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滕王閣序 >

高中課文正反解讀-《滕王閣序》

高中課文正反解讀-《滕王閣序》

課文故事】

高中課文正反解讀-《滕王閣序》

  王勃與《滕王閣序》

重陽節那天,南昌都督閻伯輿在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賓客。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接下來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 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

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發表溢美之詞,卻發現後句詩空了一個字,便覺奇怪。旁觀的文人學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此發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説,一定是“水” 字;那個説,應該是“獨”字。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能讓人滿意,怪他們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於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落了的字補上來。

待來人追到王勃後,他的隨從説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

來人返回將此話轉告了閻伯輿,大人心裏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詐本官,可氣!”又一轉念:“怎麼説也不能讓一個字空着,不如隨他的願,這樣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於是便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聽了只覺得不知其意,有人間道:“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説:“一字幹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此後一段時期,詩人不至於為生計所迫、終日奔波操勞了,閒暇時還可讀書吟詩,於是,日子也好過多了。

【課文正解】

  少年壯志不言愁

自古天妒英才,古有王勃的英年早逝,近有徐志摩的“香消玉殞”。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魁首,堪稱少年天才。

不幸的是,王勃因溺水而身亡,使得《滕王閣序》成了他人生之絕唱,令人扼腕歎息。但他在文中所描繪的“晚秋暮色圖”卻永遠被後人讚譽。

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如“紫電清霜”中的“紫電”,“飛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軸”中的 “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尤其“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於靜止畫面色彩,着力表現水光山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的名句。

作者採用恰當的方法,猶如電影的拍攝技術,由近及遠,構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鶴汀鳧渚”四句寫閣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和河流、湖澤,是中景;“虹銷雨霽”以下則是水田浩淼的.遠景。這種寫法,是《滕王閣序》寫景的最突出特點,體現了作者立體化的審美觀,把讀者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勝境,讀者和景物融為一體,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層巒聳翠”四句,借視角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裏城外,相與為一,不可分離,體現了作者整齊劃一的審美觀。

虛實相映之美。“漁舟唱晚”四句,即憑藉聽覺聯想,用虛實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實寫虛寫,相互諧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敍寫景之能事。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圖畫。作者一反傳統中“悲秋”的習慣寫法,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邁的情致。作者寫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張揚,而是寓情於事於景,含蓄婉轉地表達出來的,給人天衣無縫、妙合無垠之感。

少年壯志不言愁,作者由眼前的宴飲娛樂引發出無盡的人生感慨,並運用大量典故來敍事、抒情。

“長安”“帝閽”“宣室”抒發出報國無門,濟世無路的感慨。

“馮唐”“李廣”“賈誼”“梁鴻”慨歎年時易往,功業難成,流露出嗟卑歎老的傷感和見機知命的消極心理。

“馬援”抒發不因年華易逝、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的情懷。

“貪泉”“涸轍” “北海”“東隅”表明雖身處逆境,不甘沉淪,猶樂觀開懷的態度。

“孟嘗”“阮籍”反襯自己堅定意志。

“終軍”表明自己請纓無路的困惑。

“班超”“宗愨”表明自己投筆從戎、乘風破浪的志向。

“楊意”“凌雲”“鍾期”“流水”表達出自己感懷才難用、知己難遇的憤懣。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和抒情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後猶如身臨江南水鄉,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讚説:“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engwangge/zz3p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