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數學技能的形成過程論文

數學技能的形成過程論文

1.數學操作技能的形成過程。

數學技能的形成過程論文

數學操作技能作為一種外顯的操作活動方式,它的形成大致要經過以下四個基本階段。

(1)動作的定向階段。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起始階段,主要是學習者在頭腦裏建立起完成某項數學任務的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包括明確學習目標,激起學習動機,瞭解與數學技能有關的知識,知道技能的操作程序和動作要領以及活動的最後結果等內容。概括起來講,這一階段主要是瞭解“做什麼”和“怎樣做”兩方面的內容。如畫角,這一階段主要是瞭解需畫一個多少度的角(即知道做什麼)和畫角的步驟(即怎麼做),以此給畫角的操作活動作出具體的定向。動作定向的作用是在頭腦裏初步建立起操作的自我調節機制;通過對“做什麼”和“怎麼做”的瞭解而明確實施數學活動的程序與步驟,從而保證在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其動作的活動方式。

(2)動作的分解階段。這是操作技能進入實際學習的最初階段,其作法是把某項數學技能的全套動作分解成若干個單項動作,在老師的示範下學生依次模仿練習,從而掌握局部動作的活動方式。如用圓規按照給定的半徑畫圓,在這一階段就可把整個操作程序分解成三個局部動作:①把圓規的兩腳張開,按照給定的半徑定好兩腳間的距離;②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確定出圓心;③將有鉛筆尖的一腳繞圓心旋轉一週,畫出圓。通過對這三個具有連續性的局部動作的依次練習,即可掌握畫圓的要領。學生在這一階段學習的方式主要是模仿,一方面根據老師的示範進行模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有關操作規則的文字描述進行模仿,如根據幾何作圖規則對各個動作活動方式的表述進行模仿。模仿不一定都是被動的和機械的,“模仿可以是有意的和無意的;可以是再造性的,也可以是創造性的。”②模仿是數學操作技能形成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

(3)動作的整合階段。在這一階段,把前面所掌握的各個局部動作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來,使其形成一個連貫而協調的操作程序,並固定下來。如畫圓,在這一階段就可將三個步驟綜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操作系統。這時由於局部動作之間尚處在銜接階段,所以動作還難以維持穩定性和精確性,動作系統中的某些環節在銜接時甚至還會出現停頓現象。不過,總的來講這一階段動作之間的相互干擾逐步得到排除,操作過程中的多餘動作也明顯減少,已形成完整而有序的動作系統。

(4)動作的熟練階段。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後階段,在這一階段通過練習而形成的數學活動方式能適應各種變化情況,其操作表現出高度完善化的特點。動作之間相互干擾和不協調的現象完全消除,動作具有高度的正確性和穩定性,並且不管在什麼條件下全套動作都能流暢地完成。如這時的畫圓,不需要意志控制就能順利地完成全套動作,並且能充分保證其正確性。上述分析表明,數學操作技能的形成要經過“定向→分解→整合→熟練”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自己的任務:定向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掌握操作的結構系統和每一個步驟操作的要領;分解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活動的操作系列進行分解,並逐一模仿練習;整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動作之間建立聯繫,使活動協調一體化;熟練階段的任務則主要是使整個操作過程高度完善化和自動化。

2.數學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

關於數學心智技能形成過程的研究,人們比較普遍地採用了原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的研究成果。加里培林認為,心智活動是一個從外部的物質活動到內部心智活動的轉化過程,既內化的`過程。據此,在這裏我們把小學生數學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概括為以下四個階段。

(1)活動的認知階段。這是數學心智活動的認知準備階段,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並記住與活動任務有關的知識,明確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在頭腦裏形成活動本身及其結果的表象。如學習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算技能,在這一步就是讓學生回憶並記住除法商不變性質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法則等知識,在此基礎上明確計算的程序和每一步計算的具體方法,以此在頭腦裏形成除數是小數除法計算過程的表象。認知階段實際上也是一種心智活動的定向階段,通過這一階段,學習者可以建立起進行數學心智活動的初步自我調節機制,為後面順利進行認知活動提供內部控制條件。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頭腦裏確定心智技能的活動程序,並讓這種程序的動作結構在頭腦裏得到清晰的反映。

(2)示範模仿階段。這是數學心智活動方式進入具體執行過程的開始,這一階段學生把在頭腦裏已初步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執行。不過,這種執行通常是在老師指導示範下進行的,老師的示範通常是採用語言指導和操作提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即在言語指導的同時呈現活動過程中的某些步驟。如計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時,一方面根據運算法則指導運算步驟;另一方面在表述運算規定的同時重點示範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所得的部分積的對位,以此讓學生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順利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計算的活動方式。在這一階段,學生活動的執行水平還比較低,通常停留在物質活動和物質化活動的水平上。“所謂物質活動是指動作的客體是實際事物,所謂物質化活動是指活動不是藉助於實際事物本身,而是以它的代替物如模擬的教具、學具,乃至圖畫、圖解、言語等進行的”。③如解答覆合應用題,在這一步學生通常就是藉助線段圖進行分析題中數量關係的智力活動的。

(3)有意識的言語階段。這一階段的智力活動離開了活動的物質和物質化的客體而逐步轉向頭腦內部,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語指導而進行智力活動,通常表現為一邊操作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如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在這一步學生往往是一邊計算,口中一邊念:相同數位對位,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很明顯,這時的計算過程是伴隨着對法則運算規定的複述進行的。在這一階段,學生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還會逐步向不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過渡,如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在本階段的後期學生往往是通過默想法則規定的運算步驟進行計算的。這一活動水平的出現,標誌着學生的活動已開始向智力活動水平轉化。

(4)無意識的內部言語階段。這是數學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後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智力活動過程有了高度的壓縮和簡化,整個活動過程達到了完全自動化的水平,無需去注意活動的操作規則就能比較流暢地完成其操作程序。如用簡便方法計算45+99×99+54,在這一階段學生無需去回憶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運算定律,就能直接先合併45和54兩個加數,然後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即原式=(45+54)+99×99=99×(1+99)=99×100=9900,整個計算過程完全是一種流暢的自動化演算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的活動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內部言語進行思考的,並且總是用非常簡縮的形式進行思考的,活動的中間過程往往簡約得連自己也察覺不到了,整個活動過程基本上是一種自動化的過程。

標籤: 數學 技能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ozqk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