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導人文精神論文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導人文精神論文

論文摘要:當人類盡情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巨大福祉時,人類的生活卻越來越非人化。“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正在全面消退,表現在教育上,如為了讓孩子將來多掙些錢滿足他們的物質慾望,我們正在殘酷地剝奪孩子的童年,將他們金色的童年消耗在繁多技能的學習和習題的演練中。教育中的拜金主義、拜權主義、分數掛帥、文憑至上等功利主義思潮盛行,社會責任、道德倫理、民族使命和人類前途都被消解在日益膨脹的個人私慾之中。孩子們出現的人格缺失、心理失衡、情感荒漠等現象越來越讓人揪心。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導人文精神論文

論文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拜金主義科學技術物質慾望功利主義社會責任道德倫理

人似乎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究其原因,是我們的社會缺乏人文精神!

有不少學者指出,我們都是在一種缺乏人文關照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從開始接受教育到走向社會一直如此。在學校教育中,雖然我們也開設了文史哲藝等培養人文精神的學科,但不少老師迫於升學壓力,把人文學科變成死記硬背的東西來應付考試,而科學課程如數理化生等又專注於理性邏輯思維的訓練。這兩類知識在傳授中都忽略挖掘知識的深刻內涵而成為空洞的教條,也就失去了價值導向功能和啟迪益智的功能。我國教育的根本問題在於摧毀了人的精神自由,剝奪了人探究、創造的自由。成長於這種環境的人,很難有一種人文的自覺,很難認識到人文在整個社會中應該具有的價值、地位和作用。

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如何使學生從小有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讓其健康成長?如何讓人文精神教育重回校園?我們認為,除了在學科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失為一條很好的途徑。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程利國教授認為,在心理科學中,人文精神應該優於實證精神而居於主導地位。“我們人類之所以需要心理學,不單單要通過實證的手段去獲取心理活動的規律性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提升我們精神生活的質量,讓人們感悟到生命存在的社會價值。在當今世界,關於人的價值、人的命運、人的需要、人的創造力、人的自由解放和人際關係的協調等,已日益成為哲學和心理學共同關注的聚焦點。這些聚焦點,正深深地嵌入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並折射出新時代精神的精華。”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強調人的尊嚴,把人看作是宇宙間的最高價值,肯定作為精神性的存在的人,他有自己的情感體驗、生命追求、理論闡釋、價值觀念、實踐準則和評價體系。它既包含狹義的科學精神中所存的求真、求實、創新、存疑的精神;又包含狹義的人文主義中的求善、求美、自由、本真的超越精神。它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是對生命的敬畏。它追求一種“全人化”,它是一種普遍的人文關懷。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對人類社會終極關懷的人文精神,就不知該走向何處;一個人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薰陶,就喪失了起碼的道德感和羞恥感。可見,任何時候缺失人文精神,必會喪失人所應有的一切生存意藴。

人文精神關注的對象是人文世界特別是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價值。人文精神的目標指向是使人“真正成為人”,使人更富於人道精神。人文精神本身就包含一種德育觀念,一種教化傾向,這是極為重要的。人文精神與德育,無論在內容方面(如怎樣做人),還是在形式方面(如教化功能),都是直接相通的,甚至是直接同一的。德育作為育人的一門學問,是對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最自覺的精神闡釋和守護。在一定意義上説,德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文教化。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又正是德育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倡導建立的現代德育更強調的是培養健全完美的人格,即在思想政治品德等部分德育精神之外,還要包括非認知心理因素,如良好健康的心理品格,如善於適應環境、承受困難,開創精神,善與人處等。要讓學生具有端正的志向,健全的心理與社會需要的多樣才能。實現這些培養目標僅靠説教是不能實現的,必須用人文精神去化育。這些,都涵蓋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範疇中。

二、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體現和實踐人文精神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發展全體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為目標,心理素質是以個體的生理條件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將外在獲得的刺激內化成穩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發展整合的,並與人的適應行為和創造行為密切聯繫的心理素質。它包括認知因素、個性因素和適應性因素三個方面。

心理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心理素質,就是使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康發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適應能力,為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奠定心理基礎。

心理健康的實質是一種適應。適應本身就具有發展的功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一種發展的理念,提倡全人發展,全體發展,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全人格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和潛能開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幫助他們度過成長中的危機,為其終身發展和最終的自我實現奠定內在基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具有為人服務的傾向,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輔導者與學生之間的民主、平等的新型人際關係,體現了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豐富與充實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滿足了學生精神心靈的需求與人格發展的需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更好地實踐人文精神呢?

1.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合理性需要

人文精神以人為最高目標,體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它把人的存在及其活動視為價值世界的核心,強調人是基本的出發點,也是最後的歸宿;強調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突出人是主體的原則。一個社會要能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人們自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發展人的個性,沒有個性的充分發展,人們的潛能就得不到發揮,就無法貢獻自己一份獨到價值。所謂個人的個性發展,即把自己培養成具有主體意識而又富於真才實學的人,它是個人獨特潛能的充分發揮。人的個性的發展本質上就是人的全面發展,是個人天資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

所以,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要充分肯定、尊重和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合理性需要。其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端正教育者的人性觀。人性觀是指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背後的深層次的教育觀念,它深刻地影響着教育者的教育行為。在學校中,要建立人性化的學校管理制度,強調教育民主,強調尊重學生;要堅持人性化的教育原則,教育工作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要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方法,關注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不斷髮現自我和完善自我,使個性不斷完善。

2.強化養成性,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學生有一種人文的自覺

養成是一個非認知心理過程的內化過程。教育者要重視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要強化學生在其非認知心理髮展過程的自我完成作用,要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養成”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因為人文環境作為無形環境或隱性文化在人的綜合素質和人格精神養成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是無形的、不易形成,形成之後又不易消失。人們都有這樣的一種經歷:在一個優美、整潔的環境中,你會不由自主地愛惜周圍的一切,文明習慣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都具有可暗示性,只是接受暗示的能力有差別。正是這種人類個體普遍存在的品質,才使得人和環境間的無意識關係發揮作用,更有助於內化。

所以,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應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讓學生有一種人文的自覺,使人文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養成。良好的校風班風、和諧的環境、充滿人文精神的課程體系、優美的藝術、意味深長的語言、優良的行為、可敬的榜樣、多彩的活動,這些有形無形的環境,都可以使被教育者帶着快樂的心境自然地受到感染,在感染中受到教育,逐漸養成一種人文的自覺。

3.樹立民主、平等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人文精神在人與社會的關係上,表現為民主、平等的精神。在人與他人的關係上,表現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實踐這一內涵時,首先應表現在師生關係的民主、平等。教師要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個性,創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精神,必須打破傳統的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嚴格界線,用一顆平常之心、平等之心與學生交流。“學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蘇霍姆林斯基)。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總能使學生樂意親近並視之為楷模,從而形成強大的“向師性”。這種“向師性”對塑造學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具有暗示性、自我教育性、潛移默化性,學生在教師人格喚醒與鼓舞下,能逐步確立基本的道德規範與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表現出智慧的進發、道德的判斷和審美的追求。

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的言行可以深刻地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從中領悟到民主、平等的教育精神如何體現,尊重人的價值如何權衡,如何為人處事,如何看待權威。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

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在充滿人文氣息的氛圍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追求民主、平等,追求真善美,養成人文的自覺等方面都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gxg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