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心理學實踐論文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心理學實踐論文

一、“暖心”———“自己人效應”,破除學數學的恐懼

中職學校數學教學心理學實踐論文

教育心理學認為,打破和克服被教育者的心理障礙,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工作。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中職學生由於在初中的學習不夠紮實,對於數學的懼怕心理突出。如果剛剛開始學習中職數學就帶有這樣的心理陰影甚至是恐懼感,那對於之後的數學課程學習是毀滅性的,並將影響到其他學科和專業課程。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心理感受、性格特徵,細膩而貼切地與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自己人”效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尊重學生、關愛鼓勵,幫助學生克服對學習環境、數學課程內容和授課教師變化所帶給他們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讓學生產生對數學教師的心理認同,漸漸消除對數學課程的心理恐懼。連續幾年來,筆者和教研組同事們都對新進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狀況調研,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原因諸如貪玩掉隊,索性放棄,方法不對,費力效果不明顯,不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等等。在掌握情況後,大家及時召開各自班級的數學學習討論會。實踐中,筆者藉助高年級中的學生榜樣來真實呈現,讓學生説出對數學學習的感受和理解,特別是學習中產生的困惑和煩惱,引導他們説説“心裏話”。再結合不同類型的學生情況,分別細緻交流和引導。課上通過一個個小成功樹立起學習信心,課後關心他們的學習動態和生活冷暖,“自己人效應”的心理感染力漸漸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陌生感、對數學的恐懼感,建立起“温暖的心理疏導關心立交橋”。在“潤物無聲”的交流疏導中,教師掌握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產生困難和畏懼的深層次原因,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既然已經成為“自己人”了,那麼在教師有針對性的、連續化指導和“朋友式”幫助下,學生的學習環境自然更加和諧,教學工作開展自然更為順利。

二、“動心”———“成敗效應”,激發學數學的動機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要通過一系列的教學設計活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進而形成學習興趣和自覺學習、思考的良好習慣。中職學生明顯存在數學學習認知上的誤區:普遍認為專業技能學習的重要性遠遠大過基礎學科,而屬於文化基礎學科中難度相當大的數學,更是學生認為可以少學甚至不學的對象。教師要運用動機理論幫助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的目的性:專業技能學習是將來就業的方向,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手段;但專業技能需要基礎知識做保證,其中數學知識更是不可缺少;具備良好的數學功底,會將專業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學實踐中,不少學生雖然明確了中職數學學習的目的,有了基本的學習方向和動力,但因知識基礎薄弱,在數學學習中仍然極易產生“挫敗感過重、缺乏成就感,消極學習甚至放棄學習”等情況。此時教師要善於運用“成敗效應”為學生制訂合適的目標,化解學習難度,既要讓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成功而產生愉快與滿足;也要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避免原有的失敗影響,讓新的努力和成功發揮出有力的激勵推動作用,這一點在中職學生學習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數學課堂中,筆者進行了“特殊基礎課”的教學引導,通過學生熟悉的特殊情境創設,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成就感,並注重“成敗效應”的.細緻運用,不斷提升各類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講授集合這一章的時候,筆者把教室作為一個大的整體來進行環境創設,而教師學生就是這個大環境中的小集合,學生、老師的數目都是可以確定的,符合集合的概念。然後讓學生自行分類確定研究問題和目標,或難或易:比如男或女,高或矮,胖或瘦等等。教師再根據學生所創設的不同分組,引導設問:“這些分類構不構成集合呢?”引出:“男或女這一分類就是集合,但高矮胖瘦卻不是。”由這一點,讓學生們從課本出發,從自身環境出發去去思考為什麼。教師及時指導評點每類同學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問題,隨時進行適度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不斷從解決自己選擇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驗,就會使得學生的成就感漸次累積,學習障礙得到克服,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不斷提升。

三、“貼心”———“霍桑效應”,破解學數學的難點

對中職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學習掌握枯燥的定義定理是不可忽視的難點。在解決學生普遍有所畏懼的難點時,教師要應用“霍桑效應”,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分析學情和心理動態。教學設計和實施中,要根據實際情況更換角度、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通過巧妙設計加入直觀的感性體驗,對接生活感受。讓學生在儘可能豐富的體驗中,順利掌握數學難點,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從最簡單的基礎知識,到相對複雜的理論式和空間立體幾何知識,可以是某個教學階段,也可以貫穿學習過程的始終,教師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貼心”考慮、用心思考,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直觀體驗,化解學習難點。例如,在教學拋物線的定義時,先出示幾個拋物線型事物,如下圖: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感受拋物線的基本形狀,體會拋物線的實際運用,然後通過動手畫圖來感受拋物線的形成,總結拋物線的定義。但拋物線的畫法比較複雜,可以通過製作flash動畫來演示過程,讓學生動手演示、動口表達作圖過程,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實現了口、眼、手等多種器官感受,學生經歷了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了成功體驗,拋物線的幾何特徵也就水到渠成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2o7y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