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夢遊天姥吟留別 >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

《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設計

第一節

一、 導入: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曾學過李白的一首留別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表現了李白與汪倫的深厚情誼。而今天,我們要學習他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別詩。

二、 詩人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著名詩人。李白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動,大體上是在唐玄宗開元、天寶這四十多年中。歷史上稱這個時期為“開元盛世”。

李白少時就有“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天寶二年,因朋友吳筠推薦,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長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已四十二歲的李白,滿以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機會來了。

李白的確曾有過短暫的得意,然而不久他就發現李隆基僅只把自己當作消遣的'御用詩人人;同時李白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酒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權貴,招到他們的排擠。甚至連玄宗也開始對他不滿,因而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賜金還鄉”為名,逐出京城。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李白親眼目睹了統治集團內部的昏庸腐敗,宮廷生活的殘酷鬥爭。第二年,李白借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際, 寫下了這首“留別”詩 ,誠摯地向親友們表明了自己蔑視權貴,傲岸不屈,與 宮廷生活徹底絕裂的態度。

三、 解題:

“吟”本指吟詠,即作詩。後來成為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留別”,是臨行前向朋友話別的意思;

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遊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本詩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四、 誦讀詩歌,疏通生字詞:

1、 指定學生朗讀該詩,疏通生字詞:

天姥() 瀛()洲 天台() 剡()溪

宿()處 淥()水 謝公屐() 忽已暝()

殷()巖泉 水澹澹() 石扉() 訇()然

霓() 魂悸() 鼓瑟() 鸞()回車恍()

2、 聽讀課文,體會詩歌情感:

五、 講解第一段詞句:

六、 分析第一段:

1、 既然詩歌題目為“夢遊天姥”,為何開篇卻談“瀛洲”仙島?

“煙濤微茫”的瀛洲與“雲霞明滅”的天姥山同樣神祕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難求”讓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則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詩人用瀛洲襯托天姥,以虛襯實,不僅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祕美妙的面紗,而且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念頭。

2、 結合第一段來看,天姥山有什麼特點?詞句中寄予了詩人對怎樣的情感?

神祕、高峻。景仰嚮往。

3、 通過第一句的分析我們知道,詩人用了襯托手法來表現天姥山的神祕,其高高峻這一特點又是如何表現?運用該手法的作用是什麼?

誇張:“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對比、襯托:首先拿天姥山與其他山名山對比,它既超過以高峻出名的五嶽,又蓋過在它附近的赤城。接着用“一萬八千丈”的天台山來襯托天姥山的高大。

通過誇張、對比手法,突出了天姥山的高峻,進一步勾起了作者神遊天姥的強烈願望。

小結:入夢之由——神祕、高峻。

七、 背誦該段:

第二節

一、講解二、三段詞句:

二、分析二、三段:

1、天姥山如此神祕、高峻,詩人對天姥山神往已久。於是便有了“我欲因之夢吳越。”的想法,顯然該句的作用是什麼?

過渡句,由現實轉入夢境。

2、下面我們分析夢境的詩句。學生齊讀第二段並思考:詩人夢遊天姥山,如果以時間、地點為序,夢境中給我們描繪了幾幅圖景,並歸納每一幅圖景的特點。

月夜:飛渡鏡湖——清幽、雅緻

3、詩人一夜飛渡,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現了詩人當時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上體現出來?

體現了詩人一路上急切興奮和輕鬆愉快的心情。

“飛”“送”兩字運用了誇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 詩人夢遊路

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白晝:著屐登山——壯觀、雄奇

夢遊歷程:

傍晚:山中奇景——恐怖、神奇

夜晚:洞中仙境——和睦、富麗

4、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夢境,在這夢境中詩人的心情如何?從哪

裏看出這一心情

詩人在夢境中,身心完全解放,無憂無慮,幸福無比。

5、從哪裏看出這一心情?

詩人一整天暢遊在千巖萬轉、奇花異石的天姥山上,目不暇接,流連忘

返。一個“忽”字,表明詩人縱情山水,留戀奇花,渾然不知“暝”之已至

的遊興;還有洞中的仙境富麗堂皇,光明一片,濟濟一堂,和和睦睦,再次

表明了詩人的心情。

6、不管怎樣的夢都有醒的時候,哪些詩句寫由夢境轉入現實?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蓆,失向來之煙霞。”

7、詩人夢醒時分心情怎樣?

一覺醒來,夢景消失,面對着現實時詩人無限留戀和惋惜。

8、哪些詞語反映出詩人夢醒後無限留戀和惋惜的心情?

“長嗟”“惟”“失”等。

9、夢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對現實,詩人不禁長嗟短歎,大家齊讀第三段並思考:詩人在長吁短歎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流露出人生如夢的虛無感傷情緒

逃避現實的及時行樂的思想

人生感歎

流露出的是不滿現實,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的精神。

10、上述三種情感,哪種情感揭示了詩歌的主題?

不趨炎附勢,蔑視權貴,傲岸不屈。雖然詩歌中有人生如夢的感傷情緒,有逃避現實的及時行樂思想,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而過多地苛責李白。在污濁的封建官場,該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沒有了自我,沒有了人格,詩人不可能改變當時的社會環境,能夠如同這般傲岸不屈、潔身自好已經非常難能可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mengyoutian/xmjm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