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各位需要的朋友們,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論文吧!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教學畢業論文

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是在《語文課程標準》指導下實施的 ,它以教師和學生的“思 ” 為核心 , 以全體學生“學會”、“會學”為目的 , 教師通過反思來調整教學 , 學生通過反思來調整學習 , 並強調“思”與“練”的結合 , 通過補救性的訓練來解決存在問題 , 從而落實教學目標 , 提高教學實效。

一、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的操作流程

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是促進教師素質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有效經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會對後續的教學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教師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可分為四個環節,其基本流程為:

確定內容――觀察分析――重新概括――實際驗證

1。 確定內容。教學反思的起點是教學問題。這個階段主要是確定反思的內容,發現教師的問題意識。教學問題的類型很多,有的來源於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兩難問題(比如:如何做到既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又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有的來源於自己教學實踐中的困惑(比如:為什麼學生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為什麼小學三年級學生和初中二年級學生學習成績會出現分化現象),還有的來源於自己想改變現狀的願望(比如:我的理想的課程形式與結構是什麼)。

2。 觀察分析。在這個階段,教師既是各種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靜的批判者,同時也是經驗的描述者。首先,教師要圍繞所要反思的問題,通過查閲文獻、觀摩研討、專訪等形式,廣泛地收集信息,特別是關於自己教學活動的信息。然後,教師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觀自己,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經驗與教訓。

如針對“為什麼四年級學生閲讀水平會出現分化現象”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觀察分析:

★這個問題是不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四年級學生閲讀水平出現分化,與他們的身心發展、學習內容以及教師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沒有直接的關係?

★前人或優秀教師在探究這個問題時,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哪些經驗?這些經驗是否存在不足之處?

★自己在探究這個問題時,教學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

以上的觀察分析,將會為下一階段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與形成新策略奠定基礎。

3。 重新概括。在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教學活動所依據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吸取新的信息,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新的實施方案,力圖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 實際驗證。在這一階段,教師需將以上提出的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付諸教學實踐,並根據實踐的結果驗證假設和新的教學方案的合理性。在驗證中發現的新問題將成為新一輪反思性教學實踐的內容,如此反覆,直至問題的解決。

從反思性教學實踐的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是教師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更是經驗型教師走向學者型教師必須經歷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反思性教學的主題構建

根據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內容及教學程序,反思性教學實踐一般有以下3個方面:

1。 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學什麼

科學制定目標:要以“學生的全域發展”作為標準對“知識與能力”(目標1)、“過程與方法”(目標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3)三維目標進行分解,使學生在三維目標的引領下,不僅解決了“學到什麼”和“怎樣學習”的問題,尤其解決了“喜歡學”和“主動學”的問題。目標分解後還需要根據學生髮展的差異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將形成的目標羣

按一定的層次與梯度進行有序化處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真正具有自主選擇最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目標。

優化教學設計:這種類型的反思主要在備課階段進行,它有助於發展教師的智慧技能。教師的智慧技能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能否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能否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從目前教師備課的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兩種不良的.傾向: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慮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二是一些有經驗的老教師在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不注重反思,憑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備課筆記。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以往經驗與教訓進行思考的基礎上。 例如:

★自己或他們以前在教授這一教學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曾遇到哪些問題?是採用什麼策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

★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預測學生在學習這一教學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問題?針對這些新問題,可採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教師在反思過去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再寫出教學設計方案。教學實踐活動前的反思,一是可以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二是可以逐步培養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

2。 教學實踐活動中的反思――怎麼學

教學實踐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的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安排、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做出種種的反應。學生這些反饋的信息教師必須敏感地體察,並深入領會其意圖。明確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實際需要,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教學上的優點與不足,利於及時調整,使教學真正適應學生學習認知發展幹什麼的要求。這種師生互動,能拓寬反思的層面和渠道。從學生角度認識教師行為和合理性和有效性,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能及時,全面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深入分析教學活動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矛盾,並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做出調整增強語文課堂行程的靈活性和可控制性,培養靈洗教學機智和豐富經驗智慧,面對動態的、持續的、不斷呈現的教學進程,教師要能不斷地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93vg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