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財政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論文

《財政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論文

財政學專業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理念,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少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財政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論文,歡迎來參考!

《財政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論文

[摘 要]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要求。面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難題, 本科院校要從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尋找出路,通過多種途徑改進經濟學主幹課程《財政學》的教學方法與實踐環節,提升本科院校經濟學大類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財政學是本科院校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在高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突出地位,創新能力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目標,要在教師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種途徑改進財政學的教學方法與實踐環節,提升本科院校經濟學類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財政學;教學方法;創新能力

1 前 言

方興未艾的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只有創新才能生存和發展的時代,由此可見21世紀迫切呼喚創新人才。然而創新人才從何而來?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教育,責任在教師,主體在學生。財政學作為經濟學類專業的核心課程,創新能力也是本科人才培養的關鍵目標。作為經濟學主幹課程之一的財政學應該擔當起這個重任,在日常教學中培養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

2 運用多媒體教學,打造課堂高效創新環境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時代給予傳統教育方式的革新,已經成為高校主要的教學工具,《財政學》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減少板書時間,增加課程信息量,多媒體教學能夠提供傳統教學難以容納的信息量。例如在講解財政學中税收與税制這一章節內容時,藉助多媒體教學,運用動畫形式展示税收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共同探討自己身邊的税收,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和探索。這樣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提出創新性構想,對財政學理論的實際應用提出新思路,培育創新思維。

3 採取案例分析,錘鍊學生創新思維

經濟學大類本科創新能力培養,最主要就是創新思維的培養。財政學這門課程的學習,不僅要學生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初步具備經濟學的創新思維方法與應用能力。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面對如此紛繁複雜的信息與問題,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後,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方法,要能夠從新的角度、新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是創新型思維培養的目的。案例教學是培養這種創新思維方法的好工具,案例分析能夠讓師生從理論結合實踐、歷史聯繫現實的多維次角度,對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是一個訓練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在課程內容的講解中要經常引入時效性強的問題引發學生對經濟理論的'思考,不能拘泥於書本理論。教學內容設置要結合國家政策的變化,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課程內容與國家經濟形勢緊密聯繫。

比如在講解財政學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相互搭配這一問題中,可以針對近些年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政府宏觀調控措施展開討論,特別是針對2007年次貸危機後出現的國際國內經濟衰退、南方特大雪災等問題,國家出台的各種經濟調控政策是如果把財政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國家通過“四萬億”中央與地方投資,上馬一些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這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表現,另外央行也適度放鬆銀根,輔以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這樣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來抵消一部分國內經濟衰退的負面效應,當然這些政策也會有一些不良後果,比如財政負債上升,財政效率下降等,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展開討論,這樣將宏觀調控這一個大的問題具體化,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另外,這種正向與逆向並舉的思維訓練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積極引導和啟發案例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提出更優的政策搭配方案,打開思維的空間,並進一步引出新知識學習來解決問題,最終通過堅持不懈的培養、引導和鼓勵,會使學生形成主動去探研新知識、提出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思維方法,這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4 適當設計實證課題,加強創新學術訓練

財政學是一門經濟理論為主的基礎學科,但實證性的內容也很多,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結合學科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特別是《財政學》課程,適度設計一些有一定學術價值的實證課題訓練方案,提高學生經濟計量模型的處理能力以及實驗上機來完成中國財政學基本問題的檢驗,通過上機操作去更深刻的理解財政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財政學相關實證計量模型課題,備課中加入理論教學容易忽視的課題設計環節,並提高計量經濟實證課題的含金量,讓學生在做這些課題時不是對課本理論的簡單重複,而更多的是提供具有中國經濟特徵的新課題,使學生課題中學習新的知識,產生新的創意和靈感,在完成課題中形成創新思維,打好良好的經濟學術基礎。例如在學習財政收入規模這一部分後,給學生設計《中國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的動態變化實證分析》課題,特別是針對我國從1994 年開始實施了分税制的改革,通過市場秩序的整頓以及分配格局的調整,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運行的效率從而財政收入佔 GDP 的比重隨之提高,因此,在中國財政收入決定理論這一課題的研究中,可以在計量經濟模型中引入虛擬變量,以1994年為分界點,討論變化前後的中國財政收入的變動,這是對財政學經典理論的中國化,學生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應用所學知識,並且鼓勵學生在實證中發現新的問題,仔細修改論文並投稿或者以此為基礎申請學校課題,這是在變化中思考,是在不斷解決新問題中產生創新行為。

5 結合實習實訓,打造學生創新舞台

學生的創新動力和能力來源於他們對未知的探求,來源於操作實習、實踐。在財政學教學的後期培養中,儘可能多地增加與財政學相關實驗實習的時間和內容及社會實踐活動,儘量多地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其個性才能,增強自信心的形成,激發強烈的求知慾和生活熱情,產生創新的動力,讓學生有更多自由思考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為他們創新提供一個舞台,讓創新能力得到日常學習、生活的檢驗,比如在年度的實習實訓安排中,要適度加大與財政學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現實中體會到財政學學科的重要性,在實踐中把財政學學習中得到創新性思維方法深化為實際運用能力,讓社會成為學生創新的廣闊舞台。最終通過財政學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優秀的創新型高層次財經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培勇.一體兩翼:新形勢下的財政學科建設方向——兼論財政學科和公共管理學科的融合[J]. 財貿經濟,2002(12):33-35.

[2]白恩來.優化教學方法以提高《財政學》課程教學效果[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9(4): 70-72.

[3]朱虹,蔣承.對教育公共投入差異與地方財政能力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1(20).

[4]汪傳雷,樂亞鳴.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專業研究生教育教學探索[J].中國市場,2013(17).

[5]全毅文.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國際商務會計專業的教學定位與課程體系創新[J].中國市場,2013(1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o22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