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思鄉詩 >

《秋風引》賞析

《秋風引》賞析

《秋風引》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詩作。全詩四句,前兩句寫秋風始至,鴻雁南來;後兩句寫風吹庭樹,孤客先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秋風引》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秋風引》賞析

秋風引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譯文

秋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羣羣。

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

註釋

⑴引:一種文學或樂曲體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開頭。

⑵至:到。

⑶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晉陶潛《詠荊軻》:“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雁羣:大雁的羣體。

⑷朝:凌晨。庭樹:庭園的樹木。

⑸孤客:單身旅居外地的人。漢焦贛《易林·損》:“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為心作毒。”這裏指詩人自己。聞:聽到。

賞析

詩以“秋風”為題;首句“何處秋風至”,就題發問,搖曳生姿,而通過這一起勢突兀、下筆飄忽的問句,也顯示了秋風的不知其來、忽然而至的特徵。進一步推尋思索還暗含怨秋的意思,與李白《春思》詩“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句有異曲同工之處。秋風之來,既無影無跡,又無所不在,它從何處來、來到何處,本是無可究詰的。這裏雖以問語出之,而詩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來就宕開詩筆。

“蕭蕭送雁羣”一句寫耳所聞的風來蕭蕭之聲和目所見的隨風而來的雁羣。化無形之風為可聞可見的景象,從而把不知何處至的秋風繪聲繪影地寫入詩篇。結合前兩句詩,脱胎於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和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而可以與這兩句詩合參的有韋應物的《聞雁》詩:“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但韋詩是以我感物,以情會景,先寫“歸思”,後寫“聞雁”。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指出,這樣寫,“其情自深”,如果“倒轉説”,就成了一般人都寫得出的普通作品了。這首《秋風引》前兩句所寫的秋風始至、鴻雁南來,正是韋詩後兩句的內容,恰恰是把韋詩倒轉過來説的。它是遠處落想,空際運筆,從聞雁思歸之人的對面寫起,就秋風送雁構思造境。至於韋詩前兩句的內容,是留到篇末再寫的。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把筆觸從秋空中的“雁羣”移向地面上的“庭樹”,再集中到獨在異鄉、“歸思方悠哉”的“楚客”,由遠而近,步步換景。“朝來”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風至”,又承接次句的“蕭蕭”聲,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發問。它説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着它物而隨處存在,此刻風動庭樹,木葉蕭蕭,則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孤客最先聞”詩寫到這裏,寫足了作為詩題的“秋風”,詩中之人還沒有露面,景中之情還沒有點出。"孤客最先聞。”才畫龍點睛,説秋風已為“孤客”所“聞”。這裏,如果聯繫作者的另一首《始聞秋風》詩,其中“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兩句,倒可以作“聞”的補充説明。當然,作為“孤客”,他不僅會因顏狀改變而為歲月流逝興悲,其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這首詩主要要表達的,其實正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但妙在不從正面着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在篇末雖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寫到他“聞”秋風而止。至於他的旅情歸思是以“最先”兩字來暗示的。如照説,秋風吹到庭樹,每個人都可以同時聽到,不應當有先後之分。而惟獨孤客“最先”聽到,可以想見,他對時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這就是對“最先聞”的解釋。這些評語都稱讚這一結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為讀者留有可尋味的深度。從全詩看來,卻必須説“不可聞”,才與它的蒼涼慷慨的意境、高亢勁健的風格相融浹。兩個結句,內容相似,一用曲筆,一用直筆,卻各盡其妙。對照之下,可悟詩法。

這首詩借景抒情,主要表達的其實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它説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着它物隨處存在,風吹樹動,蕭蕭木葉,那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創作背景

劉禹錫曾在偏遠的南方過了一段長時期的貶謫生活。這首詩作於被貶期間。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有感而作。

作者生平簡介

劉禹錫,字夢得,漢族,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劉禹錫與白居易並稱“劉白”。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並稱“劉柳”。晚年住在洛陽,與白居易唱和較多,時稱“劉白”。貞元九年,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詞科,從事淮南幕府,入為監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與之圖議,言無不從。轉屯田員外郎,判度支鹽鐵案。叔文敗,坐貶朗州刺史。在貶官期間,在揚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答謝白居易,再遭貶朗州司馬。落魄不自聊,吐詞多諷託幽遠。蠻俗好巫,嘗依騷人之旨。倚其聲作《竹枝詞》十餘篇,武陵溪洞間悉歌之。居十年,召還。將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觀看花詩涉譏忿,執政不悦,復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為言,改連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徵入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遊玄都觀詩,出分司東都。度仍薦為禮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度罷,出刺蘇州,徙汝、同二州,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禹錫素善詩,晚節尤精。不幸坐廢,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適。與白居易酬復頗多,居易嘗敍其詩曰:與白居易唱和,世稱他們“劉白”。白居易稱之為“詩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又言其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其為名流推重如此。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二,贈户部尚書。詩集十八卷,今編為十二卷。

關於劉禹錫的祖籍,多有爭議,一説是洛陽人,一説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自言出於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據查有關史料,劉禹錫為匈奴後裔,其七世祖劉亮仕於北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改漢姓。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東遷嘉興,劉禹錫出生於此地,因此劉禹錫“家本滎上,籍佔洛陽”。關於説其 “彭城之人”,經查此説,出自白居易、權德輿等人之口,那不過是隨順當時“姓卯金者鹹曰彭城”(《史通·邑里》)的習俗罷了。因此“劉禹錫彭城人”説法是不確切的。

説劉禹錫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無極人,還得從他七世祖劉亮説起。周漢時期,定州、無極是冀州的'屬地,無極同時也是定州的屬地。劉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騎常侍等職,後北魏遷都洛陽,劉亮全家也隨之遷至洛陽。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別集類:“書禹錫本傳,稱為彭城人,蓋舉郡望,實則中山無極人,是編亦名中山集,蓋以是也。”此外清《畿輔通志》及《中國歷史人物辭典》和《中國歷史名人辭典》等也都有刊載。經過反覆查證和諮詢有關專家,劉禹錫祖籍確認為無極,是有據可依的。

現存劉禹錫集古本主要有三種:①清代避暑山莊舊藏宋紹興八年(1138)董刻本,題為《劉賓客文集》,屬小字本,今有徐鴻寶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據董本重刻,稱“浙本”。明清以來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屬於這個系統。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蘭館所藏宋刻本,題為《劉夢得文集》,屬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務印書館縮印本。③北京圖書館所藏宋刻殘本《劉夢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兩代的毛晉、惠棟、何焯、馮浩、黃丕烈等人曾對劉禹錫集作過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數是抄本,流傳不廣。現通行劉禹錫集版本:《四部叢刊》本《劉夢得文集》,《四部備要》本《劉賓客文集》,《叢書集成》本《劉賓客文集》。此外,尚有校點本《劉禹錫集》。 劉禹錫的生平事蹟,見於新、舊《唐書》本傳,唐韋絢編《劉賓客嘉話錄》(一稱《劉公嘉話錄》),記錄了劉禹錫晚年有關創作、學問等方面的談話,頗具資料價值。今人卞孝萱著有《劉禹錫年譜》,對劉禹錫的生平和各種史料多有考訂。《陋室銘》被選中人教版8年級上冊22課《陋室銘》,上海九年教育課本七年級第二學期12課。

名家點評

明代郭濬《增訂評註唐詩正聲》:“李雲:不曰‘不堪聞’,而曰‘最先聞’,語意最深。”

明代鍾惺《唐詩歸》:“不曰‘不堪聞’,而曰‘最先聞’,語意便深厚。”

明代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徐克曰:‘人情之真,非老於世故者不能道此。’”

明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用意最妙。”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註》:“誰不聞而曰‘最先聞’,孤客觸緒驚心,形容盡矣。若説‘不堪聞’,便淺。”

清代李鍈《詩法易簡錄》:“詠秋風必有聞此秋風者,妙在‘最先’二字為‘孤客’寫神,無限情懷,溢於言表。”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若説‘不堪聞’,便淺。”

清代吳瑞榮《唐詩箋要》:“夢得《鄂渚留別》末雲:‘欲問江深淺,應如遠別情。’情思不劇,與此詩皆陶冶樂府而得。”

清代吳烻《唐詩選勝直解》:“風無形,隨四時之氣而生,曰何處驚之也。秋風秋雁並在一時,若風送之者然,況萬物經秋,皆將黃落逐臣孤客,無難為情,曰‘入庭樹’,曰‘最先聞’,驚心更早,宋玉悲秋,略與彷彿。”

清末俞陛雲《詩境淺説續編》:“四序迭更,一歲之常例,惟乍逢秋至,其容則天高日晶,其氣則山川寂寥。別有一種感人意味,況天涯孤客,入耳先驚,能無惆悵?蘇頲之《汾上驚秋》,韋應物之《淮南聞雁》,皆同此感也。”

試題

1、一、二兩句寫出了秋風哪些特徵?(2分) ▲

2、後人為什麼説孤客最先聞中最字用得好?請聯繫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作簡要分析。

3、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説,秋風是理解本詩的關鍵,你同意這種説法嗎?為什麼?

閲讀答案

1、(2分)答: 秋風剛至或蕭索淒涼的特點。(學生用詩歌中的蕭蕭回答,也得分)

2、(2分)答:表現了孤客對物候變化的敏感,寫出了孤客羈旅漂泊思家念歸的心情。

3:同意。秋風是詩人吟詠之物,由秋風的到來雁羣,由雁羣引出庭樹,由秋風中的雁羣引起詩人孤客最先聞的共鳴。整首詩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風中展開的,所以説,秋風是理解本詩的關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sixiangshi/q7jmg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