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融合論文

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融合論文

摘要: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隨着社會的發展需要不斷地變化發展,新媒體的出現構成了衝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輔助。要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由此來更好的優化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贏得更廣的社會效益。本文從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融合角度出發,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發展參考。

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融合論文

關鍵詞: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新媒體;融合

新媒體盛行之下,傳統的媒體從業人員也需要不斷的有媒體融合意識,提升自身對新媒體的適應能力。新媒體主要是有別於傳統電視、廣播、報刊以外的網絡媒體。新媒體因為電腦、電視、智能手機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擴張,贏得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可。在該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需要適應新時代氛圍,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提升職業應對能力。

一、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常見問題

(一)節目形式滯後

新媒體環境不同於傳統媒體環境,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新穎創意的內容更多,同時對受眾的感官刺激更強烈。一個節目如果不能在數秒或者幾分鐘達到有效的吸引刺激,節目內容缺乏高濃縮性,受眾將不會持續的關注。當下的受眾注意力集中能力更弱,需要不斷的通過興趣點來激發受眾的關注動力。但是在傳統的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中,整體的節目較為單板,對內容、形式審核更為嚴格,強調錶述的字正腔圓,主持人只是編導在節目實現上的一種能工具,缺乏自主意識。部分主持人,對整體節目的掌握缺乏足夠的能力,由於更多的依賴於編導的指引,因此更多會陷入照本宣科等狀況,缺乏自主靈活性的把控。主持人自身缺乏強烈的魅力吸引受眾。但是在新媒體平台中,很多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策劃者與執行者,他們清楚的知道受眾要什麼,每個節目本身受關注點的情況都清楚的掌握,能夠有效的發揮自身優勢來吸引受眾,意識節目本身的節奏把控方法。

(二)缺乏與受眾的親近感

在傳統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影響下,主持人更多屬於單向性的傳播內容,但是卻無法知曉觀眾的實際感受與需求。新媒體時代與觀眾互動更為強烈,甚至很多處於在線實時互動,十分清楚受眾的想法。雖然有些傳統媒體開始運用新媒體平台輔助工作開展,但是整體的利用性不高,無法發揮融媒體的實際價值。不能更好的挖掘與觀眾互動的價值,瞭解觀眾情況過於片面。對於沉默的大多數觀眾想法仍舊缺乏實際的瞭解。真正在媒體上互動的觀眾只能代表部分意見,大量的情況被淹沒。在主持風格上,部分過於嚴肅刻板,缺乏幽默趣味的親近感節目氛圍。

二、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融合

(一)保持親民風格

新媒體的特點就在於接地氣,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不再是刻板嚴肅的宣傳工具,而是一種滿足人們生活趣味,休閒娛樂或者直白有價值信息獲取的方法。對於這種特性,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需要依據實際節目定位做好調整,在表述中需要保持更為直白、趣味、親切的方式,避免過於深奧,減少受眾考慮話外音的時間,讓受眾更為直接快速的掌握你的要點。要説出受眾羣體的心聲,當然受眾羣體多種多樣,因此要針對大眾型或者針對性的説明,表達真實,避免虛情假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必要的輿論引導。真實不代表就要喪失輿論正面引導。傳統廣播電視播音主持能夠繼續存在,其與新媒體非專業人員相比,其價值在於正向積極的輿論導向意識與能力,體現主持的專業性,不是信口開河。因此,在專業的基礎上,能夠適度的切合民眾真實的感受與生活內容,找出其中的趣味以及意味深長的點做節目效果的營造。避免生澀難懂,一方面要有文化底藴內涵,另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內涵的通俗、趣味闡述轉化。讓有更高文化需求的人感受節目的底藴,也讓更多的人瞭解內容,讓主持的內容傳播到更廣的範圍。讓節目本身有“人味”,而不是呆板機械的表達。

(二)注重與受眾互動

要積極的利用各種新媒體方式與受眾互動,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其他互聯網平台,需要方便受眾實時互動,及時的掌握受眾的感受。或者拋出與節目有關的生活話題引發受眾的反饋。甚至可以通過互動來了解受眾具體從事什麼職業、年齡、興趣愛好、節目接收方式、節目收聽收看習慣等,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主持工作更為合理的定位與執行。一般情況下,當下最適合運用微信、微博互動,這種互動方式不會佔用過多的節目成本,操作便捷,同時這種新媒體形式人們廣泛運用,受眾面更廣。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平台積累節目本身的粉絲量,為後續節目的推廣提供基礎。甚至可以在這些平台上做節目預告與宣傳,也可以通過多種活動來做粉絲調查活動,更瞭解粉絲的需求。也可以通過發送的內容來觀察粉絲的喜好,為節目的開展提供一定數據信息的支持。在節目過程中,可以通過一定趣味話題的拋出來吸引粉絲參與。這種話題需要有較大的趣味性與分享訴求,同時也要讓粉絲有話可説,避免曲高和寡。同時可以將粉絲反饋的情況成為節目本身的一部分,將有才的粉絲回答加入到節目中,分享給更多的受眾。粉絲的力量實質上是很巨大的,同時粉絲中也有較多的藏龍卧虎之人,很多人都是各方面的專才,有着表達、思維方面的優勢,可以有效的借用這種優勢來彌補節目本身內容的不足,同時也可以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主持人可以通過與粉絲的互動來增長自身的見識,更好的瞭解粉絲與廣闊社會的各個層面細節,對後續主持工作的成熟提供幫助。甚至可以通過粉絲的反饋來了解節目走向的需求,甚至可以啟發主持人掌握主持工作的創意。將粉絲普遍反饋的內容作為工作參考信息,一旦大量人羣在反映有關問題,勢必表面該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屬於節目本身挖掘出的社會熱點問題,其參考信息更高。同時也需要做好信息的反饋保密,避免將不合時宜的內容公開,要維護粉絲的感受,避免對粉絲心理上的衝撞。如果形成心理衝撞不適感,會引發相同類型的粉絲在節目上產生負面情緒。

(三)注重輿論正面引導

作為主持人,要充分的意識自己面對着大量的受眾,每個人達到想法多種多樣,雖然不可避免的構成部分人想法的衝撞,但是要儘可能的保持在安全範圍內,避免因為語言不當引發的負面社會問題。要注重表達上三觀的正確,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安全性。同時避免對底層民眾的譏諷,底層普通老百姓在某些方面會有更脆弱的情感承受能力,同時也有自身社會階層的侷限性,不能因為階層侷限而隨意的嘲弄,避免引發社會某些階層之間的矛盾。要積極的傳播正面的思考,雖然要接地氣,但是不是接觸基層的“惡氣惡習”,要將生活中樸實、温暖、趣味的部分播散出來,形成良性的社會影響。作為專業媒體從業人員,需要有專業媒體從業人員的素養。雖然新媒體廣泛盛行,但是並不一定代表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只有堅持正面的輿論導向,才能獲得社會上更多且更持久的認可,符合社會主旋律需求,同時也肩負起作為媒體的自身社會職責。保持正向的輿論導向不僅是國家宣傳部門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的共識,是構建一個良好社會的基礎,讓媒體自身發揮正面社會影響力的價值。

三、結束語

廣播電視播音主持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轉變風格與方式,從而更好的與時俱進,保持與時代情況下受眾的需求,同時在贏得受眾認可的情況下做好社會輿論導向的媒體角色。要充分的運用新媒體各種形式來豐富節目本身的內容與形式,同時促進與受眾的互動,建立自身的粉絲文化與社會效益。要充分的注重粉絲運用的運用,甚至可以通過粉絲去帶動社會的正面影響與潮流,發揮媒體自身的一種社會正面影響力。充分的讓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為傳統媒體發展提供輔助。

參考文獻:

[1]曾凡禕.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J].新商務週刊,2017,(19):200.D.

[2]童猛.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1):142.

[3]趙豐.探究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工作的開展[J].魅力中國,2017(15):36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7gg8r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