[M].國外城市規劃,2005.5.

[2]楊上廣.中國大城市經濟空間的演化[J].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馮雲廷.城市經濟學[J].東北財經大學,2007.

[4]趙偉.城市經濟理論與中國城市發展[J].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0.

[5]阿瑟·奧莎利文.城市經濟學[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l3q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