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雷鋒作文 >

關於生活中雷鋒作文六篇

關於生活中雷鋒作文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雷鋒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生活中雷鋒作文六篇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1

生活中的活雷鋒,是隨處可見。學雷鋒從小事做起。就説説李叔叔吧! 有一天家住6樓的李奶奶生病了她家人送他去看病,在過一條馬路時一輛卡車衝了出來。就在這危機時刻李叔叔不顧自己安全的衝了出來,他推開了李奶奶與她的家人……

在醫院裏我見到了倒在血泊中的李叔叔。李叔叔真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來説一個大哥哥的事蹟。

那是一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兜裏鑽這我的“好心情”——壓歲錢。突然我發現我的錢不見了,我連忙去找。找了半個多鐘頭了可還是一無所獲,我難過的哭了起來。“小妹妹是不是你的錢?”一位大哥哥問。我轉過身去看見了一位大哥哥她手裏拿着我的錢我激動的説:“是我的!”大哥哥把錢還給我。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了大哥哥受了很重的傷,我立即打了120不知為什麼我的心很糾結。

“要不要用壓歲錢救他。”

“壓歲錢可以買好多好吃的,不救!”

“不!我一定要救!”我下定決心幫大哥哥,祝他早日康復 ……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2

陽春三月,陽光明媚,天空萬里無雲,草地生機勃勃,樹木成林似海。我們學校開展“學雷鋒”活動,操場上人山人海,隨着活動正式開始,學校馬上沸騰起來。

老師一聲令下,我們戴着手套,提着小桶,排成一條龍。嗯?這是去幹嗎呢?原來呀,我們要去一塊建築工地上“撿垃圾”。

來到了那塊工地,只見那裏一片狼籍,亂成一團糟。花生殼、牛奶瓶、廢紙片、樹葉……樣樣都有。那裏臭氣熏天,我們都悶悶不樂,皺着眉頭,屏着呼吸。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慚慚地躡手躡腳地走了下去。我撿了一大片樹葉,丟進小桶裏,心裏在想:小桶,委屈你了,沒辦法了,屏住呼吸就成了,不然太臭了。我弓着腰,屏住呼吸,瞪着比銅鈴還大的眼睛,仔細地尋找一些“漏網之魚”,伸出了手臂,輕輕地抓住一個煙盒,再撿起來,提着小桶,把煙盒輕輕地丟了進去。不一會兒,就撿了滿滿一桶,然後我伸直腰,提着桶,把垃圾倒入“垃圾車”中,其實,那隻不是一輛三輪車而已。突然,一股臭味撲鼻而來,一們同學喊道:“救命呀!我踩到狗屎了!”説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時間就像一根歡快的音符,蹦蹦跳跳,一下了就結束了。望着乾乾淨淨的工地,我們雖然累,但也覺得值得的。我們帶着歡快的心情,我們離開了工地,回學校去了。

這次活動讓我終生難忘!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3

他,是文明的使者。他把愛心撒在水溝裏,使骯髒的水溝變得乾淨;他把愛撒在小路上,使崎嶇不平的小路變得平坦;而且他還是蚊子的剋星,即使是衞生死角也難以見到蚊子在飛。

在炎熱的夏日裏,當我們坐在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享受着冰淇淋的美味時,他卻在遭受夏日的煎熬;冬天,當我們還躲在窩裏時,他卻在接受北方的'考驗。他經常利用工作之餘,清理水溝裏的垃圾。他總是專心地挖呀挖、撈啊撈,然後又把這些垃圾挑走。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我一定要把水溝清理乾淨,好讓他人不要再聞到臭味。過路的人走過來,對他説:“你真笨!這個活不用你幹,你又不是清潔工。”他還是馬不停蹄地繼續幹。他幹了半小時,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他全身散發出一股臭味,終於把一條幹乾淨淨的水溝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此時,鄰居們不得不向他豎起大拇指。

當一場大雨過後,小路變得崎嶇不平。他立刻拿起傢伙,立刻找來一些沙土,立刻開始鋪路。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會見到一個熟悉又忙碌的身影在忙着、忙着。原來是他主動組織一個“除蚊隊”。儘管除蚊隊裏只有他一個人;儘管買藥的錢都是他自己掏的;儘管滅蚊的勞動只有他一個人承擔。他還是認真地把每一處地方的蚊子都給消滅掉。

無論酷暑還是嚴寒,他總是重複着這樣的工作:清理水溝、修理路道、消滅蚊子。

他就是就是我的鄰居,我身邊的活雷鋒──陳建龍。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4

9月23日早晨,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無數活着的人在口口相傳中記住了他——蹬三輪的老人白芳禮。這不是神話:這位老人在74歲以後的生命中,靠着一腳一腳地蹬三輪,掙下35萬元人民幣,捐給了天津的多所大學、中學和小學,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每一個走近他的人都驚異地發現,他的個人生活幾近乞丐,他的私有財產賬單上是一個零。

從1993年到1998年,老人資助了紅光中學的200多名藏族學生,月月給他們補助,直到他們高中畢業。

老人忘不了那一年他到南開大學給貧困學生捐款的一幕。當時,學校要派車去接他,他説不用了,把省下的汽油錢給窮孩子買書。他自個兒蹬三輪到了學校。捐贈儀式上,老師把這個事一講,台下一片哭聲。許多學生上台從老人那裏接過資助的錢時,雙手都在發抖。

一位來自新疆地區的貧困學生,功課優秀,沒畢業就被天津一家大公司看中,擬以高薪聘用。這一天,他走上台激動地説:“我從白爺爺身上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和力量。我正式向學校、也向白爺爺表示:畢業後我不留天津,要回到目前還貧困的家鄉,以白爺爺的精神去為改變家鄉面貌做貢獻!”他深深地向白芳禮老人鞠了一躬。全場掌聲雷動。老人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事後,老人對他的老友説:“我過得是苦,掙來的每一塊錢都不容易。可我心裏是舒暢的。看到大學生們能從我做的這一點點小事上喚起一份報國心,我高興啊!”

這些年得到白芳禮捐助的大學、中學、小學以及教育基金等單位達30家之多。老人捐錢從不圖回報,許多得到他幫助的學生並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快樂和幸福來自他那一顆太陽的心!

1994年,白芳禮81歲。這一天,他把整整一個寒冬掙來的3000元辛苦錢交給一所學校後,校領導説代表全校300名貧困生向他致敬。這話觸動了他:現今缺錢上學的孩子這麼多,光靠我一個人蹬三輪車掙來的錢救不了幾個娃呀!

他琢磨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兒女家的門敲開了:“我準備把你們媽和我留下的那兩間老屋給賣了,再貸點款辦個公司,賺錢支教。”

不多幾天,在緊靠天津火車站的一塊小地盤上,出現了一個7平方米的小售貨亭,裏面擺着一些糕點煙酒等,當頭掛着一塊牌子——“白芳禮支教公司”。他對受僱的員工宣佈:“我們掙來的錢姓‘教育’,每月結算,月月上交。”

小售貨亭讓白芳禮增加了不少支教的財力,卻一點也沒有改變他蹬三輪的生活。他把售貨亭交給夥計打理,自己照樣天天出車拉活。他説:“我出一天車總能掙回二三十塊錢,可以供十來個苦孩子一天的飯錢呢!”

為了在車站前拉活方便,他索性挨着亭子搭了個3平方米的小鐵皮棚子,裏面用磚頭搭了一塊木板算是“牀”,棚頂上的接縫處露着一道道青天。夏天,棚裏的温度高達40攝氏度;冬天,放杯水可以凍成冰坨子。白芳禮就在這裏面住了整整5年。

“這老爺子怎麼像個沒家的人……”老人的兒女一直承受着某種誤解的壓力,他們對父親有些埋怨。蹬着三輪闖蕩了一輩子的白芳禮,骨子裏有一種大義與胸懷,國家與社會在他心目中有頭號的位置。他對兒女們説:“我現在是有國無家,為了能給孩子們多掙錢,累點苦點都沒啥.

“孩子們,等我病好了,我還要蹬三輪掙錢資助你們讀書!”

——病中的白芳禮對來看他的孩子們這樣説

“好……學……習……”

——白芳禮最後的遺言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5

我們班有一位小雷鋒,你知道他是誰嗎?她就是閔悦。她不但學習成績很不錯,而且品德更好。有一次,我和閔悦在玩,突然間她看到地上有一枚硬幣她飛奔過去。我心想她一定會把這錢佔為己有吧,一元錢可以到附近的小店裏買到兩個她喜歡的貼畫紙,或者還可以買上一包愛吃的零食了。可是事實出乎我的意料。她拿着錢不斷地去問周圍的人:“這是你掉的錢嗎?”可是,他們都沒有丟錢。這時,我拉着閔悦對她説:“別管這事了,讓丟錢的自己來找你吧。”可是一向温和的她卻倔強地説:“不行,我一定要找到失主。”我想到了一個錦囊妙計——把錢交給老師。閔悦連連點頭,就這樣我們最後把錢交給了老師,我們臉上洋溢着無限的喜悦,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我覺得一元錢雖然不多,但這是一個人拾金不昧的表現,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閔悦那樣做好事,那麼小溪也能匯成大海,滴水也可以穿石。

閔悦還是個樂於為集體服務的人。有一次大掃除,有些同學怕髒帕累,挑了輕鬆的事做,個頭小小的閔悦卻主動地要求老師去承擔沒人做的任務——打掃廁所,而且還比誰都幹得認真。看着她那汗流浹背的樣子,我很羞愧。小小的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卻一下子高大了起來。

閔悦時常做着那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和我的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活中雷鋒作文 篇6

每當我走過小街,看到那一個個賣東西的個體户時,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位老人的身影來。

他,濃眉大眼,絡腮鬍子,時常穿着一件灰上衣,一條黑褲子,他就是那位賣餅的老爺爺。在他身上沒有一處引人注意的地方,因為他太平常了。而我呢,對他卻有些深深地敬意。

那天下午,天氣陰陰的,我因為去逛街很晚才回家。路上,我只顧急衝衝的趕路,沒留心周圍的事物,突然,在我耳邊響起一聲“啪”的聲音。回頭一看,見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孩子騎自行車騎得太快了,沒留心前面,結果騎到一塊大石頭上,頓時鮮血直流,小孩疼得直哭。這時,那位賣餅的老人連忙丟下手中的活兒,扶起那小孩,給他簡單的包紮,又叫人幫忙看攤位,自己抱起小孩直奔向附近的醫院。

現在,我不再相信大人們常常説的“現在改革開放,不再有活雷鋒了”這句話了。因為我在這社會的一個小小的角落裏,看到了好人好事,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賣餅的老人不正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嗎?

標籤: 六篇 雷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leifengzuowen/9zdw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