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地震預報科普內容及設計方法論文

地震預報科普內容及設計方法論文

科普,顧名思義,不但要有科學準確的觀點,還要有普及大眾的通俗易懂的方法。我國的地震科普多見於地震基本知識、避難救治、震害防禦等方面,對於監測預報的內容相對較少,且形式枯燥,缺乏吸引力;涉及預報領域的科普中,還存在與實際業務脱節、將預報工作片面化、過於強調宏觀預報、誇大成功案例等錯誤做法。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

地震預報科普內容及設計方法論文

①地震預報本身不過關,難以做到真正的科學準確;

②公眾對地震預報的認知,與地震部門實際提供的信息有偏差,使得科普形式、方法以及尺度等都難以把握。因此,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做好地震預報科普,消除公眾的疑惑和誤解。

在手機互聯網興起的新時代,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科普,形式上可採用簡明活潑的漫畫形式來介紹地震預報工作。隨着資訊的傳播越來越迅速,信息的獲取也越來越碎片化。面對海量的資訊,公眾只會選擇那些吸引眼球的標題。“地震預報”4個字就是這種敏感話題,有的人利用它傳播不實信息,使手機反而成為謠言的温牀。

我們在科普時首先也要引人駐目,其次內容切忌沒有新意、篇幅過長。科普漫畫形式簡潔明快,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採取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幾期連載的方式,使科普由淺入深,由碎片再合為整體。漫畫創意可以在地震部門已有的系列作品上繼續開發,但如能夠與網絡知名漫畫公眾號合作,以大眾更為熟知的漫畫形象展示,則會顯著增加閲讀量,起到更為廣泛的宣傳效果。

手機網絡科普的特點是受眾廣、傳播快,而要使公眾對地震預報進行深入、系統的瞭解,還須依靠科普館的新技術手段。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簡稱VR)已成為各科普館的寵兒,然而,VR側重於場景的親身體驗,地震預報工作有其自身特點,可能並不適用於這項新技術。但內容場景化仍是必須的,合理運用傳統的聲光電技術到模擬場景中,輔之以互動的`多媒體平台和遊戲化的模擬道具等手段,也能夠滿足地震預報科普的需求。

展示內容方面,筆者認為應以海城地震作開篇,利用聲光電技術模擬海城地震發生前後的場景,完整的呈現地震前兆的發現、發展到預報的全過程,再由其後發生的唐山地震指出海城地震預報成功案例的偶然性和不可複製性,進而引出“地震預報是世界性難題,但也並非毫無徵兆可循”的科普主線。

應用互動多媒體平台能夠加深訪客的體驗感知,以介紹經驗式的“統計預報”為例,在多媒體平台展示美國帕克菲爾德地震預報典型實驗,列出該地歷史地震的年份,並以互動方式請訪客選擇下一次地震的可能時間,體會地震發震週期的不確定性。

在具體預報工作科普中,可以設計一些可操作的監測儀器模型,如水準儀、相對重力儀等,而自動化採集的前兆儀器可以連接到顯示屏,模擬輸出數據變化圖,讓訪客親自體驗數據的獲取和分析;必要時可以增加一些模擬人為干擾,提示人類活動對預報工作的影響,增強公眾對於保護地震台站觀測環境的意識。

另外,在科普中有必要針對一些“根深蒂固”的社會誤解開展專門的演示,例如地震預報和預警的區別;動物行為異常、地震雲與地震的關係;違背科學常識的偽地震預報等等。還需注意的是,應該加強科普工作者和監測預報一線人員的溝通交流,從而使科普描述更加準確,也更貼近工作實際。科普好地震預報,不僅可以使公眾消除誤區,自覺抵制地震謠言,更能展示地震工作者在人類未知領域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的探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j8q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