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論文

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論文

摘要:遞進循環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向前推進,並不斷循環鞏固。在小學識讀結合教學、寫字教學以及閲讀教學中應用該模式,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和表達提升。

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論文

關鍵詞:遞進循環教學;小學語文;實施策略

語文教學必須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根本,注重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重在引導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高語文實踐能力。語言的學習、感知和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使學生綜合能力逐步推進,教學環節往復循環。小學語文教學採取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分階段逐步推進,以學生為主體,以遞進循環的形式來保障教學的快節奏、大容量和高效率,引導學生能夠輕鬆高效的學習,快速積累語文知識,提升綜合素養。整個教學過程都處在一個持續向前推進而又不斷循環往復的運動狀態,能夠確保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用能力實現螺旋式上升。

例如,學習《草船借箭》這一篇文章時,在開始階段,我們重在掃清文字閲讀障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根據課前學生的預習,我將本課需要掌握的重要字詞的讀音和釋義組成不同的組合,確保同中有異,然後運用多媒體投影,讓學生快速反覆朗讀解釋。第一張幻燈片中出現的生字,會在第二張或者第三張中反覆出現,經過強化鞏固,會在第七張又一次出現,這樣反覆鞏固,快速播放,學生不認識的字越來越少,那些不容易理解的詞語會逐漸加深印象,實現循環遞進式的強化和提升。

接着,緊扣草船借箭這一主題內容安排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閲讀感悟和欣賞能力,運用啟發式提問,開展研討式討論,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和品讀課文:諸葛亮在什麼時間才去開船借箭?為什麼要等到這個時候呢?為什麼諸葛亮讓船隊頭朝東、船尾朝西?為什麼後來又把船調過來了?諸葛亮能夠成功借箭,其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習目標明確而集中,誦讀品析非常投入,相互質疑解答較有見解和深度。

一、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識讀結合教學中的運用

(一)傳統識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是識讀結合,就是將認字和朗讀相結合。傳統的低年級識讀教學中存在着較為明顯的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非常繁瑣,而又低效;講課的方式千篇一律,內容越講越多,學生收穫的知識卻少之又少;學生感到沒興趣,學習沒有效果;課堂教學變成了零敲碎打的滿堂提問,分析一些重點字詞發音形體結構拖沓宂長,教學節奏緩慢,很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文時,很多教師給學生設置了沒有質量的大量問題,一連串的前後內容問答沒有效果,對學生表揚也是簡單的“你真棒”詞語。比如,教師根據課文問:烏鴉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看到了瓶子。”“那瓶子裏又有什麼東西呢?”教師緊接着又問。“水。”學生緊跟着教師的問題回答。“瓶子裏的水多嗎?”“很少”“這個瓶子的瓶口有什麼特點呀?”“很小”“那這隻烏鴉一開始有沒有喝到水呀?”“沒有喝到。”……問題越問越多,學生跟着教師的問題只需簡單回答。在分析字形結構時,教師問學生:“同學們,‘芽’這個字怎麼樣才能記住它呀?”“‘芽’是上下結構,草字頭在上面,牙齒的牙在下面,組合在一起就是‘牙’。”“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記住這個新字呢?”教師又一個問題出來了。“有,芽字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烏鴉的鴉去掉了右邊的那個鳥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還有沒有另外的方法呀?”……圍繞一個字的結構反覆問答,繁瑣拖沓宂長,浪費了學生的很多的時間,學生很快就沒有了興趣。

(二)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低年級識讀教學中的應用

依照新課標標準,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閲讀教學將識字、朗讀與寫字三者的關係處理定為核心內容。遞進循環式教學要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減肥,課堂教學的主導目標是識字和語言積累,應簡化閲讀教學流程,引導學生快速朗讀,重點強化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和接受發展能力而抽取出來的生字詞,從而確保課堂教學的高速度和大容量,然後再通過循環往復式強化訓練實現識字和寫字的固化與提升。

針對識字教學內容,我們通常採用五步教學法推進實施:第一步是引導學生在朗讀句子中感悟生字的語境義,第二步是在朗讀詞語中理解生字的詞彙義,第三步是針對重點生字抽取單列正音朗讀,第四步則是再把生字迴歸詞彙中朗讀感知,第五步再次將生字復原到句子中整體朗讀感悟。五步教學法沒有分析生字的具體結構和形體特點,只對這些生字進行了必要的重點點播;也沒有對之進行組詞擴展,重在讓學生在原句中反覆朗讀體悟。對於這些生字,我們不追求一次掌握全面,不苛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完成形體解剖和無限膨脹,而是要通過後續不斷的複習鞏固來達到強化記憶和語境感悟及表達使用的目的。

小學生喜歡聽故事,小學語文教材很多都是故事性的內容,讓學生在朗讀故事中掌握一些生字是低年級學段閲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每一篇課文就是一個生動精彩的故事,學生每閲讀一個故事就是在進行一次思想旅遊。朗讀中突然跳出來一個陌生的'面孔可先混個臉熟,待到明天朗讀時重新見見面,後天再把這個故事好好讀讀,……如此循環往復,課文便能夠讀得滾瓜爛熟,故事中的角色、情節、場景也都變得非常直觀,一個個陌生的面孔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並且在朗讀中學生不僅認識了這個字的讀音,也知道了這個生字的造詞特點,更知曉瞭如何在具體的語境中加以應用。

例如,學習了《看雪》這篇課文,我們可以播放錄音或者由教師朗誦“台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的一部分,由於歷史原因,有一段時間,台灣人民不能和祖國大陸的親人團聚。然後組織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認字,並相互正音。接着分小組討論在自讀課文中不理解的問題。再由教師向學生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找出台灣的位置以及自己家鄉的位置。由教師向學生介紹歷史背景。然後再讓學生分角色來朗讀課文的3-11自然段,讓學生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體會出“孩子們爭着問”的急切心情,感知教師對故鄉的深切懷念之情。還可以向學生多媒體展示北國雪景風光的音樂片,讓學生真切地感知北國”天上飄着雪花,地上鋪着雪毯,樹上披着銀裝,到處一片潔白”的壯美景象。再讓學生體會“小夥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快樂場景。針對學生在自讀中出現的生字,可讓學生根據播放的畫面視頻,邊朗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美學教育科學2016年第2期麗雪景,這次不是看多媒體,而是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文字再現出來。最後指導學生複習認讀生字和寫字,讓他們用自己的話向自己的家長接受你所瞭解的看雪。

二、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寫字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寫字教學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在描摹過程中掌握書寫的筆順,瞭解中國最美的漢字的間架結構,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以期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不斷強化他們對漢字認讀和書寫的願望,培養他們正確的寫字態度和良好的寫字姿勢,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基本審美情趣。因此,漢字寫字教學不重數量,如果沒有正確的方法指導,讓學生書寫遍數越多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厭惡感,越寫越難看。

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引導學生從整體上記憶漢字名稱。這一階段可以分三步逐步推進:

第一步讓學生觀看教師範寫,讓學生感受基本的筆畫運筆,並能夠從教師的書寫中獲得方法和美感。例如寫橫畫讓學生感受到起筆要頓、行筆要輕最後頓筆回收;寫撇畫時先頓筆後向左行筆,筆畫越來越輕最後拖尖收筆……

第二步,教會學生記住這些筆畫的名稱,可以和學生做看筆畫讀名稱的小遊戲。

第三步再引導學生動筆寫筆畫,邊書寫邊在心理默讀筆法,這樣的練習最多三遍。

上述三個步驟分為不同的時段和課時循環安排,從認識到學習逐步推進,從而體現遞進式特點,一課時連續不超過三遍,通過多課時複習以及具體漢字的書寫應用來達到循環鞏固的效果。第二階段則是引導學生做獨體字生字描紅練習訓練。在會讀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先讀筆畫,書空練習,再對這些生字進行描紅,還是以三遍為宜,不要多寫,書寫時要能夠做到正確和美觀,若書寫筆畫錯誤或者不夠美觀重新書寫,並強調學生的寫字姿勢。針對學生數學不夠美觀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確保學生能夠寫得端正美觀。比如,書寫“山”這個字,要先讓學生認識這個字,感知這個象形字的特點和意思,讀筆畫豎、豎折、豎;做書空練習,熟練以後對生字的描紅,讓學生注意第一筆豎的長度,第二筆和第三筆畫中豎畫與第一筆豎的距離和高度差距,以確保三筆能夠美觀正確。

第三階段則是讓學生在認字會寫的基礎上學習偏旁部首的記憶和書寫。偏旁部首學習首先應該能夠做到認識名稱,可以整體打印讓學生每天朗讀記憶,每次三到五遍即可,一個星期左右學生即能認識得非常熟練。之後則組織學生認識並書寫帶有具體偏旁部首的合體字,書寫三遍即可,重在讓學生能夠感知和掌握如何擺放偏旁的位置,把握上大下小、左窄右寬、上小下大、左寬右窄等,讓學生能夠結合偏旁做到書寫規範和美觀,逐步學會認識和書寫,並在以後的練習中感知和反覆訓練,逐步做到書寫自然流暢、美觀大方。第四階段,指導學生自主觀察,練習抄寫生詞。

經過前一階段的基礎性學習訓練,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字的運筆方法,並對結構特點有了一定的認識,此時可以鼓勵學生自主觀察,根據個人情況進行生詞抄寫練習,不再需要教師進行逐字講解了。教師則根據學生的情況以及隨時出現的難寫字即時指導。對學生的書寫練習進行面批,確保學生能夠做到書寫規範,握筆、運筆端正,寫出來的字美觀自然,並且能夠做到乾淨工整,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他們的漢字審美能力。每個生字最多不超過5遍,每次書寫生字10個左右為宜,不求一次都能完全掌握,不求一次都能做到美觀,每次遞進向前三組循環往復一次,以“三步一回頭”的方式做到温故而知新,從而實現循環式強化,遞進式螺旋上升。第五階段,轉入書空練習階段,引導學生看拼音寫字詞。有了前面的基礎練習和認知感悟,做到循環書寫三遍左右以後,學生記憶掌握的字形就能達到八成左右,之後可轉入書空練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具備了基本的識字和書寫能力,就能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快速記住書寫字形。每次練習可將不太熟練的詞彙標註或者整理,準備下次重點強化複習,並逐步向看拼音寫詞語過渡,漸進式提高學生識字書寫應用能力。

例如,教學《歡慶》這篇課文時,首先以舉國上下慶國慶的歡樂場面導入新課,把學生帶進國慶的情境中來,並藉助多媒體配樂和畫面朗讀詩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接着讓學生自由閲讀課文,用筆勾勒出慶、幟、獻、潔、祖、旗、億、曲等生字並正音。根據前面所學由學生朗讀正音,並書寫這幾個漢字,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從中確定自己認為最難掌握和書寫的字,進行書空練習。掌握這些字的基本書寫筆畫後,引導學生回頭朗讀課文,重點關注這些字在文中的用法。然後再讓學生看拼音寫詞語,提高書寫應用能力,組織學生相互比較,看哪位學生寫得最漂亮。

三、遞進循環式教學策略在閲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

閲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關鍵,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理解、表達和寫作能力,最為關鍵的就是他們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評價學生語文能力水準的核心依據就是表達能力。而評價一節課的主要標準是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

語文閲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引導學生關注語言表達,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在閲讀中能夠主動關注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得意、得方法,把學習到的語言表達方式恰當地應用到自己的寫話中來。遞進循環式閲讀教學就是引導學生閲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逐步幫助學生學會重點關注語言表達,聚焦語言運用,使閲讀不再停留在閲讀本身的層面上,而重在提高他們的表現素養,提升他們的寫作素養,逐步把閲讀理解向表達寫作上提升,通過循環練習、逐步強化,形成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比如,學習一篇課文,可以在感知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其中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並借鑑其中的語言組織形式和篇章結構,在交流和寫作中遷移,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表達和寫作能力。然後,向學生推薦與課文在表現手法和結構方式上較為相近的閲讀文本,讓學生主動發現其中的結構和手法,並根據這些方法嘗試寫作練習,真正運用到寫話中來。例如,教學《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內容時,除了讓學生認識和會寫6個基本的“矛”“盾”等生字,還應該讓學生生能夠通過閲讀培養一種思維,一種思想,善於把人的長處集於一身。通過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找出其中的生字和詞語,按照上述識字教學的方法解決。重點引導學生感知矛和盾的集合,從坦克把盾的自衞和矛的進攻合二為一能夠在戰場上大顯神威中,讓學生找出哪個詞語有集合的含義,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然後鼓勵學品讀課文,領悟其思想,感知發明家遇到問題後如何去想,如何做到層層深入,不斷完善,最終發明坦克。最後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哪些是集兩種以上事物長處於一體的。

學生列舉諸如橡皮和鉛筆組合在一起,空調機風扇和供暖於體,輪椅是集椅子和輪子於一身,現在的智能手機能夠把網絡、照相機、攝影機、電話集於一身……這樣的教學組織,更好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了閲讀、理解和感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由閲讀向表達拓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接受規律和教學規律。遞進循環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培養語文素養,提高他們的語用能力,促進小學生語言發展、情感豐富、表達提升。

參考文獻:

[1]武娟.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6).

[2]於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3.

[3]黎康華.小學高效課堂實踐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1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0evx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