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

作為一名具備豐富知識的導遊,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1

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在正常的水位情況下,鄱陽湖面積有3914平方公里,容積達300億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南北長17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洪水面積390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5000億立方。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鄱陽(波陽)、餘干、南昌、新建、廬山區等八個縣(區),它是贛北的一顆明珠。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澤、彭湖、官亭湖等多種稱謂,在漫長的歷史年代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遠在地質史“元古代”時期,湖區為“揚子海槽”的一部分,大約在距今八 九億年前的燕山運動時期,湖區地殼又經斷陷構成鄱陽湖盆地錐形。傳説中的黃帝時期,“彭蠢澤”向南擴展,湖水進抵今鄱陽湖。在彭蠢澤大舉南侵之前,低窪的鄱陽盆地上原本是人煙稠密的城鎮,隨着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鄱陽縣城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人湖中,而位於海昏縣鄰近較高處的吳城卻日趨繁榮成江西四大古鎮之一,因此,歷史上曾有“淹了海昏縣,出了吳城鎮”之説。

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形成南寬北狹的形狀,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由於帶有大量水蒸氣的東南季風的影響,鄱陽湖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從而形成“澤國芳草碧,梅黃煙雨中”的濕潤季風型氣候,併成為著名的魚米之鄉。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2

鄱陽湖流域自古以來是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富裕地區,我國曆史上很多傑出人物如徐稚、陶淵明、林士弘、劉恕、洪适、江萬里、朱耷等都在湖區出生和成長。這裏又發生過許多威武雄壯的英雄事蹟,如周瑜操練水師、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水戰、太平軍“湖日大捷”、李烈鈞在湖口發起“二次革命”等。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人江西的唯一水道,發生在鄱陽湖上的文人軼事和民間傳説則更是難以勝數。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宋代詩人蘇軾在《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詩中時寫的“山蒼蒼,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寫的是鄱陽湖的勝景。

鄱陽湖上名山秀嶼,比比皆是。湖口縣的`石鐘山、大孤山,都昌縣的南山和老爺廟,星子縣的落星湖,風光如畫,景色宜人。九江市旅遊局已將鄱陽湖上的各景點通過遊船連成一線即鄱陽湖水上旅遊線。

鄱陽湖,美麗的湖,神話的湖,充滿詩情畫意的湖,她象一個淡粧素抹的少女,含情脈脈地笑迎每一位光臨的遊客神遊翻陽湖。

南昌鄱陽湖的導遊詞3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鄱陽湖是一個古老的斷陷湖盆,約1.35億年前沉陷成巨大的盆地,距今六七千年前積水成為湖泊。由於歷史上長江改道及人類的活動,大量泥沙沉積湖中,導致湖面不斷縮小。鄱陽湖彙集了贛、撫、鐃、信、修五河之水,再外泄入長江干流。隨水量變化,鄱陽湖升降幅度較大,具有天然調節水量、蓄洪的功能。鄱陽湖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淮、海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佔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佔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佔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8jld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