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夢遊天姥吟留別 >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應該怎麼寫?《夢遊天姥吟留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此詩是記夢詩,也是遊仙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歡迎大家閲讀。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1

師:同學們都有過做夢的經歷,也有自己的夢想,今天讓我們一起追隨“詩仙”李白,看看卓然不羣的他,會做什麼樣的夢。先請同學們告訴我,第一次看到《夢遊天姥吟留別》這個詩題的時候,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

生:李白可能在説夢裏的事情

師:還有什麼感覺?

生:我覺得是在説一些告別的事情。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詩題是“吟留別”,作詩説離別的事情,有點悲傷的意思。現實很殘酷。

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既然是作別,和誰告別呢?

生:東魯的朋友。

生:通過資料書我看到是從長安被撤職之後,也算是隨着自己的心情,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遊走。

師:也就是從京城被趕了出來,在東魯這個地方呆了一段時間,辭別朋友,寫了這首詩。

師:剛才這位同學給我們介紹了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還有同學説既然是離別,肯定有點兒悲傷之意。還有問題嗎?

生:“天姥山”中的“姥”為什麼不讀lǎo

師:因為這裏是老婦人的意思,所以讀 mǔ。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把這首詩讀一讀,讀的時候把自己閲讀中的疑問待會提出來,我們交流。

(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

師:古人説,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看誰做智者,先來發問。

生:我感覺第二段和他被貶長安的歷程有點相似,但我不知道從哪一部分開始他的感情發生了什麼變化?

師:誰能給他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生:從“列缺霹靂,丘巒崩摧”開始,他前面寫的是“迷花倚石忽已暝”,講的是對朝廷的依賴和喜歡,“忽已暝”寫的是喜歡上了朝廷。“熊咆龍吟殷”和“慄深林兮”,講的是打雷,大體就是他得罪了高力士,得罪了權貴,從“列缺霹靂”開始寫自己失寵了,從這開始就有一系列的轉變。

師:對這個問題誰還有補充?

生:他的解答我感覺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分得再細一點就更好了

生:我感覺應該是從“千巖萬轉路不定”開始轉變的,因為第一句是“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是寫被招入宮中愉快的心情,謝靈運的典故是寫他在宮中的成功經驗,到“空中聞天雞”,然後“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應該就是他對官場迷茫了。

生:他的解答比上一個更細一點,我還是比較喜歡這一個同學的解答。

師:我們一塊來把這一段理順一下,從剛開始,一直到哪個地方感覺這個景物還是比較美好的?

生齊答: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師:過渡句是哪一句?

生齊答:水澹澹兮生煙

師:剛才有位同學説,影射了他在朝廷做官的一種經歷,剛開始比較平靜,進入之後漸漸地過渡,最後陷入了一種迷局,甚至是一種很恐怖的境界。

生:“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這個“慄”和“驚”的意思是什麼?在這個句中有什麼表達效果。

生:“慄”是戰慄,“驚”是使動用法,使……驚的意思,在這裏的效果就是比較生動,“熊咆龍吟”,有點神叨叨的感覺

師:對,這兩個字都是使動用法。

(生齊讀)

生:“雲青青兮欲雨”中的“雨”字怎麼理解?

生:下雨

生:“一夜飛度鏡湖月”中的“度”是通假字嗎?

生:我感覺不是,就是“度過”的意思。

生:我還有疑問,就是這首詩是什麼體裁?我看到既有六言,也有四言,到底是屬於絕句,還是律詩呢?

生:這是一首七言古詩,但是李白運用的非常靈活。

師:他覺得是一首七言古詩,全是七言的麼?

生:不是。

師:我們看一下詩題“夢遊天姥吟留別”這個吟本身就是一種文體,這個文體形式是比較自由的,長短可以結合,句式可以參差,類似於我們説的“賦”“引”這樣的文體,它不像格律詩形式那樣嚴謹,這樣靈活的句式,它有什麼表達效果?

生:我感覺更利於表達感情

師:對,抒發感情更自由一些。

生:我有疑問,開頭為什麼不直接寫天姥山,而寫瀛洲?

生:瀛洲是虛幻的一個世界,天姥山就是現實中存在的,由瀛洲引向天姥山就是由虛幻的世界引向現實的世界。

師:瀛洲是虛幻的一個世界,李白雖然喜歡神遊,但劉熙載對李白的詩有這樣一個評價:太白詩雖昇天浮雲,無所不至,然自不離本位。也就是説他雖然可以思接千載,遊歷萬仞,但畢竟還是一個很接地氣的人。所以他開頭先用虛無縹緲的瀛洲來做一個襯托,做一個鋪墊,來引出我們可以追求到的天姥山。

生:我有疑問,這首詩的題目叫做“夢遊天姥吟留別”,應該是一首離別詩,但是通篇我讀下來卻沒有感覺到李白一點點離別的愁緒,只讀到了壯美的景觀,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師:我也挺納悶的,這不是送別詩麼?怎麼沒有那種楊柳依依的送別之情呢?沒有那種“執手相看淚眼”的苦楚呢?

生:我感覺李白想出新意,完全突破了送別詩的老套,借送別表達不喜歡權貴的政治態度。

師: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感覺這個問題是很有研究價值的。

(學生討論)

生:李白有自己的見解和風格,從景物描可以看出感情的變化,最後一段可以看出李白最後豁然開朗,這是李白真實的想法。我覺得我們要學習李白這種品格。

師:她的意思是:這篇文章是李白寫的,李白就可以不按套路出牌,就可以打破常規,就可以天馬行空,就可以自由馳騁,對嗎?其實,剛才那位同學説得很好,我們可以關注一下詩的最後一段。

生:最後他豁然開朗了。

師:豁然開朗,只是自己豁然開朗嗎?我還要告訴東魯的朋友們,雖然你們現在遠離京城,但是我們可以騎個小鹿,遊覽名山大川。這是不是對朋友的一種勸勉?這種勸勉沒有像《贈汪倫》那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但是這種含蓄的表達不是另一番滋味嗎?

師:剛才大家文字上的問題提得很少,我想考考你們文字上的問題。

(教師檢查學生字音、詞義)

師:找個同學讀一下這首詩。

(一生讀第一段)

師:你鼓掌鼓得最熱烈,而且心馳神往。告訴我理由?

生:他讀的好,比如“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他讀的抑揚頓挫。

師:那你試着抑揚頓挫得讀一下。

(一生讀)

師:哪一句他讀得很有氣勢?

生:“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師:這句讀得很好,我們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這一句)

(教師讀第二段)

師:我們一起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

師:聽得出來,大家在讀最後兩句的時候適當提高了音調,我感覺還不夠,我們試着把最後兩句再讀一遍,可以嗎?挺直腰板,抬起頭來。

(生再齊讀)

師:讀得還不夠。怎樣“開心顏”呢,我們讀完後大笑一聲行不行?

(生再讀,並開懷大笑)

師:剛才同學們笑的很開心,這首詩為什麼讓你笑得這麼開心?這首詩最打動你的是哪一點呢?

(小組討論)

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一句最打動我。李白一生經歷坎坷,這句話道出了他對腐朽現實的憎恨與鄙視,決心到自由的天地中,所以後來他喊出這了高亢的絕音。怎麼能夠忍受屈辱去逢迎權貴,使我不開心呢。這句話抒發了李白對當時社會醜惡現實的憤怒和對權貴強烈的反抗。給這首詩的基調加增添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成分,也點明瞭主題。

生:我最感動的一句是:“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在這裏非常消極,有點逃避現實的感覺。

生:我覺得“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並不只是消極,在官場的周折還有一些污穢的東西讓自己的心很累了,過去的事情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作者不再把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那些東西放在心裏,這是一種釋然,不能説他是消極的。

生:我非常贊同剛才同學的觀點,反對消極的.觀點。我最喜歡的一句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很開朗,在官場中不得意,就把自己的靈魂放縱于山水之間,有點像莊子的思想,但並不完全相同。

生:第二段寫了天姥山的壯闊,自己剛剛入朝時受到重用,對朝廷有所依賴,自己一直沉浸在這種表象的美好中,看不到一些污穢和醜陋現象。

生: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這一句可以看出,李白像濯而不妖的青蓮,本來無意招惹權貴,但樹大招風、才高氣盛;“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耐你如何有才,也比不過宦官權貴的讒言和貴妃的悄悄話,他的“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還是難以實現。最後一段可以看出,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後不過是一場夢,世事是不可把握的,因此讀起來有些消極的情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心中的鬱悶之氣,這種不同流合污的勇氣是最打動我的。

生:我覺得,李白的尋仙訪道是想逃避現實,這是消極的,但也表現了李白的可愛,這是李白最打動我的地方。“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飛度”寫出了他急切想去遊覽的心情;李白的影子真的照在湖裏了嗎?不一定;“送我至剡溪”表現了對心中世界的嚮往。因此我覺得李白很可愛。

生:剛才有同學把李白和莊子相比,我覺得他們差得很遠。試想,如果皇帝給李白官做,他還能寫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嗎?

(學生鼓掌)

生:我覺得沒有必要糾結這個問題,李白選擇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你認為他是積極也好,消極也好,要有一種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所以我們要站在現代角度,你認為他是可愛的,他確實是不拘於世間的污穢,不與官場同流合污,你認為他是消極的,不願追求自己的夢想,去遊玩大好河山,這也是他的人生態度,我覺得最看重的是他的那種感覺。

師:我簡單總結一下同學們的意見。首先,從這首詩的風格來講,想象奇特,大膽的運用的了誇張的手法。他塑造的夢境,這就是從他頭腦中想象出來的,這就是浪漫主義詩作的兩大標誌:瑰麗的想象和大膽的誇張。這兩者在這首詩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從詩歌的內容和感情上看,幾個同學產生了不同的一意見,誰説的有理呢?最後這位同學總結了要用辯證的手法看待問題,老師也贊成這種觀點,這就是個人的人生價值觀的不同。

師:下面請同學們用最喜歡的形式表達你的閲讀感受。

(一小組利用投影儀展示自己創作的詩歌)

師:你鼓掌最熱烈了,你認為好在哪裏?

生:人們一提到李白都稱讚他,但他説不喜歡他,談了自己的真實的感覺。如果學一首詩的話,肯定要把李白以前寫的詩都背一背不斷積累,他的好就好在把以前學的詩句都聯想起來,挺好的。

師:我覺得這個同學寫的最好的地方是把李白當成一個普通人來寫。既不那麼稱讚他,也不否定他,不遠不近,若隱若離,讓我想起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呀。

(一小組展示配畫詩)

生:李白是一個以豪邁浪漫著稱的詩人,我來解釋一下這兩句,李白初到京師時,他寫了一首《蜀道難》給賀知章看,賀知章很喜歡,解下身上所帶的金龜來換酒,與李白痛飲。我覺得李白的豪放和灑脱是我最喜歡的,所以我把這個寫了下來。

(學生鼓掌)

師:我想問一下,這幅畫是誰畫的?

生:這是我們組學美術的同學畫的,你知道嗎?這幅畫觸動我最深的是他的眼鏡,你告訴我們為什麼這麼畫?

生:畫的小

師:為什麼畫的這麼小?

生:小了聚光,聚鋭氣。

(一小組展示作品)

生:這是昨天晚上一時興起,因為李白被稱為“詩仙”,所以他在我心中就是一隻仙鶴,圖中畫的鶴就是李白,下面這條河流,是他之前所棲息的生活環境——朝廷,貴妃捧硯,力士脱靴,朝zf敗,同僚嫉恨,在他得到了一番醒悟之後,選擇了去尋仙訪道,遊歷大唐江山,這棵樹上面畫的就是他遊歷的地方,這些山就是他遊歷的一些地點,他留下了一些名句,譬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等。

(學生鼓掌)

(一小組唱自編歌詞,自譜曲的歌《我們的李白》)

師:文學和音樂的完美結合。

生:我們給李白寫了一首小詩,“雲青青兮,夢吳越,飛度鏡湖;水澹澹兮,登青雲,御黃金印;心曳曳兮,世間樂,莫過如此;仕茫茫兮,何時還,且棄名祿。”

生:我們私下給李白頒了一個獎,這是頒獎詞,“你在月下獨酌,端起酒杯,對影成了三人。你在天姥夢遊,看海邊日出,留下綿綿不盡愁。你在桃花潭將要遠行,望見友人寫下了千古名篇,一身傲氣,驚世才華是你一派灑脱,寫盡情懷是你,最後你再月中隱去,輕輕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一整片天。”

(學生鼓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上了一節很愉快的課,如果你是李白,你會這麼快樂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不管怎樣我們能感受到就是李白那不屈的靈魂!所以,在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請記住李白説的話,什麼都不能阻止我開心顏和向前!謝謝同學們,下課!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學實錄2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意,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鑑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3.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詩人思想感情的領悟與評價。詩中“夢境”的內涵,歷來説法不一,中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教師須根據學生的發言作好引導。

【教學設想】

採用“誦讀為主,啟發、討論相結合”的方法,使每一遍誦讀都有目的,每一遍誦讀都有任務;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語言魅力,在誦讀中體味詩人情感。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剛才大家給聽課的老師們介紹了一些亳州的名人,我們都感到亳州真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老師也給大家介紹一位名人,請大家欣賞一幅對聯(課件展示)。大家齊讀。

生齊讀:詩中無敵,酒裏稱仙,才氣公然籠一代;殿上脱靴,江頭披錦,狂名直欲佔千秋。

師:誰能告訴我這幅對聯寫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生1:李白。

師:你怎麼看出來的呢?

生1:“詩中無敵”,説明他的詩歌寫得很好。“酒裏稱仙”,説明他愛喝酒。還有,貴妃捧硯,力士脱靴,這是關於李白的典故。

師:很好,我找一個同學詳細講講“殿上脱靴”的典故。

生2:李白在長安時,有一次喝得大醉,在金鑾殿上,當着皇上的面讓寵臣高力士為他脱靴,貴妃親自捧硯來請他作詩,很瀟灑,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得罪了很多人。

師:這是一個有趣的傳説。從這個傳説中我們可以知道,李白到宮廷之後,依然不改傲岸不屈的個性。這樣一位品行高潔的詩人當然不會受到權貴們的歡迎。僅僅過了兩年,李白就遭受排擠,離開京城,他在東魯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準備南遊吳越。在和東魯的朋友告別時,李白寫下了一首詩,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板書)。我們將用誦讀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詩。

第一遍誦讀:讀準字音

師:我們首先進行第一遍誦讀,這一遍誦讀的主要任務是(投影):

第一遍誦讀:讀準字音和節奏,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指定學生讀)

師:他有沒有讀的不準的音呢?

生1:“越人語天姥”,“語”應讀三聲,他讀作四聲了。

師:“語”是個多音字,可以讀四聲的。這裏為什麼不讀四聲呀?

生1:這裏是“告訴”的意思。

師:作“告訴”解應該讀幾聲?

生1:四聲。

師:那,他讀對了呀。

生1:哦,是對了。

師:對了嗎?是作“告訴”講嗎?“越人告訴天姥山”嗎?

生2:不是,應該是“越人談論天姥山”。“語”作“談論”解,讀三聲。

師:很好,請在課本上注音。還有別的錯誤嗎?

生3:“天姥連天向天橫”,“橫”他讀成四聲了,應讀三聲。當“蠻橫”解才讀四聲,這裏是“橫插”的意思。

生4:“須行即騎訪名山”,“即”應該是二聲。

師:對。還有一個字要強調一下,“惟覺時之枕蓆”的“覺”,有的教科書上注音為“jiào”,有的教科書上注音為“jué”。我們就按照現在使用的教科書讀作“jiào”吧。兩個讀音都是一個意思,就是“睡醒”。“jiào”是古音。

第二遍誦讀:讀懂文意

師:好,剛才談的是注音。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

生1:“天姥連天向天橫”,山是插到天上去的,為什麼用“橫”?應該用“豎”的。

師:是嗎?誰給大家做個解釋?

生2:我感覺用“橫”更見出天姥山的壯闊和高遠。

師:是的,這裏還有押韻的考慮。

生3:“青冥浩蕩不見底”,我們一般都説大海不見底,這裏怎麼説天也不見底呢?

師:為什麼天也可以不見底?誰告訴大家?

(約等半分鐘無人舉手)

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想象豐富。他現在已經站在什麼角度看天了?

生4:他已經登上了天姥山,在天上俯視,所以説“不見底”。這樣説更有詩味。

師:很好。剛才大家提的問題並不是不懂字面的意思,而是對詩歌的語言感到新奇。這一特點我們在後面的學習中還會談到。

師:我們一起再把詩歌讀一遍,這一遍誦讀的任務是(投影)——

分別用兩個字概括每段內容:“夢(  )、夢(  )、夢(  )”。

(學生齊讀)

師:誰來試一下?

生5:第一段是“夢論”,第二段是“夢遊”,第三段是“夢醒”。

(教師板書)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呢?

生6:我認為第一段應該是“夢因”。

師:大家看是“夢論”好還是“夢因”好?

生(多數):“夢因”好,這裏談的是做夢的原因,並不是議論夢。

(教師改板書為“夢因”)

生6:第二段我概括為“夢景”。

師:“夢遊”和“夢景”選哪個?

生7:我都不選,我概括為“夢境”。

(其他學生表示同意,教師服從多數,改板書為“夢境”)

師:其實第二段概括的幾個都不錯。第三段?用“夢醒”行嗎?

生8:我覺得應該是“夢感”,“夢醒”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

師:好,我同意,就用“夢感”吧。

(改板書為“夢感”)

第三遍誦讀:讀出心得

師:下面進行第三遍誦讀,任務是(投影)——

自由誦讀全詩,邊讀邊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説喜歡的理由。

(學生自由誦讀)

師:找個同學説説自己喜歡的句子。

生1:我喜歡“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天台山已經很高了,對着天姥山卻要東南傾,更見出天姥山的高大。

師:“更見出天姥山的高大”,這是用了怎樣的修辭方法呢?

生1:襯托。

師:很好,大家可以記在書上。這一句還有別的修辭手法嗎?

生1:誇張.

師:對,也可以寫在書上。還有喜歡別的語句的嗎?

生2:我喜歡第二段,“熊咆龍吟殷巖泉”一直到“訇然中開”。

師:你讀一讀吧。

(生讀)

師:讀得不錯。為什麼喜歡這些語句?

生2:這幾句從優美的景色突然轉到驚心動魄的描寫,用了一些短句,氣勢磅礴,筆力千鈞,令人目不暇接。

師:用了哪些短句呢?你能不能讀出來你所説的那種磅礴的氣勢?

(學生讀“裂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師:讀得很好啊。不過老師覺得用了短句上下文反而不整齊了。我改一下,大家看是不是更好。“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裂缺霹靂丘巒摧,洞天石扉訇然開。”不是更好嗎?多整齊。

生3:我認為你改的不好(笑聲)。因為詩人把字數變了,也就是一種情境的改變,表達的情感也隨着改變了。改變句式,更能體現出詩人情感的變化。

師:分析得真好。這是首古體詩,所以句式參差多變,句子長短變化是和感情聯繫在一起的。

生4:我喜歡最後幾句。

師:你讀一讀吧。

(生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聲音很大)

師:你為什麼用這麼大的聲音讀呢?

生4:因為這一句清楚表明了作者的感情。一身傲骨,一身正氣,不為黑暗勢力所屈服,所以要讀出氣勢來。

師:“一身傲骨”,好,寫在書上。你再把這一句讀一下,讀出這種氣勢來。

(學生放情朗讀,掌聲)

師:還有沒有別的語句自己喜歡?

生5:喜歡“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作者用了豐富的想象,霓可以為衣,風可以當馬,很有意思。

師:分析得好。不過“豐富的想象”——“豐富”兩個字還不足以概括李白詩歌的特點,換兩個字試試。

生6:奇特,奇特的想象。

師:可以,寫在書上。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再分析別的語句了。下面做一個探究活動。剛才同學們發言的時候,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李白對自己的夢,一開始十分嚮往,“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心情多麼急切!可是,剛進入夢境,李白卻又驚醒了,“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那麼,這個夢,到底有什麼內涵呢?這個問題有難度,老師需要請教大家。

(投影:夢為心聲。關於李白的夢,歷來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李白嚮往的理想世界的象徵;一種認為是李白短暫的宮廷生活的反映。你怎麼看?)

(學生討論)

生7:我同意第一種觀點,夢是李白嚮往的理想世界。因為李白一直嚮往,一直有追求,現實中實現不了,他只能把自己的理想用夢的形式表達出來。

師:這是他的觀點,有別的看法嗎?

生8:我同意第二種觀點。這是李白宮廷生活的反映。剛開始李白十分嚮往這種夢境,這正和李白當年十分嚮往長安生活一樣,想到宮廷中一展自己的宏偉抱負;兩年後就被排擠出來,這和最後一段“古來萬事東流水”的説法是相同的。

師:有道理。哪位再補充?

生9:我也是同意第二種觀點。如果我們能結合詩人的經歷的話,就會更贊成這種觀點。“身登青雲梯”,這就讓人想到“青雲直上”這個成語。想當年李白被唐玄宗一下子提拔到御林院,……

師:是翰林院。

生9:對,提拔到翰林院,也算得上青雲直上了。後面對夢境的描述,像“霓為衣兮風為馬”那些句子,可以看做是帝王奢靡生活的反映。政治千變萬化,李白遭受了不公,被趕出朝廷,所以很快又“忽魂悸以魄動”了。從最後一段的情感也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夢最後是厭惡的,由一開始的嚮往到最後的厭惡,這和李白被排擠出宮廷後的心情一樣。當年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最終是“使我不得開心顏”,最後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重新振作起來了。

師:你知道的事很多,叫什麼名字呀?

生9:杜航宇。

師:哪個“hang”?

生9:航天的航。

師:哪個“yu”?

生9:宇宙的宇。

(笑聲,掌聲)

師:很好,杜航宇同學知道的知識很多。老師也談談自己的觀點。當然我們都不是李白,對夢境的理解也只能見仁見智,剛才同學説的都有道理。不過老師有一個問題,如果説夢是李白嚮往的理想境界,他為什麼最後會感到害怕呢?這不好解釋。所以,老師傾向於認為夢是李白短暫的宮廷生活的反映,因為李白對宮廷生活,就和對夢中的景象一樣,有着矛盾心理,他是既嚮往又厭煩。可以説,這首詩,是李白理想與現實碰撞而發出的耀眼的火花。

師:李白對宮廷生活本來是非常向往的,當他剛剛得知自己將要到皇宮去做翰林供奉的時候,他非常興奮,曾經寫下一句詩描寫當時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詩中哪些語句也表現了這種興奮、嚮往的心情?

生10:“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師:“一夜飛度”,心情多麼急切!李白就這樣興沖沖地趕來之後,發現這裏並不是想象中的仙境,這裏並不能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相反,這裏是燈紅酒綠,這裏是勾心鬥角,這裏讓人心驚膽戰:“熊咆……”

(生齊: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

師:同學們,志向遠大、品行高潔的李白,能在這裏呆下嗎?

生齊:不能。

師:當然不能,那麼,李白怎樣做才能永遠留在朝廷?

生:需要和那些小人同流合污才能留在朝廷,但李白絕不會這樣做。

師:是的,李白只要稍稍低下他那高貴的頭,就可以留在朝廷。但李白雖然嚮往長安生活,他卻不會低頭。這個夢境,反映了李白一種矛盾心理。

(板書:矛盾心理)

第四遍誦讀:讀出情感

師:傲岸不屈的李白不願為名利失去人格,壓抑個性,丟掉自由!他蔑視權貴,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呼喊!李白就是李白,他憑着一根傲骨,為自己撐起了一片天空!這首《夢遊天姥吟留別》,不僅僅是一首詩,它是李白敲擊自己的錚錚傲骨發出來的金玉之音!老師本來給大家準備了名家的朗誦……

(投影:聽名家範讀,體味如何用誦讀來傳達詩歌中的情感,並嘗試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但是講到這裏,老師突然有一種衝動,我想自己來朗誦這首詩歌,我的朗誦當然不如名家朗誦得好,也沒有準備配樂,但老師非常崇敬李白,我想用聲音表達對這位浪漫詩人的敬意。

(教師深情朗誦,掌聲)

師:謝謝!下請大家帶着感情再把詩歌讀一遍。

嘗試背誦

師:大家讀完了,請用一分鐘的時間默想一下還記得詩中的哪些句子。

師:我們嘗試背誦詩歌,背不熟的同學可以看一下課本。

(學生齊背,多數學生能夠背誦。)

師:同學們,時間過去了將近1300年,在這樣一個初春的上午,李白的這首詩又一次被我們吟誦。老師想,再過幾十年,也許我們會忘記今天這節課,會忘記今天在座的老師和同學,但是,我想,我們不會忘記李白鏗鏘有力的吶喊,不會忘記李白傲岸不屈的靈魂!也許,很多年後,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會想起這首詩,還會像今天一樣,大聲的吟誦這首詩!讓我們一起再背一遍最後一段,讓李白的呼告在我們心中迴響。

(學生齊讀。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mengyoutian/g949jj.html
專題