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老師作文 >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

我的啟蒙老師是覃老師。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笑起來嘴巴像一個彎彎的月牙,他還有一雙勤勞的雙手,能寫一手非常漂亮的字。覃老師是我們的好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

覃老師從一年級就當上了我們的班主任,是他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就像花園裏的園丁培育小樹,讓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在學習生活中,覃老師嚴格要求我們,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長大以後要為祖國做奉獻。在覃老師教過的課文當中,我印象最深的課文是《雷鋒叔叔,你在哪裏》。覃老師説了一句這樣的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覃老師還説一句話:“雷鋒時時處處為別人着想,好事做遍了全中國。希望人人都有愛心,希望人人都能自覺為社會做好事。”我從這篇課文中學到了助人為樂、無私奉獻、團結友愛、刻苦學習的道理。我要學習雷鋒叔叔助人為樂的好思想、好品質。

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老師,當一名合格的老師,把我自己學過的本領全部教給學生,讓他(她)們長大後能為祖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2

我有一本用4A紙釘成的“書”,封面上印着我的一張照片,下面斜印着三個黃顏色的空心字:古詩本。裏頭收集了駱賓王的《詠鵝》、李白的《古朗月行》、柳宗元的《江雪》等近50首古詩,每首古詩都注有拼音。這本書是我爺爺為我做的,它是我的啟蒙讀本,而爺爺就是我的啟蒙老師。

我還清楚地記得爺爺教我第一首《詠鵝》時的情景。

當時我剛讀中班,古詩中的意思都不懂。我問爺爺,什麼是“曲項”,什麼是“紅掌”。爺爺告訴我:“鵝的頭頸很長,它叫的時候會彎曲脖子,所以‘曲項’就是彎曲頭頸”。爺爺一邊説,一邊用手臂做了一個鵝頭頸的樣子,五指併攏變成一個鵝頭,一動一動,嘴裏“亢、亢、亢”地學着鵝叫,引得我“咯咯咯”地直笑。讀到“紅掌撥清波”的時候,爺爺用紅筆畫了一隻鵝腳掌,告訴我,鵝就是用這紅色的腳掌來划動綠水的。

爺爺總是這樣,每教一首,先領我讀幾遍,然後講解詩的意思,接着讓我朗讀,直到背出來為止。

幼兒園畢業的時候,爺爺已教了我四十多首古詩了。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蒙老師,我最愛的啟蒙老師是‘鄧老師’。

從我剛入小學,她就是我們班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剛開始我還是一個不愛舉手發言、缺乏自信的孩子,可後來在鄧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我變得開朗、活潑、自信、勇敢了!

鄧老師為我們班同學付出了很多的愛。記得剛開始時,我的字寫得還不好,鄧老師不厭其煩的幫助我糾正,剛剛有一點好轉時,鄧老師表揚我説我的字寫得越來越漂亮了!其實在當時,我的字比起班上其他同學來説不太好看,但自從鄧老師表揚我後,我變得更有自信了!為了不辜負鄧老師的希望,我下定決心把字寫好,現在我的字已經與以前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了!

我對鄧老師充滿尊重與感激,她非常操勞,家裏有一個年幼的女兒需要照顧,而她在學校裏的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為了學校,更是為了我們每一位同學!請她注意身體,並且希望在以後的學期中,她一直陪伴我們度過!

這就是我的啟蒙老師---鄧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4

童年的月夜永遠都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迎來了一陣温暖的春風。月亮升起來了,温暖而柔和的照耀着我們的小院,一切都顯得難麼平靜、美好。這是孩子們眼中最美的時辰。

我的童年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的,可也有以為經典的啟蒙老師,那便是這位偉大而已平凡的母親,在我剛開始學習説話的時候,我的母親天天夜晚不顧疲倦的對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的快,一直沒有眼睛,一隻沒有耳朵,真奇怪,真奇怪。”

母親用那甜甜的嗓音為我深情的吟唱,輕輕地,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校園裏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母親唱累了,就給我講童話故事,講神話故事......高深莫測的夜晚竟是個充滿奇妙幻想的世界。不一會,媽媽又給我猜起了謎語;一身穿着黑衣服,裏面睡個白胖子——猜一種食物。我想了一會,硬是解不開,母親卻説“這是你常常吃的瓜子啊!"

母親常常在我小的時候,把一些難懂的道理化作動聽的歌聲,有趣的`故事,母親在我幼小的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讓這顆種子在心田裏生根發芽。母親讓明月星光伴隨我的童年,用智慧啟迪我的想象,他在明月星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的童謠,使我們不知不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飛進知識的殿堂。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5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一本好書,就像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我們掌握知識和做人的道理。

從我牙牙學語開始,媽媽就教我《三字經》裏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讓我幼小的心靈在這些經典讀物中受到了薰陶。

上一年級後,我對《三字經》這部經典讀物瞭解得更加深透了。全書三字成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於記誦。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知道了小時候不好好讀書,是不應該的,如果這樣,老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作為。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讀書更加用功了。

通過誦讀《三字經》後,我也有些事情還沒做好。比如,小朋友來我家玩,我沒能把玩具和他們一起分享;吃東西時,總想挑最大的,最好吃的。以後我一定多誦讀這些經典讀物,學習先賢和聖人的做法,爭取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讓我們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吧!書是你最好的老師,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會讓你收穫很多知識,明白很多道理。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6

媽媽是我的啟蒙老師,也是我琵琶藝術的領路人。她用非凡的智慧指引我不斷前進!

記得去年暑假,媽媽為了鍛鍊我的膽魄,讓我報名參加了“第三屆全國校園藝術節”。由於《陽春白雪》的曲子特別長,當時我還有好幾處不很熟練。媽媽就打開電腦和我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欣賞名家的演奏,並不時地比劃着。看着媽媽如痴如醉的樣子,我也不知不覺陶醉在悠揚的琴聲中。在媽媽的陪伴下,我練習的勁頭更足了。上場前,媽媽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説:“寶貝,你一定行!”我頓時信心倍增。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竟被我淋漓盡致地演繹了出來,結果我榮獲了温嶺分賽區器樂類A組金獎。

當喜訊傳來的那一刻,媽媽開心得把我抱起來,轉了幾圈,隨即她又緊鎖眉頭。“怎樣才能讓小樂在浙江賽區的總決賽中也表現出色呢?”媽媽絞盡腦汁,終於想出個好辦法:用電子存款機“投幣獎勵”,我每彈一遍,媽媽就往存款機投進一元。就這樣,我中午練,下午練,晚上練。隨着存款機的報數不斷上升,我彈奏的熟練程度、力量掌控和樂感方面等也突飛猛進。“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再次奪得了金獎。

在媽媽這位經典啟蒙老師的鼓勵下,我一定會有更精彩的演奏!我一定用更輝煌的成績來報答她!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7

我的老師長着一張圓圓的臉,戴着一副眼鏡,眼鏡後面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她留着一頭短短的捲髮,笑起來,特別親切。你知道她是誰嗎?她就是我的班主任,我最喜歡的老師,也是我的經典啟蒙老師—董老師。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懂,我的老師每天都叫我們安靜,可我們的同學每天都不能安靜下來,老師的嗓子都快喊啞了,每次上課都很費勁,除非同學都安靜下來才能上好課。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用“開火車”的遊戲教我們認字。比如在教我們認“界”的時候,老師就問:“哪列火車最整齊?”我們就一起説:“這列火車最整齊!”然後老師看哪列火車最整齊,就叫誰。叫起我的時候,我就用手書空“界”,説:“豎,橫折,......上下結構,田字頭”。這節課我覺的特別有意思,記的生字更快了。

下了課,老師會和我們一起跳繩.轉呼啦圈.…..,特別是老師轉的呼啦圈非常快,而且比我多一些。和我們玩的時候,一點都不像我們的老師,我們玩的特別開心。

我的老師講的特別好,特別生動,大家聽的津津有味。我最喜歡上語文課了,因為語文可以使我讀的書越來越多,而且能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8

小時候,我的記憶力特別好,媽媽在我呀呀學語時就教我背誦唐詩、兒歌……,有一次,家裏來了一些客人,他們讓我給他們背幾首唐詩。我只顧着玩,理都沒理他們。客人走後,媽媽沒打我也沒罵我,只是拿出了一本插圖本的《弟子規》交給我,打開後,我可喜歡它了,它裏面有可愛的插圖,有生動活潑的故事,我很開心的讀起來,時間長了,有好多我還會背呢!更沒想到的是,它還默默的影響着我……

一天,哥哥到我家來玩,他一來就和我搶電視看,我很生氣,正準備打他,突然想起了《弟子規》上的一句話: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立刻換上了笑臉,把遙控器遞給了他。

還有一次,媽媽在做飯,讓我幫她拿兩個雞蛋,我正在玩,不想拿,但忽然又想起了《弟子規》上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於是,我趕緊放下手上的玩具,乖乖的去拿啦。

《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讓我懂得了很多,還能教我們做人的道理,以後我還會多多學習。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9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啟蒙老師,我的啟蒙老師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長着一雙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樑上架着一副眼鏡,大大的嘴巴笑起來就變成了一輪彎彎的新月。

我的爸爸是個老師,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看書讀報,有時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記得有一次,媽媽有事讓爸爸中午買菜做飯,結果,爸爸太入迷了沒聽見,害得我們一頓午飯只好在外面解決。在爸爸的薰陶下,我也十分喜愛看書。

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讀書,一邊讀一邊還發出抑揚頓挫的語調,逗得我哈哈大笑。學會拼音認識字後,爸爸就給我買書,如少兒版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全集》、《三國演義》、《西遊記》等。他讓我自己讀,還經常告訴我要多讀幾遍。開始的時候我還不理解,書讀了一遍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反覆讀呢?後來,我才明白:一本好書是要反覆讀才能真正理解書中的含義。多讀一方面能增長知識,另一方面還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我的爸爸是我的啟蒙老師,他讓我真正明白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0

我最喜歡我們的羅老師了。從一年級到現在都是她給我們上語文課。她今年有27歲。有烏黑的短髮,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個子很高;喜歡穿一件綠色的衣服,一條黑褲子。我最喜歡羅老師上課。她上課很有耐心,每次上語文課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她都會一遍又一遍的給我們講。就這樣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

羅老師不僅上課認真,而且還很關心我們。我覺得就像媽媽一樣。一天,我們班的李敏敏同學生病了,燒得很厲害。羅老師知道了,背上她就往醫院跑。又有一次,我的字典不見了,我急得在校園裏哇哇大哭。羅老師看到了以後,問了幾個問題,就開始幫我找,終於在花台下的草叢裏找到了。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在我們周圍。她的關心滋潤着我們班的每一個學生。使我們在二(1)班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當一名像羅老師一樣的好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1

從小爸爸媽媽就常常在爾的耳邊讀一些讓我既浮想聯翩又讓我如痴如醉的童話故事。使我在小時就取書籍結下了不結之緣!

我在三歲時, 讀了一標名鳴《安徒生童話》的書,爸爸天天在我睡前都會給我思一篇童話,並會給我提沒多少個答題測驗我聽故事是否定實。所以,過後爸爸就學會了我無論幹什麼事件都要當真。等我再大些,爸爸就給我想一些古詩請求我腹目標是我增添積聚。使我在當前的學習該中不會這麼操勞。匆匆地我固然沒上小學就未經會被30多首古詩300多個生字了,幼兒園的老師也皆會誇我聰慧。

從安徒生的童話中,我讀到了紅雪私主的仁慈,貝爾的剛強,灰姑娘的執着也讓我從他的筆下曉得了什麼是寫息的真理,什麼是真情名感的吐露從這利書中我領會到了也體會到了寫作並不是虛假的貨色而是一個讓咱們流露口聲的處所。

書---我的搭檔我的良師益敵,我一輩子所虔誠的敵人陪侶,我愛書!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2

我的啟蒙老師——王老師,大約三十多歲,身材修長,體態輕盈,有一雙和善、親切的眼睛。是她讓我邁出健康成長的第一步時,讓我在知識的海洋徜徉。

王老師的講課方式也很獨特,有些老師只是滔滔不絕的講,而王老師的課堂,更多的是互動與快樂。王老師最注重的是閲讀,她總是讓同學自主組合,用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我們也沉醉在那美妙的朗讀聲中。

王老師的語文課一點也不讓我們有壓力,還不時帶來歡笑。記得有一次聽寫詞語比較多,老師怕我們太累了,就在聽寫了一半的時候,就讓大家看窗外的藍天,用美麗的語句描述一下我們所看到景象,看誰講的最好。這不但讓我們放鬆了心情,還把平時的閲讀積累發揮的恰到好處。有的課文很枯燥,老師會引用文中的某個詞句,講一些笑話,緩解一下同學們緊張的情緒。

“老師是一截粉筆,犧牲了自己,卻把知識給了同學;老師是一位辛勤的園丁,勞累了自己,卻澆灌了小花;老師是一根蠟燭,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這句話用來比喻我的啟蒙老師——王老師再好不過了。

王老師的一言一行就像水一樣,澆灌着我這棵幼苗,使我能夠茁壯成長,讓我們長成參天大樹,做有用之材。

我喜歡你,我們的王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3

在我記憶裏,我喜歡的老師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現在的班主任——教我們數學的端老師。

她留着一頭烏黑的短髮,很精神。喜歡穿深色的衣服,打扮得總是很得體。眼鏡後面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透着智慧的光芒。最神奇的是她那張嘴,就像一個知識的寶庫,我們想知道什麼,她都會告訴我們。

記得有一次的數學課,端老師叫我們做第87頁的第三項,其實這題也不難,而我卻做錯了,老師在教室走了一圈,看了我們做得怎麼樣,她叫劉星語回答,她説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不一樣。

忽然老師説:“這道題寫錯的同學站起來”,我立刻站起來了,全班就我一個人站着,我的臉立刻紅了,就低下了頭,於是心裏想怎麼就我一個人錯呢?真丟臉。恨不得找一個地方鑽進去。“楊雨婷她非常的誠實,全班不至於就她一個人錯吧?還有的同學也錯了,”這時好多同學也站了起來。

最後,老師給我們組加了一顆星。這就是我的端老師。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4

古時候,人們打仗用的武器中,有一種兵器叫矛,還有一種叫盾。矛是用來 刺殺亂人.進攻用的長槍,而盾是用來遮擋身子.防禦矛刺中身子的武器。有一個楚國人,他既賣矛又賣盾。

有一天,他帶上矛和盾去街上叫賣,他為了大家能買他的這兩種兵器,他向周圍的人誇耀起來。他先舉起了盾向人們説:“我的盾呀,堅固無比,無論怎樣鋒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破的。”他説過了幾遍,見沒人反應,便放下了手裏的盾。

他又拿起了矛向眾人誇口説:“在請看一看我這矛,它是再也鋒利不過了,無論多麼堅固的盾,都會被它刺破。”圍觀的人聽了,不禁哈哈大笑。那人賣兵器的人十分不理解的説:“你們笑什麼啊?難道我説的不對嗎?”這時,有個人説:“既然你的矛是什麼盾都能刺破它,而你的盾是什麼矛也刺不穿的,那麼,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又該怎麼樣呢?”這個人立刻臉紅了,啞口無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彼此相互牴觸,説話、辦事前後不一致,相互牴觸在平常生活中,不要像這個楚國人一樣,相互牴觸.説話.辦事前後不一致。

我們寫作業和回答問題時,不要像這個人一樣啊!所以人們創造了一個詞“自相矛盾”來比喻這一類人。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15

從我記事開始,媽媽就給我報了很多課外班,遇到了許多啟蒙老師,如:鋼琴啟蒙老師李明福,舞蹈啟蒙老師劉秀芝,還有讓我愛上讀書的啟蒙老師彭老師……但是我認為我的經典啟蒙老師是我的媽媽。

媽媽是我的繪畫、手工啟蒙老師,在媽媽的引導下,我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在班裏辦黑板報,學會做玫瑰花,還學會做麪塑,學會了很多面塑技能:捏、搓、團等。媽媽在幼兒園上美術課,我在旁邊看着媽媽上課,開始我連筆都不會拿,媽媽手把手地教我,從起輪廓到塗色,慢慢地我步入了繪畫的殿堂,喜歡上了繪畫。

媽媽是我的學習啟蒙老師。媽媽在我沒有上學時,就開始教我認表,寫拼音,寫算數題。晚上回家已經八點了,吃完飯我和媽媽就趴在餐桌上學習。媽媽為了我學習認表,專門在單位休息時間給我做了一個表的模形。雖然那時的我還在上幼兒園,但是我已經知道媽媽為了讓我提前學習這些知識,這都為了讓我上學能夠輕輕鬆鬆地學習。媽媽還是我的生活啟蒙老師。從小在媽媽打掃衞生時我就跟在媽媽的身後,看着她的動作,模仿學習。雖然不能真正幫助媽媽幹活,但是從不訓斥我,從而讓我在四歲時參加了“民生大參考——小鬼當家”欄目中有了傑出的表現:疊被子、疊衣服、擇菜……

我的經典啟蒙老師將永遠引導我、激勵我、啟蒙我勇往直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laoshizuowen/7400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