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摘 要:在高校農業工程本科教學中推行研究性教學是高校課程改革,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農業工程人才的重要內容。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顛覆傳統教學理念,注重對教學過程的評價,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對於創新農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論文

關鍵詞:農業工程 研究性教學 評價體系 能力培養

近年來,研究性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為國內外眾多高校所實踐。研究性教學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它是將研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式貫穿於學生的課程學習之中,學生的課程最終成績將不再作為學習效果的唯一考核目標。以往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學習和接受,在這一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有些學者習慣性地稱這種教學模式為“填鴨式”。而研究性教學一改這一傳統做法,創造性地將研究性教學方法、研究性學習模式引入課堂教學,教師不再是課程學習的主導,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則根據課程設置的一些環節和情境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參加一些科研活動,在科研性學習中掌握教學大綱中要求的知識點。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將教師和學生從枯燥的課堂講授和學習中解放出來,增加了課堂互動,活躍了教與學的氛圍,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這種教學方法注重對教學過程的考核,並實時監控這一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指標的完成情況,考核評價方式具有多元化、動態化的特徵。而這種教學方法需要與一套科學、合理、可行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相配合才能顯示出優越性。

本文是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以提高農業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改革高校農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為原則,結合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實踐,探討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

一、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意義

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內容,是考核評價研究性教學成效的標準。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就是在農業工程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不但有教師課堂知識的講授,同時配以針對專業的課題或實踐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理論知識,並與實踐相結合產生一些物化成果,如研究論文、研究報告等。同時,為了檢驗和評判教學效果,要制定一套合適的檢驗標準,即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評價,並採取實時動態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糾正和調整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使整個教學活動更趨合理和優質。教學質量評價是整個研究性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決定教學活動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對研究性教學活動起着引導和評判的作用,因此能否構建一套完整、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將直接關係到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教學效果能夠達成,研究性教學方向是否正確並繼續開展下去。因此,開展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對於有效開展研究性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具有區別於其它學科的自身優勢及特徵,因此在制定和構建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時也應體現出課程與專業特色,要依據一定的原則。

(一)多元化原則

研究性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既注重結果評價又兼顧過程評價,既有一般性考核,又有綜合評判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具有自身特點,這就決定了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必須是一個多元化、全方位的評價指標體系。這種多元化的特徵不僅要體現在評價指標本身,同時還包括評價主體,除了教師和學生之外,評價主體還應有教學管理部門、教育行政部門,有同行專家的評價,也有校外、社會和家長的評價。只有這樣,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才是完整而科學的.。

(二)系統性和科學性原則

一個評價指標體系只有具備系統、科學性的特徵才能夠進行有效而可信的評價。而農業工程的研究性教學是為了提升農業工程類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適應新世紀農業工程類人才發展需要而推行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將決定今後農業工程領域人才的專業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因此,評價指標體系應更加系統和詳盡,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達到人才培養目標。

(三)動態化和過程性原則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既有階段性評價,也有綜合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信息的反饋是實時的、動態的,是教學組織者、引導者與教學活動的實時互動並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與調整。相對於傳統的結果性評價,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更注重過程性。而這種過程性始終貫穿於研究性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也是教學活動的主客體之間進行實時和動態信息傳遞和互動的全過程。

(四)客觀性、科學性和公正性原則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基礎是科學性,而評價過程中又要體現客觀性和公正性。評價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是評價環節的客觀性、公正性的有力保障。評價指標體系沒有客觀性,則對課程教學效果和質量的評價就不具有可信度,不能真實反映教學實際。對研究性教學活動客觀公正的評價是一種不受主管因素影響,不受外界其它不利因素干擾的真實客觀評價。只有構建客觀公正的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對研究性教學效果和質量做出真實有效的評價,才能發現並及時糾正教學方法自身的缺陷,有利於研究性教學活動繼續開展下去。

三、構建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根據課程性質合理制定評價指標體系

課程性質不同,實施研究性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方式和採用的評價指標也有較大差異。因此,不能機械地照搬套用已有的評價指標體系,要根據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的課程性質,科學合理地制定評價指標,這樣才能夠對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評價。有些一級指標下可設置若干個二級指標、三級指標,保證指標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客觀性,但過於詳細和繁雜的考核指標必然會造成評價工作量的增加,降低了評價工作效率,因此指標數和側重點要合適。

(二)評價指標體系要有助於教師教學水平學生能力的提升

農業工程實施研究性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是要脱離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更加發散、視野更加開闊,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動力,使其從被動地、機械地獲取知識的方式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因此,這種模式下的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應更能體現對學生能力提升方面的考核和教學實施評價。同時,教師在實施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其實也是對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的提升,因此,評價指標體系也應注重對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自主性學習過程的考核與評價。

(三)科學合理地分配評價指標的分值和權重

針對農業工程不同的課程實施研究性教學,考核和評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課程評價指標的權重和分值要分配科學合理,需要詳細和重點評價的環節,要儘量多設置下一級指標並分配相應考核分值。同時,對重點考核評價的方面,其考核評價指標要求應更高。這樣才能對具體課程教學效果和教學過程做出科學、合理、可信的評價。

四、農業工程研究性課程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課程教學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條件和教學效果。並可依據上述內容適當確定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級指標及其量化分數和權重。農業工程研究性課程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應採取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具體評價指標及量化標準如表1所示。

本表説明:

一是本評價方案採用百分制記分,設置4個一級指標: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效果,每一一級指標下設若干個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及評價標準。對每一個單項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按照評分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總體評價則根據總評價分數分為五個等級: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70-79分)、基本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60分以下)。

二是同行評價及學生評價得分以各自的評價平均分計算。

三是學生學習中的物化成果包括:論文、研究報告、調研報告、項目申請、獲得專利、參賽獲獎等。每一項根據級別、等級和相關性給出具體分值。

五、結束語

教學質量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診斷和引導。因此,在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引入激勵機制,使教學過程更加開放、靈活。引導學生在研究工作中發展創造性思維方式,轉變學習觀念,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使自身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進農業工程研究性教學的持續發展。

[項目來源: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規劃課題(課題編號:16G214);佳木斯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6JL1005)。]

參考文獻:

[1] 屈波,程哲,馬忠.基於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教學的本科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1(4)

[2] 熊作明,李衞星,馮立國.大學農科專業課程研究性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5(6)

[3] 張宇燕,楊潔紅,黃燕芬,周惠芬.製藥工程研究性教學考核評價的體系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

[4] 黃文豔.對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評價體系的思考[J].教學實踐研究,2015(2)

[5] 羅曉媛,李珊.統計學專業課程研究性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4(3)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4og2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