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河中石獸 >

河中石獸教參

河中石獸教參

《河中石獸》是名篇之一,是中學教育比較重要的一篇課文,下面是文章的教學設計參考,大家借鑑創新。

 

《河中石獸》教學設計參考

教案分析:

本文節選自紀昀的《閲微草堂筆記》,故事圍繞着“如何才能找到十多年前掉進河中的石獸”展開,僧、講學家、老河兵分別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故事的結局證明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目標:

1、 落實文言重要實詞,反覆朗讀,知曉文章大意。

2、 瞭解“敍述”和“議論”的表達方式,理解“借事説理”的方法。

3、 深入理解三類人“河中尋石獸”的方法,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4、 培養學生客觀對待分析事情的態度。

教學重點:落實重要字詞;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難點:深入理解三類人“河中尋石獸”的辦法,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檢測字詞落實情況)

PPT展示

河中石獸

清.紀(ji)昀

—— 選自《閲微草堂筆記》

師:朗讀推開記憶的門,在朗讀中回憶重要字詞。

PPT展示

圮 並 閲 棹 設帳 物理 是 攜 耳 確論 湮 顛

二、字句落實

1、落實第三段重要字詞

PPT展示

解釋下列劃線的字詞

如是再齧:像;沖刷,侵蝕。

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固顛:本來。

如其言:依照。

然則天下之事:既然這樣,那麼。

但知其一:只。

可據理臆斷歟:主觀地判斷。

2、結合字詞挑戰自己

PPT展示

(1)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3)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4)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

(5)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據理臆斷歟?

3、再次朗讀,整理內容(瞭解故事大意)

PPT展示

文章記敍了 (概括),得出了 的道理(原文)。

提示:

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明確:短文前面記敍,後面議論,敍議結合,借事説理。

三、研讀賞析,討論人物

PPT展示

三類人:

僧——出家人,居於寺廟,四大皆空;

講學家——居於書塾,研究經史,講學教書;

老河兵——長年駐紮河邊,巡河,鎮守河防。

思考:

1、講學家和老河兵分別為了什麼而“笑”?

2、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寺僧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正確的辦法?

明確:(1)講學家嘲笑僧的錯誤做法;老河兵嘲笑僧的錯誤做法,以及對眾人的盲目追尋的世風而無奈。

(2)僧只考慮水流性質,考慮問題不全面;講學家只根據書本知識,考慮石頭和沙子的性質,空談事理,不切合實際;老河兵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從水流性質、石性和沙性出發,全面考慮。

3、紀昀給我們講述了三人“河中尋石獸”的故事,把僧、講學人和老河兵進行對比,告訴我們“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能否把這句話改成下面的句子?

標籤: 教參 石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shishou/2ywq3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