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爸爸作文 >

父親的一回頭與一塊年糕作文

父親的一回頭與一塊年糕作文

爸爸媽媽肯定經常會與同學們開玩笑,“孩子,這個世界上你最喜歡誰呀?”注意!這可是一個圈套,不管你做出怎樣的回答,都會“傷害”其中一方,從而造成“內戰”,怎麼辦呢?我們有筆呀!我們可以將自己對父母的感激與熱愛之情訴諸於筆端,讓父親那深沉的愛、母親那細膩的愛成為我們內心永遠的記憶。説起父愛母愛,我曾被這樣的兩個故事打動。

父親的一回頭與一塊年糕作文

其一:父親的回頭。講我與夥伴玩時被尖利的石頭割破了腳,在醫院包紮後,同伴送我回家。路上遇到父親,滿以為父親會同情愛憐我,可父親簡單交待幾句後便走了。我向夥伴抱怨父親不關心我。有個同學告訴我,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他明明愛你卻不會表現出來,不信你看,等他走到拐彎處,他一定會回頭看你。果然,在父親側身拐彎的剎那,他悄悄地回過頭來,很快地瞟了我一眼。我當時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其二:母親的一塊年糕。有一個窮人家的女孩,每天站在門口等媽媽回家。媽媽每天都會帶一塊年糕給他。這天,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天越來越黑,媽媽卻還沒回家,小女孩便出去找。她發現媽媽躺在路邊,她以為媽媽太累睡着了,搖了搖,媽媽沒醒。她就把媽媽的頭擱在自己的腿上,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現媽媽的手裏還津津攥着一塊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卻發不出一點聲音……

同學們,聽完這兩個故事,可能已經潸然淚下了吧,知道這是為什麼麼嗎?這就是細節的力量打動了你。父親的那一回頭和媽媽死後手中緊攥着的那塊年糕觸動了我們的心絃,引起了我們感情上的共鳴。是啊,在生活中,爸爸媽媽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愛着我們根本沒有多與少、厚與薄之分,所以我們不上父母的“當”,而是用自己的筆把父母關心我們的細節記下來。

那什麼叫細節描寫呢?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的語言、動作、服飾以及內心的微妙活動或有關事物的大小、材料、顏色、形狀、動態、靜態多方面的細小環節進行具體細緻地刻畫。出色的細節描寫使事件更逼真、情節更動人,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了使大家能深入理解,我舉人教版中《荔枝》的兩個細節描寫的例子:

一:這是一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個都長着疤,有的還爛了皮。只是這些沙果都顯得晶光透亮、沾着晶瑩的水珠,果皮上紅的紋絡顯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幾遍才洗成這般模樣。

這段文字是描寫一位居家過日子的母親精心洗淨的沙果,果子雖質量不好,但傾注了母親無限的愛。

二: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着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的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託着荔枝,像是託着一隻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望着捨不得吞下,嘴裏不住地對我説:“你説它怎麼長的?怎麼紅皮裏就長着這麼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畢竟是好吃,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

這是母親第一次剝荔枝的動作描寫,那樣小心、愛憐、驚奇、高興,這一切表現,結合後文母親把荔枝都省給孫子吃的事,更讓人感到母愛的偉大。

我們在生活中要認真觀察,特別要仔細比較,將這人與那人、這時與那時進行比較,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發現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有意思的細節,那麼如何表現這些細節呢?主要有四點:

一:細節的選擇和描寫要“真”。憑空捏造只會漏洞百出,弄巧成拙。施耐庵寫《水滸傳》時,那時沒有動物園,為了把老虎寫活,他居然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密林高樹上一呆就是好幾天,仔細觀察,實地感受,最終將老虎“一撲、一掀、一剪”的三個經典動作寫得栩栩如生,一隻兇猛的老虎更襯托了武松高大的形象。

二:注重“神”字。即細節描寫要能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點。《景陽崗》中,武松用“揪——按——踢——打”一連串動作,將那隻兇猛的老虎打死,一位勇敢機智、無所畏懼的英雄隨着這些傳神的細節描寫出現在我們眼前。

三:細節當然要細。有時甚至一個細小的眼神變化都可以展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她是我的朋友》中,那個認為獻血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血都給朋友的小男孩,在抽血時用拳頭堵住嘴,臉向一邊轉過去的畫面會打動所有讀者的心。《豐碑》中將軍看到士兵被凍死時的表情變化:將軍愣了一下;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着;他紅着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而當他知道這個被凍死的士兵就是他準備處罰的軍需處長時: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裏。他的眼睛濕潤了。

葉聖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中,描寫腳的生長位置——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老先生不僅觀察的細,描寫也細緻入微。

四:細節描寫要“精”。細節描寫有震撼力,但不能濫用,審美是會疲勞的,特別是對那些與中心無關的細節可以忍痛割愛。對一些細節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加工與提煉。比如:武松打一隻虎還氣喘吁吁,李逵為母親報仇心切,三下五除二就將四頭老虎撲殺於刀下,讓人感覺痛快淋漓,蕩氣迴腸。

讓我們以一個對聯故事結尾吧,解縉小時上學貪玩,趁先生外出時,溜出去摘花藏於袖中,回到教室,老師發現後出一上聯:小童子暗藏春色,對不出就“戒尺伺候”,解縉脱口就對“老宗師明察秋毫”,我們也要像老先生一樣捕捉事物的細微之處,這樣寫作時才能入木三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babazuowen/pjq4d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