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勸學 >

孫權勸學優質課教案

孫權勸學優質課教案

《孫權勸學》是一篇極其簡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文言短文故事,提供了《孫權勸學》教學設計,可以幫助同學們給更好學習。

孫權勸學優質課教案

【設計意圖】

文章簡短,教材註釋比較豐富,學生理解起來不會有文意上的困難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學價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學魅力,則需要教師在深入解讀後,通過生動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一道走進文本,品析欣賞筆者通過反覆解讀和剖析,挖掘出短文裏藏有的多個“三”,這些“三”包含了文章結構、人物形象、藝術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項內容,於是,以“找尋三”趣學文言故事作為此設計的總構思

教學創意:趣學文言故事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彙:謂、博士、但、涉獵、吳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重點:

賞析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品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

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方法:自由放聲朗讀,自己譯讀,同座譯讀,質疑解難

二、積累

要求:圈出並掌握引發關注並需要積累的詞

方法:自己圈出,落實意義和用法,教師點撥強調

(以自行整理或統一練習的方式積累)

以下詞需要強調:

實詞:謂 當塗 涉獵 見 就 過

虛詞:以 豈 但 若 乃 及 即 更 何 遂

人稱:卿 孤 孰

古今異義:博士 往事

語氣詞:邪 耳 乎

成語:吳下阿蒙 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尋文中獨特的“三”組合並作分析,感受文章寫人記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師示例,學生獨立尋找,教師巡視點撥,學生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組合有以下一些內容:

1.三個段落示結構

根據情節把文章分成三個部分,這就是事件的三個階段,即: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這三個段落是:

初……/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

2.三個人物證蒙學

穿插人物介紹:孫權、呂蒙、魯肅

簡析三個人物(孫權、魯肅、蒙母)對呂蒙學習併成功的證明作用

孫權: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勸他讀書,對呂蒙滿是關心與厚望正因為有孫權的善於勸説,才有了呂蒙的“就學”及學有所成

魯肅:魯肅“與蒙論議”,一句“非復吳下阿蒙!”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魯肅地位高於呂蒙,且學識豐富,由他説出此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非同一般

蒙母:從情節的角度講,文章的最後一句“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似乎多餘,然而,細細揣摩,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意味深長了

魯肅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通過他“拜蒙母”,看得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二人情投意合,側面襯托出呂蒙富有學識;更重要的是,這一情節傳達出古代對讀書的另一個角度的理解:一個人因為讀書而有豐厚的學問,會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敬,更使自己的父母也得到尊敬,既而甚至可以提高自己家族的社會地位及威望這一情節深化了選文的中心在表現孫權勸學的效果和呂蒙學習的成果上也都是很重要的一個補筆

3.三句話語見形象

要求:體會文中人物的語氣語調,感受説話人的.心理

方法:以讀促析,能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簡析: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表現出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深切關心,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大有所益”

這一句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悦神情和責備的意味,但又説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尤其是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説法,神情激動,讀來讓人感動

孫權是善勸的他對呂蒙既嚴格要求,又殷切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不失人主身份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欲出魯肅是個忠厚長兄,這句話流露出他重視學問、善於欣賞他人、對年輕將領的親切讚美之情

4.三次態度現性格:

(1)蒙辭以軍中多務

用軍務繁重來推脱,這裏折射出呂蒙之前不讀書只尚武的性格和成長經歷

(2)蒙乃始就學

在孫權的教育和指點之後,呂蒙無可推辭並知錯能改,這是他實現自我轉變的重要一環

(3)“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這是呂蒙對魯肅讚歎的巧妙接應可以看出呂蒙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充滿自信我們彷彿能聽到他那坦誠豪爽的笑聲

小結:

呂蒙的三次態度的作用:

(1)讓文氣有起伏;(2)豐滿了人物形象;(3)三次態度就是事件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他成長的三個階段(拒學就學成學);(4)比襯出其他的人物形象

5.三個留白顯詳略

要求:根據文字展開適當的聯想,揣摩作者這樣安排情節和詳略的意圖

方法:説讀結合、討論交流

簡析:

(1)蒙辭以軍中多務……

會以怎樣的説來“辭”?扣緊文意想象、表達

(2)蒙乃始就學……

為什麼不寫他如何勤學?

(3)肅遂拜蒙母……

為什麼要交代這個環節?刪去了會怎樣?魯肅會對蒙母説些什麼呢?

前兩個留白是略寫,而最後一個則是擴充出來的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嗎?

除了以上的“三”,還有一些“三”也不能忽視如:

三個稱呼表親密:

“卿”,是君對臣或朋友之間的愛稱第一次出現是孫權稱呼呂蒙,表現出孫權對呂蒙真切的關心和殷切的期望,既鄭重,又親切第二次出現是魯肅“與蒙論議”後很吃驚地喊出的,表現出魯肅對呂蒙的認可、讚揚

“大兄”,面對魯肅的吃驚和讚歎,呂蒙巧妙接應“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對話中有同僚間的調侃趣味,更顯兩人志同道合的兄弟般的情誼

三種語氣傳態度

人物語言,尤其是語言中流露出的語氣語調能夠揭示人物心理、情感和性格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中“邪”表示反問語氣,相當於“嗎”聯繫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悦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中“耳”表示限止語氣,“罷了”説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傳達出孫權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中“乎”表示感歎,可譯為“啊”此句一出,呂蒙自得、自豪、“書中多閲歷,胸中有溝壑”的自信如在眼前

四、誦讀

要求:讀熟、讀美

能夠生動地讀出人物的語氣語調,通過朗讀表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努力做到熟讀成誦

方法:同座位配合演讀;全班男女生配合演讀;全班背誦

五、總結

1.文言文章學習的角度:積累詞彙

2.文學作品學習的角度:品析寫人記事的妙法

教學後記

教罷此課,心中的那份快樂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難教嗎?我看不盡然。整合學生與文本的情感結合處,以讀為主線,運用不同形式的讀,帶着適宜的任務去讀,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在讀中思、在讀中練、在讀中悟,一切都那麼自然。教學中正是以讀貫穿始終,學生讀背文言文的意識得到增強;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問文題,探究文本,展開與文本的對話,積累了重要的文言詞句,提升了感悟與理解能力,學會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課的教學環節如能緊湊一些,將隨文練筆放在課堂上練習,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這是值得我今後教學思考與改進的地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quanxue/9k4k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