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構建建設系統和諧環境工作總結

構建建設系統和諧環境工作總結

近年來,特別是地改市以來,我市建設事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行、各業及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城市道路、橋樑、供水、供電、通信、園林綠化、環境衞生、公交、燃氣、防洪等各項基礎設施及公益性設施取得了快速發展,建成區面積已由“九五”末不足10平方公里發展到現在1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達14萬人,儘管與周邊發達城市相比還存在一段距離,但隨着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山水園林、生態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目標的實現,池州的城市化進程也將隨之加快,作為城市建設部門,我們清楚的認識到: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城市化的世紀, 城市化的重點應該是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構建建設系統和諧環境,是城市建設永恆的課題。

構建建設系統和諧環境工作總結

一、科學合理規劃、展現“以人為本”

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從來就是城市規劃的根本原則,可持續發展是城市規劃的目的所在,以人為本更是城市規劃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一切建設工作均應堅持規劃先行原則,以特色為靈魂,創新思路,努力提高規劃質量,充分凸現規劃對城市建設指導的科學性,對人的適用性和對社會的效益性。

為此,我委曾聘請了上海同濟大學高起點完成了8272平方公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新一輪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大膽突破行政區劃的概念,根據池州現狀特點及自然生態環境特徵,按照“立足區域、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提出了“一主一副一區,聯動發展,組團推進,三位一體”(主城區、青陽副城及九華風景名勝區)的組團式空間發展格局,及適應經濟區域化要求的,城鎮經濟與鄉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城-城、城-鄉、城-山”互動的,促進市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城鎮體系。堅持城鎮總體規劃以綜合競爭力、產業發展和居住環境為重點,處理好城市與區域、局部和整體、近期和無期、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係,注重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文化保護區。

其次我們不斷完善規劃體系,在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及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加快進行了城市多項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以及集鎮和村莊規劃的編制,提高了規劃的覆蓋面。同時嚴格批後管理,切實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再次是注重城市設計的高標準,增強規劃決策的科學性。科學的發展觀要求城市設計要根據城市的自然特徵、歷史特點、文化特質,堅持建築美與自然美相結合,使建築物和城市廣場、道路、園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城市設計,努力弘揚歷史文化,體現時代風貌。為確保規劃設計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我們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一方面組織有關人員參觀國內外先進城市,瞭解現代城市建設發展趨勢,借鑑先進經驗;另一方面邀請國內規劃設計界的知名專家、教授,為我市城市建設出謀劃策,切實提高我市城市設計水平。同時堅持規劃設計面向市場,依靠羣眾,廣泛宣傳,徵求市民意見,提高公眾的參與度。項目決策審批實行分級審查、審批制,嚴把規劃設計關,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如市政府1號工程清溪河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在景觀規劃設計上,充分體現這一設計理念,力求高起點,高標準,不求最大,但求最佳;不求最新,但求最特。

二、更新傳統觀念、強化為民意識

市委、市政府去年底就提出建設為民政府,對我們建設系統強調要把“整修羣眾門前路、點亮百姓窗前燈”作為2004年建設工作的着力點,這個命題雖然今天已被廣泛理解和認同,但當初提出時,我們思想上至少存在兩個方面的模糊認識和擔心。一是為民政府建設助長了部分市民過分追求個人利益,增加了城市的拆遷難度;二是建設部門的工作與市民密切相關,管與被管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這使我們一度畏難情緒明顯。在市政府主要領導關於建設負責任、有作為的為民政府的理念指導下,委黨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後,“民貴官輕”的思維逐步在建設部門樹立起來,並先後製定了一系列踐行為民政府建設的措施,努力把羣眾反映的問題作為第一信號,認真對待,及時處理。反過來又通過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果,來不斷提升系統幹部職工對建設為民政府的認同感、參與度、自覺性、責任心。

在人民至上、民貴官輕的思維方式確立後,我們乘勢引導系統職工結合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在堅持依法行政的同時,倡導人性化管理方式。首先界定城市管理對象是市民,管與被管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有不少管理對象屬於弱勢羣體,要求全委上下要以公僕之責、平民之心履行管理職能,把管理與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在執法管理中,要以對待客人的態度,運用説服教育方式,更多地運用親和力的辦法,提高執法技巧,使極大部分管理個案處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僅城管去隊執法管理,自推行人性化管理以來,投訴率下降60%以上。今年清溪河等重點工程大規模拆遷基本沒有發生矛盾激化的問題。二是推進建務公開,規範辦事程序,加強建章立制,強化批後監管。自七月份起,建口所有審批項目一律進中心,一個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變跑部門為部門跑。另外我委還採取了部門領導中心坐班制,加大現場受理答覆問題的比重,以方便羣眾。

三、完善城市功能、方便市民生活

城市功能不全,是池州中心城市必須着力解決的問題。在市政府的領導和市發改委的支持下,我委今年通過爭取國債資金和招商引資,啟動了總投資1.13億元的城市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兩大工程;運用市場手段,通過出讓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權,在政府沒拿一分錢的情況下,平穩實施了公交改革及融資,新上50輛公交新型車,開通了3條公交線路,連通了市區各片,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時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新建和安裝了9座城市星級公廁、7座垃圾中轉站及36個公交站點;修建了百荷步行街東廣場,實驗小學門前廣場等人性化休閒廣場。今年我們按照市政府下達的計劃,建設500套廉租房,使一大批住房特困户享受到為民政府建設的特殊政策,住上了新房。為保證清溪河、南外環等重點工程拆遷户得到妥善安置,已徵地70畝建設安置房,工程已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此外還通過市區協作,共投入580萬元加大了對城市后街背巷的整治,使一批路不平、燈不明、下水道不通、環境較差的后街小巷髒亂差問題得以改善。通過加強小區物業管理,落實管理措施,提升了小區居民居住質量,提升了城市的建設品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7xye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