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淺談初中段滲透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淺談初中段滲透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藝術教育的主旨是培養愛美之心、愛德之心、愛智之心,當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具有健全的人格時,他的各方面都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樣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和諧,學習氛圍就會更加濃厚,學生的思想動態才會積極向上,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淺談初中段滲透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論文

滲透藝術教育感性思維理性思維藝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活動中起着助推作用藝術教育對於學生的身心陶冶和素質提升有着巨大的力量,它如同一把開啟人類心智與情感大門的鑰匙,在培養學生超越自我、超越功利、超越自然的崇高精神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孕育着人類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所以有人把藝術教育稱為“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迴歸生命本真的教育”。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層次,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生活情趣。而且對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都有着深遠的意義。但由於當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對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致使現階段部分地區藝術教育的步伐遠遠跟不上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學生成長的精神需求,成了素質教育推進中的一個瓶頸。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點膚淺的看法。

一、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內涵和作用

所謂藝術教育:就是通過對學科知識或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創造規律的探究,從而影響學生的感官和心理,培養學生敏鋭的感知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創造力的教育活動。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最早提出了“禮樂教化”:他認為禮樂的根源在於仁德的修養。他把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放在藝術審美境界,孔子的藝術教育主要強調禮樂教化,“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通過禮樂培養人的內在品格,以藝術審美活動推進道德倫理原則的內化,實現政治道德教化的功能。這種以“禮樂教化”為核心的傳統藝術教育思想,在封建社會,一直佔據着統治地位。可見古人對藝術教育的重視,同時也見證藝術教育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在辛亥革命後,蔡元培曾倡導美育主義”,疾呼“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1994年,美國政府甚至將“藝術規定為中學生的必修科目,認為在21 世紀,一個不懂藝術的人算不上是一個完人”,顯示出藝術教育正成為現代教育的催化劑。近年來,由於國家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的確立,藝術教育在初中學段教學中的重要性已逐漸凸顯。

二、現階段藝術教育實施不夠全面,推進不夠到位

現階段部分地區由於缺乏對其教育模式的研究,導致藝術教育仍停滯在以欣賞為主的教學上,忽視了藝術教育對科學知識教育的引領和助推作用。從數據調查情況和走訪況來看,許多學校因缺乏藝術類教師,所以藝術課的開課率較低,多數學校把藝術課排給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老師上,一方面應付上級檢查,另一方面也好佔用,便於抓應試教育。偶有學校開課也只是侷限於唱歌和圖畫。少數學校,即使有了專業藝術教師,也存在藝術教育課程被嚴重擠佔現象。初中段藝術教育總的來説:城鎮不如農村、美術不如音樂、中學不如小學。大部分學校有畫架、畫夾、顏料、紙筆等美術教學用品,但還沒有起封,有音樂教學設施但基本不用,更不用説舞蹈設備,由此可以看出,現階段實施藝術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

三、要培養學生感性和理性思維必須滲透藝術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各學科知識結構相對簡單,對知識的探究處在感性階段,這個時期要使學生的感性思維得到發展,就必須實施藝術教育,普朗格曾説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馬克思也説:“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於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因此説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喚醒。”喚醒什麼?就是喚醒學生生命中的靈性和欲求、生命的創造和衝動、內在的自我發展,也就是在追尋和張揚中各種能力的發展。

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缺一不可,它們是構成完整理想人格的要素,是一個整體,它們都要通過教育來發展完善。感性思維來源於心靈內部,理性思維來源於大腦思考。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注重智力發展;感性思維注重整體感知後的自我認識。長時間注重理性思維的培養,學生就會不懂審美,不懂欣賞生活。而藝術教育的滲透就是要讓學生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鍛鍊學生的感性思維,培養學生髮現美的眼睛。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貝多芬的交響曲,獨具匠心的 “東方園林”、獨出心裁的“西方工業美術”等,無一不是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的完美結合。放眼古今,許多大師都是科藝雙修:如達·芬奇,不僅是畫家,還是數學家、力學家、工程師;李四光,不僅是地質學家,還譜寫了我國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難》。兩彈元勛錢學森有句名言:“科學家不是工匠,科學家的知識結構中應該有藝術,因為科學裏面有美學。”可見藝術教育對中小學生非常重要。

四、要啟迪學生的智慧必須滲透藝術教育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學歷不等同能力;在學術界,我們也知道:智力不等於智慧。智力可以從應試教育考試中得到評價結果;而智慧要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來積澱。學生的智慧是不可以通過考試卷來測量的。有智力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據相關資料數據統計:1977年以來,全國34年的高考狀元都沒有一位成為社會活動家、或企業家、或藝術家,也沒在任何一人成為一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藝術教育藴含着在實踐中處理現實問題的智慧,而這種智慧是很難通過學習理論知識獲得的,智慧對學生以後的工作、生活有着積極的影響。智力好智商就高,但智商很高並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時比智力還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進智力的發展,而智力的提高並不代表智慧會增高,有時甚至會壓制智慧的成長。所以,滲透藝術教育恰恰就可以助推智慧的增長。

五、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必須滲透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具有“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的特點,它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藝術薰陶,影響學生的心理活動,把學生往真、善、美方向引領,培養學生懂得感恩,懂得擔當、懂得奉獻、懂得發展進取等人格素養。藝術教育能激發學生的生活情趣,使他們熱愛生活;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明辨是非;能激發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升;能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靈感,提高創新能力。能在心理障礙的軌道上撥道岔,排除過度消極、過度壓抑、過度自閉等情緒。通過對學生開展藝術教育和文化藝術活動,寓教於樂,在美感中動之以情,在愉悦中曉之以理,讓學生在接受和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陶冶情感,塑造個性,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總之,藝術教育的主旨是培養愛美之心、愛德之心、愛智之心,當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具有健全的人格時,他的各方面都會得到更好的發展,這樣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和諧,學習氛圍就會更加濃厚,學生的思想動態才會積極向上,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lek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