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科學班內分層教學實施策略論文

小學科學班內分層教學實施策略論文

科學是小學階段學生開始接觸的一門課程,由於智力、能力、性格、各科基礎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實驗動手能力、表達能力上,都會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所以,傳統教學模式的“統一制”“標準制”就會造成學生“吃不飽”“吃不好”“吃不了”的尷尬境地。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就要統籌兼顧,因材施教,為此,實施分層教學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什麼是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是指教師要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瞭解學生需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整合教材,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教學,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對學生特長和潛能的引導與開發,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面對小升初的制度改革,全國多省市開展分層教學新體制教育改革實踐和研究,筆者深感實施分層教學已是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小學科學班內分層教學實施策略論文

1師生雙評合一,科學分層分組

1.1問卷調查

如何做到科學的班內分層分組是實施小學分層教學的前提和關鍵。教師和學生是開展教學的兩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分層分組的實施過程中,師生均要參與,教師可以依據師生雙評的方式,設計出更精細、更科學合理、更人性化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設置主要從學習情況評價、課堂反饋評價、學生能力評價3個方面進行。涉及因素有: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注意力;道德品質、智力水平、學科基礎;課堂表現、測試結果、作業反饋等。

1.2具體實施

首先,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深度自我剖析、反思,學生自評,如實填寫問卷,根據評分結果結合自身意願選擇自己應處的學習層次,同時,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小組。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對學生的隱性差異和顯性差異進行深入瞭解和研究,填寫問卷,根據評分結果選擇學生的學習層次。最後,教師要和學生積極溝通,讓學生了解到分層是動態的,注意做好個別學生的心理疏導,悉心指導學生正確面對並理解分層教學,鼓勵學生逐層遞進。根據師生雙向評價結果,並結合學生意願,教師科學的將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分組,具體操作如下:按分值從高至低將學生分為“A”(85分以上)、“B”(50~84分)、“C”(50分以下)三層,教師再將A、B、C3個層次的學生根據2∶3∶2的比例將學生分成7人異質學習小組。根據學生意願選出小組長,在課堂和實驗教學中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培養全體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搶答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打造高效課堂,科學分層教學

2.1備課,設計分層教學過程

首先,教師要認真研究知識點的層次性,為各個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克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的盲目性、統一性、低效性。例如,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要求C層次學生會觀察實驗現象,會描述實驗現象,會書寫實驗的文字表達式;要求B層次學生會從拉瓦錫的.實驗中總結歸納出測定空氣氧含量的實驗原理;要求A層次學生在B、C層次的基礎上,會分析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實驗結果>1/5、實驗結果<1/5等)。其次,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設計分層小組教學過程,根據分層分組,精心設計每個環節,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參與。設計組內討論活動:A層次學生帶動B層次學生,B層次學生指導C層次學生;設計組外競賽活動:各層次學生溝通交流,團結協作,A層次學生會分工、統籌,B層次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C層次學生積極參與、激發興趣。最後,教師要精選課堂練習題,A層次學生要求會反思、會創新、會做拔高類題目,重點培養髮散思維,提倡一題多解;B層次學生要求會分析實驗、會推理、會做具有綜合性的題目,鼓勵他們嘗試做A層次習題;C層次學生要求做基礎題,包括概念、實驗現象、科學方程式。

2.2課堂,達到分層教學目標

實施分層教學,課堂組織是關鍵。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2.2.1創設情景問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出不同層次、環環相扣且具有趣味性和啟發性的問題,學生在要求時間內完成閲讀或分析任務,主動思考問題。然後,教師先讓C層次學生回答問題,再讓B層次學生補充完整,最後讓A層次學生結合B、C層次學生答案進行總結和歸納(或找出規律),教師做最後點評。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同時,可讓C層次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與鼓勵;B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完整;A層次學生有成就感,學習熱情更加高漲,領導能力有所提高。最終,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礎上開拓思維,提升能力,開闊他們的“最近發展區”。2.2.2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探究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需準備實驗器材,展示實驗內容和實驗目的,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實驗。在教師指導下,先讓A層次學生設計實驗,組裝儀器。然後B層次學生操作實驗,C層次學生觀察實驗,並描述實驗現象。最後由A層次學生做總結和反思,指出實驗還需改進之處或創新實驗的設計思路等。2.3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評價應貫穿到分層教學的整個過程,根據學生教育目標不同,適時地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實驗操作等方面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例如,A層次學生是否能具有創新思維,考慮問題是否科學全面,對知識是否具有整合的思維。教師在評價中要有適量的競爭性評價,刺激他們的競爭意識,讓學生精益求精。B層次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層次上是否具有一定的表達、概括、歸納和總結能力;C層次學生在課堂上是否能夠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或實驗操作,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理解基礎知識。每一位學生如果都能達到教師設計的不同要求,那麼這節課就是成功的、有效的。

3設計分層作業,真實反饋學習效果

由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不同,導致他們對作業的難易程度的需求也不同,教師必須緊扣教材,結合新課程標準和科學學科素養的要求,設計多層次的作業,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選擇和參考,滿足每一位學生對科學知識鞏固的不同需求。因此,設計分層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教師要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篩選,將分層作業設計成基礎訓練、能力培養和拓展提高3個模塊。其次,教師要求A層次學生做能力培養和拓展提高訓練,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實驗創新意識;要求B層次學生做基礎訓練和能力培養題,鼓勵做拓展提高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C層次學生做基礎訓練,鼓勵他們做能力培養題,訓練他們的做題思路和方法。通過對作業的批改,教師能清楚的瞭解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效果,並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不同的反饋,提出指導性建議。A層次學生是否能獨立思考問題的多種原因,是否能夠完整全面的回答問題;B層次學生是否能理解基礎知識,獨立認真完成作業,能否嘗試做拓展提高的題目,教師要及時反饋,鼓勵學生衝刺A層次;C層次學生,能否按時獨立完成基礎作業,是否嘗試做能力培養的題目,教師都要及時反饋,多表揚並鼓勵他們向B層次過渡,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結論

班內分層教學有效緩解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出現的不全面問題,組織了面向不同個體的教學活動;層次化教學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班內分層模式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了優幫差,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班內分層教學僅是分層教學的最初模式,有一定的優越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要控制好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程度,組織各層次學生交流學習,避免相互干擾等。因此,分層教學實施策略的探索之路還很長,還會衍生出更多創造性的教學思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qge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