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心理作文 >

精選心理作文彙編7篇

精選心理作文彙編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心理作文彙編7篇

心理作文 篇1

原來的我總是斤斤計較,不肯吃一點兒虧,不管別人有意還是無意碰了我一下,哼哼,那個人可要小心點,我會以一還十。可是自從碰到這件事後,我整個人都變了,變得寬容別人了。

那是在一個星期天,我乘公交車去親戚家。上車後,我向車內環視了一下,啊,沒有空位置。我只好無奈地拉住扶手向窗外看風景。汽車在一個站停了下來,一位老人上了車,看上去年紀很大了。他站在我身邊,“啊―”車子突然一剎車,我的身子失去平衡,一個勁得向前衝,正好撞到了那位老爺爺,還踩着了他的腳。我連忙向老爺爺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沒關係。”老人慈祥的笑容是我放寬了心,但臉還是漲得紅了。真是出乎意料,他竟然一點也不怪我,他瞧着我不好意思的樣子,繼續安慰我:“這也不是不的錯!”這時我的心甜甜的,真切得體會到別人寬容的滋味,好感動。

寬容是一副心理健康的良藥,朋友間寬容是一種友誼的理解,它是一種大度,一種美德,一筆財富。寬容是要用廣闊胸懷去包容別人的過錯,原諒他。寬容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寬容,是一門做人的學問。生活中為人處事要懂得寬容,學會寬容,只有擁有寬容的心,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心理作文 篇2

幾年前,美國一個心理諮詢機構的專家們來中國進行交流訪問。有位美國心理專家問中國的心理學教授:“如果有一對戀人約會,小夥子遲到了,姑娘問他為什麼遲到,小夥子回答去找心理醫生所以才來晚了,此時中國姑娘對這位小夥子會是什麼態度?”中國的心理學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個姑娘可能會和他吹了。”但如果在美國,姑娘卻會因此而更加喜歡這位小夥子,她認為一個懂得用心理諮詢的方法來調整自我的人,一定不會把自己的消極情緒轉嫁到別人頭上,也不會把別人當成發泄的對象,與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肯定會很幸福。

我國目前有許多人對心理諮詢存在偏見,主要原因是對其不夠了解。“諮詢”一詞的英文是“Counseling”,意思是磋商、顧問、輔導。心理諮詢是指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諮詢人員,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通過語言、文字或其他方式向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心理輔導的過程;心理諮詢鼓勵人們自救自助,幫助人們戰勝痛苦、度過難關,樂觀地對待人生。

心理諮詢的發展與社會的文明程度成正比關係,也就是説,社會越發達,人們的文明程度越高,心理諮詢事業就越發達。人們要在激烈的工作、學習、生存競爭中發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和不同程度的緊張。朋友,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需要幫助,就拋棄一切顧慮、勇敢地向心理醫生諮詢吧,相信心理諮詢中心的門對你永遠是真誠敞開的。

心理作文 篇3

班上有一個女生很愛慕虛榮還喜歡跟人攀比,我一個朋友家裏很有錢父母經常會買一些比較貴的奢侈品給她,然後那個愛慕虛榮的女生就經常問她,你媽又給你買了什麼?多少錢?給我看看,看完後又會説你這算什麼啊,我的什麼什麼多少多少錢一類的。

有幾次我朋友跟我説那個女生看完她的卡西歐手錶就往桌子上一摔,她的華為的手機也被摔過,她一直很愛惜她父母買給她的任何一件東西,被那個女生那樣摔很生氣,她們當場吵起來了。

班上沒有人去拉架,他們都討厭那個愛慕虛榮的女生,又沒有人和她比過奢侈品之類的,她非要往上湊。何必呢,有沒有人想跟別人比,遭人厭了還不自知。

人不能有攀比心理,你比成績沒問題但是你比奢侈品就不對了,父母賺的錢是想讓你生活的條件能更好一點,不是讓你拿去和其他人去攀比的。

你用自己賺的錢去和人家攀比沒問題,但是那錢又不是你賺的,你憑什麼去和人家比。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不正確的攀比心理,儘量做到不愛慕虛榮。

心理作文 篇4

當聽到周圍的人,討論誰誰月工資幾十萬,有車有房,看看咱們沒房、沒車,吃完這頓,下頓還沒着落。每每這時我心裏很不舒服,人活着,就和人攀比嗎?

看看別人,比比自己,往往就這樣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悶,失去了自己本應的一份好心情。

有的人家財萬貫,到處顯擺,有的人一無所有,生活無落,有的人大權重握,呼風喚雨,有的人豪宅豪車、妻情眾多,有的人夫妻租房、捉襟見肘。一樣的生命不一樣的生活,常讓人們的心中生出許多的感概。

如果是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能夠以對方為榜樣,向別人學習,那自然也是好事。通過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加以完善和改正,這樣的比倒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往往是,自己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之後,並不是好好學習和努力,而是不斷地埋怨自己,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有時候,看到人家結婚,車如龍,花似海,浩浩蕩蕩,又體面,又氣派。想想當年自己,幾斤水果幾斤糖,糊里糊塗就和自己的男人圓的房,心裏就委屈。看到 人家暮有進步,朝有提拔,今日茶樓,明日酒吧,而自己卻是滴水穿石,總在原地,窩在家裏像冬眠的熊,心裏就發酸。看到人家兒成龍,女成鳳,而自家孩子無能 沒出息,心裏就怨恨。

俗語説:“人比人,氣死人”,事實上,因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使自己有了自卑心態。其實,有時候退一步想,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原本不需要太在意的,如果太在意的話,除了自我折磨以外,並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結果。要把眼光放低一點,學會府視,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會多一份快樂,多一份滿足。

人們就會發現,其實終其一生,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沒有偏袒。人生是一個由起點到終點,短暫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所擁有和 承受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是一樣的、相等的。這既是自然賦予生命的規律,也是生活賦予人生的規律,只不過每個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這不同的方式,便 演繹出不同的人生。於是,有的人先苦後甜,有的人先甜後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順平和無驚無險;有的人家庭不和,但官運亨通,有的人夫妻 恩愛,可事業受挫,有的人財路興旺,但人氣不盛;有的人俊美嬌豔,卻才疏德虧;有的人智慧超羣,可相貌不恭。人間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這猶 如自然界中梅遜雪白,雪輸梅香,長青之樹無花,豔麗這花無果。

人不能總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一個心理健全的人,偶爾感到不愉快、不舒暢,對一些過去的事惋惜和悲傷,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總的態度都應該是積極的, 想得開,放得下,朝前看,從而才能從瑣事的糾纏中超脱出來。攀比,是一件不必太在乎的事情,人們更是沒有必要在攀比面前自卑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只要認清 了這一點,就會驚訝地發現一個竅門,許多事只要知道就行了,不必把它常常掛在心上。與其事事攀比、裹足不前,還不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攀比去吧!

弄清人活着的意義,弄清我們的.人生目標,弄清我們想要的生活狀態,我們自己努力的過程,才是最快樂的,全心全意的做事,享受工作的快樂,才不會總去注意別人,才不會和他們作無謂的攀比。

心理作文 篇5

一、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學生作文的過程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情緒等多種心理活動.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不僅要有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作基礎,而且還需要有較強的閲讀能力,因為審題、選材、佈局、謀篇乃至用詞、造句和修辭能力都是主要通過閲讀獲得的.所以作文既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又是對學生進行多種心理活動的綜合訓練.寫作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是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因而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多年來,在中小學作文教學領域廣大教師付出了辛勤的勞動,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湧現了以斯霞、霍懋徵、於漪、魏書生等人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專家,他們為中小學的作文教學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由於我國基礎教育戰線多年來受傳統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加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長期統治我國中小學課堂,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當前中小學的作文教學(特別是小學作文教學)還不盡如人意,有些地方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2][3][4]。

1.重“知”輕“能”

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一般是以寫作知識為綱,其教學內容是根據國家教委頒佈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關於“小學以學寫記敍文為主,也要學寫常用的應用文”以及“低年級着重練習寫話……中年級着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着重練習寫成篇作文”的要求,圍繞看圖寫話、片斷練習、簡單記敍文和常用應用文等四個方面來安排.在看圖寫話中有看單幅圖和看多幅圖之分;在片斷習作中有寫景、記事、狀物等多種不同片斷的練習及範例;在簡單記敍文中有人物刻畫、事件敍述和活動場面描寫等方法介紹及範文;在常用應用文中則包括“通知”、“日記”、“書信”、“讀書筆記”、“會議記錄”、……等多種不同應用文體的書寫格式及示例.

顯然,這樣安排作文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系統性、邏輯性,對於發揮教師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也比較有利,但是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缺陷──把寫作能力僅僅看成是一種只與寫作知識有關的、操縱文字符號的能力,而不是與多種心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綜合能力.因此這種作文教學只強調教師應如何結合範文或範例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教學的重點是寫作知識),而忽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訓練(這種綜合訓練是指,不僅要進行與字、詞、句、篇以及寫作知識有關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更要進行與寫作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有關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訓練).事實上,在國家教委頒佈的“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關於學寫記敍文和應用文的要求以外,也同時提出:“作文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兩方面的能力從一年級就要注意培養。”顯然,這種只重“知識”(而且只是寫作知識)輕視“能力”的教學內容安排既不符合小學生作文的心理過程也不符合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

2.重“外”輕“內”

與上述以寫作知識為綱的作文教學內容相適應,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以老師講授為主,按照不同的文體類型、描述對象和表現手法結合範文進行分析.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範文進行認真的模仿與記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模仿練習(即多次重複性的“外部刺激”)強化學生對詞、句及其間聯繫的記憶與理解,讓學生記住更多的單詞、句型及其應用環境,最終使學習者形成對語詞應用能力的熟練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強化”方法在作文教學中的體現,其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種強化訓練使學生形成一種對文字符號的自動化操作能力.這種行為主義的訓練方法無疑對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詞彙和句型是有好處的,例如,在這種教學中經常使用的詞彙和句型替換練習就能在這方面起明顯的作用.但是由於寫作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個體的多種心理活動.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寫作水平不僅與他掌握的詞語數量、句型結構有關,更取決於作者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和價值取向等多種內在因素.因此,只注重外部刺激,只強調對個體“外顯行為”進行強化,而不考慮個體“內在因素”的行為主義訓練方法,雖然對於固定的行為聯繫即固定的操作模式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條件改變,習慣於範文模式,即習慣於模仿和套用現成詞語、現成語言環境的學生就會感到無所適從.顯然,對於要求高度發揮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敏捷性、靈活性與批判性的作文活動來説,這種只重“外”不重“內”的教學方法是難以勝任的.

3.重“寫”輕“説”

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裏面有個‘語’字。如何聽他人的話,如何更好的説自己的話,正是語文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的.”小語教學法專家高惠瑩教授也曾指出:“作文應包括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力,具體地説即教兒童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語文的含義本來就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結合,口頭表達謂之“語”,書面表達謂之“文”,合起來才是“語文”.而我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卻往往是隻重視“文”不重視“語”,只重視“寫”而輕視“説”,注意讓學生多寫、多練(多寫日記,多練片斷習作,多練命題作文)卻很少讓學生在課堂上説。造成很多學生不敢説話、不會説話,甚至一張口就面紅耳赤,結結巴巴。須知説話和寫文章雖然不同(前者比較形象、隨意,不太嚴密;後者比較嚴謹、規範、有邏輯性),但二者又有密切聯繫。從信息加工過程看“説”和“寫”二者均屬於信息輸出(“聽”、“讀”則屬於信息輸入),都是個體的思想、觀點或情感的表達,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為了使表達的內容準確、清楚,不論是説話還是寫文章,在開始之前都要有一個構思過程─確定表達的中心意思、選擇恰當的詞語和考慮敍述的先後順序等等.由於説話要求隨機應變、見機行事並要立即作出反應,因此經常鍛鍊説話,提高説話能力,可以為寫文章打下良好基礎。重“寫”輕“説”的做法不僅影響學生口頭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也影響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大凡口才好者,文思必然敏捷,思路必定清晰;反之,文章寫得好的人,儘管口齒未必伶俐,但觀點一定明確,表達必定清楚,絕不會有邏輯混亂的情況發生.因此“説”和“寫”在作文教學中完全可以統一起來,相輔相成,彼此促進。那種把“説”、“寫”對立起來的作法是沒有道理的,是違反作文教學規律的。

4.重“理”輕“情”

這裏所説的“理”是指“理論”、“理性”,“情”指“情感”.所謂重“理”輕“情”是指在作文教學中偏重有關寫作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例如講記敍文主要圍繞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加以介紹,並通過教材中的一篇篇範文加以印證和説明;講應用文則強調“標題、稱呼、正文、祝頌、署名和日期”等六個部分和各種應用文的固定格式,也是通過一篇篇範文來詳加印證和説明.這些理論知識固然都是必不可少、應當介紹的,問題是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和自然科學中的課文不一樣,它不是直接通過説理來教育人,而是通過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作者的情感來感染人,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受到啟發,受到教育。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作者的情感除了通過課文內容本身直接傳遞給學生以外,還要靠教師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來傳達,對於小學低、中年級學生來説,教師的情感傳遞作用尤其重要.有時教師的表情、動作(是一種無聲語言,也叫體態語言)比有聲語言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我們絕不應忽視作文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除了“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將“理”溶於“情”之中,才能使學生興趣盎然,樂於接受.否則只重理不重情,乾巴巴地講幾大要素和文章的體裁、格式,只能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產生厭煩情緒,達不到學習、掌握寫作知識的目的.另外,“作文”作為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總是要受作者情感的支配,不僅文學作品是如此,就是以寫景、敍事、狀物和寫人為主要內容的記敍文也一樣.不注意激發學生的情感,不注意引導學生滿腔熱情去注意、去觀察周圍的生活,去熱愛、去體驗周圍的事物,只把作文簡單地看成是一種詞語運用技巧,那麼,學生只能寫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特徵、毫無感情色彩的文章.這種文章儘管文句可能通順,結構也還合理,但卻不能打動任何人,即不可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5.重“文”輕“境”

傳統作文教學還有一個通病就是重視對範文從“文字”內容進行講解,而忽視對範文所描述“情境”的創設.例如不少語文老師對於範文都是按照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段落大意、內容分析、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六大塊進行講解.篇篇如此,滿堂灌,公式化教學。不能利用創設情境、環境烘托所帶來的真實氣氛去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因而難以喚起學生寫作的激情,難以展開學生想象的翅膀.把本來是最富有情趣、最豐富多采、最生動活潑的作文課,變成照本宣科、抽象乏味、死氣沉沉的“填鴨”課.在命題作文的教學中,既不考慮儘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不考慮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創設與題意有關的真實情境,使學生面對題目無從下手,逐漸對作文失去信心,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不願上作文課,害怕寫作文.反之,如果情境創設得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們濃厚的興趣;還可觸發豐富的聯想,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並自然地引發學生想要表達、想要寫作的慾望,從而逐漸地喜歡上作文課.可見創設情境是作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小學生作文的心理過程模型

當前我國小學作文教學儘管存在上述多方面的問題,但是根源是同一個,就是受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片面誇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考慮教師如何教,不考慮學生如何學,不去了解、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表現在作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如前所述,學生作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過程,它涉及學生內部的多種心理活動。但是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卻以寫作知識為綱,很少有人去研究學生在作文過程中到底有什麼樣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實質上,上述五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每一個都與忽視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律密切相關。因此為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作文教學的面貌,我們必須首先設法建構小學生作文的心理過程模型,認真探討小學生作文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看看小學生作文具體涉及哪些心理因素,以便從中找出影響和促進這些心理因素的教學條件與變量,用於指導我們“四結合”作文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的深入開展,這才是對待教學改革的科學態度。

1.命題作文的心理過程模型

小學生作文分“看圖作文”(主要在低年級)與“命題作文”(主要在中、高年級)

兩種。讓學生按教師提出的一定範圍和要求來作文,也是常用的方式(有人稱之為“命意式作文”)。不過,這種方式作文的主題也要受教師提出範圍和要求的限定,所以仍可歸入命題作文範疇。由於看圖作文和命題作文這兩種方式的思維加工對象和思維加工主體的認知特點都不相同,所以心理活動過程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不管哪種形式的作文,其寫作過程總要包括素材選取、寫作構思、文字表達和修改潤色等四個階段。對於命題作文來説,這些階段對應的心理活動過程應是怎樣的呢?波里特(Bereiter)等人,根據作文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作者記憶中存儲的信息這一事實,把作文看作是“知識表達過程(knowledgetellingprocess)”,從而在1987年提出瞭如圖1所示的命題作文心理過程模型[29]:

圖1.波里特的作文心理模型(知識表達型作文心理模型)

該模型的特點是,強調知識在作文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具有寫作知識(包括審題、選材、佈局、謀篇、語法規則、詞彙量、標點符號等)是作文的先決條件(懂得“如何寫”),而掌握關於自然和社會的一般知識則是作文的必要基礎(知道“寫什麼”)。該模型把“寫作構思”看成是,作者根據主題和體裁的要求從自己的長期記憶中提取出與之相適應的知識(或信息),並對這些知識進行合理組織,用以有條理地、合乎語法地表達主題思想的過程,因而可以把它稱之為“知識表達型作文心理模型”。這種模型的缺點是:只看重寫作知識、寫作能力以及自然和社會知識在作文過程中的作用,而忽視作者的觀察事物能力和內部心理加工能力對寫作過程的決定性影響。在上述模型中,看不出哪個環節與觀察事物過程有關。就內部心理加工而言,在模型中只用“從記憶中提取信息”和“判定所提取信息是否符合要求”這兩個環節來包括寫作構思過程的全部心理加工活動,這是比較籠統的、不精確的,也是遠遠不夠的。而這種心理加工活動正是影響寫作構思乃至影響整個寫作過程的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因素。由於這種模型只強調知識而忽視能力(尤其是心理加工能力)所以基本上是屬於一維(知識維)的作文心理模型。

國內對作文心理過程模型的研究,起步要比國外晚得多,儘管不少語文教學專家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已認識到這一課題的重要性,並在一些論文和著作[2][5][6]中涉及到小學生作文心理過程問題。但是真正能從心理學高度對這一課題進行較深入探索的文章則屈指可數。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的朱京曦同志,在北師大“發展心理研究所”趙為華博士所提出“表象操作加工過程模型”的基礎上,於1997年初建構的“小學生作文心理過程模型”,是目前國內在這方面進行的較深入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該模型如圖2[32]所示。由於它是建立在表象操作的基礎之上,因此可稱之為“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

圖2.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

該模型的核心部分

─“表象加工能力”部分(包括表象的“一次同構”和“二次同構”)引用了趙為華博士的“表象操作加工過程模型”(見圖3[31]),該模型是趙為華依據謝帕德(Shepard)和庫柏(Cooper)的“雙重同構理論”於1995年提出的。

根據文獻[32]的描述(參看圖3),“寫作的表象操作首先是根據第一次提取的部件信息進行第一次序同構,形成一幅近似於真實情境的表象,表象的結構通常對應着作文的基本結構。在確定了表象的結構之後,個體還要根據個人的情感、價值觀念利用概念對錶象進行第二次序同構。第二次序同構過程包括部件細化和部件添加兩類操作,部件細化指利用記憶中原部件的信息來使表象更精確、更細緻,部件添加指利用原來就存在於頭腦之中的部件來補足表象的空白。”

圖3.表象操作加工過程模型

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的特點是,強調錶象操作在作文的內部心理加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波里特模型的缺陷,這是它的主要優點。另外,由於表象的“一次同構”、“二次同構”分別與表象的“分解操作”(分別提取各部件信息以形成近似真實情境的表象,即實現“對客觀物體的歷時再現”)以及“組合操作”(部件的細化與添加)相對應,具有可操作性,且易於用計算機模擬,因而這種模型很便於作文CAI軟件的實現這是它的另一個優點。

心理作文 篇6

救死扶傷是多麼偉大一件事情。記得那一年陪着奶奶看《心術》這個電視劇,深深的被裏面的一切所吸引。每一位醫生都為了救人而活,每一位護士都知道信望愛的力量。

而我,想變成一名醫生。不僅僅為了診治病人,還有為了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仁心仁術,一名醫生的理想就是拯救。他們也許會在與病魔鬥爭中受傷犧牲,甚至可能因為治療別人的過程中忽略自己的家人,但是他們都知道人人生命平等這一道理。醫生是一個靠良心的職業,要確保自己沒有魔鬼之手,這樣才會懂得一個人人都明白卻不一定做到的道理,那就人的價值。

我想變成一名醫生,更是因為我想治好爸爸的腿。我的爸爸有一次因為打工的時候不小心腿骨受傷,一直以來他都是帶着鋼板生活。雖然不影響日常走路,但是還是會在陰雨天隱隱作痛。我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然後治好爸爸的腿,不讓他再因為天氣而感到難受,不再因為那條和正常人不太一樣的腿而感到自卑。醫生,這個偉大的職業,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變成了一名醫生,我一定做一個比電視劇裏那個“老大”還要讓人自豪的醫生。

心理作文 篇7

前幾天,舅舅就打來電話,他説要到杭州來出差,順便來我們家住一晚,我高興地期待着舅舅的到來。

終於給我盼來了。前天,我放學回到家打開家門,一眼就看到舅舅正坐在客廳裏看電視。我馬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向舅舅問好。只見他從行李箱裏拿出一大包禮物遞給我,我開心地接過,打開一看,哇!都是我愛吃的東西,有椰子粉、椰子糖、香腸、椰子咖啡,還有一個我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椰子飯。我歡呼了一聲,強烈要求媽媽做這個椰子飯給我嚐嚐。

媽媽做飯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跟在後面,打開包裝紙,看到一個圓圓的椰子,裏面有白白的、軟軟的米飯,

放在鍋裏一蒸,沒多久,就聞到一陣椰子的清香。有點像我們平時喝的椰子汁的味道。終於,椰子飯可以吃了!我馬上拿起筷子,嚐了一口,啊,第一口吃下去,滿嘴都是椰子的香味,讓我胃口大開,我邊吃邊發出“嘖嘖”的稱讚聲。不一會,就把整個椰子飯吃完了。

舅舅的禮物真是一個美味的禮物啊,希望舅舅能經常來。

標籤: 精選 彙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xinlizuowen/n7yv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