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小學教學最難的莫過於作文教學。關於不能有助於培養孩子們的寫作能力,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校長組織我們去春遊,回來後要我們每位老師交一篇心得。於是個個退縮,不得不交時,有的請人代寫,有的上網下載,有的東拼西湊。總算過了關。想想校長只是要我們交心得,並沒有提要求,什麼一定要生動形象,要具體,要有真情實感,我們都親身去經歷了的,尚且如此。學生們呢?我們要求他們寫的人和事,他們都經歷過嗎?恐怕大部分沒有,再提出要寫生動,語言要優美等等,他們能做到嗎?我想除了背作文,到作文選上去七拼八湊,別無其他快捷的提高孩子們寫作水平的方法。

小學作文教學論文

那麼這樣得來的“好”作文算是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了嗎?肯定不能。相反還影響了孩子們的寫作興趣,產生了厭惡寫作的心理。我們老師自己寫作文其實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而課本上呢:它只要求孩子們能運用語言説清自己要做的事情,學會一種應用文體,如果我們老師評價得當,應該能激發孩子們的寫話熱情。於是在這裏,我又不得不説一句:不要對小學生的作文提太高要求,特別是考試作文。為什麼不把作文的分數放得高一些呢?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在培養興趣,壓低分數我看除了打擊學生寫作積極性,對寫作產生害怕心理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處。

一、用好教材,讓孩子們愛上作文。

寫好作文,一方面要有大量的素材積累,還要有自己本身的語言積累。俗話説:“文由心生”。自己沒有寫的慾望,怎能寫出好文章呢?同時我還覺得在小學階段要求每個孩子寫出好文章是不現實的,但要求孩子寫清自己的建議、想法、記下會議或事情討論的情況,還是有可能的,同時對孩子們的將來來説也是有用的,因為我們中間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作家文學家畢竟是少數,我們不能因為少數,而要求大部分都做到。

另外,如果我們老師細心的話,就會發現,我們練習中的口語交際也在為本次的習作作進一步的準備。像習作四的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為習作四記下討論會的主要內容,和精彩、有效的發言,做了一個實踐,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寫作,這樣會有內容可寫。相應的還有:練習一中的“推薦和自我推薦”是讓學生建議班級中哪些同學能擔任班委,同時又為習作二的推薦提前作個準備。所以好好上好口語交際,對學生寫好作文是有很大幫助的。

二、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心靈的交流。

讓學生説自己想説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同樣我們也能從孩子們的作文中發現生動鮮活的東西,那是非常感動人心的東西。如前一段時間讀到的《種太陽》“奶奶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我種下媽媽的照片,希望能得到我親愛的媽媽。”這是一個小朋友寫的,多生動,多感人啊。如果我們的作文是告訴孩子們用自己的筆寫出自己的心情,那我們不僅能讓孩子愛上寫作,同樣也會看到出乎我們意料的動人心絃的好文章。

想起在行知小學楊校長帶回的新加坡孩子在行知基地活動的作文,非常樸實,有些甚至是流水帳,可是你從中讀到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活片斷,那些只有孩子才説出來的話打動着你的心房,可是如果讓我們的老師來打分的.話,那一定分數不高,如果再評講一下,那恐怕孩子的作文是一無是處了。不過新加坡的老師什麼也沒做,他們只是把孩子們的作文裝訂成冊,放在那裏,讓孩子們自己去讀,並送給自己的好朋友,他們呵護的是孩子們的一份真心,一份興趣。無論孩子寫得怎樣,那都是他們真實的想法。那都是我們應該保護的,因為我們保護的是一個個稚嫩的心。這就是所説的“原生態”作文了,讓學生説自己想説的話,寫自己想寫的事,那些作文少了精巧的結構,優美的詞語,深刻的思想,但卻多了很多清新自然,觸動你靈魂的東西。而這正是我們老師要去呵護、培養的東西。

三、讓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厚積而薄發。

閲讀有助於學生積累語言,課外閲讀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他們的見識。在閲讀時要培養學生的動筆的習慣。可以讓他們摘抄一下好詞好句好段,同時呢讓學生寫一下心得體會,讀後感啊。比如在本班專門設立有圖書角,每天中午學生都自覺的拿圖書來看,自然而然學生們就養成了喜歡閲讀的習慣。另外,我們也搞了圖書漂流的活動,學生們可以把自己喜愛的圖書拿到學校裏來,與其他同學分享。

另外,對學生的讀書習慣我們做了一個專門的調查。在對本班五十名學生的閲讀興趣調查中,發現:

喜歡童話故事書:20人 科普知識:18人 幽默故事:12人

歷史故事書:18人 神話故事:25人 美術音樂:10人

學生對故事類的書籍興趣最大。

四、多一點呵護,少一些打擊。

有的學生對作文一直頭疼,甚至感歎:作文難,難於上青天。而有的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嚴格。我們應該多鼓勵學生寫一下他們喜歡的東西,哪怕寫錯了,作文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錯誤都不要緊。從學生出發,多一點呵護,少一點打擊。

標籤: 小學 教學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33o8r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