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新課改前提下的數學教學淺探論文模板

新課改前提下的數學教學淺探論文模板

摘要:課堂教學改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作為新課改的直接實施者——教師,必須把握教學主陣地——課堂,才能把新課改落到實處。本文闡述了對新課改前提下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認識。

新課改前提下的數學教學淺探論文模板

關鍵詞:新課改;數學課堂教學;變化存在的誤區;提高途徑

教育是關係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大事,也對振興社會經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國在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了積極的摸索與變革,力求培養出具有更高素質、適應現代化社會需要的有創造力和開拓精神的人才。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就應成為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

一、新課改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

1、課改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課堂教學永遠是課改的主陣地,只有將課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獲得師生積極的、創造性的參與,才能綻放絢麗的花朵,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永遠充滿着活力。

2、課改縮短了師生的距離。如果要讓學生真正做到脱離束縛,主動探索,那麼,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努力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感覺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可以相互暢通交流,教師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參與者。

3、課改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理解、感悟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這極大地滿足了學生自身的學習需求。課堂教學是學生生命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體現的生活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善於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所要學習的內容貫穿於學生喜愛的氛圍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過於追求教學的情境化

教學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為了支持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教學環境。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但部分教師過於注重教學的情境化,好像數學課脱離了情境,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事實證明,有些教師辛辛苦苦創設的情境,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學生往往因為被老師創設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進入學習狀態。

2、不注重學法指導,變自主學習為自由學習

新課改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表現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習目標自我確定、學習方法自我選擇、學習過程自我控制、學習結果自我反饋。必須強調的是,自主學習不是一種隨意的自由學習,它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不能為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整節課讓學生看書、討論、互相提問,教師過少講授和參與討論。實踐證明,這樣的課堂教學,真正在思考、探究的學生並不多,大多數學生在説笑或看熱鬧,使教學過程趨於浮華,有待商榷。

3、教學過於追求手段現代化

運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好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係,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説,現代教學技術和手段的推廣使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但教師在使用上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現在的課,似乎不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觀念不先進。其實,教師只有把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使用。優勢互補,使教學手段整體優化,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違背數學學科特點,變數學課為實驗課

數學課堂教學必須遵循數學學科自身特點和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髮展規律,強調從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促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數學不是實驗學科,這一點與其它自然學科如物理、化學等是不同的,數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不是動手實驗,而是運用數學思維將實際間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而得出結論。

如:某位教師教學“似三角形判定”,讓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在紙上畫出三角形,剪下並量出角的度數與邊的長度,進行比較分析,反覆進行這樣的實驗活動,用驗證而不是證明的方式獲得結論,淡化了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

三、提高新課改前提下數學課堂教學水平的途徑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程的目標。

1、正確定位教師角色,使學生成為學生的主人

教師的角色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做到,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在保障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應儘可能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2、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

新課改體現了基礎性、普及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並都能夠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因材施教,分層設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新課改前提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只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還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

3、圍繞教學過程和方法,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要有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新課改教材也將數學知識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貫穿始終,這是培養教學思想和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式。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概念的建立過程

傳統的教學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常常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新課改給我們開拓了新的思路,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嚴謹性。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定理、公式的發現與證明過程

如在講“多邊形的內角和”,可以這樣處理:先讓學生探索N邊形的一個頂點能作多少條對角線;接着提出設疑“受此圖形的啟發,你能計算N邊形的內角和嗎?誰還能發明一種計算N邊形的內角和的方法?”這樣學生會很興奮的以發現者的角色投入到對知識的探索中去。

3)從實際生活中提出問題,創設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

沒有對常規的挑戰,就沒有創造。而對常規挑戰的第一步,往往就是提出疑問。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內容設計成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更多的提問,啟發學生的思考,逐步使學生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觀點觀察分析現實問題,並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初步掌握建立數學模型和思路和方法。

結語:在新課改前提下的教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促使學生獲得數學的知識前提下,讓其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就來自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讓學生獲得進行數學探究的切身體驗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娟《教不越位學要到位——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與學》[J]中學數學雜誌2007(12);

2、田金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觀察與思考》[J]中學數學月刊2007(11);

3、張燕《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o7n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